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一》教案(精選8篇)
《習作一》教案 篇1
習作一
教學目標:
1,學會在習作中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2,學會細致的觀察生活與大自然,養成留心觀察,樂于及時記錄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3,熱愛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樂趣.
4,引導學生對習作進行修改,養成習作之后認真修改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細致的觀察生活與大自然,養成留心觀察,樂于及時記錄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照片,講故事:
1,教師出示自己假期時游玩拍攝的照片.
2,講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經歷.
二,師生交流,激發寫作興趣:
1,師:我想我們都喜歡出去游玩兒,去擁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難忘的經歷 能告訴大家嗎 (生自由交流)
2,師:是呀,通過剛才的交流,讓我們回憶起了難忘的假期生活,與其回憶,還不如現在就動筆記錄下這一串串足跡,好嗎
三,片段賞析,發現寫作方法:
1,師:我們到風景區游覽,欣賞自然風光,增長見識,留影拍照,真是一件樂事.那怎樣給自己最喜愛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 大家相互討論一下,一會我們來獻計獻策.
生討論.
2,師:誰有好的建議,快給大家說說!
(學生初步談到:(1)按一定順序,也就是旅行的順序來記,這樣更清晰;(2)要圍繞照片的內容來寫,把那里的美麗景色生動的描繪出來;(3)可以把照片的地點和內容作為文章的一個重要部分,精彩片斷;(4)要圍繞快樂來寫,寫出旅途的難忘.)
對于以上的建議教師要給與及時地引導,歸納和鼓勵.
3,師:我也給大家介紹兩種觀察景物的方法,一種就是定點觀察.如站在公園某一角,對公園進行由遠及近的觀察.又如我們登上塔頂,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塔下景物進行觀察.二就是移動觀察,它又叫移步換位法.就是隨著腳步的移動變換位置,一處一處地進行觀察.選好了觀察點,就是確定好了寫的順序.如這樣,就有條理有重點地寫下了作者在大會堂所看到的景物.
四,創設情景,感悟寫作方法:
1,師:同學們,我們要記錄自己的假期生活,你們還想到了什么
生:要把自己最喜歡,印象較深的地方作為重點來寫.
2,師:能結合你具體情況給大家具體講一講嗎
3,師舉例讓學生練習說.
五,理解"難忘",拓寬學生思路,豐富寫作素材:
1,剛才,大家在提建議時,說到了要記錄假期生活的快樂,那在你在假期中除了快樂的經歷讓你難忘以外,還有不同的感受讓你難忘嗎
教師引導學生廣泛發表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難忘的經歷.
生:可以是驚險的一段歷程;可以是緊張的一個畫面;可以是興奮的一個瞬間;可以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可以是一次后悔的經歷;可以是一種心酸的滋味……
2,師:現在,對于"難忘的假期生活",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生:不一定只有快樂是難忘的題材,只要是一段有意義的經歷,都值得記錄下來;
生:我們的寫作素材可以豐富一些,寫出自己的認為最值得難忘的經歷和故事,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師:是呀,一段難忘的童年之旅,之所以難忘,就是因為紀錄了你自己親身感受,刻骨銘心的歷程,也許是快樂的,也許是神奇的,也許是充滿挑戰的,只要你寫出自己的滋味來,就是一篇有價值的好文章.
第二課時
一,寫作提示:
這節課,就請大家先回憶一下假期生活,想想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及當時的感受,然后有條理的寫下來,注意突出重點,寫出你的真情實感,一會我們交流.
二,學生寫作,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作文情況.
三,選擇寫的較好的文章,在班里進行賞析.
教師側重選擇兩類文章:
1,條理清楚,內容具體,重點突出,結構好.
2,語言優美,對景色,心情,語言等的描寫較生動,且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評一評,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學習.
第三課時
1,上節課,我們欣賞了幾位同學的作文,相信對每位同學都有所啟發,這節課我們來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議大家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這樣可以讓人視野清新,把筆墨多花在自然景觀的特色上.聯系自己的感受,把畫面呈現于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學生自己修改.
2,教師發現問題及時幫學生解決,對部分學生幫他們開拓一下思路,發現共性問題隨機點拔.
