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幸運花瓣》(精選9篇)
《尋找幸運花瓣》 篇1
授課后,參考大家的意見,我又重新修改了教案,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尋找幸運花瓣》教學設計
北溝頭 付新紅
教學目標:
1、抓住作者尋找幸運花瓣的經過,體會“我”的心情變化,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這快樂是源于一個發現”,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好,很高興能和同學們一起追隨作者尋找幸運花瓣,你們愿意與老師合作嗎?現在我們就一起踏上發現之旅,體驗尋找的樂趣。
1.通過初讀,同學們一定已經知道了文中的幸運花瓣指的是什么?那作者為什么要尋找五瓣丁香呢?指名答。最后找到了嗎?作者找了幾次才找到的?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作者尋找幸運花瓣的句子,并圈出表現他心情變化的詞語。
2.學生交流:
誰來讀一讀文中寫 “我”第一次、第二次尋找五瓣丁香的相關語句。(5—7自然段)
(1)從這些句子可以看出,起初尋找五瓣丁香時,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第一次,他從夕陽西下找到暮色降臨,沒有找到;第二次又特意起了個大早,結果還是沒找到。兩次都沒找到,興致勃勃的心情變成了什么?從悻悻一詞,你讀出了作者的心情怎樣?指導學生讀出失落的語氣。
(2)在心情失落時產生了怎樣的想法?
(3)就在作者懷疑世上是否真有五瓣丁香,心中的希望就要動搖時,事情發生了怎樣的轉機?此時作者的心情變得興奮不已, 于是又開始了第三次尋找。
二、學習第12—22自然段。
1. 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文12——22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個詞說一說,第三次“我”是怎樣尋找幸運花瓣呢?
2.學生交流: “專心致志”。
3.默讀課文第12—22自然段,找出能體現“我”專心致志尋找幸運花瓣的句子。在旁邊做批注,寫出自己的感受。
4.學生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我必須把目光直視著張開的花瓣,這樣才能看清。于是,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下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
“我”為了能看清丁香花長著幾瓣兒,我必須把目光直視著張開的花瓣兒,所以,我的姿勢就變得很奇特。引讀:我必須把目光直視著張開的花瓣,這樣才能看清。于是—— 生讀: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引讀:有時候,還要—— 生讀:彎下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學生談感受,理解“直視”,想象說話:為了能直視張開的花瓣兒,我還會用怎樣的姿勢去尋找?高于視線的——,低于腰部的——,再低一點的——
師過渡:正是我這與眾不同的賞花姿勢,讓周圍的人很詫異。有一個少年一直悄悄地尾隨著我,他想看個究竟。
旁人詫異的目光和少年的尾隨我全不理會,仍然專心致志地尋找。說說你還找到了哪些句子。
▲一朵一朵盛開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閃過:
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
⑴學生談感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 “一朵一朵”、“……”感受“我”看的花多,找得仔細。
⑵指導朗讀。
▲淡淡的花香,我沒聞到。蜜蜂的嗡嗡聲,我也沒聽到。我只是在尋找五瓣兒丁香。
(1)引導學生理解:這么多丁香花,香味一定很迷人;蜜蜂的嗡嗡聲也一定很容易引起人們注意。但這些都沒有吸引作者,說明他找得是多么專注!
(2)教師引讀:淡淡的花香——生接讀;蜜蜂的嗡嗡聲——生接讀;我只是在——生接讀。
▲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
這個句子反復出現,一方面說明作者看過數不清的四瓣丁香,另一方面體現出作者的焦急與無奈。
指導朗讀,讀出焦急的語氣。
6.我幾乎要認定自己是一個找不到幸運的人了。
⑴說一說我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失望 (板書)
⑵“幾乎要”這三個字可以去掉嗎?所以他還沒有停止尋找,還抱著一線希望。正在他覺得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三、學習第20——25自然段。
1. 指名讀20——25自然段:
忽然,我發現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難道它就是五瓣兒丁香?我的心為之一動,趕緊數一數:
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兒丁香!
2.師小結:回想作者尋找五瓣丁香的過程:第一次從夕陽西下找到暮色降臨,沒有找到;第二次又特意起了個大早,結果還是沒找到。第三次,“我”又換了個地方專心致志地尋找,如今,“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我”是多么——驚喜。板書 驚喜 指導讀出驚喜。當學生朗讀不到位時,教師范讀,然后再指名讀。
四、揭示主題,升華情感。
1.五瓣丁香找到了,作者找到幸運了嗎?自由讀課文第26—29自然段,想一想,你覺得在作者眼里,幸運指的是什么?相機理解“樂此不疲”。隨機板書:快樂源于發現和尋找的過程
2.作者在尋找幸運花瓣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快樂,你品嘗過發現的快樂嗎?學生自由談發現的快樂,引導學生說出過程中的樂趣。
3.小結。是啊,快樂就像五瓣丁香一樣,需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希望每個同學都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顆善于體會的心,做一個快樂的人。
板書設計:
尋找幸運花瓣
興致勃勃——悻悻——興奮不已——失望——驚喜
快樂源于發現和尋找的過程
《尋找幸運花瓣》 篇2
授課結束后,參考大家的意見,我又重新修改了教案。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尋找幸運花瓣》教學設計
北溝頭 付老師
教學目標:
1、抓住作者尋找幸運花瓣的經過,體會“我”的心情變化,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這快樂是源于一個發現”,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好,很高興能和同學們一起追隨作者尋找幸運花瓣,你們愿意與老師合作嗎?現在我們就一起踏上發現之旅,體驗尋找的樂趣。
1.通過初讀,同學們一定已經知道了文中的幸運花瓣指的是什么?那作者為什么要尋找五瓣丁香呢?指名答。最后找到了嗎?作者找了幾次才找到的?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作者尋找幸運花瓣的句子,并圈出表現他心情變化的詞語。
2.學生交流:
誰來讀一讀文中寫 “我”第一次、第二次尋找五瓣丁香的相關語句。(5—7自然段)
(1)從這些句子可以看出,起初尋找五瓣丁香時,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第一次,他從夕陽西下找到暮色降臨,沒有找到;第二次又特意起了個大早,結果還是沒找到。兩次都沒找到,興致勃勃的心情變成了什么?從悻悻一詞,你讀出了作者的心情怎樣?指導學生讀出失落的語氣。
(2)在心情失落時產生了怎樣的想法?
