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6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審美情趣。
3.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收集有關威尼斯小艇的圖片、資料。
2、教師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出示威尼斯水上城市圖。
2、簡單介紹,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6課《威尼斯的小艇》。
〔 反 思 :〕在這堂課里我適時的播放了錄相“威尼斯的風光片”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好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不住的發出嘖嘖的贊嘆,這就為學習課文體會“威尼斯的美”奠定了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一直推崇情境的創設,并奠定一個情感基礎,以此達引導學生到與文本的共鳴。多媒體的出現集音像等為一體,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條件。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出示卡片,讀生字、新詞。
2、自由放聲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3、交流學習所得。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己讀第一、二自然段。
2.匯報交流。
3.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呢?
4.讓我們目睹小艇的樣子。(出示圖片)
5.教師出示對比句,如: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2)威尼斯的小艇很長,又窄又深,船頭和船尾有點翹,行動輕快靈活。
學生讀一讀,再討論討論。
〔 反 思:〕讀中感悟,體驗“美” 。我們都知道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和感悟能力,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讀”,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比如:教師的范讀、自由朗讀、默讀、競賽讀等等。著名語文教育家于永正也都是采用這種教學法使學生乃至教師達到情感的共鳴的。因此熟讀感悟是這節課的主要教學亮點,讀中認識小艇的特點,讀中感受船夫的駕駛技術高,讀中體會小艇的重要作用。
四、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人們坐上小艇后可以干些什么?感覺又如何?
2.發揮想象,談一談。
3.帶著這美好的感覺,讓我們一起朗讀第三自然段。
〔反 思:〕本堂課我在教授“研讀課文,欣賞美”這個環節時,我讓學生通過比較閱讀,體會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好處,在用讀的方式表示對小艇的喜愛。發揮想象,體會情景——如果你也乘上了這樣的小艇,飽覽著威尼斯水城兩岸秀美的風光,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會產生哪些新奇的想法?有了這個前提,在請同學們帶著這美好的感覺一起朗讀他們就很容易的讀出了“坐在小艇里的情趣”。通過這樣反復的不同形式的朗讀,學生的情感被激發了出來,有效的實現教學目標,體會到了俄“威尼斯的美”,從而理解了課文內容尤其是明白了“小艇與威尼斯人的密切關系”。當然指導朗讀時,我的語言還有待于精煉。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想一想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2.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演示,邊體會。
3.作者為什么能把船夫的駕駛技術寫得這樣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