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15落花生(通用14篇)

15落花生

發布時間:2023-08-04

15落花生(通用14篇)

15落花生 篇1

  教學要求:

  1、能理解“父親”和“我”的話,并進行說話練習。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3、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有用的人。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詞語并給課文分了段。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二大段,著重理解重點段中父親說的話。對了,大家想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作者的名字叫許地山(板書),是現代著名的作家。許叔叔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落華生”,為什么取這個名字,你們知道嗎?我們這節課就從課文中解開這個秘密,看誰肯動腦,最聰明。

  二、整體感知第二段。

  師:同學們各自讀第二段,完成填空。

  這篇課文描寫了( )、( )、( )、( )、( )五個人物,描寫時又重點抓住人物的( )去寫,其中又重點描寫了( )的語言,他說了( )次話,其中第( )次和第( )次最重要。

  三、重點學習父親的話。

  1、誰先來讀父親第一、二次的話。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樣回答的?

  (1)我們三姐妹的話分別從花生的哪些方面來說它的好處的?

  (2)把我們三姐妹的三句話合成一句,怎樣說?

  3、師:我們三姐妹是從花生的味道、用途、價錢來談花生的好處,而且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是什么呢?我們來讀父親第三次說的話,完成填空練習。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 )、( )、( )、( )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 )、( )、( )讓人一見就( ),但是和( )相比,還是( )最可貴。

  4、“可貴”是什么意思?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呢?我們再默讀父親的話,用筆劃出花生的哪些特點與桃子、石榴、蘋果不一樣?

  花生 桃子、石榴、蘋果

  不好看 鮮紅嫩綠

  埋在地里 高掛枝頭

  挖起來才知道 鮮紅嫩綠

  師:花生果實的好處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須挖起來才知道,從不顯耀自己,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給人們,(板書:默默無聞)這正是花生的可貴之處,父親這是在贊美花生。我們用贊美的語氣再讀父親的話,該怎樣讀,自己先練練。

  5、師:丁丁和小華這兩們同學讀了這段話后,他們是這樣理解的,是否正確,為什么?

  丁丁說:“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小華說:“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掛在枝頭的上東西都是不好的。”

  過渡: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嗎?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說的?

  四、學習“我”的話。

  1、出示“我”的話,齊讀。

  2、“體面”是什么意思?(處表好看)“講體面”是什么意思?(講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講體面?

  3、“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是怎樣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樣的人?

  5、“有用的人”與花生有什么聯系?(板書:有用的人)

  6、我們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7、同學們學到這里,心中肯定充滿了對花生的喜愛之情,贊美之情,好,誰想用自己的話語來贊美花生,贊美許許多多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 ),但可貴的是( )。我們的( )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 )。我贊美花生,我更要贊美( )。

  8、朗讀對話。

  五、談話解疑,深化教育。

  1、你們知道許叔叔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嗎?

  2、師:許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談到了他的筆名,他是這樣說的,我們來讀一讀。

  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六、課外延伸。

  課文學完了,老師要給大家布置一個作業 :每位同學回家后,買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嘗嘗花生。可別光吃,還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媽媽談談有關花生的話題,好嗎?

15落花生 篇2

  一、 板書課題,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 落花生看了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為它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課題上為什么要加個“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圖介紹花生,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學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讀課文了沒有?既然讀了,現在不要打開書,看看誰對課文有記憶,這篇文章分幾部分來寫的?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不知道,打開書看看,誰看出來了,一開始寫的什么?

  2、指名說板書

  種花生

  過收獲節

  3、課文就這兩大部分組成,你們說這篇課文長不長?

  不長,但是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誰寫的嗎?

  4、介紹作者背景,明確學習任務

  (小中見大 平中見奇 重點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過講花生,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2)領會“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寫作方法

  5、作者的筆名落華生就是從這篇文章變來的,你想他是不是為自己的文章有點感到驕傲?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點感悟,學習課文

  (一)

  1、下面我們采用抓重點的方法學習課文。怎樣知道文章哪一部分是重點呢?第一,看看他寫的是“詳”,還是“略”。

  板書:看詳略

  2、現在你們看課文已分為兩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點呢?

  3、對。重點段我們重點學,不是重點段我們就簡單的學,或叫“略學”。下面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個重點詞,這一段就理解了。

  4、學生默讀。

  5、指名讀

  6、說說你找到了哪個詞?談談你的理解 “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況下?課文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們再看,種花生的過程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幾個月的事作者用四個詞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簡單!所以這個作家了不起!這是第一段,因為它是略寫的,所以我們就采取了“略學”的方法,第二段“過收獲節”是重點內容,我們就重點學。

  (二)

  1、現在請你們自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既然是過節,它有幾個節目?也就是說他們是怎樣過這個節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學生默讀課文

  3、好,現在我們來跟他們一塊過收獲節,收獲節的第一個節目,干什么?板書;吃花生

  4、一邊吃一邊干什么?板書:談花生

  5、現在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個自然段,第二部分“收獲節”用了十四個自然段。這里“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看詳略”的方法,哪一個是重點?“談花生”是重點,那么“吃花生”用哪種方法學?

  6、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一邊讀一邊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來。

  7、指名說 好幾樣 吩咐 很難得(重視)

  8、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下面該干什么了?(談花生)找個同學把下面的課文讀一遍,他一邊讀,大家一邊看看有幾個人在談話?(五個)四個人開口說話,這四個是各說各的呢?還是分成了幾個方面?誰和誰是一方面?幾方面在談話?仔細看一看。

  9、指名說 板書:我們談

  父親談

  這兩方面內容誰是重點呢?用“看詳略”的方法還好使嗎?(穿插)老師告訴你們第二種方法—“看內容”。看父親說的話重要,還是我們說的話重要?誰的話重要,誰就是重點。

  10、下面找幾個同學分角色讀這部分,只讀他們說話的內容,看看能不能把談話的氣氛讀出來。

  11、談話完了,哥哥說了幾句話?讀出來,這句話重要不重要?姐姐這句話重要不重要?我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讀一遍,這句重要不重要?但這句是聽了父親的話后的一個“覺悟”,所以還得看父親的話。父親說的話重要不重要?那你們說“我們談”是重點?“父親談”是重點?