(3)就在作者懷疑世上是否真有五瓣丁香,心中的希望就要動搖時,事情發生了怎樣的轉機?此時作者的心情變得興奮不已, 于是又開始了第三次尋找。
二、學習第12—22自然段。
1. 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文12——22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個詞說一說,第三次“我”是怎樣尋找幸運花瓣呢?
2.學生交流: “專心致志”。
3.默讀課文第12—22自然段,找出能體現“我”專心致志尋找幸運花瓣的句子。在旁邊做批注,寫出自己的感受。
4.學生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我必須把目光直視著張開的花瓣,這樣才能看清。于是,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下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
“我”為了能看清丁香花長著幾瓣兒,我必須把目光直視著張開的花瓣兒,所以,我的姿勢就變得很奇特。引讀:我必須把目光直視著張開的花瓣,這樣才能看清。于是—— 生讀: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引讀:有時候,還要—— 生讀:彎下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學生談感受,理解“直視”,想象說話:為了能直視張開的花瓣兒,我還會用怎樣的姿勢去尋找?高于視線的——,低于腰部的——,再低一點的——
師過渡:正是我這與眾不同的賞花姿勢,讓周圍的人很詫異。有一個少年一直悄悄地尾隨著我,他想看個究竟。
旁人詫異的目光和少年的尾隨我全不理會,仍然專心致志地尋找。說說你還找到了哪些句子。
▲一朵一朵盛開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閃過:
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
⑴學生談感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 “一朵一朵”、“……”感受“我”看的花多,找得仔細。
⑵指導朗讀。
▲淡淡的花香,我沒聞到。蜜蜂的嗡嗡聲,我也沒聽到。我只是在尋找五瓣兒丁香。
(1)引導學生理解:這么多丁香花,香味一定很迷人;蜜蜂的嗡嗡聲也一定很容易引起人們注意。但這些都沒有吸引作者,說明他找得是多么專注!
(2)教師引讀:淡淡的花香——生接讀;蜜蜂的嗡嗡聲——生接讀;我只是在——生接讀。
▲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
這個句子反復出現,一方面說明作者看過數不清的四瓣丁香,另一方面體現出作者的焦急與無奈。
指導朗讀,讀出焦急的語氣。
6.我幾乎要認定自己是一個找不到幸運的人了。
⑴說一說我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失望 (板書)
⑵“幾乎要”這三個字可以去掉嗎?所以他還沒有停止尋找,還抱著一線希望。正在他覺得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三、學習第20——25自然段。
1. 指名讀20——25自然段:
忽然,我發現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難道它就是五瓣兒丁香?我的心為之一動,趕緊數一數:
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兒丁香!
2.師小結:回想作者尋找五瓣丁香的過程:第一次從夕陽西下找到暮色降臨,沒有找到;第二次又特意起了個大早,結果還是沒找到。第三次,“我”又換了個地方專心致志地尋找,如今,“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我”是多么——驚喜。板書 驚喜 指導讀出驚喜。當學生朗讀不到位時,教師范讀,然后再指名讀。
四、揭示主題,升華情感。
1.五瓣丁香找到了,作者找到幸運了嗎?自由讀課文第26—29自然段,想一想,你覺得在作者眼里,幸運指的是什么?相機理解“樂此不疲”。隨機板書:快樂源于發現和尋找的過程
2.作者在尋找幸運花瓣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快樂,你品嘗過發現的快樂嗎?學生自由談發現的快樂,引導學生說出過程中的樂趣。
3.小結。是啊,快樂就像五瓣丁香一樣,需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希望每個同學都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顆善于體會的心,做一個快樂的人。
板書設計:
尋找幸運花瓣
興致勃勃——悻悻——興奮不已——失望——驚喜
快樂源于發現和尋找的過程
《尋找幸運花瓣》 篇3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我”尋找幸運花瓣的經過,能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話的意思。
2、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在對自然的觀察、體會與思考中感悟生活。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這是三葉草,朋友說,這是我的幸運物。今天把她介紹給大家,希望也能給你們帶來一份幸運。
二、導入
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金波爺爺的散文,重溫尋找幸運花瓣的旅程。請拿出你們的手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板書:
請同學們讀題,重讀“尋找”。
三、回顧上節課所學
1、星期一的尋找幸運之旅,不知同學們收獲如何?
下面誰來說說本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是從文中的哪句話體會到的?快速瀏覽一下課文,找一找,并劃出來。
①誰來讀一讀。讀出“回味”的感覺。
②“樂此不疲”怎么理解?﹝樂于某事而不知疲倦﹞
“此”文中指?回憶課文,我曾怎樣樂此不疲地尋找?
(第一次:興致勃勃 第二次:趁著晨光 第三次:專心致志)
師:這樣,起早摸黑,利用一切時間尋找就是文中的樂此不疲地尋找。
③從“樂此不疲”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苦 樂)
三、品味尋找過程中的心情變化
1、過渡:此中的苦與樂恐怕只有作者自己感受最為真切,但我們依然可以找到一些苦與樂的證據,那就是尋找過程中作者不斷發生變化的心情。
2.、學生交流,找到句子。
①于是……②我找了很久……③我像發現了奇跡……
④我幾乎已認定……⑤我的心……
3、找你最想表達的一種心情讀一讀。
4、這五個句子中,你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如何變化的?
