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揭題,介紹作者
1、春天是萬紫千紅,千姿百態,古今中外無數文人墨客用飽含深情的語句描寫贊美春天,誰能背誦有關春天的古詩?
2、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寫春天的詩。板書課題《游園不值》。
3、解題:詩中的"園"是我們常說的公園嗎?誰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
4、介紹作者
二.講評詩歌
1.初讀,大體了解詩的內容。
2、師示范朗讀。
3、生隨師小聲朗讀,體會讀音的準確性。
4、借助課本上的插圖:生自讀詩,借助字典和插圖,想句子的意思,并標出不懂的詞語。
5、字詞質、釋疑。
應:原意“應該”,這里當“大概”、“可能”講。
憐:愛惜。這個詞在此不當“可憐”講。
屐齒:木底鞋下的橫梁。
小扣:輕輕地敲。
柴扉:柴門。
久:很長時間。
6、指名逐句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愛惜園中的青苔,怕前來賞園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壞。我輕輕地敲著柴門,好久地沒有人來開。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看,一枝粉紅的杏花正伸出墻頭來。)
7、指導讀,讀出詩的韻味來:
師讀,生仿讀:自讀,指讀,齊讀。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三.深化理解,體會意境。
1、啟發想象:
①、詩人并沒有進園,他怎么知道園中早已是滿園春色呢?
②、園中的景象是怎樣的?(4人組討論)
(有柳樹和各種美麗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濃郁的花香等。)
2、作者在文中借一支紅杏來烘染滿園春色,可謂構思奇特,耐人尋味。再讀詩文,你從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感受呢?(對春天的喜愛)并將詩中的內容通過畫面展示出來。(學生各自據詩意畫畫)
3、交流:投影學生的畫,師生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