3,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師生互評,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4,小組內相互讀別人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習作一》教案 篇2
習作1 作文課 一、教學要求:1、學會在習作中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2、學會細致的觀察生活與大自然,養成留心觀察、樂于及時記錄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3、熱愛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樂趣。4、引導學生對習作進行修改,養成習作之后認真修改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學會細致的觀察生活與大自然,養成留心觀察、樂于及時記錄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課前準備照片等資料 習作1要求:1 題目確定為《漫話假期生活》;2.搜集假期生活的有關材料; 3.記錄要有重點,有詳略; 4.最好確定一個中心,圍繞中心選材。 第一課時一、出示照片,講故事:二、師生交流,激發寫作興趣: 三、片段賞析、發現寫作方法: 1、教師出示自己假期時游玩拍攝的照片。2、講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經歷。1、師:我想我們都喜歡出去游玩兒,去擁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難忘的經歷?能告訴大家嗎? 2、師:是呀,通過剛才的交流,讓我們回憶起了難忘的假期生活,與其回憶,還不如現在就動筆記錄下這一串串足跡,好嗎?1、師:我們到風景區游覽,欣賞自然風光,增長見識,留影拍照,真是一件樂事。那怎樣給自己最喜愛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討論一下,一會我們來獻計獻策。2、師:誰有好的建議,快給大家說說! 對于以上的建議教師要給與及時地引導、歸納和鼓勵。3、師:我也給大家介紹兩種觀察景物的方法,一種就是定點觀察。如站在公園某一角,對公園進行由遠及近的觀察。又如我們登上塔頂,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塔下景物進行觀察。二就是移動觀察,它又叫移步換位法。就是隨著腳步的移動變換位置,一處一處地進行觀察。選好了觀察點,就是確定好了寫的順序。如這樣,就有條理有重點地寫下了作者在大會堂所看到的景物。 生自由交流 生討論。學生初步談到:(1)按一定順序,也就是旅行的順序來記,這樣更清晰;(2)要圍繞照片的內容來寫,把那里的美麗景色生動的描繪出來;(3)可以把照片的地點和內容作為文章的一個重要部分,精彩片斷;(4)要圍繞快樂來寫, 四、創設情景,感悟寫作方法: 五、理解“難忘”,拓寬學生思路,豐富寫作素材: 1、師:同學們,我們要記錄自己的假期生活,你們還想到了什么? 2、師:能結合你具體情況給大家具體講一講嗎?3、師舉例讓學生練習說。1、剛才,大家在提建議時,說到了要記錄假期生活的快樂,那在你在假期中除了快樂的經歷讓你難忘以外,還有不同的感受讓你難忘嗎? 教師引導學生廣泛發表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難忘的經歷。 2、師:現在,對于“難忘的假期生活”,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生:我們的寫作素材可以豐富一些,寫出自己的認為最值得難忘的經歷和故事,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師:是呀,一段難忘的童年之旅,之所以難忘,就是因為紀錄了你自己親身感受,刻骨銘心的歷程,也許是快樂的,也許是神奇的,也許是充滿挑戰的,只要你寫出自己的滋味來,就是一篇有價值的好文章。 寫出旅途的難忘。生:要把自己最喜歡、印象較深的地方作為重點來寫。 生:可以是驚險的一段歷程;可以是緊張的一個畫面;可以是興奮的一個瞬間;可以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可以是一次后悔的經歷;可以是一種心酸的滋味……不一定只有快樂是難忘的題材,只要是一段有意義的經歷,都值得記錄下來; 第二課時一、寫作提示: 二、選擇寫的較好的文章,在班里進行賞析。 第三課時一、指導修改 這節課,就請大家先回憶一下假期生活,想想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及當時的感受,然后有條理的寫下來,注意突出重點,寫出你的真情實感,一會我們交流。教師側重選擇兩類文章:1、條理清楚,內容具體,重點突出,結構好。2、語言優美,對景色、心情、語言等的描寫較生動,且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評一評,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學習。 1、上節課,我們欣賞了幾位同學的作文,相信對每位同學都有所啟發,這節課我們來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議大家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這樣可以讓人視野清新,把筆墨多花在自然景觀的特色上。聯系自己的感受,把畫面呈現于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2、教師發現問題及時幫學生解決,對部分學生幫他們開拓一下思路,發現共性問題隨機點拔。3、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師生互評,發現問題,進行修改。4、小組內相互讀別人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嘗試列出提綱 指名讀 交流 學生自己修改。 評議互相修改
《習作一》教案 篇3
教學內容:《習作一》
教學目標:
1、 消除習作 神秘感,使 次接觸習作 學生感 習作并不難,增強習作 自信心
2、 激發習作 興趣 動機,讓學生擁有放松 習作心態,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3、 讀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筆》,結合作文提示,讓學生明白寫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見聞記下來,把自己所想的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自主 作,抒 童真,表達童趣,放飛童心,體味快樂。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作文本、鋼筆,學生作文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讀例文,明確學習目標,完成自作初稿。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升入三年級了。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寫作文這項新本領了。與寫話一樣,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見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實,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寫出非常精彩的作文來。
