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3.理解“石猴”勇敢頑強、一心想著大家的品質,受到教育。 4.體會作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品質。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你們誰看過《西游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人物?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了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1.孫悟空。 2.神通廣大等,各抒己見。 3.準備學習。 孫悟空大家都不陌生,初步感知其形象。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3、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圍繞這件事情,作者講述了哪幾個部分?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1. 朗讀課文。 2.思考文章講了什么故事。 3、交流 (1)主要講了石猴的來歷及它如何變成美猴王。 石猴誕生──獨闖水簾洞──帶領群猴入洞 (2)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三、讀課文,小組探究 1.石猴的誕生: (1)石猴從哪里來? (2)想象一下他出世時的情景,再交流交流。 2.石猴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 1.交流 (1)一塊仙石,吸收日月精華,有了靈氣,化作一只石猴 (2)各抒己見 2.敢于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贏得群猴的朝拜。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四、語言積累 1.自由讀課文,你喜歡那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并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交流出美猴王的性格特點)。 2.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這些段落。 1.交流句子,說出美猴王的性格特點。 2.有感情的朗讀文本。 積累語言,品味人物性格。 五、課外拓展 同學們課下可以讀一讀《西游記》的原著,看看古人說話和我們現代人說話有什么不同。 總結古代白話文與現代語言的區別。 鼓勵學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