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教學反思
3,規劃:
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的問題全部不剩的解決,如果我們能在教學中喚起學生的問題意識,激起他們開展課外閱讀的興趣,我想這才能體現大語文觀.課本就是一座橋梁,在目標達成的基礎上,生成新的資源,生成新的目標,才真正讓語文課堂走向開放.這節課的的最后可設計安排這樣的閱讀:同學們,要想更多地了解關于普羅米修斯及赫剌克勒斯的情況,建議大家課后讀一讀《希臘神話故事》《羅馬神話故事》,它將會使你明白宙斯為何不肯給人類火種 最后宙斯又是如何甘心讓赫剌克勒斯將普羅米修斯救走的 目的就是為了將學生由課內引向課外,做到課內學習與課外延伸相結合.
《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教學反思
課文是一篇神話故事,寫天神普羅米修斯為了幫助人類過上幸福的生活,脫離苦海,不顧主神宙斯的反對,歷盡千辛萬苦尋找火種,把火帶給人類,讓人類過上幸福的新生活。他的做法激怒了宙斯,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后來被海格利斯所救,成為人類心目中偉大的英雄。
本課篇幅較長,課前我引導學生快速瀏覽全文,理清文章層次,抓住文章的重點段落細致閱讀。在教學中抓準文章的主線索——“普羅米修斯為什么能成為人類心中的英雄?”這一切入點展開教學,層層深入,感受普羅米修斯為拯救人類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和英雄氣概。具體做如下:
一上課,我提問“1、同學們,我們的生活能離開火嗎?火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幫助? 2、如果生活中離開了火,我們的生活又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學生紛紛回答。接著我又問:此時,天神普羅米修斯來到了人間,他能拯救人類嗎?你最想了解些什么?由此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其次,在學習生字詞方面以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讓學生在預習中通過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獨立識字,并把自己學習中發現的易讀錯的字詞提醒別人,互幫互學,既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又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育觀。 “普羅米修斯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一題的設計,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線索去思考,為下一步深入的理解課文做好鋪墊。同時,達到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材,學生能夠深入的讀書,深入地理解課文,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最后一環節中,學生圍繞著中心問題自主閱讀,抓住重點詞句反復朗讀,層層深入,感受普羅米修斯為拯救人類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和英雄氣概。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用心去思考語言文字的內涵,去體驗語言文字中蘊涵著的思想感情,并讓學生聯系生活談自己的感悟,使他們對英雄有了真正的認識。
不足:學生們的個性化閱讀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