師引述:作者開始是興致勃勃的是因為…
四、體會第三次尋花過程中的專注與內心的變化
1、過渡:三次尋找中,除了我的心情發生變化外,還有什么不一樣?
(第三次最詳細)
2、學生自讀課文,想想這次尋找的過程你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我不是賞花,我是在找花”(專心致志)
怎樣找花?哪個詞語最能概括找花的特點?(專心致志)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說明我不是賞花,在專心致志地找花。
4、反饋:
我必須…(我的姿勢如此奇特,因為不是 是 )
許多人…
淡淡的花香…只
a、作者如此一番動作找花,比賞花來得可要辛苦多了,與此同時,還被其他賞花之人所不解,但丁曾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而文中的我呢?
生反饋:找自己的花,讓別人詫異去吧!
b、補充改寫練習
——,我沒聞到,——,我也沒聽到,花叢間翻飛的蝴蝶,我沒看到,—— 我也不去理會…,我只是在尋找幸運花瓣。
師:我真的沒有聞到,沒有聽到,也沒有看到嗎?(不)那為什這么說?
(因為我太專注于找花,已致于將其他事物視而不見,置若罔聞罷了。)
5、過渡:雖然樂此不疲,雖然專心致志,可畢竟五瓣兒丁香少之又少,一朵朵盛開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閃過:
出示: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
①僅僅是三個四瓣、六個四瓣兒嗎?
(…)無數個四瓣兒。伴隨著每一朵花的尋找,就在一個一個四瓣里,我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②設情境讀:
a、我可能是認真地找著一朵朵,眼前是——
b、我可能有些不耐煩地找著,眼前是——
c、我可能失去了信心找著,——
d、可為了那份幸運,我依然堅持繼續找著——
③在這不斷重復的“四瓣兒”里,你讀懂了什么?
(焦急、無奈、專注、失望、堅持)
體會找到時的驚喜
6、過渡:就在這樣的尋尋覓覓中,就在希望失望交織的起起落落中,發生了什么奇跡?
出示: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兒丁香!
①讀讀看
②注意這兒數字后的標點,頓號能否改成逗號?
(不能,因為此時“我”內心十分急切,前四瓣是一數而過的。仔細讀書原來小小的標點符號也能表情達意哦!
③讓我們再來讀讀,讀完說說你有何感受?(作者太高興了,真是令人驚喜不已啊!)什么是情不自禁?再讀,讀出驚喜。
五、感悟升華。
1、在“我”眼里,幸運指的是什么?(是樂此不疲的尋找以及找到時的驚喜)
2、那么,這份幸運是源于一個發現嗎?
3、反饋,師小結。
(我希望找到五瓣兒丁香得到幸運。經過努力我實現了愿望,表面上我好像并沒有得到什么好運氣,但仔細回味,從尋找中“我”卻享受到了發現的快樂。
4、對比:這快樂是源于一個發現吧!
這快樂是源于一個發現。
對比朗讀
5、在你眼里,快樂還源于什么呢?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
(通過努力,讓夢想得以實現是一種真正的快樂,快樂既在于結果,也在于過程。)
(快樂無標準,它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要有一雙發現快樂的眼睛,一顆體會快樂的心。)
就如作文的原文所寫——(出示句子)
六、小結全文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這篇散文帶給了你怎樣的一份幸運?
今天課就上到這里,老師送你們幾句話(出示課件)讓我們帶上努力,把熱愛帶上,我們也一定會成為一個幸運的人。
《尋找幸運花瓣》 篇4
教學目標:
1.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悻悻、誑”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的感情變化,說說自己對“幸運”的理解。品讀描寫尋找花瓣的句子,體驗這一過程,感悟其中收獲的快樂。
3.聯系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這快樂是源于一個新的發現?幸運也許是一種心靈感受?”的含義。激發學生珍惜、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的感情變化。品讀描寫尋找花瓣的句子,體驗這一過程,感悟其中收獲的快樂。
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這快樂是源于一個新的發現?幸運也許是一種心靈感受?”的含義。激發學生珍惜、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板書課題
1、板書“尋找”,提問:同學們你們在平時學習生活中都會尋找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交流,相機板書“花瓣”。
2、今天我們就學習與別的花不同的花瓣,那就是“幸運花瓣”相機補充“幸運”。
3、齊讀課題。指名說說“幸運”的意思?
二、追尋過程 體會情感
1、自由快速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作者幾次尋找五瓣幸運花瓣。
2、小組合作,從三次尋找幸運瓣的語段中找出“我”尋找幸運瓣的語句,并用“——”劃出來;找出“我”尋找幸運瓣時心情的語句,并用“~~~”劃出來。
3、全班交流
三、 揭示主題,升華情感。
1、我找到了五瓣兒丁香,我將得到什么幸運呢?我得到了什么呢?