二、閱讀例文,感受作文
1、閱讀例文
①閱讀《好阿姨》。
△ 自由讀一讀《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筆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 交流、討論。
好阿姨是怎樣給小作者留下“熱情”的“好”印象呢?再仔細地讀一讀,與同桌討論討論。
小結:小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真實有序地寫下了自己去商店買牙膏時的見聞和感受,動作、語言的描寫反映了阿姨熱情待客的特點。由此可見,作文是十分簡單的,只要留心周圍的事物,就能寫出作文來。
② 閱讀《假如我是一支神筆》。
△ 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小作者有了神筆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小結:小作者展開了想像的翅膀,寫出了這篇生動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見,作文可以寫自己想象的世界,只要大膽想象,也能寫出精彩的作文來。
2、暢談感受
讀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只神筆》后,你對作文有了什么感受呢?
三、明確要求,確定內容
四、指導習作
1、明確寫作要求。
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輕輕松松地寫出我們的第一篇精彩的作文!寫什么呢?
2、學生表演,創設情境。
① 兩名學生表演小劇《客人來了》。按照“請進”——“請坐”——“倒茶”——削水果“——”給爸爸打電話“的順序進行表演。
② 學生評議,從表情和語言兩個方面,給予補充。
③ 再請一組同學表演。
3、交流構想
小組內交流各自的寫作內容,拓展思路。
4、其他要求
本次習作出了對作文內容的要求外,還有什么要求?
(先打草稿,再朗讀修改,最后謄寫)
五、我的20分鐘。
1、現在我們拿起筆,把你招待客人的經歷寫下來,寫的時候可以想一想我們剛才的表演。
2、點評。
① 同桌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互相糾正,互相表揚、肯定。
② 推薦你認為寫得好的習作讀給大家聽。
③ 交流評議。
第 二 課 時
課時目標:修改習作。
一、我的10分鐘
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文章認真地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刪除不必要的語句。
二、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滿意的作品讀給同座聽,征求別人的意見。
三、交流習作,師生評議
四、朗讀習作
請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大家聽的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認真聽,看她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五、評價方式
1、學生自評
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師生評價
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習作的評價,注意引導學生公正客觀的評價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習作的快樂。
板書設計
招 待 客 人
打草稿
自己修改
再謄寫
智慧瞬間
《習作一》教案 篇4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消除習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觸習作的學生感到習作并不難,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擁有放松的習作心態,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二、教學重點:學寫作文,明確作文基本要求。
三、教學難點:把文章寫通順,意思表達清楚。
四、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升入三年級了。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寫作文這項新本領了。和寫話一樣,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見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實,有好多同學上學期寫的話,就已經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寫出非常精彩的作文來。
二、閱讀例文,感受作文 。
1、閱讀例文
(1)閱讀《好阿姨》。
a、自由讀一讀《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筆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b、交流、討論。好阿姨是怎樣給小作者留下“熱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細的讀一讀,與同桌討論討論。
小結:小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真實有序的寫下了自己去商店買牙膏時的見聞和感受,動作、語言的描寫反映了阿姨熱情待客的特點。由此可見,作文是十分簡單的,只要留心周圍的事物,就能寫出作文來。
(2)閱讀《假如我是一支神筆》。
a、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小作者有了神筆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小結:小作者展開了想像的翅膀,寫出了這篇生動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見,作文可以寫自己想象的世界,只要大膽想象,也能寫出精彩的作文來。
2、暢談感受
《好阿姨》《假如我有一只神筆》后,你對作文有了什么感受呢?三、明確要求,確定內容
1、明確要求。見語文書。
2、確定內容:
今天我們就來試著寫一篇作文。寫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電腦啦,和小朋友一起玩拉……什么都可以寫。你準備寫什么,仔細想一想。
3.交流構想:小組內交流各自的寫做內容,拓展思路。
4.其他要求:本次習作出了對作文內容的要求外,還有什么要求?
