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期末復習提綱
《師恩難忘》
1.本文作者是誰? 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劉紹棠) (課文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我對文中“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句話的理解是: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與懷念之情。也比喻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激起作者對文學的熱愛與向往,最終使作者走上了文學之路。
2.請你積累贊頌老師的詞句。
詞:春風化雨 勤勤懇懇 默默無聞 循循善誘 為人師表
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3、根據提示寫成語。
形容口才好的成語有: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妙語連珠、出口成章、語驚四座
形容人才學出眾的成語:才高八斗、 學富五車、才華橫溢、滿腹經綸 博古通今
八字成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4、詞語解釋:
娓娓動聽:形容說話婉轉生動,使人愛聽。
身臨其境:親身來到某種境地(體驗感受)。
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引人入勝:勝,勝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帶到了美妙的境地。
5、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書左丞丈二十二韻》
(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西漢劉向
《陶校長的演講》
1. 陶校長是指誰?(陶行知)
2. 陶校長演講的主題是什么?(談“每天四問”)
分別是哪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自己有沒有進步。)
3.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請你背誦他的名言。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
《古詩兩首》
1、《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詩歌記述了(詩人前往山中尋訪隱者而沒有遇到)這件事。通過與童子的問答,體現了隱者(高潔)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之情)。
2、《所見》是(清)朝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抒發了詩人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我們還從詩中“"(捕鳴蟬)”一詞中可見當時是(夏季)。
3.背誦。
不知處:不知道在何處。 振:震蕩。 林樾:林中成陰的地方。 樾:樹陰。意欲:心想。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鳴叫著的蟬,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聲歌唱了。(這兩句是因果關系。)
4.你還記得那些描寫孩子的古詩嗎?請背一背。
村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小兒垂釣 (胡令能)
草長鶯飛二月天, 籬落疏疏一徑深, 蓬頭稚子學垂綸,
拂地楊柳醉春煙。 樹頭花落未成陰 側坐莓苔草映身。
兒童散學歸來早, 兒童急走追黃蝶 路人借問遙招手。
忙趁東風放紙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怕得魚驚不應人。
《練習1》
1. 背背帶“風”字的詩句。(至少5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唐 杜牧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 宋 王安石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