  12、從什么上面看出來的?這就叫看內容確定重點

  “我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我的最后一句話是重點以外,其余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那我們把腦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過“看內容”我們找出來了,“父親談”是重點。找到這兒,我們就快接近中心了。你們看看父親一共說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13、五次. 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內容” 的方法比較一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點分析3、4 贊花生,學花生

  (1)你們把“贊花生”。這段仔細默讀一下,一邊讀一邊考慮,父親是從哪幾點上稱贊花生的。再讀一遍,通過讀這段話,你們說花生這東西有沒有用?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眾,那么花生有什么好處?父親說的是有一點最重要,這一點是什么?對,不像什么一樣啊?父親是不是在批評蘋果和桃子這類植物啊?那為什么要這么說?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點?(不炫耀自己的好處)

  (2)我們再看“學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談話讀一遍。這次談話有六個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來,六個字講了兩個方面,誰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親在這又說了花生的特點,那么父親是讓你給我們學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這個意思嗎?緊接著父親又是怎么說的?那父親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親說“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不要做這樣的人,他是不是叫我們學花生?

  (3)好,一個第三次,一個第四次談話,你們看這兩次那一次更詳一些?推出第三種方法 “看目的”。在這里看兩個目的。第一,看父親談話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寫作目的。現在問你們,父親談話只是為了把花生稱贊一番呢?還是為了讓我們學習花生?我們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來這個是重點。父親談話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習花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是叫我們學花生。因此“學花生”是這兩段話的重點。父親這番苦心,“我們”理解了沒有?

  (4)光說理解了不行,得從課文里找根據。看你們能找出幾點根據?(三點)這三點里,哪一點表現得最明確?印在心上是什么樣子的?父親的談話是什么內容?再讀一遍。 這句話深深地表明他理解了,學花生要學什么?板書;做有用的人

  (5)小結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做有用的人”正是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寫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我們介紹花生這種植物,而是給我們講了一個道理。是借助花生說的,這叫“借物喻理”。

  板書:

  種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過收獲節△ 我們談

  談花生 △ 贊花生

  父親談△

  學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道理)

  (找重點的方法)看詳略、看內容、看目的。

15落花生 篇3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品質,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種花生的過程,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2.體會到花生的品質,明白做人的道理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作者和有關落花生的資料,教師準備關于落花生的課件.

  第一課時

  解題導入

  ◆齊讀課題,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落花生的圖片,教師補充講解花生為什么叫做“落花生”.

  ◆本篇課文的作者是許地山,他有個筆名叫落華生,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走進許地山童年的時光.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

  ◆自主識字.

  a.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b.指名讀課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讀四聲,“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讀輕聲.)

  c.拼讀生字,重點強化.(由學生提出易錯的字,并展示自己的認字方法.)

  d.在預習的過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記硬背詞典中的解釋.)

  ◆讀通順課文,感知文本內容.

  a.同桌互讀,把課文讀通讀順.(給足時間讓學生讀書.)

  b.由同學互相推薦讀,老師要鼓勵讀書不太好的同學展示自己,多鼓勵他們.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看看你對課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大家默讀課文之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討論并明確分段.)

  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回憶課文內容,整體感知

  齊讀課題,回憶課文內容,想想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讀第1自然段,了解種花生、收花生;利用評讀方式,指導學生抓住“居然”一詞,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意外、欣喜.

  ◆充分讀書,抓住吃花生、議花生.

  a.自由讀,指名讀,讀出花生的好處.

  b.學生根據搜集的課外資料補充花生的好處.

  c.出示第1自然段,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

  (1)在同學自由讀之后填表,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

  (2)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蘋果的圖片,同桌對比著讀.

  (3)指名讀,評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或者通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再次讀,看看你對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認識?(引導學生體會出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實用,默默地為人類奉獻.)

  d.對比讀句子,體會父親對我們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兩句話意思不一樣,“只”是單單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體面,更希望我們做一個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計名利,像花生一樣的對別人有用的人.)

  e.通過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邊一定有許多像花生一樣品格的人或物,讓我們來贊美花生,贊美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事物.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    ),但可貴的是(    ).我們的(    )不正像花生一樣嗎?它(  ).我贊美花生,我更要贊美(    ).”

  組織討論,拓展訓練

  在當今的社會你想做一個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的人呢,還是做一個像花生一樣的人呢?為什么?

  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許地山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長大后埋頭苦干,默默奉獻,成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個筆名叫落花生,這就是他筆名的由來.在抗日戰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他說過的這句話:“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15落花生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吃過花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寫花生的課文。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落花生”就是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來談一談?

  4.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5.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①種花生、收花生。②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收獲節做了準備。③吃花生時的議論。)

  教師: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匯報交流。

  (1)說一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2)質疑、解疑。

  ①“開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說“開發”出一塊空地?

  ②“居然”一詞怎么理解,你能找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

  3.指導感情朗讀。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交待探究目標

  1.回憶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2.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課文,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對落花生為什么有著特殊的感情,還要學習作者表達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課文的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部分課文講了幾層意思?

  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3-11自然段)講議論花生的好處。第二層(12-15自然段)講從談花生到論人生。

  2.自讀課文,畫出父親說的話,談談你的理解,體會文中對花生好處的議論以及從談花生怎么到論人生。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l)體會第一層意思(重點理解父親的話)

  ①投影出示父親的話。

  ②指名讀父親的話,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讓人一見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還是_______最可貴。

  ③分析父親的話,學生議答。

  a.“愛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愛慕之心”?

  b.父親有沒有產生愛慕之心?父親對什么產生了愛慕之心?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c.什么是“最可貴”?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引導學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c)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④教師: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并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⑤生活中有沒有其他事物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的?有沒有具有花生品質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愛慕”一詞嗎?

  (2)體會第二層意思

  過渡:父親給我們點出了花生有別于桃子、石榴、蘋果的特點,父親僅僅是說花生嗎?

  ①投影出示父親的話。

  ②學生齊讀,談理解。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贊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③教師: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

  ④理解“我”說的話:

  a.齊讀

  b.討論交流

  “體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講體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聯系?

  c.你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d.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課文的主次

  1.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填空,再說說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練習2)

  種花生→→→

  2.思考: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四、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

  3.總結: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收獲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在講述的時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內容寫得比較簡略,把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正是由于圍繞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今后我們在讀文章或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

  六、鞏固識字,記憶生字,讀寫詞語

15落花生 篇5

  教學內容

  7、

  總課時

  3課時

  教學

  目標

  1、 初步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2、 學會5個生學,正確選擇本課中多音字的讀音;理解19個新詞語。

  3、 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教學

  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找出重點段,并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通過理解重點段來深入理解全文的閱讀方法。

  教

  具

  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

  學

  過

  程

  第1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假如你拿到了這樣一個題目,你覺得可以寫些什么?