(先打草稿,在朗讀修改,最后謄寫)
四、行筆成文,相機輔導。
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內容自主寫作。教試訓時,及時給予個別輔導。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修改習作
一、自主修改
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文章認真的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刪除不必要的語句。
二、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滿意的作品讀給同座聽,征求別人的意見。
三、交流習作,師生評議。
四、朗讀習作
請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大家聽的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認真聽,看她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五、評價方式
1.學生自評: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師生評價。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習作的評價,注意引導學生公正客觀的評價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習作的快樂。
課后反思:
這節課講了作文宗旨:用自己的口說自己的事,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情。從三個方面入手,和學生討論了三個問題,1、作文材料從哪兒來?從每個人的生活中來,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皆為文,故生活中要注意對身邊事物的細致觀察。2、作文中好詞句哪來的?無字詞典與有字詞典中來,這就要*自己平時大量閱讀、細心觀察、用心積累。3、作文中的感情哪來的?心中所感,抒發胸意。
分析了例文,《好阿姨》中幫助學生了解要將人寫的清楚具體,就要寫清人物動作、神態、語言(學生自己總結的)。講清楚事,要有一定的順序,可以是事情發展的順序。《假如我有一只神筆》,學生獲得的就是作文要有想像力,指云為馬,看水如玉,都是想像來的。
我告訴孩子們,作文不是今天才會寫的,以前我們寫的都是作文,今后我們積累更多、經歷更多、感受更多,我們的作文就會寫的更好。
學生興趣高漲,都想伸手試一試。這算是開了個好頭,有興趣就要保護,今后如何保護這種興趣,是我作文教學的關鍵。
習作一的第二課時,我用來給學生小組交流學習,并指導修改。宗旨: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講了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作為范例。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2、添詞句。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學生學得饒有興趣。
教學設想:
這是三年級的第一堂作文課,也是學生生平經歷的第一堂作文課,所以顯得尤為重要。設想用兩堂課完成。
第一課時側重點兩個:
一、讓學生明白作文的宗旨:用自己的口說自己的事,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情。從三個方面入手,和學生討論了三個問題,1、作文材料從哪兒來?從每個人的生活中來,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皆為文,故生活中要注意對身邊事物的細致觀察。2、作文中好詞句哪來的?無字詞典與有字詞典中來,這就要*自己平時大量閱讀、細心觀察、用心積累。3、作文中的感情哪來的?心中所感,抒發胸意。總之要讓孩子們知道:作文不是今天才會寫的,以前我們寫的都是作文,今后我們積累更多、經歷更多、感受更多,我們的作文就會寫得更好。
二、依托例文,摹仿入手。分析例文《好阿姨》,一是要幫助學生了解要將人寫得清楚具體,就要寫清人物動作、神態、語言(讓學生自己總結)。二是要幫助學生懂得要講清楚一件事,就必須要有一定的順序,可以是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析例文《假如我有一只神筆》,讓學生獲得的就是作文要有想像力,指云為馬,看水如玉,都是想像來的。
第二課時側重點一個:讓學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教學時要有效地給學生小組交流學習的機會,并指導修改。以名家修改作品的小故事作為范例(如: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激起學生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熱情。教會學生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2、添詞句。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3、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4、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習作一》教案 篇5
作者:沈高明 發表時間:2004-4-28 閱讀次數:488
出處:如皋市白蒲小學 作者:宋 敘
一、教學要求
1.知道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行了。
2.指導學生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滿意了,再謄到作文簿上。
二、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1.請同學們看一段簡短的錄像。(一個小同學去買牙膏,售貨員阿姨熱情地接待)
2.你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二)研讀例文
1.這是多小的一件事情啊,事情雖小卻可以從中看出阿姨待顧客如親人。這個同學就把這件事寫下來了,請大家看語文書17頁上的一段話,題目是___________。
2.指名讀。
3.小組討論。這位同學寫得怎樣,談談理由。你有本領比他寫得更好嗎?
過渡:大家瞧,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類似的小事情,只要你留心觀察,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是一篇作文了。你們愿意試一試嗎?
