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教學實錄與反思
生:這篇文章還告訴我們,人一旦有了一個夢想,就要堅持走下去,不要放棄,就像“犟龜”一樣。
(聽到這個孩子的發(fā)言,我很高興,看來犟龜?shù)姆N子已經(jīng)在部分孩子的心中扎了根。)
師:你說的很好,因此我們還需要再次重提“犟龜”精神,因為我們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的愿望等待著實現(xiàn)。剛才,我們大家總結(jié)的這些道理,更多的都是從柏波羅身上總結(jié)出來的。那么我們能不能從布魯諾的經(jīng)歷中也受到一些啟發(fā)呢?
生:布魯諾之所以后來的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就是因為他當時太驕傲了。
師:不是驕傲,而是滿足于現(xiàn)狀,被暫時的幸福迷住了眼睛。
生:我們不能像布魯諾那樣,滿足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
師:否則就會被歷史所淘汰。我覺得柏波羅的確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當他看到布魯諾失去工作的時候,又主動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否則布魯諾的晚年將是非常的悲慘的。
生:老師,讀了這個故事,我想起了我媽媽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如果說人一生會活80年的話,那么年輕時努力學習,心苦20年,幸福60年;年輕時不努力學習,那是幸福20年,將來辛苦60年。“
師:你媽媽說的很對,而且你一旦投入的學習了,你可能會覺得其實學習并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學習原來是很有意思的,這樣的話,你豈不是幸福一輩子了。另外,我覺得“先苦后甜”的日子遠遠要比“先甜后苦”的日子滋潤的多。
生:老師,這個故事中的柏波羅有點像“愚公”。
師:怎么像,你先說說看。
生:你看,文中的柏波羅是為了提水圖省力而去鋪管道,而愚公是為了走路方便去移山,他們身上都有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師:你這種善于聯(lián)想的學習方法很好,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安于現(xiàn)狀。那么誰能來再說說,“愚公移山”的故事和“管道”相比,哪篇文章讓我們的收獲更大。
生:(齊答)《管道》
(我想學生這里的回答并沒有經(jīng)過多少思考,更多的是緣于我們正在學習這篇文章。)
師:為什么這篇文章給我們的收獲更大呢?
(學生一時說不出來了)
師:剛才我們在總結(jié)這篇文章給我們的啟發(fā)與收獲時,是怎么總結(jié)出來的呢?
生:我們是從事情的結(jié)果上看出來。
師:事情的結(jié)果是什么養(yǎng)的呢?
生:柏波羅經(jīng)過努力,他修的管道給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而布魯諾卻失去了工作,且需要柏波羅的幫助。
師:也就是說你是從他們的比較中得出來,對吧?!我們說,有比較才有鑒別,因此比較法是一種非常好的寫作方法。那么,請大家在課文中找一種,文章哪些地方都用了比較的方法?
生:當兩人都得到了運水的工作時,布魯諾感覺非常的滿足,并且非常賣力地開始提水時,而柏波羅卻覺得這樣干太辛苦,因此便發(fā)誓要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把水運到村子里去。
師: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它們分別是什么樣的人?
生:布魯諾是一個個安于現(xiàn)狀的人,而柏波羅是一個善于動腦的人。
師:還有哪里進行了對比?
生:當布魯諾晚間和周末睡在床上悠然自得時,柏波羅卻仍然在辛苦的挖著管道。通過對比,我們感覺到了柏波羅的確要辛苦得多。
師:還有嗎?
生:自己和自己比較算不算?
師:當然算了,和別人比較這叫橫比,自己和自己比較,這叫縱比。
生:柏波羅剛開始工作時,一邊提水,一邊按自己的想法不斷努力地鋪管道,開始的時候非常辛苦,可是經(jīng)過他不斷的努力終于獲得了成功,不僅比較輕松,而且收入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