2、理解“樂此不疲”,(板書:快樂源于發現)“幸運”是什么呢?(板書:幸運是心靈感受)
3、通過尋找幸運花瓣兒,“我”感悟到了什么?理解最后一段。
4、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尋找幸運花瓣》教材解讀
金波的作品,總是那么淡淡地敘說,一個故事,一點感悟,從孩子的角度孩子的眼光去看,似乎簡單,卻又意味深長。
這篇課文很有特色,首先,我注意到它的第二人稱敘述方式,而且文章的開頭很奇特:“那天,你猛然間問我:丁香有幾個花瓣?”感覺這樣的.人稱使用,讓我對故事的主角有了一些猜想,是誰對誰說,這樣的開頭會預示著怎樣的故事?讀完課文,我還在猜想,是學生對老師說的嗎?或者是同學對同學說的?也許是老師對學生說的?給閱讀著一些空間去想象,使這篇文章有了更大的語言張力。
其次,文章以“我”的心情變化作為線索,希望而至失望,失望繼而希望,希望而至驚喜,心情在希望與失望之間起起落落,讓一件平常事有了跌宕起伏之感,讓讀者也滿含期待。直至終于尋到五瓣兒丁香,宛如“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讓人欣喜不已。
再次,文章寫了三次尋找五瓣兒丁香的過程,略寫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尋找,而詳細描寫了第三次尋找五瓣兒丁香的經過。因為前兩次尋找過程的襯托,鋪墊,第三次尋找格外引人關注。為何不詳寫第一次尋找的過程呢?詳略之間,讓人感悟到“專心致志即能找到快樂。”文中的“你”,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激發,是他讓人體會到生活中的樂趣。文中的“我”,充滿希望、樂于發現、堅持不懈、專心致志,更善于感悟生活。更讓我們關注的是,作者的故事究竟帶給我們什么感悟?我讀了好幾遍,還是覺得有些迷惘,如果說《尋找幸運花瓣》這篇課文是為了告訴大家:幸運是一種心靈感受,孕育希望,努力實現希望就是幸運,那么,作者為什么又要寫:“我回味著這幾天樂此不疲的尋找,又回味著找到時的驚喜,這些都是我從未體驗過的快樂。這快樂是源于一個發現吧?”似乎主題落腳到了“快樂”,寫作者對快樂的感悟,即過程即快樂,專心即快樂,發現即快樂。那么“幸運”的感悟呢?不是尋找幸運花瓣嗎?后來在網上一查,原來課文刪掉了原文的兩個自然段:幸運也許只是一種心靈感受?
當你心中萌發了一個希望的時候,于此同時,你又有了一種實現這一希望的力量,繼而你終于把希望變成了現實。這時候,你就可以對自己說:“我是一個幸運的人。”
我不明白編者為什么刪掉這兩段,而且把課后題設置為:你品嘗過“發現”的快樂嗎?快樂還源于什么?難道只想讓學生理解到:幸運花瓣并不能帶來幸運,但是能夠帶來快樂?快樂,源于發現?
我的理解是:“我”在尋找五瓣兒丁香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快樂,也感悟到了幸運即是萌發希望與實現希望。
另外,這篇課文幾處細節值得注意:
1.第一、四自然段中,兩處有“你”說的話,卻沒有用引號,但是第十自然段同樣引用“你”的話,卻用了引號。
2.有兩個自然段,為了突出,把冒號后面的語言另起一行,學生可能會認為是兩個自然段。
3.課文中“四瓣兒”出現了六次,每出現一次代表了什么心情,課文為什么這樣反復,值得探究。
4.找到五瓣兒丁香后,作者數花瓣應該怎么理解,此處用了頓號,表達了什么心情,可以探究。
5.這篇課文全是短句段,顯得干凈利落。
可以從“樂此不疲”入手,詳讀“第三次尋找”,體會“專心致志”。串上“希望”“堅持”“發現”,課應可成。
《尋找幸運花瓣》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尋找幸運花瓣的過程,并體會由此產生的心情變化。
2.朗讀句子,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悻悻、誑”等詞語的意思,說說對幸運的理解。
3.學習格言,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快樂是源于一個新的發現?幸運也許是一種心靈感受”的含義。
4.感受心中充滿美好的希望,并為之而努力的過程是人生的一大快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你是怎樣理解“幸運”的呢?可以舉例說說你曾經親身經歷的事,或看到的,聽到的?
2.學生交流對“幸運”的理解,教師點撥。
3.師:剛才,你們談了自己對“幸運”的理解,你們有沒有聽說世界上有種花瓣叫幸運花瓣?今天,我們就和小作者一起去尋找幸運花瓣。
4.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5.尋找幸運花瓣
5.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輕聲讀課文,并完成填空。
2.學生交流自學,梳理課文內容。
⑴ 師介紹幸運花瓣。(出示圖片)
⑵ 完成填空,教師歸納。
三.研讀課文,體會心情。
1.師:作者為了得到五瓣兒丁香,苦苦尋找,通過不懈努力,終于找到了。此時此刻,她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輕聲讀讀課文,劃出句子,并試著提提問題。
2.出示句子:我回味著這幾天為找到一朵五瓣兒丁香而“樂此不疲”的心情,我又回味著由于找到了五瓣兒丁香的驚喜,這都是我從未體驗過的一種快樂。
⑴ 朗讀句子。
⑵ 質疑問難,隨機解決。
3.師:在尋找五瓣丁香花的過程中,哪些語句寫出作者不同的心情?讀讀5-23節,劃出有關的句子。
⑴ 學生交流,找到句子。
① 于是,那天放學后,我興致勃勃地又去了街心花園。
② 我找了很久,眼看上課時間就要到了,我還是沒有找到,只好悻悻離去。
③ 我像發現了奇跡似的興奮不已。
④ 我幾乎已認定自己是一個找不到幸運的人了。
⑤ 我的心為之一動,趕緊數一數: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兒丁香!
⑵ 這五句句子中,你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如何變化的呢?
⑶ 師根據學生討論,并歸納板書:
興致勃勃→悻悻→興奮不已→沮喪→驚喜
4.師生共同小結。
5.為了找到五瓣兒丁香,作者付出自己艱辛的勞動,在三天尋找過程中,有一天的描寫體,讓我們再來讀讀第12-20節,想想這次作者又是如何尋找的呢?
⑴ 出示第12-20節,學生輕聲讀,選你喜歡的一句句子,說說作者是如何尋找幸運花瓣的?
