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促悟以讀悟情──《橋》二教說課設計
【說教材】一、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教學目標
《橋》是人教版課標本五年級下冊第四組課文第十六課,本組課文主題是”他們讓我們感動”。四篇課文故事感人,人物形象鮮明,情感豐富、強烈。教學本組課文,要使學生被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所打動,感受人物心靈的美好和品質的高尚,受到國際主義、革命傳統等方面的教育。要在閱讀中繼續訓練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敘事、抒懷的一些表達方法。
本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結合這篇教材的編排位置、寫作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以下幾點為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課文在表達方法上的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橋》一課是一篇小小說。文章短,句子短,但立意深。小說塑造的老支書的形象體現了時代精神。根據本單元教學要求,我把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悟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做為教學的重點,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作為教學的難點。
【說教法、學法】
本文擬安排兩課時組織課堂教學。
一、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不是被動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動的,人腦并不是被動地學習和記錄輸入信息,而是主動地構建對信息的解釋。該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情境性。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師生、生生互動,創設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配樂朗讀,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通過練筆嘗試,提高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點撥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體手段,多方位、多視角地讓學生去認知、去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和知識點,積累語言,拓寬視野。
二、學法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設計的學法是讀中悟,以朗讀為突破口,這體現了課標的要求。具體操作步驟為復習導入整體把握;自讀自悟潛心會文;細讀品位,突破難點;感情朗讀,突出重點;讀寫結合,升華情感。
【說教學程序安排】
1、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是:
“復習導入──潛心會文──品味動心──讀寫吐情”即通過復習導入從整體把握課文課文,再通過學生自讀自悟體現個性化的閱讀,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和對課文言語的細讀入境界,評品動心,感受人物心靈的美好和品質的高尚,動之以情,最后又能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對老漢這個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的贊揚與崇敬之情。
2、課前準備有三項:
、拧懹斜容^品味重點句子的文字投影片四張。
、啤非渡衩貓@》。
、恰課件大雨侵襲,洪水狂奔的鏡頭。
一、復習導入,回顧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梳理上節課的學習內容,與本節課的自然銜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