  2、學生交流。

  二、聽課文錄音,了解。

  1、聽錄音后回答:

  這篇課文的內容是:(1)介紹一種物品( )

  (2)記一件事 ( )

  (3)寫一處景物 ( )

  (4)描寫幾個人物( )

  2、教師簡介:課文雖然以為題,但并不是一篇以狀物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憶了小時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散文家、小說家。他的散文以樸實洗練、清新自然的筆墨,寫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感觸,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優美的情思,為讀者所喜歡。是他的筆名。為什么他會對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讀課文

  1、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按第一單元的要求自學課文,鞏固第一單元訓練重點。

  四、交流學習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集體交流典型的幾個問題。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給課文分段:

  (1)種花生,收花生。

  (2)嘗花生,談花生。

  (3)父親的話牢記心上。

  2、結合課文插圖,分段提示,理清課文內容。

  六、作業 :

  1、 完成《作業 本》第2、4。

  2、 繪制花生的生長過程。

  第2課時

  一、復習回顧課文脈絡,學習“學習提示”。

  1、想想課文是分哪幾部分寫的?哪一部分是重點寫的?怎樣學習重點段?

  2、學習“學習提示”。

  (1)默讀“提示”,劃出你認為重要的詞句。

  (2)從“學習提示”中,你學懂了什么?

  ①表達課文主要內容的段落叫重點段。

  ②學習重點段,理清寫哪些內容;細讀細想,弄清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③聯系其余各段和課題,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據“學習提示”,找出課文的重點段。

  二、研讀重點段

  1、學生自由讀重點段,結合問題討論學習這一段可以分幾個部分來研究?

  2、結合課后練習2、3題獨立學習重點段,教師巡視,輔優補差。

  3、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1)說說“今晚”過收獲節,與以往有什么不一樣?(“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當時作者的父親在廣東做縣官,平時公務忙,很少參加家里的活動。這次他來,是專為吃花生來的嗎?說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樣談花生的好處的?圈出有關詞語。

  (3)“可貴”是什么意思?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之處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樣理解父親說的這段話的?

  ①父親是拿花和玫什么進行對比?為什么要這樣比?結合回答課后練3。

  ②父親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比,其實是贊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貴之處?(藏而不露)

  (4)父親為什么要對我們這樣說?理解課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沒有體會到父親的話的含義?(讀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應該是怎樣的人?“體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人是“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學了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 。

  《作業 本》第4、5題。

  第3課時

  一、復習回顧

  1、 聽記:開辟居然、價錢、榨油、可貴、愛慕、體面

  2、 自查、訂正

  3、 用上這些詞說說課文內容。

  二、研讀第一段

  1、引入:“我們”一家人過收獲節的花生是怎樣來的呢?

  2、自由朗讀第一段,討論:這段話為什么不詳寫?可不可以不寫?

  3、體會:課文內容要前后連貫。

  三、研讀第三段

  1、引入:父親的話對“我”的一生為人有影響嗎?從哪里看出來?簡介作者生平:作者許地山,筆名落華生,曾留學美國,抗日戰爭前后,在香港從事進步文化活動和抗日救亡運動,1941年病逝于香港。

  2、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文章為什么要用做題目?(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回憶父親的教導,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親的“像花生那樣”踏踏實實、不求虛榮地去做人。因為父親的話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點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樣做人,所以用這個題目。)

  有感情地朗讀:個別準備、同座互練、指名讀知道點評。

  四、總結體會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讀書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說、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思想上有一個升華。

  五、作業 

  1、完成《作業 本》中剩余的作業 。

  2、把讀了課文后的體會寫成一段話。

  板書設計 :

  7.

  種花生    收花生

  味美

  嘗花生    談花生           榨油

  便宜

  父親的話牢記心上         ……

  教

  學

  后

  記

  為了突破本課學習抓住事物的某種特性,以物喻人的寫法,并練習對話的幾種句式,設計課文主題遷移寫一段話,較好。

15落花生 篇6

  [教學目的]

  1、 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提高學生提問水平。

  2、 運用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父親的兩段話,體會的品格。

  3、 以“我想做蘋果(或)那樣的人”為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爭辯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前準備]

  1、 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了解有趣的特點。

  2、 制作一幅從落花到鉆入土中結果的電腦軟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質疑問難,重點學習父親介紹特點的一段話。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 有什么有趣的特點呢?

  2、 

  作者許地山對有著特殊的感情,并且把自己的筆名也叫作“落華生”,他為什么對有這么濃厚的感情呢?等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自讀課文,質疑問難

  教師提示:

  1、 就詞質疑。

  “居然”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用“居然”不用“果然”呢?用“居然”一詞說明了是有什么特點?

  2、 就句質疑。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父親和我們一起吃飯應是經常的,為什么“很難得”呢?說明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重點部分

  1、 幻燈(或小黑板)也示父親介紹特點的一段話。

  2、 指名學生讀這段話,同時思考:和蘋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板書(或在出示的文字上用符號劃出):埋 矮矮 地里 一見就生……

  蘋果:掛 高高 枝頭上 不能立刻分辨……

  3、 從剛才的詞句中你體會出具有什么特點?

  板書: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圖虛名

  4、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教育學生學習的品格,引導學生開展講座和爭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

  一、繼續學習重點部分

  1、 父親僅僅是介紹花生的特點嗎?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2、 “我”聽了父親的話領會到什么道理?

  3、 出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①“體面”是什么意思?

  ②“講體面”是什么意思?人要不要講體面?

  ③“只講體面”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沒有“只講體面”不講工作的人呢?請舉例說明。

  二、提供論題,發散討論

  1、 現代社會,你想做那樣的人,還是想估蘋果、石榴那樣的人?為什么?請各小組討論,實話實說,各抒已見。

  2、 請想做那樣的人上臺,想做蘋果那樣的人坐在下面,分成兩個陣營展開討論、辯論,老師充當主持人角色。

  三、完成練習

  以“我想做 那樣的人”為題寫一兩段話,要求實話實說,有真情實感。

  附板書設計 :

  主板書 副板書 學會提問

  ①意思? 埋——掛 1、“居然” ②為什么?

  ③說明?

  樸實無華 矮矮——高高 為什么?

  不圖虛名 地里——枝頭 2、“實在很難得” 說明?