⑵ 教師出示花朵,學生觀賞。重點指導句子,朗讀、體會。
我必須把目光直視著張開的花瓣兒,這樣才能看得清它長著幾個花瓣兒。于是,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下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
⑶ 同音字區分,指導朗讀句子。
一片盛開的紫丁香,在我眼前一朵一朵地劃過:
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
⑷ 配樂朗讀第12節-20節。
6.師:作者是如此專心致志地尋找幸運花瓣,她早已深深地陶醉在尋找五瓣丁香花的快樂中,即使在最沮喪時也未曾放棄,就在她心灰意冷時卻忽然發現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
⑴ 學生讀第21、22節。
⑵ 指導朗讀句子,讀出作者驚喜的心情。
⑶ 放飛想像,她當時會怎么想,怎么說呢?
我的心為之一動,趕緊數一數: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兒丁香! 。
⑷ 齊讀句子。
師:作者在幾乎已認定自己是一個找不到幸運的人時,卻忽然發現五瓣丁香花,此時此刻,你想到哪句話形容當時的情景?
7.找到五瓣丁香花,她是那樣激動,那樣驚喜,難怪她會回味。朗讀第23節。
8.小結:尋找幸運花瓣的過程使作者感到樂此不疲,使她獲得驚喜,更帶給她從未體驗過的快樂。
四、總結全文,理解鞏固
1.師:幸運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文中所說。
出示課文最后三節。
⑴ 指導朗讀這三節。
⑵ 讀到這里,你覺得這快樂是什么?
⑶ 文章最后一節描寫的正是作者在尋找五瓣丁香花的過程中對“幸運”的領悟。
⑷ 把它當作格言記住,并試著背一背。
2.老師再向你們推薦幾句格言,選擇你喜歡的一句介紹給大家。
幸運之神需要我們每個人努力地尋找她,只有付出艱辛的勞動才能收獲快樂,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把心中的希望變為現實,成為一個幸運的人!
五、拓展作業
(1)抄寫詞語:繞道 興致勃勃 落日余暉 悻悻然 興奮不已 詫異 樂此不疲 萌發
(2)學了課文,你對幸運是否有了新的理解、感悟呢?動筆寫一寫。
(3) 讀一讀,仿照課文的寫法,用幾句話把一個人尋找東西的情景寫具體。
我必須把目光直視著張開的花瓣兒,這樣才能看清它長著幾瓣兒。于是,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下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
板書:
5.尋找幸運花瓣
興致勃勃 興奮不已 驚喜
悻悻 沮喪
樂此不疲 快樂體驗
《尋找幸運花瓣》 篇6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悻悻、誑”等詞語的意思。
2、理清課文脈絡,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說說對“幸運”的理解。
3、感受執著夢想,實現夢想是人生的一大快樂。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心情變化將故事寫得一波三折的寫作手法,積累有關句式。
教學難點:
感受執著夢想,實現夢想是人生的一大快樂。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心情變化將故事寫得一波三折的寫作手法,積累有關句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有一種花,其花筒細長如釘,花香濃郁,因而得名“丁香”。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與丁香花有關文章,題目叫《尋找幸運花瓣兒》
2、齊讀課題,引導學生質疑:看著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快速地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
1、剛才同學所提的問題
2、老師的問題:
(1)“我”先后共幾次尋找幸運花瓣?
(2)最后找到了嗎?你是從哪些段落讀到的?
三、再讀課文,劃重點句段。閱讀要求:
每次我是怎樣去尋找幸運花瓣的?心情如何?請同學們畫出相關的句段,體會我情感的變化。
四、品讀課文,感悟理解。
1、第一次我是怎找的?心情怎樣?(板書:興致勃勃,失望)
2、第二次我又是怎樣找的?“我”起早貪黑兩次尋找都沒找到,此時心理會怎么想?理解“悻悻然”。(板書:悻悻然) 3、就在作者懷疑世上是否真有五瓣丁香,心中的希望就要動搖時,是什么萌發了我第三次去尋找的希望?此時我心情如何?(興奮不已), 于是又開始了第三次尋找。我怎樣去找?
重點分析:片段一:
“我必須把目光直視著張開的花瓣兒,這樣才能看得清它長著幾瓣兒。于是,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下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
(1)從這段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尋找的多么專心致志啊!作者是從哪一方面進行描寫的?
(2)他還會怎樣尋找?引導學生續說。
片段二:
“淡淡的花香,我沒聞到。蜜蜂的嚶嗡聲,我也沒聽到。我只是在尋找著五瓣兒丁香。”
(1)這段話作者是從哪一方面進行描寫的?
(2) 模仿文中的寫法,想象因為“我”太專心做某事,有什么情形可能沒注意到?
__________, 我沒___________。_________,我沒________。我只是在__________。
五、揭示主題,升華情感。
1、我找到了五瓣兒丁香,我將得到什么幸運呢?我得到了什么呢?
2、理解“樂此不疲”,(板書:快樂源于發現)“幸運”是什么呢?(板書:幸運是心靈感受)
3、通過尋找幸運花瓣兒,“我”感悟到了什么?理解最后一段。
4、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篇三:20__-20__年最新西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尋找幸運花瓣兒》優秀教案第一課時(精品)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尋找、發現中的快樂。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驗作者尋找幸運花瓣這一過程的快樂。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感受生活、熱愛生活,懂得從生活中的尋覓中感受快樂。
教學方法
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
課前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視頻、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特別相信某個或某些數字能給人帶來幸運。如:某人的手機號是,車牌號是豫N51888,等等。今天,我們將學習課文《尋找幸運花瓣兒》,相信這種花瓣兒一定會給大家帶來幸運。讓我們一起走進第17課《尋找幸運花瓣兒》。
二、新授
1.課件出示作者的圖片和簡介。
2.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把易錯的字寫在糾錯本上。
(3)學生在小組中讀課文。
(教師針對存在的共性問題在全班強調。)
(4)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
(5)認讀生字詞,理解詞語。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
(1)課文寫了一件怎么樣的事?(課文講述了原先作者只知道丁香花的花瓣只有四瓣,但在無意中發現了丁香花有五個花瓣的,他不相信,于是就到處找。終于找到了。她也明白了什么叫快樂和幸運。)
(2)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敘述故事的?
