再見了親人
1 “那一回,偵察員老王……鬼子看守著。”不顧個人的安危是吧,對!兩個人對一個班,很有勇氣。
2 “你回來以后,焦急地等待媽媽。可是等來的卻是媽媽與敵人同歸于盡的噩耗。(指導“噩”的寫法)
3“小金花,你是多么剛強呀……怎么落淚了呢?先坐下,這里我有一個想不明白的地方,她不忍和志愿軍分別,所以掉淚了,那么她媽媽犧牲了,她就不傷心嗎?那時怎么沒哭啊?她想哭不想哭?但她沒哭,她的眼淚流到哪去?流到心里,流到心里變成什么了?變成了仇恨,變成了力量。但你怎么知道變成了仇恨?因為書上寫著“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齊讀) 向大家喊還是自己給自己下決心。有沒有注意描寫小金花動作的短語。帶著對敵人的仇恨再讀。你們仔細體會。咬牙切齒地,把仇恨咽在肚里。攥緊拳頭去讀。大家讀。為什么哭?和志愿軍的感情太深了。她經常和志愿軍在一起聊天,在一起戰斗,還給志愿軍唱歌,“小金花,不要哭了,”我們再把這些句子讀一讀吧。
小結:小金花告別時的眼淚讓我們感覺到了濃濃的親情。大嫂又是如何讓我們感受親情的呢?
no3這一部分,我聽聽你們讀,就知道你們是不是把大嫂當成了親人。齊讀。再讀最后一句
三 升華
過度:大嫂為我們挖野菜炸傷了雙腿,駕上了雙拐,大娘為救我們的傷員失去了唯一的小孫孫,小金花媽媽為救偵察員老王失去了生命,他們為什么對志愿軍這么好?結合文章敘述。結合你搜集到的抗美援朝的資料,舉例說說好嗎?小結:為了抗美援朝,無數志愿軍戰士的鮮血染紅了朝鮮的三千里江山。志愿軍為朝鮮人民的抗美救國流血犧牲,是親人。朝鮮人民為志愿軍也付出了血的代價,是親人;他們的血都流在一起,所以我們說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
8年的朝夕相處,使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如今就要分別,
看,站臺上,志愿軍跟朝鮮人民一邊握手一邊告別:“再見了,親人”
列車即將啟動,志愿軍正向朝鮮人民揮手告別:“--”朝鮮人民也頻頻揮手致意:“--”
列車開動了,許多朝鮮人民跟著列車邊跑邊喊:“再見了,親人!”
看著站臺上的朝鮮親人,看著這片中朝兩國人民的鮮血染過的土地,我們的志愿軍激動地高喊:“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
列車隆隆向前,戰士們還在訴說著自己的心愿——(列車呀,請開得慢一點兒,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列車越駛越遠,戰士們從心底發出呼喚——(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讓我們帶著對親人的不舍,對這片土地的眷戀,再讀。
總結:車輪滾動,它滿載著志愿軍向遠方駛去,可是朝鮮人民還是不愿離去,看著火車遠去的背影,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呼喚著:“再見了,親人!”志愿軍戰士翹首回望,已然看不到朝鮮親人的影子,可心里還是一遍又一遍的呼喚著:再見了,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