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松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把握奇松特征。
2、精讀課文,感悟蘊含情誼。
3、品讀課文,表達贊美之情。
一、初探“奇”
1、齊讀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黃山松奇在哪?)
2、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黃山松奇在哪?生自由說
3、書中是如何概述黃山奇松的特點的?找出相關的語句。
(幻燈片)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瀟灑、挺秀的身影。
黃山松千姿百態。它們或屹立,或斜出,或彎曲;或仰,或俯,或臥;有的狀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加下劃線的詞語紅色出現)
誰來讀這兩句話?你們聽懂了什么?
二、再探“奇”
黃山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七十二峰,處處都有青松點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畫筆,把五百里黃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作者選擇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向我們做了詳細介紹。今天,我們來到曾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欣賞這三大名松。
1、(幻燈片)默讀第二小節:
用——劃出描寫迎客松的句子。
用~~劃出描寫陪客松的句子。
用┅┅劃出描寫送客松的句子。
2、(出示迎客松圖片)作者如何描寫迎客松的。
(幻燈片)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加下劃線的詞語飛入著重符號)
迎客松奇在哪?生根據內容談理解。把你們的理解讀進句中。
3、人們這樣評價這棵松:(生齊說)
(幻燈片)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加下劃線的詞語紅色出現)
(師介紹)迎客松美得讓人稱奇,奇得讓人叫絕,堪稱黃山奇松的代表。迎客松的形象體現了黃山的奇美,體現了黃山勃勃的生機,體現了黃山面臨種種磨難所展現的頑強生命力。
4、再來看描寫迎客松的句子,應該有更深的感悟。誰再來讀一遍。
5、好客的迎客松不光熱情的迎來了賓客,還為賓客配了一位導游——綠色巨人陪客松,它可是一位稱職的導游,一邊陪同游人欣賞美麗的黃山風光,一邊為游客做詳細的介紹。想想,如果你是那位綠色巨人,你會介紹些什么呢?(生自由介紹)
6、在陪客松繪聲繪色的介紹下,游客們沉浸在黃山迤邐的風光中,不知不覺天色漸暗,黃山另一位好客的主人——送客松會把你送下山。送客松又是怎樣的英姿呢?(出示送客松圖片)
(幻燈片)送客松姿態獨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別。(加下劃線的詞語飛入著重符號)
送客松又奇在哪呢?生根據內容談理解。它會怎樣向游客告別呢?把你們的理解讀出來。
11、體味著黃山奇松的熱情,回味著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賓客心中熱情激蕩。
(幻燈片)黃山松真__啊,(奇)
怎不令人_______!(流連忘返、戀戀不舍、情有獨鐘等)“情有獨鐘”這個詞反應了什么?(反應了作者對黃山奇松喜愛至極點)帶著這種情感朗讀第二節。(配樂朗讀)
三、感悟情誼
黃山奇松盤根于危巖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絕壑之上,巨松高數丈,小松不盈尺,或雄壯挺拔,或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