(根據地點的變化來理清作者的敘述順序。)
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說說文中的幸運花瓣而具體指得是什么?
(3)大家探討:我是怎樣尋找幸運花瓣的?
4.品讀課文、重點感知
(1)課文主要圍繞題目中的那個詞來寫的?(尋找)
(2)同學們通過預習,大家了解到圍繞著這個“尋找”課文寫了些什么呢?
(3)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在自學之前,老師出示要求: (將課文快速瀏覽一遍。)
《尋找幸運花瓣》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尋找、發現中的快樂。
2、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理解,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以讀促思,以思促讀,從而感悟課文中所蘊含的深刻的哲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作者尋找幸運花瓣這一過程的快樂。
(2)引導學生懂得熱愛生活、追求成功,懂得從生活中、奮斗中感受快樂。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發現”的快樂。
2、感悟生活的真諦在于懂得熱愛、珍惜生活,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快樂。
教學過程:
一、溫習舊知。
1、欣賞名言。
2、板書課題,回憶課文內容。
因為( ),所以我( ),最后,我( ),我體驗到了( )。
3、導入新課。
這快樂不僅來自發現的結果,更來自發現的過程。作者在尋找五瓣兒丁香的過程中感到無比的興奮和滿足,讓我們走進課文,感受作者的快樂。
4、出示課堂學習目標。
二、學習新知。
(一)自主整體把握課文。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煉課文信息,完成學案(一)中的表格。
2、匯報交流
(1)作者說自己“樂此不疲地尋找”,具體到課文中,尋找了幾次呢?這幾次尋找幸運花瓣各是什么結果,心情怎樣,描寫有什么不同?
(2)匯報表之后,引導:你發現了哪些相同之處,哪些不同之處?為什么第三次要詳寫呢?
(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尋找五瓣兒丁香,樂此不疲,那種期待,那種緊張,那種渴望,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落,積蓄到達一個頂峰后,突然在沒有預料的時候得以實現,就像一個放大鏡一樣,放大了突如其到的驚喜。第一二次是地三次的鋪墊與襯托,所以作者濃墨重彩描寫了第三次的尋找過程,我們來仔細讀讀。來合作學習這一部分。)
(二)合作感受尋找的快樂。
小組合作學習目標:
1、默讀12—27自然段,找出“我”第三次尋找五瓣丁香的語句,試著在一旁寫寫自己的感受。
2、合作學習,完成學案(二),準備匯報。
3、匯報交流。
(1)我必須直視著張開的花瓣兒,這樣才能看清。于是,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下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
(想象說話:為了能直視張開的花瓣兒,我還會用怎樣的姿勢去尋找?高于視線的——,低于腰部的——,再低一點的——)
朗讀、表演讀。
(2)我不理會他,只管專心致志地尋找著。
一朵朵盛開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閃過:
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
淡淡的花香,我沒聞到。蜜蜂的嗡嗡聲,我也沒聽到。我只是在尋找五瓣兒丁香。
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
我幾乎要認定自己是一個找不到幸運的人了。
①問:這個金波好啰嗦啊,一個詞兒寫了六遍,是不是像湊字數的小學生一樣?每一次重復給你什么感覺?
心情在希望與失望之間起起落落。感情朗讀。
②想象說話:
(3)忽然,我發現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難道它就是五瓣兒丁香?我的心為之一動,趕緊數一數:
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兒丁香!
①指導朗讀:“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我”是多么——驚喜。“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前面四瓣我是一數而過,到第五瓣我是多么的高興啊!那是一種意外驚喜。
②你用一個詞語概括這樣的一次尋找嗎?(出示:專心致志)
一心一意全神貫注聚精會神目不轉睛旁若無人目不斜視
作者正是圍繞這個詞語展開了細膩地描寫。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態、動作、語言等把尋找五瓣兒丁香的過程描述得細膩生動,讓人如臨其境。
作者經過樂此不疲的尋找,終于找到了五瓣兒丁香。真是“功夫不負苦心人啦!”同學們,“我”找到了五瓣兒丁香,得到幸運了嗎?如果得到了,你覺得是什么?
(4)填空:當“我”心中萌發了_______的希望時,“我”有了一種_______的力量,繼而通過_______地尋找,終于_______,把希望變成了現實,這時候,“我”覺得“我”真是一個_______的人,也是一個_______的人。
三、總結悟理。
(1)總結課文:這篇散文是兒童文學作家金波撰寫的。通過描寫一名小學生鍥而不舍地尋找幸運花瓣——五瓣丁香,最后終于如愿以償的故事,揭示了幸運源于新的發現,是一種心靈感受的哲理。五瓣丁香是不可能給人們帶來幸運的,但專心致志尋找的過程,以及最終發現后的驚喜,確實令人感到無比的快樂。
(2)口語訓練:
①快樂是什么?
②快樂源于一個發現,說說你們遇到的這種快樂的經歷。
(3)深化主題。
當你心中萌發了一個希望的時候,與此同時,你又有了一種實現這一希望的力量;繼而你終于把希望變成了現實,這時候,你就可以對自己說:“我是一個幸運的人!”