(三)嘗試寫作
1.進入三年級后,同學們開始學著用鋼筆寫字,有的同學很高興、很興奮,有的同學卻在發愁,覺得用鋼筆寫字太麻煩。大家的感受不一樣,誰能把這句話補充完整。“用鋼筆寫字真____________。”
2.真是五花八門呀,你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呢?是什么事情使你對用鋼筆寫字產生如此的感受呢?現在請大家想一想,再寫下來。(讓學生寫15—20分鐘)
3.寫好了嗎?把筆放下,把自己寫的內容讀一讀,看通不通,覺得不妥的地方自己動筆改一改,可以邊讀邊改,也可以先讀一遍再改。
4.在四人小組內,讀給別人聽,讓大家提意見,根據別人的意見再改一改。
5.誰愿意把自己的文章讀給大家聽。 (在聽的過程中老師及時給予評價)
(四)再讀例文,完成習作
1.語文書上還有一篇作文呢,一起來讀一讀。
2.多有趣啊,自己腦海里所想像的東西也能寫下來和大家分享,瞧,這就是作文,你們覺得難嗎?
3.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第19頁的兩段話。
4.通過讀語文書的提示,你覺得我們可以寫什么?
5.你準備寫什么?
6.寫作時要注意什么?(先打草稿,再修改,最后謄寫)
《習作一》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消除習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觸習作的學生感到習作并不難,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激發習作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擁有放松的習作心態,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設計特色
自主寫作,抒寫童真,表達童趣,放飛童心,體味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升入三年級了。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寫作文這項新本領了。與寫話一樣,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實,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夠寫出非常精彩的作文來。
意圖 由學生熟知的寫話引出習作,拉近學生與作文的距離,讓學生對作文產生一種親近感,產生寫作的激情。
二、閱讀例文,感受作文
(一)閱讀例文
1.閱讀《好阿姨》。
(1)自由讀一讀《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筆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2)交流、討論。
(3)好阿姨是怎樣給小作者留下“熱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細地讀一讀,與同桌討論討論。
(4)小結:小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真實有序地寫下了自己去商店買牙膏時的見聞和感受,動作、語言的描寫反映了阿姨熱情待客的特點。由此可見,作文是十分簡單的,只要留心周圍事物,就能寫出作文來。
2.閱讀《假如我有一支神筆》。
(1)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小作者有了神筆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2)小結:小作者展開了想像的翅膀,寫出了這篇生動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見,作文可以寫自己的想像世界,只要大膽想像,也能寫出精彩的作文來。
(二)暢談感受
讀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筆》這兩篇作文之后,你對作文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意圖 這個教學環節旨在通過閱讀例文,暢談感受,讓學生真正領悟到作文是簡單的、自由的,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是順乎自然的。
三、明確要求,確定內容
(一)確定內容
1.內容要求。今天我們就來試著寫一篇作文。寫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電腦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寫。你準備寫什么請仔細想一想。
意圖 本次習作旨在讓學生在與作文“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作文熱情,使他們愿意寫作、熱愛寫作。
2.交流構想。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各自構想的習作內容,拓展思路。
(二)其他要求
本次習作除了對作文內容的要求外,還有什么要求先打草稿,再朗讀修改,最后謄寫。
四、行筆成文,相機輔導
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內容自主寫作。在學生動筆寫作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及時給予個別輔導。
五、修改習作,交流評議
(一)反復朗讀,細心修改
1.自主修改。有一句話叫:“文不厭改。”這是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這篇作文認真地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的內容加上去,需要刪除的地方劃掉。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滿意了,把作文讀給同桌聽聽,征求一下別人的意見。
意圖 自改之后,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別人聽,可以征詢別人的意見,把作文修改得更好。
(二)交流習作,師生評議
1.朗讀習作。請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們聽的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2.學生自評。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3.師生評價。教師與學生一道參與習作的評價,要引導公正客觀地評價他人的習作,分享他人習作快樂。
意圖 在學生自改、互評的基礎上評議習作,目的就是引領學生在“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終身受用”的“自改能力”。
《習作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內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
2、結合“習作要點提示”,明白寫好景物的要領。
3、能按作業要求,連續觀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寫出它的特點。自己定題目。
教學重點:按照順序,抓住過程,按時間變化細致描寫。抓住景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大自然賦于我們很多神奇與美妙,我們被那富有詩情畫意的落日美景所驚訝,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天上云又是怎樣的壯觀與美麗。
2、板書:二八月看巧云
二、學習例文,感知寫法
1、輕聲讀課文,完成練習。
(1)、《二八月,看巧云》寫的是二八月的云在( )和( )兩方面的特點。
(2)、作者在云的造型上重點描寫的奇巧,又分( )、( )、( )三種情況來寫的。
2、小結:結合“習作要點提示”,歸納寫法。
(1)寫景的時候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它的變化來寫。
(2)寫作的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三、細讀例文,明確寫法
1、仔細閱讀例文,啟發討論。
小作者是怎樣描寫云的形狀奇巧的?