  默默奉獻 一見就生——不能立刻分辨

  分辨

15落花生 篇7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65頁——落花生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七個生字,正確讀準多音字:空地、開辟、便宜,理解“居然”、“可貴”、“愛慕”、 “分辨”、“體面”等詞語

  2、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3、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初步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教學用具】:課件、實物花生

  【教學過程】: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實物花生

  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們喜歡吃花生嗎?

  那你們知道花生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嗎?

  好,今天我們來學習落花生這篇課文,讓我們來了解落花生好嗎?

  二、授予新課

  出示落花生的圖片,補充講解花生為什么叫做“落花生”,并介紹作者許地山。為什么作者會對“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1、認識生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生字詞

  (2)拼讀生字,讀準多音字“空地”“開辟”“便宜”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大家朗讀課文后用自己的話說一下。

  3、邊聽錄音邊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1)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

  全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2)請給課文分段,說明段意,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過收獲節做了準備;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寫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于花生品格的贊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

  4、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落花生》,知道了落花生名字的由來,知道了整篇課文著重講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還給課文分了段。

  四、作業

  熟讀課文,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落花生》這篇課文,初步感知了這篇課文,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整篇課文圍繞了“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我們給課文分了幾段,分別說了些什么?

  好,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細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1、讀第一、二段,從中你知道些什么?

  (1)問:第一段寫了種花生、收花生,你知道作者是怎么樣寫的嗎?

  是很詳細的寫還是比較簡單的寫?

  (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幾個月的時間,課文只用了“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收獲”幾個詞一筆帶過。)

  (2)問:這一段中,作者是怎樣描述收獲花生的呢?

  “居然”一詞,強調了大家那種驚喜的心情——收獲時大家那種出乎意料地高興的心情。因為大家沒有種花生的經驗,又是在荒地上種的,種是種了,但對能否有收獲沒有把握。過了幾個月卻收獲了,真是喜出望外。(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3)問:第二段寫母親提議過收獲節,是詳細的寫還是簡單的寫啊?

  (4)齊讀課文第一二段

  2、細讀第三段,重點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體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1)、分小組細讀第三段,討論思考:

  1)兄弟姐妹們是怎樣評論花生的?父親又是怎樣說的?

  2)父親拿什么來與花生進行對比?

  3)父親通過花生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要給充分的時間學生細讀課文)

  (2)重點分析第三段

  1)齊讀第3自然段,說說“今晚”過收獲節,與以往有什么不一樣?( “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2)分角色朗讀第4——14自然段,一家人是怎樣談花生的好處的?

  兄弟姐妹們: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歡吃

  父親:最可貴、矮矮地長在地上、果實埋在地里、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3)投影第10自然段,指名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①“可貴”是什么意思?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之處是什么?(可貴:值得珍視或重視)

  ②父親拿什么來與花生進行對比?為什么要這樣比?(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比,是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

  ③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最可貴之處,目的是什么?(希望孩子們能像花生那樣,樸實無華,卻很有用。課文從議花生講到做人,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人。)

  ④“我”有沒有體會到父親的話的含義?(讀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應該是怎樣的人?“體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人是“只講 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體面:(相貌、樣子或穿著)好看;有氣派)

  ⑤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么樣的人?(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4)第三段主要是寫過花生節,只是一個晚上的事,但在課文中卻占了很大的篇幅,像這樣的寫是詳寫還是略寫呢?

  (3)鞏固練習

  1、填空,體會父親話的含義。

  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__________:它的果實__________,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__________的果實__________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__________。你們看它__________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__________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

  __________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

  人要做__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__,而__________。

  2、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并說說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樣不圖虛名、默默地作奉獻?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落花生》,這篇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作者正是深深記住了父親的教誨,以致他今后為自己起筆名為落華生,來勉勵自己做個務實有用的人,最終他成了受人尊敬的學者。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10自然段。

  2、收集有關落花生的資料,并向家長介紹落花生的好處。

  板書設計:落花生  種花生——〉收花生 ——〉吃花生——〉談花生 

  姐弟說:味美  可以榨油 便宜大家都喜歡吃

  父親說:最可貴、矮矮地長在地上、果實埋在地里、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的話牢記心上……

15落花生 篇8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講述了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和主旨。教學課文時應引導學生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同時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并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讀寫“荒蕪、榨油、瑟縮、夜闌、茅亭、偶然”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相關段落

  3.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學習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學方法:談話、討論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10/27  累計課時:43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讀寫“荒蕪、榨油、瑟縮、夜闌、茅亭、偶然”等詞語

  讀通讀順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初步感受花生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說個謎語,看誰能猜出來!“麻房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子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指名生答:花生)

  2.今天我們課文的主角就是花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簡介花生:誰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花生?

  4.簡介作者:這篇課文的作者是現代散文家、小說家許地山。因為小時侯父親關于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把自己的筆名也定為“落華生”。

  5.過渡:是什么話使作者對落花生有了這么濃厚的感情呢?父親到底說了些什么呢?讓我們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

  1.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檢查糾正讀錯或破讀的地方

  3.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課件出示字詞)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指名讀,集體評議,教師相機點撥

  (二)把握課文內容

  1.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什么?

  交流

  2.思考:課文圍繞課題寫了哪些內容?完成填空:

  ------花生    ----花生    ---花生      ----花生

  交流:種、收、嘗 、議

  3.什么順序?(時間)

  4.從種花生到收花生要多少時間?占了多篇幅?從嘗花生到議花生要多少時間?又占了多篇幅?體現了文章一大協作特色: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同學們寫作時就應注意

  三、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問題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10/27  累計課時:44課時

  教學目標:感受落花生的品格,引導學生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課文。弄清作者對花生的特殊感情,體會其中的感情

  二、精讀課文

  1.一家 人是怎樣討論花生的好處的?

  指名答、分角色讀對話

  2.同桌討論:兄弟姐妹們說的是顯而易見的好處,而父親指出的確是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都說了寫什么?

  3.指名說,出示第一次議論:“花生的好處……接觸它才能知道。”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父親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的?

  交流:比較(板書:花生vs蘋果 桃子 石榴)

  (2)兩者有什么不同?作者是抓住什么來寫的?

  指名點出關鍵詞:埋在地里 鮮紅嫩綠 矮 高……

  (3)誰愿意讀一讀?把這種不同讀出來

  你想用朗讀來表現這種不同嗎?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4)蘋果 桃子 石榴惹人愛,而花生卻埋在地里等人挖掘。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圖虛名

  4.體會第二次議論的含義

  (1)父親給我們點出花生與他們的不同,僅僅是介紹花生嗎?

