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進行到這時候,我讓同學們想想此時彭得懷的內心活動,再組織交流。在展開想象,補充彭德懷看著心愛的大黑騾子斜倒下去的復雜內心時,學生比較動情。一向不太喜歡口頭表達的陳王瀧說:“大黑騾子呀,自從你跟了我之后,沒有能吃飽一頓,一路上又馱傷員,又馱糧食和器材,太辛苦你了!為了革命能夠勝利,你又犧牲了自己。親愛的戰友,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貌不驚人的他竟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看來他對課文感觸很深,才能這樣恰當地揭示彭德懷痛苦、不忍的內心 。
正是有了孩子們精彩的交流發言,才讓我也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這就是“教學相長”吧。這堂課我教得很投入,孩子們學得也很投入,效果非常好。
總結幾點成功之處:1、背景材料準備充分。這是講長征中過草地的故事,課前讓他們找了過草地的故事,利用晨會的時間講了這些故事,對事情發生的時代背景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2、課文朗讀充分。三次命令語氣不同,通過朗讀人物語言體會到人物的內心活動。3、交流時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多鼓勵他們的發言,進行中肯的評價。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紅三軍團過草地時,部隊斷糧,為了解決部隊斷糧的燃眉之急,彭德懷將軍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殺掉給戰士們充饑的事。大黑騾子是彭德懷將軍最鐘愛的坐騎,但為了讓更多的戰士走出草地,彭德懷忍痛命令槍殺了他,這樣一位愛兵如子的將領形象便展現在讀者眼前。文章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們的高貴品質,贊揚了彭德懷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設計這一課的第二教時時,我將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深情、動作、語言的句子,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作為教學重點,將“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等句子的含義,感受紅軍戰士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作為教學難點,并本著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原則進行教學設計。教學中,在突破重點的第一環節中,我引導學生在充分讀、與文本用心對話的基礎上,展開師生交流,說中悟,悟中讀。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中體會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其后,引出疑問“既然彭德懷深愛著他的大黑騾子,為什么又要殺他呢?”帶領學生一起去感受當時的情況是“燃眉之急”,戰士們的生命危在旦夕,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他只有舍小義,取大義。同時引導學生感受彭德懷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人格魅力。此外,紅軍過草地的這段經歷離學生生活遙遠,所以我利用了電視劇《長征》中紅軍過草地的音像資料幫助學生體驗那種艱辛、困苦。在教學槍殺騾子的這一感人片段時,我挖掘了“彭德懷向著寫到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摘下軍帽……”中“……”這一空白點,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展開想象,寫出彭德懷的心里話。此時學生能在已有體驗的基礎上根據課文展開想象,于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現在他們眼前,他們的思緒跟隨文中人物融進了一個個難以忘懷的場景,真切地感悟到了課文的意境。此時,學生自然地經歷了一個“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過程,那“悠然心會,處處難與君說”的感受雖然無法完全用語言表達的,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已完全為他們所心領意會。學生學到此,也就能自然領會到戰士們能“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的精神動力來自哪了。最后,我根據這篇文章提煉出小詩“《將軍頌》橫刀立馬大將軍,鐵骨錚錚不畏難。情深意重振人心,同甘共苦闖天關”,與上課伊始出示的毛澤東為彭德懷所賦《給彭德懷同志》遙相呼應,并升華主題,加深學生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