2、學生同桌討論、交流。
讀了“習作要點提示”后,你明白了什么?
3、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明確寫法。
小作者在云的造型上濃墨潑灑,重點描寫了它形狀的奇巧,而后作者又分三種情況來寫: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魚鱗云。每一處都是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變化來寫的。
四、進行說寫,運用寫法
1、指導學生明確這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2、請同學們說說課前觀察的情況。
3、組織學生分組填寫下表:
名稱 形狀 色彩 多云 少云 云厚
4、同桌練說,互相交流,相互提示。
5、學生練習寫作,教師巡回輔導。
第二課時
學生寫作文,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三課時
一、小結
1.小結此次習作的大致情況。
2.表揚此次習作寫得好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 優秀片斷。
3.表揚此次習作有進步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 優秀片斷。
4.總結此次習作的主要問題。
二、指導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問題的習作,并且出示討論題:
(1)這一篇習作與剛才的習作比,存在什么問題?
(2)這個問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樣解決?
(4)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修改?
1.組織交流。
2.提問:(1)從剛才的討論中,你有什么啟示?
(2)你覺得自己的習作有什么問題,可以怎樣修改?
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見。
三、嘗試修改
教師巡視修改情況。
《習作一》教案 篇8
自主,并快樂著
——蘇教版標本第五冊《習作一》教學設計
佚名
設計理念
消除習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觸習作的學生感到習作并不難,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激發習作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擁有放松的習作心態,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設計特色
自主寫作,抒寫童真,表達童趣,放飛童心,體味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升入三年級了。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寫作文這項新本領了。與寫話一樣,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實,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夠寫出非常精彩的作文來。
意圖 由學生熟知的寫話引出習作,拉近學生與作文的距離,讓學生對作文產生一種親近感,產生寫作的激情。
二、閱讀例文,感受作文
(一)閱讀例文
1.閱讀《好阿姨》。
(1)自由讀一讀《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筆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2)交流、討論。
(3)好阿姨是怎樣給小作者留下“熱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細地讀一讀,與同桌討論討論。
(4)小結:小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真實有序地寫下了自己去商店買牙膏時的見聞和感受,動作、語言的描寫反映了阿姨熱情待客的特點。由此可見,作文是十分簡單的,只要留心周圍事物,就能寫出作文來。
2.閱讀《假如我有一支神筆》。
(1)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小作者有了神筆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2)小結:小作者展開了想像的翅膀,寫出了這篇生動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見,作文可以寫自己的想像世界,只要大膽想像,也能寫出精彩的作文來。
(二)暢談感受
讀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筆》這兩篇作文之后,你對作文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意圖 這個教學環節旨在通過閱讀例文,暢談感受,讓學生真正領悟到作文是簡單的、自由的,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是順乎自然的。
三、明確要求,確定內容
(一)確定內容
1.內容要求。今天我們就來試著寫一篇作文。寫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電腦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寫。你準備寫什么請仔細想一想。
意圖 本次習作旨在讓學生在與作文“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作文熱情,使他們愿意寫作、熱愛寫作。
2.交流構想。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各自構想的習作內容,拓展思路。
(二)其他要求
本次習作除了對作文內容的要求外,還有什么要求先打草稿,再朗讀修改,最后謄寫。
四、行筆成文,相機輔導
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內容自主寫作。在學生動筆寫作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及時給予個別輔導。
五、修改習作,交流評議
(一)反復朗讀,細心修改
1.自主修改。有一句話叫:“文不厭改。”這是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這篇作文認真地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的內容加上去,需要刪除的地方劃掉。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滿意了,把作文讀給同桌聽聽,征求一下別人的意見。
意圖 自改之后,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別人聽,可以征詢別人的意見,把作文修改得更好。
(二)交流習作,師生評議
1.朗讀習作。請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們聽的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2.學生自評。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3.師生評價。教師與學生一道參與習作的評價,要引導公正客觀地評價他人的習作,分享他人習作快樂。
意圖 在學生自改、互評的基礎上評議習作,目的就是引領學生在“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終身受用”的“自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