  指名交流:借助花生來告訴孩子做人的道理

  (2)出示父親的話語。指名讀

  (3)孩子們聽懂了嗎?畫出句子(出示“我”的話)

  理解:體面、只講體面、有用的人

  你怎么理解父親的話?交流

  (4)父親借助花生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叫做借物喻理

  三、引申練筆,加強感受

  1.你身邊有沒有像落花生一樣的人呢?

  交流: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

  2.學了課文你想說寫什么?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交流

  3.判斷: (1)花生好,蘋果 桃子 石榴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掛在枝頭的都是不好的

  (3)我們不需要外在美

  4.蘋果 桃子 石榴高高 掛枝有時他們的生長特點,父親這樣說只是拿來作比較,目的不在于否定他們,而是突出花生的可貴

  四、總結

  現在的社會需要像落花生那樣默默奉獻的人,也需要像蘋果 桃子 石榴一樣敢于展示自己的人

  板書:        15 落花生

  花生    vs    蘋果 桃子 石榴

  埋在地里           高高掛起

  做人道理      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圖虛名

15落花生 篇9

  15 落花生(3篇)

  《落花生》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作者和有關落花生的資料,教師準備關于落花生的課件。

  2.準備一塊小黑板,上面抄寫好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解題導入

  1.齊讀課題,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圖片,教師補充講解花生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課文的作者是許地山,他有個筆名叫落華生,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走進許地山童年的時光。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主識字: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指名讀課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讀四聲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 在文中讀輕聲。)

  3.拼讀生字,著眼學法,重點強化。(由學生提出易錯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學法)

  4.在預習的過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詞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詞典中的解釋)

  (2)讀順課文,感知文本內容

  1.同桌互讀,把課文讀通讀順。(給足時間讓學生讀書)

  2.由同學互相推薦讀,老師要鼓勵讀書不太好的同學展示自己,多鼓勵他們。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看看你對課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大家默讀課文之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你準備怎樣給本文分段,為什么?(討論并明確分段)

  ↘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回憶課文內容,整體感知

  齊讀課題,回憶課文內容,想想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 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默讀課文,看看你對哪部分內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讀一讀。(根據學生發言情況相機引導)

  1.種花生、收花生:(略處理)利用評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抓住“居然”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讀書、突破重難點:

  (1)自由讀、指名讀出花生的好處。

  (2)學生根據收集的課外資料補充花生的好處。

  (3)出示第10自然段,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

  ① 填表助學,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在同學自由讀之后填表)

  花生桃、石榴、蘋果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掛在枝頭外表矮矮地長鮮紅嫩綠印象挖起來才知道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② 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蘋果的圖片,同桌對比著讀。一個讀桃、石榴、蘋果,一個讀花生

  ③ 指名讀,評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或者通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么?

  ④ 再次讀,看看你對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認識?(引導學生體會出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實用,默

  默地為人類奉獻)

  (4)對比讀句子,體會父親對我們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兩句話意思不一樣,“只”是單單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體面,更重要希望我們做一個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計名利,像花生一樣的對別人有用的人)

  (5)通過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邊一定有許多像花生一樣的人,讓我們來贊美花生,贊美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 ),但可貴的是( )。我們的( )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 )。我贊美花生,我更要贊美( )。”

  ↘召開小辯論會,張顯學生個性

  在當今的社會你想做一個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的人呢,還是做一個像花生一樣的人呢?為什么?

  ↘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許地山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長大后埋頭苦干,默默奉獻,成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個筆名叫落花生,這就是他筆名的由來。在抗日戰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年僅48歲,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來一起讀讀他說的這句話:“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落花生》教學設計二

  北京市史家小學 嚴佶

  ↘引入新課,初讀課文

  1.花生對于我們并不陌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以它為題的文章。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花生依次

  寫了哪些內容?

  ↘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指名朗讀第一段,想一想為什么說“居然”收獲了?

  1)為幫助學生理解,請學生簡單介紹自己了解到的花生生長資料。

  2)請學生把“居然”換成另一個詞朗讀第一段,使意思不變,理解花生的好種易活。

  2.教師小結:一片荒地,在我們幾個小孩子的侍弄下,在不經意間,竟然長出花生!這是一件多么令人

  興奮的事。請學生各自朗讀這一段,讀出驚喜之情。

  3.在母親的提議下,我們過了一個收獲節,大家暢談花生的好處。各自默讀2~15段,找找大家認為花生的好處有哪些?

  4.學生發言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

  5.花生有這許多可貴之處,其中你最欣賞哪一點或哪幾點,和小組的同學談一談。

  (學生分組交流)

  6.全班交流,重點理解父親說的話。

  1)學生圍繞第10段談各自的體會,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父親認花生的可貴之處是什么?

  2)花生與蘋果、石榴、桃子有哪些不同之處?

  3)學生反復朗讀第10段,理解其含義。

  4)練習背誦。

  5)學生圍繞第12段談各自的體會,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父親希望我們像花生學習什么?反復朗讀第10段,理解其含義。

  6)練習背誦。

  7.“我說,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請學生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人是這樣的。

  ↘總結課文,受到啟迪

  1.教師小結:那晚天色不好,可父親也來了,他說的話銘記在孩子們心上:

  做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做人就要像花生那樣樸實無華,而又有實用價值。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各自反復朗讀父親的話,理解其含義。

  《落花生》教學設計一

  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學 張祖勤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時間:兩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吃過花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寫花生的課文。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落花生”就是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來談一談?

  4.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5.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①種花生、收花生。②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收獲節做了準備。③吃花生時的議論。)

  教師: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匯報交流。

  (1)說一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2)質疑、解疑。

  ①“開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說“開發”出一塊空地?

  ②“居然”一詞怎么理解,你能找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

  3.指導感情朗讀。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交待探究目標

  1.回憶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2.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課文,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對落花生為什么有著特殊的感情,還要學習作者表達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課文的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部分課文講了幾層意思?

  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3-11自然段)講議論花生的好處。第二層(12-15自然段)講從談花生到論人生。

  2.自讀課文,畫出父親說的話,談談你的理解,體會文中對花生好處的議論以及從談花生怎么到論人生。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l)體會第一層意思(重點理解父親的話)

  ①投影出示父親的話。

  ②指名讀父親的話,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讓人一見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還是_______最可貴。

  ③分析父親的話,學生議答。

  a.“愛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愛慕之心”?

  b.父親有沒有產生愛慕之心?父親對什么產生了愛慕之心?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c.什么是“最可貴”?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引導學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

  (c)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

  ④教師: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并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⑤生活中有沒有其他事物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的?有沒有具有花生品質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愛慕”一詞嗎?

