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錯誤》教學實錄
[點評:閱讀與寫作結合在這里渾然天成,學生一定會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不會覺得習作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了。]
師:錯誤是一種美麗,是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作者在最后一個小節反復吟詠,讓我們更加明白“讀懂錯誤”的可貴。在小組中比讀最后一個小節,看誰讀得最有韻味。
師:請小組推薦一名讀得好的同學,讀給大家聽聽好嗎?同學們注意觀察,看看在這一小節里,每一句的最后一句和開頭的第一句有什么關系。(生讀)
[點評: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用“比讀”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讀得更投入,更用心了。]
師:說說你的發現。
生:我發現,每句的句尾與下一句的開頭是同樣的話。
師:是啊,上句尾與下句首的重復,這也是本首詩歌的語言特點。通過反復吟詠,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生:告訴我們不要怕犯錯誤,只要正確地對待錯誤,我們就會走向成熟。
師:你的感悟能力很強。讓我們再來讀會詩,讀出作者的想要表達的情感,并試著把它背誦下來吧。
總評:
語文課的三維目標如何整合?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如何統一?當前語文教學的這些難題,張老師解決得竟是如此自然。學生在這一課堂上潛移默化地感受到詞語表達情感的準確性和豐富性。
“是的,錯誤是一種美麗,是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可怕的是錯誤地面對錯誤”,這些語句如一顆顆種子,張老師巧妙、不留痕跡地把它們播灑到學生生命的土壤里。隨著孩子人生閱歷不斷豐富,這顆顆種子一定會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我們相信孩子們長大后,就能夠直面坎坷,笑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