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教案設計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99《鄭和遠航》教案設計
南京瑯琊路小學分校 王恒
一、 “揚帆遠航”。
1、導入。
六百年前的一個夏日,在蘇州府劉家河碼頭,鄭和的船隊“揚帆起航”,開始了震驚世界的遠航,這是古代航海史上最壯觀的一幕。
2、要求學生小聲讀一讀書上1-3小節,說一說從哪句話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3、指名回答,老師注意指導學生說清自己的感受,并讀出自己的體會。
重點指導以下要點:
“寶船”的宏偉壯觀——“場面”的壯觀——“鄭和”的自信威武
二、“友好交往”。
1、導入。
當時的明朝是世界上的強國,鄭和率領的船隊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他們訪問的大多是亞洲、非洲的一些小國,但書上這種交往是“友好的交往”。請你默讀這一部分,畫出那些地方能體現出這種“友好交往”。
2、學生讀文后教師指名回答,并進行口頭表達訓練。
a 鄭和對君主說的話(注意語氣和態度要友好親切,以及外交禮節)
b “當地人們參觀寶船時驚嘆不已”,會些說什么?
c 出示圖片:當地人看到名揚海外的中國絲綢和瓷器時很想交換,會說些什么?
三、“戰勝風浪”。
1、導入
“然而,這次航行也充滿了風險” 。
2、要求學生大聲讀這一部分,說說有哪些風險——風浪與海盜
3、老師指導重點句子的學習:
出示句子:“狂風呼嘯著,海水像脫僵的野馬,奔騰咆哮,巨浪瘋狂地撲向船隊,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要求學生大聲讀,說說體會到什么,讀出感受。 教師指導:此句形、聲兼備,使用了擬人和比喻修辭手法,突出了風浪的“險惡”。
學生朗讀體會。
4、戰勝海盜部分引入歷史資料:當時的南海上,海盜十分猖獗,鄭和首次出海就遇上其中最大的一股,人數有5000人,鄭和把他們全部消滅了。
5、鄭和在這兩次嚴峻考驗面前,表現如何?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提煉板書: 鎮定自若、有勇有謀等
四、“概述七次遠航及意義”
1、出示鄭和航海圖,老師領讀第六小節“概述七次遠航”,并介紹相關國家、地理、航程等。
2、引入歷史資料:
在鄭和遠航87年后,哥倫布才開始為期十年的到美洲的四次探險;在鄭和遠航的1XX年之后,麥哲倫才率開始那次環球的航行。他們率領的船只只有兩三艘,隨從不過2、3百人,所以,鄭和遠航是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3、出示:“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能說讀到這句話時自己的感受嗎?讀出感受。
指導學生去掉“之”比較朗讀,學生說感受,教師提煉:漢語的魅力,聲調的抑揚頓挫,具有音樂般的節奏美。
4、引讀課文完畢。
六、拓展
1、人們無法忘記鄭和,因為人們無法忘記那七次神話般的、接近于完美的遠航,也無法忘記那個自信威武、有勇有謀的鄭和。作為南京人,我們更不應該忘記鄭和,他與南京的關系十分密切,出示圖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希望學生走一走,看一看。
(寫碑文:用幾句話不僅要寫出他的功績,還要寫出你對他的看法。(137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