  (2)體會第二層意思

  過渡:父親給我們點出了花生有別于桃子、石榴、蘋果的特點,父親僅僅是說花生嗎?

  ①投影出示父親的話。

  ②學生齊讀,談理解。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贊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③教師: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

  ④理解“我”說的話:

  a.齊讀

  b.討論交流

  “體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講體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聯系?

  c.你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d.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課文的主次

  1.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填空,再說說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練習2)

  種花生→( )→( )→( )

  2.思考: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四、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

  3.總結: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收獲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在講述的時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內容寫得比較簡略,把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正是由于圍繞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今后我們在讀文章或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

  六、鞏固識字,記憶生字,讀寫詞語

  點評:

  重慶九龍坡區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它們從XX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話要說:

  一、感動。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教師在區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著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作、奮斗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愿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九龍坡區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絡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動集體智慧、群策群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復,但長期經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小學語文課改已經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獲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個中原因自然是很復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小學畢業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 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并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并沒有消失,他們為自己前幾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為自己以后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

15落花生 篇10

  [教學目的]

  1、 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提高學生提問水平。

  2、 運用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父親的兩段話,體會落花生的品格。

  3、 以“我想做蘋果(或落花生)那樣的人”為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爭辯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前準備]

  1、 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了解落花生有趣的特點。

  2、 制作一幅落花生從落花到鉆入土中結果的電腦軟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質疑問難,重點學習父親介紹落花生特點的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落花生有什么有趣的特點呢?

  2、 作者許地山對落花生有著特殊的感情,并且把自己的筆名也叫作“落華生”,他為什么對落花生有這么濃厚的感情呢?等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自讀課文,質疑問難

  教師提示:

  1、 就詞質疑。

  “居然”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用“居然”不用“果然”呢?用“居然”一詞說明了落花生是有什么特點?

  2、 就句質疑。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父親和我們一起吃飯應是經常的,為什么“很難得”呢?說明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重點部分

  1、 幻燈(或小黑板)也示父親介紹落花生特點的一段話。

  2、 指名學生讀這段話,同時思考:落花生和蘋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板書(或在出示的文字上用符號劃出)

  落花生:埋 矮矮 地里 一見就生……

  蘋果:掛 高高 枝頭上 不能立刻分辨……

  3、 從剛才的詞句中你體會出落花生具有什么特點?

  板書: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圖虛名

  4、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教育學生學習落花生的品格,引導學生開展講座和爭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繼續學習重點部分

  1、 父親僅僅是介紹花生的特點嗎?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2、 “我”聽了父親的話領會到什么道理?

  3、 出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①“體面”是什么意思?

  ②“講體面”是什么意思?人要不要講體面?

  ③“只講體面”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沒有“只講體面”不講工作的人呢?請舉例說明。

  二、提供論題,發散討論

  1、 現代社會,你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還是想估蘋果、石榴那樣的人?為什么?請各小組討論,實話實說,各抒已見。

  2、 請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上臺,想做蘋果那樣的人坐在下面,分成兩個陣營展開討論、辯論,老師充當主持人角色。

  三、完成練習

  以“我想做 那樣的人”為題寫一兩段話,要求實話實說,有真情實感。

  附板書設計:

  主板書 副板書 學會提問

  ①意思?

  落花生 埋——掛 1、“居然” ②為什么?

  ③說明?

  樸實無華 矮矮——高高 為什么?

  不圖虛名 地里——枝頭 2、“實在很難得” 說明?

  默默奉獻 一見就生——不能立刻分辨

  分辨

15落花生 篇11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能背誦課文重點語句。

  4.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能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難點:體會贊頌花生頑強生命力的語句。

  教學準備:演示文稿。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類比導入,揭示主題。

  梅花、竹子歷來被中國人所喜愛,他們的清高、淡雅和堅貞往往被用來比喻有氣節、有骨氣、有靈魂的人。比如詩人鄭燮在《竹石》中描寫竹子: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以此抒發自己不畏磨難的錚錚鐵骨。比如陳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說: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腰。他們就像梅花一樣!這些詩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看似狀物,實則是寫人,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這樣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許地山是如何通過寫落花生來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讀破句子,把課文讀正確。)

  1.學生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檢查朗讀,提示重點字詞的讀音與結構,如茅、榨、榴等。(要求會書寫,會組詞。)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批注。)

  1.你對課文哪一部分最感興趣?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課文的學習。

  2.集體讀第一段,了解種花生、收花生。重點體會“居然”一詞。

  (1)讀出花生收獲后一家人的意外、驚喜。聯系生活,會用“居然”造句。

  (2)種了就是想收的,為什么收了卻又說沒想到?沒想到什么?為什么沒想到?感悟、體會花生頑強的生命力。

  四、品讀課文,研析重點。

  1.花生頑強的生命力令我們驚喜、贊嘆,同樣也讓母親高興。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話表現了母親的高興,誰能幫我們找出來讀一讀。從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過渡:(是啊,一次沒想到的收獲,也要過個節來慶祝,可見這一家人對生活是多么的熱愛。這收獲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獲的對生活的熱愛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啊!)

  2.讀一讀4—15段,看看這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一家人是如何邊吃邊議論花生的?讀“吃花生、議花生”的內容。

  過渡: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視的特點,而這容易被人忽視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貴的好處。

  3.默讀父親的話。(出示演示文稿——父親的一段話:花生的好處很多,……)

  要求:讀這段話,你能讀懂什么?還有沒有不懂的?

  a根據你對父親的話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較花生蘋果、石榴、桃子

  不同點

  相同點

  啟  示

  b反復讀一讀“我”說的話:“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聯系生活,先想一想“體面”“講體面”“只講體面”的各自含義,再深入體會父親對我們的期望。

  五、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朗讀最后一段,找一找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父親的話給“我”很深印象。體會“印”字用得準確,體會父親的話對“我”一生的影響。“那一夜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許地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長大后他埋頭苦干,默默奉獻,成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個筆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戰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一起讀一讀他說過的這句話:(出示演示文稿:我要像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六、作業。

