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教案
四、課外拓展
兩人的和諧共處,同舟共濟保得了趙國 15年的安定。可是后來,趙國還是被秦國滅亡了,這里面,豐富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節還需要課后去閱讀。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注釋版《史記》,根據這節課學到的通過語言 /行動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內心世界,你會有更多的收獲。下課!
將相和教案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理解詞語“聲色懼厲”在句子中的意思。2、理解課文內容,抓關鍵詞句,品味人物言行,從中受到啟示和教育。3、給課文事件加小標題,搞清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各事件與整個故事的關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 、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2 、通過抓文中重點詞句,理解人物語言動作來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3 、在理解課文內容中,分清文章中故事的前因后果及相互聯系。...
【教學目的】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顧全大局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優秀品質。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間的聯系及各段與整篇的關系,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務求理解的讀書習慣。...
一、課文內容分析本文是根據漢代司馬遷的《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歷史故事。課文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好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勇...
將相和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2.讀通、讀熟課文,理清文脈。3.理解課文內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人物的個性特點,從人物的好品質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將相和》詞句教學。教學片段:1、抓住“負荊請罪”一詞深入理解。提問:(1)“負”是什么意思?結合插圖說說,廉頗為什么要背荊條,脫戰袍去請罪呢?(2)“請罪”是什么意思?換成“認罪”行不行,為什么?(換詞比較,體會情感,實質...
第一課時一、課前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將相和》,(板書課題)看著這個題目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呢?(將是誰,相又是誰?寫的是將相和好了,之前肯定是因為什么事情而不和。...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7個生字及14個新詞。2、理清文章的思路。3、通過對課文的了解,學習藺相如機智勇敢,不畏強暴,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的優秀品質和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并從中得到啟發和教育。...
第一課時一、課前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將相和》,(板書課題)看著這個題目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呢?(將是誰,相又是誰?寫的是將相和好了,之前肯定是因為什么事情而不和。...
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3.學習完璧歸趙的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教學重難點:學習完璧歸趙的故事,感受人物形象。一、談話揭題,導入新課:1.板書課題,讀課題(先指三名學生讀課題)。...
第一課時一、課前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將相和》,(板書課題)看著這個題目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呢?(將是誰,相又是誰?寫的是將相和好了,之前肯定是因為什么事情而不和。...
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3.學習完璧歸趙的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教學重難點:學習完璧歸趙的故事,感受人物形象。一、談話揭題,導入新課:1.板書課題,讀課題(先指三名學生讀課題)。...
教學目標1. 理解課文內容,給每個故事加上小標題。2. 培養快速閱讀課文的能力,能在較短時間內把將相和的故事講出來。教學準備教師:教學掛圖兩張;歷史資料一份。學生:搜集有關廉頗、藺相如的其他故事。...
將相和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2.讀通、讀熟課文,理清文脈。3.理解課文內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人物的個性特點,從人物的好品質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學 科語文班 級五日 期教 者課 題將相和課時數2教案類型教學內容將相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過程與方法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