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教學實錄與反思
這是拓展閱讀中的一篇文章,是想借用這篇文章來訓練一下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所以課前也沒有做太多的準備,但課堂上孩子們的表現還是給了我很大的收獲與啟示。下面是我的一個課堂教學片斷:師:誰來告訴大家快速閱讀的方法有哪些?
生:讀書時,用手指著一行文字的中間,眼睛快速掃視手指兩邊的文字,隨著閱讀,手指快速下移。
生:可以用手指快速的在文字中移動,眼睛隨著手指快速瀏覽。
(這些都是前邊單元“金鑰匙”中的方法。)
師:很不錯,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跳躍式閱讀”。請同學們把書翻到文后的金鑰匙,自己讀一讀。
(學生自己閱讀“金鑰匙”的內容。)
師: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先來練習閱讀《管道》的第一部分。
(學生開始自己閱讀文章第一部分)
師:誰來說,通過剛才的閱讀,你了解了哪些內容?
生:這部分講的是在一個村子里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柏波羅,一個叫布魯諾。他們都想成為富人。有一天,村里交給他們一個提水的任務,布魯諾非常高興,但柏波羅覺得很辛苦,并決定要想出更好的辦法。(這不是學生的原話,而是由四、五位學生互相補充完成的。)
師:那么在閱讀這部分內容時,你覺得哪些內容可以跳過,哪些內容需要讀得仔細一些。
生:第一自然段只要能了解到兩個人的名字和他們“富有”的想法就可以了,其他內容可以省略。
生:從第二自然段只要知道村里讓他們干什么就可以了。
……
師:從剛才的討論中,可以看出大家基本上掌握了“跳躍式”閱讀的方法,但大家“跳”的還不給快,我們要注意,有時候整段文字都可以省略的,但前提是在快速瀏覽的過程中要能迅速抓住文章核心,然后僅對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認真閱讀。接下來,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閱讀《管道》全文,時間為1分鐘。
(這篇文章大概有2000多字。學生閱讀完后,我讓全體學生將書合上,檢測他們的閱讀效果。)
師:誰來說一說這篇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學生在經過幾秒鐘的思考后,紛紛舉起了手,但說的過程中,有幾個人說的太過簡略,也有部分人說的不夠完整,經過大家的互相補充,基本弄清了故事的梗概)
師:那么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問題拋出后,學生都有些茫然,離開文本的思考看來是無法進行的,于是我讓學生打開了課本。)
師:你覺得文中哪些段落揭示了文章的主題,請快速找出來,仔細讀一讀。
(翻開書后,馬上就有學生舉手了。)
生: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明天夢想的實現是建造在今天的犧牲上面的。”
師:你的眼睛很厲害。
生: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短期的痛苦等于長期的回報”。
師:你說的這個道理其實和楊卓西講的是一回事,對嗎?
生:是。
生:老師,我覺得這篇課文還告訴我們人要勤奮,不要怕辛苦。
師:那你覺得文章中的誰比較勤奮?
生:柏波羅。
師:難道布魯諾就不辛苦,不勤奮嗎?
生:也辛苦,但他沒有柏波羅辛苦。
生:老師,我覺得不是布魯諾沒有柏波羅勤奮,而是布魯諾沒有柏波羅聰明。
生:老師,我覺得柏波羅不僅是聰明,而且他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他更看到了以后的利益。
……
(就這樣,在學生這樣互相的補充、探討過程中,學生在文本中走的越來越遠了。)
師:老師很佩服你們,你們的理解很正確,通過大家剛才的討論,我們應該明白,勤奮不僅是手腳要勤奮,更重要的是腦子也要勤奮,這樣你才能擁有幸福美好的未來。同時,我們要有勇氣犧牲暫時的利益,來換取將來更為美好的生活。比如,目前我們有的同學學習非常勤奮,和那些整天只顧玩耍,不寫作業,不學習的人來說,可能要辛苦一些,但我相信勤奮學習的同學一定會有一個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