四、課后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寫作文:讀《尋找幸運花瓣》有感。
板書: 19 尋找幸運花瓣
興致勃勃——悻悻——驚喜、興奮
快樂是發現
努力
樂于助人
《尋找幸運花瓣》 篇8
教學目標:
A類目標:
1.能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B類目標:
1.把握課文的線索,體會文中“我”的心情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快樂源于發現”和“幸運是努力使愿望實現”的感悟。
3.學習課文的詳略安排。
C類目標:
1.感受金波作品的表述特色。
預習題設計:
1.“我”幾次去尋找五瓣兒丁香?哪一次尋找過程寫得最詳細?想想作者為什么這么安排。
2.尋找五瓣兒丁香的過程中,“我”的心情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你能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詞語,圈出來嗎?
3.你覺得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要表達什么感受?
4.閱讀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帶雨的花》《沙灘上的童話》等作品。
教學板塊
一、復習引入。
1.讀詞語:興致勃勃、悻悻離去、專心致志、樂此不疲。
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人物神態或者心理的,能談談對其中一個詞語的理解嗎?
2. 出示填空題,思考填空。
因為( ),所以我( ),最后,我( ),我體驗到了( )。
能否用上以上四個詞語填空?
二、學習詳略,把握線索。
1. 作者說自己“樂此不疲地尋找”,具體到課文中,尋找了幾次呢?這三次尋找幸運花瓣的描寫,有什么不同?
(心情不同,結果不同,詳略不同。)
2.指名讀描寫第一次和第二次尋找的句子(5——7段),說說作者的心情變化。
板書:興致勃勃——悻悻離去
希望 失望
3.本已悻悻離去,為何又會有第三次的尋找呢?
發現“你”找到了一朵小小的五瓣兒丁香。板書:興奮不已
4.從12自然段寫到了22自然段都在寫第三次尋找的過程,也是作者濃墨重彩描寫的部分,我們來仔細讀讀。
閱讀提示:
作者是如何把第三次尋找幸運花瓣的過程寫具體寫生動的呢?
a.作者描寫了人物的哪些方面?
b.選擇一兩處,像下面這樣,標出重點詞語,在旁邊寫寫自己的體會。
如:那天放學比較早,我徑直奔向我小時候常去游玩的那片園林。
批注: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找到幸運花瓣,一定是在課堂上早就盤算著要去那片園林了。可見急切之情!
交流匯報:
1.那天的課, 我常走神兒, 我老是想: 我也要找到幸運花瓣!
2.于是,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下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想象說話:為了能直視張開的花瓣兒,我還會用怎樣的姿勢去尋找?高于視線的——,低于腰部的——,再低一點的——
3.▲一朵朵盛開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閃過:
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
▲淡淡的花香,我沒聞到。蜜蜂的嗡嗡聲,我也沒聽到。我只是在尋找五瓣兒丁香。
▲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
這個金波好啰嗦啊,一個詞兒寫了六遍,是不是像那個笑話里湊字數的小學生一樣?
每一次重復給你什么感覺?加標點,談體會。文字背后包含著什么情緒?心情在希望與失望之間起起落落。
感情朗讀。
4.▲難道它就是五瓣兒丁香?我的心為之一動,趕緊數一數:
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兒丁香! 我情不自禁地大叫一聲。
這兒數字后面能否也都改成逗號呢?
指導朗讀:“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我”是多么——驚喜。“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前面四瓣我是一數而過,到第五瓣我是多么的高興啊!那是一種——板書:意外驚喜
5.你用一個詞語概括這樣的一次尋找嗎?(出示:專心致志)
還能換成什么詞語呢?
一心一意 全神貫注 聚精會神 目不轉睛旁若無人 目不斜視
作者正是圍繞這個詞語展開了細膩地描寫。
6.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態、動作、感覺、語言……就能把一個過程描述得細膩生動,讓人如臨其境。
提示:把第一次或者第二次詳寫試試?
可是,作者為什么要略寫一二次的尋找,卻如此細致地描寫第三次尋找的過程呢?這樣的詳略安排,有什么理由?
小結:一而再,再而三,千尋萬覓,樂此不疲,那種期待,那種緊張,那種渴望,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落,積蓄到達一個頂峰后,突然在沒有預料的時候得以實現,就像一個放大鏡一樣,放大了突如其到的驚喜。這樣的鋪墊與襯托,最是高明啊!
如果文中的“我”是一個詩人,他此時一定會發出自己喜悅的感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三、感悟主題,體會哲理。
1. 回到板書:興致勃勃——悻悻離去——興奮不已——專心致志——意外驚喜
心情的變化,如同一根線,把三次描寫連成了一個整體。在希望與失望的起起落落中,我們跟隨作者一起經歷了這樣的三次尋覓。
課文中的“我”從這次尋覓中,找到了什么?
找到了罕見的渴望尋到的五瓣兒丁香,也找到了從未體驗過的快樂,這快樂源于一個什么樣的發現呢?
2.出示原文結尾:幸運也許只是一種心靈感受?
當你心中萌發了一個希望的時候,與此同時,你又有了一種實現這一希望的力量;繼而你終于把希望變成了現實,這時候,你就可以對自己說:我是一個幸運的人。
為什么編者刪掉結尾關于幸運的感悟,只保留了作者對于快樂的感受呢?
那么這節課,你找到了什么呢?