  語文能力的提高僅憑課堂上的學習和看幾本語文書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老師推薦幾篇文章,希望同學們利用課外時間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認真讀一讀,聽一聽,相信你一定能從中享受到書籍和音樂帶給你的震撼、快樂以及幸福。

  書籍(文章)。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楊禮贊》、陶鑄的《松樹的風格》、陳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頤的《愛蓮說》,讀一讀這些文章,把點明中心的句子畫出來。

  樂曲:《小草》、《勞動者之歌》

  第二課時

  一、檢查聽寫,復習積累。

  1.聽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并能積累居然、開辟、成熟、吩咐等詞語和有深刻含義的句子。

  3.抄寫第10段父親的話并能背誦。

  二、回顧全文,總結寫法。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根據學習,引導學生概括總結文章簡寫和詳寫。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這樣寫的好處。

  三、拓展提高,深化主題。

  聯系生活想一想,像落花生這樣的事物還有哪些?它們各體現出一種什么樣的精神?仿照《落花生》的寫法,試著從身邊的事物中選擇一種寫一寫,盡可能做到詳略得當。題目自擬。

  (教師可以提示:粉筆、蠟燭表現一種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青松、荷花表現做人的清高和堅貞不屈等)。

  四、交流評價,習作修改。

  1.自己先把自己的小習作輕聲讀兩遍,爭取用修改符號至少修改兩處。

  2.自己給自己評價等級星。

  3.個別學生展示朗讀自己的習作。

  五、作業。

  1.運用詳略得當的寫法,完成課堂小練筆。

  2.繼續完成第一課時的閱讀作業,并結合生活實踐,寫出對你的啟發

  板書:

  落花生     頑強的生命力

  借

  物   有用

  喻

  人

  默默地奉獻

  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

15落花生 篇12

  一、導入  新課

  1.指名三位學生上臺寫下自己的姓名并說出名字的含義。

  2.教師板書作者筆名“落華生”并請學生猜想它的含義。

  3.教師把“落華生”改寫為并介紹作者許地山。設問:許地山為什么把自己的筆名叫作“落華生”呢?以此導入  新課。

  二、自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子。

  2.同桌互讀,相互指正。

  3.指名串讀,全班交流,說長論短。

  三、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為什么以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聯系課后練習1)

  (板書:種花生  收花生  嘗花生  議花生)

  2、根據板書給課文分段

  四、學習重點段,明白道理

  1.默讀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姐姐說味美,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埋在地里。)

  把三姐妹說的花生的好處用上關聯詞說上一句話

  2、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么不同?

  (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點進而說明做人的道理。)

  (板書:花生  桃子  石榴  蘋果)

  (1)讀一讀第一處議論,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學習小組討論。

  (2)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四人小組討論。

  (3)學生交流。

  適時理解: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C、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果實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D、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花生最可貴的一點是什么?你能用一個簡單的詞來概括嗎?(板書:藏而不露)

  (4)讓我們帶著贊美的語氣來讀讀父親的話。

  (5)父親向我們將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質是為了什么?出示父親的第二句話。

  “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父親的話是不是說不需要外表美?

  (父親強調的是人要實用,要有內在的美。)父親的話我們明白了嗎?

  出示“我”的話: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理解“體面”、“講體面”“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是怎樣的人?。

  (6)你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講外表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五、提供辯題練口才

  1.在現代社會,你想做那樣的人,還是想做蘋果那樣的人?為什么?請各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實話實說。

  2.請想做那樣的人上臺,想做蘋果那樣的人坐在下面,分成兩個陣營展開辯論,教師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辯議的基礎上完成練習。

  以“我要做那樣的人”為題寫一二段話,要求實話實說,有真情實感。

  (整理資料還看到了這個,不知道是誰寫的,也有可能是被我改過了的,忘了,記得也開過這堂課,可教學設計實在不知道放哪了??各位將就著看吧!)

15落花生 篇13

  教案示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導入  

  1.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吃過花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寫花生的課文。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就是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么叫它呢?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來談一談?

  4.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5.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講了哪些事?(①種花生、收花生。②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收獲節做了準備。③吃花生時的議論。)

  教師: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匯報交流。

  (1)說一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2)質疑、解疑。

  ①“開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說“開發”出一塊空地?

  ②“居然”一詞怎么理解,你能找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

  3.指導感情朗讀。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交待探究目標

  1.回憶課文圍繞講了哪些事。

  2.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課文,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對為什么有著特殊的感情,還要學習作者表達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課文的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部分課文講了幾層意思?

  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3-11自然段)講議論花生的好處。第二層(12-15自然段)講從談花生到論人生。

  2.自讀課文,畫出父親說的話,談談你的理解,體會文中對花生好處的議論以及從談花生怎么到論人生。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l)體會第一層意思(重點理解父親的話)

  ①投影出示父親的話。

  ②指名讀父親的話,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讓人一見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還是_______最可貴。

  ③分析父親的話,學生議答。

  a.“愛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愛慕之心”?

  b.父親有沒有產生愛慕之心?父親對什么產生了愛慕之心?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c.什么是“最可貴”?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引導學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

  c)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

  ④教師: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并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⑤生活中有沒有其他事物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的?有沒有具有花生品質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愛慕”一詞嗎?

  (2)體會第二層意思

  過渡:父親給我們點出了花生有別于桃子、石榴、蘋果的特點,父親僅僅是說花生嗎?

  ①投影出示父親的話。

  ②學生齊讀,談理解。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贊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③教師: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

  ④理解“我”說的話:

  a.齊讀

  b.討論交流

  “體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講體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聯系?

  c.你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清說一說。

  d.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課文的主次

  1.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填空,再說說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練習2)

  種花生→(   )→(   )→(    )

  2.思考: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3.閱讀讀寫例話《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

  3.總結: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收獲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在講述的時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內容寫得比較簡略,把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正是由于圍繞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今后我們在讀文章或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

  六、鞏固識字,記憶生字,讀寫詞語

  七、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從課題引入,通過啟發談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重點探究寫吃花生時的議論這一部分,通過談體會、做練習、感情朗讀等多種形式理解和感悟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教育學生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分清課文的主次并體會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或請教別人,了解有關花生的知識。通過自談自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深入探究課文。

  探究活動

  辯論會:

  1.在現代社會,你想做那樣的人,還是想做蘋果那樣的人?為什么?請各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實話實說,教師不要流露傾向性。