小結:當我們專注地努力地去實現一個希望時,我們會體驗到快樂,而希望實現的時刻,我們會感受到幸運。也許,希望不一定會變成現實,但至少,我們擁有一個希望,付出一份努力,就會享受到過程中的那份快樂。
四、拓展閱讀,感知金波。
1.簡介金波。
2.課前閱讀了金波的作品,結合這篇課文給你的印象,談談金波的作品有什么特別之處。(提示,課文的人稱形式,像散文詩一樣的短句,詩化的故事。)
《尋找幸運花瓣》 篇9
學習目標
1、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悻悻、誑”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的感情變化,說說自己對“幸運”的理解。
3、聯系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這快樂是源于一個新的發現?幸運也許是一種心靈感受?”的含義。并感受心中充滿美好的希望,并為之而努力的過程是人生一大快樂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語句或片段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1.教師板書課題,全班一起讀課題。
2.指名說說“幸運”的意思。(稱心如意;運氣好)
3.引導學生質疑,教師歸納。
(1)這幸運花瓣指的是什么?
(2)為什么要尋找幸運花瓣?
(3)怎么尋找幸運花瓣?
(4)找到幸運花瓣了嗎?
4.師:就讓我們跟隨金波老師走進這篇課文,去尋找幸運花瓣吧。
二、 初讀感知,自主探究
1.自學要求:認認真真的把課文讀2遍,第一遍大聲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第二遍輕聲讀,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了解課文大意。
2.檢查反饋
(1)詞語:怔在那兒 興致勃勃 悻悻離去 誑 詫異 樂此不疲
(2)說說課文大意。生概括,師引導借鑒課題,即“我”尋找幸運花瓣。
(3 ) 理清文章脈絡:課文哪一部分在寫“我“尋找幸運花瓣的這件事(1-21)這就是文章的“敘事”部分(板演:敘事)22-24是在講道理(板演:寓理)
三、 品讀課文,領會感悟
(一)體會心情
1. 指名反饋:文中的幸運花瓣具體指的是什么?(五瓣兒的丁香)
為什么把五瓣兒的丁香稱為幸運花瓣呢?(第4段) 指名讀。
也正是因為誰若能找到五個花瓣的丁香,誰就會得到幸運,作者開始在生活中尋找這五個花瓣的丁香。作者找到了嗎?(找到了)
2. 自主閱讀,體會作者心情
要找出這五個花瓣的丁香并不是簡單的事情,作者在尋找幸運花瓣的這一過程中情感不斷地發生變化,快速讀課文,找出寫作者尋找幸運花瓣時心情的句子。
3.交流反饋,并談體會
(1)我興致勃勃地又去了街心花園。(興致勃勃)
(2)我還是沒有找到,只好悻悻離去。(失望)
(3)你該不是惡作劇,故意誑我吧?(懷疑)
(4)我像發現了奇跡似的興奮不已。真的,五瓣兒丁香!(興奮不已)
(5)我幾乎已認定自己是一個找不到幸運的人。(絕望)
(6)難道它就是五瓣兒丁香?我的心為之一動,趕緊數一數: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兒丁香!(驚喜,激動)
(7)我回味著這幾天為找到一朵五瓣兒丁香而樂此不疲的心情,又回味著由于找到了五瓣兒丁香的驚喜,這都是我從未體驗過的一種快樂。(快樂)
4.指名讀句子
5.為什么“我”會有這些心理變化?請你來說說原因。
出示句式:“當______時,我______。”
(二)尋找五瓣兒丁香
1.指名讀找到五瓣兒丁香的句子,齊讀。談談現在“我”的心理想法(感到幸運)
2.總算是找到了,說明他找了很久,找了很多次。一次又一次的尋找,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但是他沒有放棄。有一個詞就概括了他這幾天來一路尋找的心情。(因為他感到“樂此不疲”。)
3.理解該詞。(因酷愛干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4.那么他是如何找尋的?學生再自由讀課文,找出描寫“我”尋找五瓣丁香花的語句。
5.指名反饋,教師適當地引導體會,并再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夕陽西下,借著落日余暉,我仔細尋找。(說明很仔細、花的時間長)
(2)趁著晨光,我又在尋找幸運花瓣兒了。我找了很久,眼看上課的時間就要到了(起得比平時早,找的時間長)
(3)我必須直視著張開的花瓣,這樣才能看清。于是,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說明我尋得很認真,一絲不茍,不放過一個細節)
(4)我不理會他,只管專心致志地尋找。(專心致志)
( 5) 一片盛開的紫丁香,在我眼前一朵一朵地劃過: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不停地搜尋)
(6)淡淡的花香,我沒有聞到。蜜蜂的嚶嗡聲,我沒有聽到,我只是在尋找著五個瓣兒丁香。(全神貫注,忘我)
6.學法指導
(1) 指名讀第三句,體會作者是怎么把一個人尋找東西的過程寫具體的?(動詞),找動詞(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從右邊看看,彎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
(2)你有看到過或者自己有過找東西的經歷嗎?說一說
(3)選擇一個尋找東西的情景模仿課文把它寫下來。交流反饋。
四、 聯系生活,感悟升華
1.能帶來幸運的五瓣兒丁香花真不是這么好找的,所以當他在找尋了好久之后終于找到的那一瞬間是多么的欣喜若狂,引讀第20段。
2.他找到了那丁香花,你覺得他得到幸運了嗎?如果得到了,你覺得他的幸運是什么?(他所得到的幸運就是他在尋找丁香花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快樂)
3.教師小結:是呀,作者回味著這幾天樂此不疲的尋找,又回味著找到的時候的驚喜,這些都是他從未體驗過的快樂。
4.誰能來回答作者的問題?(引出22、23段,師問生答)
5.你們有過這種快樂經歷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
五.回歸文本,總結本課
1.教師總結:幸運源于新的發現,是一種心靈的感受。五瓣丁香不可能給大家帶來神奇的幸運,但專心致志尋找的過程,以及最終發現后的驚喜,確實令人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努力之后得到意外的收獲,未必不是一種幸運。
2.齊讀最后一段作者送給我們的話。
附板書:
敘事 “ 我” 尋找幸運花瓣
發現 仔細找尋
寓理 幸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