  2.請想做那樣的人上臺,想做蘋果那樣的人坐在下面,分成兩個陣營展開辯論,教師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辯議的基礎上完成練習。 以“我要做哪樣的人”為題寫一兩段話,要求實話實說,有真情實感。

15落花生 篇14

  共案部分

  課題:15、落花生

  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建構、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7個生字。

  2、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3、情感目標:學習花生不慕虛名的品格,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具準備:有關花生的資料。

  自主預習:生字詞。

  提練主線:種花生——收花生——品花生——議花生

  教學過程:

  個案部分

  一、素養訓練

  1、掌握本課的字,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理解詞語。

  2、學習課文的內容,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

  寫作手法。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落花生不求虛名

  默默奉獻的品格。

  二、合作探究

  1、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他們是怎樣過

  這個節的 ?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匯報閱讀情況

  三、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有哪些人也像花生那樣不圖虛名

  默默奉獻?寫成一個小短文。

  我們還曾學過哪些借物喻人的文章。

  一、揭示課題,理清思路

  簡介作者生平,理清課文線索,明了作者思路。

  板書課題,提問題:“落花生”是事物,以它為題,可以有幾種寫法?讓學生思考,討論。

  ①介紹花生生長周期,特點,描述花生形狀、用途等的說明文;可以“落花生”為線索,通過寫事,來揭示某一種道理。

  ②介紹作者。

  二、質疑回答

  學生回答后,教師設懸念,引導學生讀書:這篇課文是用什么方法寫的?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以“落花生”為線索,按“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談花生”的順序寫的,來揭示做人的道理。

  三、自學生字、詞,讀準多音字

  1.學生按一定的自學方法自學生字、詞。

  開辟(p@)榨(zh4)油愛慕(m))

  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在課文中理解詞義;通讀課文,讀準多音字和常用詞語。

  2.檢查學生掌握情況。

  ①投影出示生字、詞和課后“讀讀寫寫”中常用詞語,讓學生認讀。

  ②說說容易錯的字,區別:“辟”與“僻”;“慕”與“暮”、“幕”、“墓”。

  ③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④讀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讀后說說哪個詞語不理解,提出來大家討論。

  四、指名讀課文,把握段意,明了重點

  概括段意:①我們姐弟幾個在我家后園的半畝空地上種花生,幾個月后居然收獲了。②收獲節上,父親與我們一起談花生的好處,使我們懂得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五、練習朗讀課文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和課后“讀讀寫寫”中詞語。

  2.做填空練習。(課后練習1)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本課時,激發興趣

  同學們,都吃過花生吧,喜歡吃嗎?(喜歡)那么著名作家許地山寫的這篇《落花生》是不是告訴我們花生什么樣子?如何好吃啊?(不是)而是以“落花生”為題,以“落花生”為線索寫了一件事,什么事?(我們種花生,過收獲節的事)(板書:種花生,過收獲節。)

  二、朗讀提問

  指名分段讀課文,大家看課文種花生和過收獲節兩部分內容,哪一部分是詳寫?學生讀后回答。(過收獲節是詳寫,是重點。)

  三、分析重點段

  (一)自己大聲讀“過收獲節”一段。

  1.思考:有誰來參加我們的收獲節?這個收獲節是怎么過的?

  2.回答問題:回答“1”后,讀書上的句子:“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你是怎么理解的?抓重點詞語談體會。

  (“天色不大好”、“難得”,體會到父親對我們的關心和愛。①肯定我們的勞動成果,分享勞動的快樂;②借這個機會教育我們。)

  3.回答:這個收獲節是怎么過的?(吃花生,談花生)哪個是重點?(談花生)

  (二)默讀第二段,劃出:有哪些人談花生?怎么談的?誰談的重要?(板書:我們談,父親談)

  1.回答前兩個問題后,分角色朗讀。

  2.回答誰談的重要?(父親談)

  3.指名讀父親的談話內容。思考:父親的話有幾方面意思?(贊花生、學花生)哪方面是重點?(學花生)

  4.贊美花生的什么?學花生的什么?

  自己讀父親兩次說的話,思考以上問題。

  5.指名分別讀父親第一、二次說的話,回答:花生的好處很多,它最可貴的地方是什么?父親將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在哪一點上贊美了花生?

  板書:

  6.指名讀父親第二次說的話,做填空練習(見課后)。多讀(2遍),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三)這時,“我”在父親的啟發教育下說……齊讀一遍,分析這句話的意義,字面意思抓“只”。在句中理解“只”的意思。概括這句話的意思。(做有用的人。)

  問: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實學。)對誰有用?(別人、社會、國家。)

  誰來舉例談一談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齊讀,體會其中的含義。

  四、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這篇課文以議花生的可貴之外,來說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學生說中心思想。

  (本文告訴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為了突出中心,作者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特點?(借物喻人,有詳有略,突出重點。)

  五、總結深化

  1.這篇課文借“落花生”來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作者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他父親的教誨和希望,后來就以“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終于成為一個著名作家。

  2.大家齊讀最后一節。(我們談到深夜才散……)

  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們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要有真才實學,有本領,將來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

  六、作業

  ①造句;②聽寫詞語;③抄寫句子。(課后練習3)

  四、課后反思

  教學中我們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該尊

  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教學實

  踐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蘋果推到另一

  極端,允許學生對事物作多種理解和評價

15落花生(通用14篇) 相關內容:
  • 落花生

    [教學目的]1、 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提高學生提問水平。2、 運用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父親的兩段話,體會落花生的品格。3、 以“我想做蘋果(或落花生)那樣的人”為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爭辯能力和創新意識。...

  • 15落花生

    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學張祖勤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掌握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 落花生

    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7個生字.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品質,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教學重難點1.了解種花生的過程,感受作者的語言...

  • 落花生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講述了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和主旨。...

  • 15、落花生

    共案部分課題:15、落花生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建構、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7個生字。2、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 15.落花生

    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會用“居然”造句。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 落花生

    設計理念:1.探究學習。強調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探究,自己體驗,在探究中獲得自己的感受,加深對文章的理解。2.合作學習。重視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重視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 15、落花生(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人教課標版教科書第九冊第十五課【教學目標】1.掌握本課7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會用“居然”造句。...

  • 落花生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65頁落花生【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七個生字,正確讀準多音字:空地、開辟、便宜,理解居然、可貴、愛慕、 分辨、體面等詞語2、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

  • 7《落花生》

    一、 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落花生看了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為它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

  • 落花生

    創造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幫助學生領悟到學習一篇按事情發順序寫的記敘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2、提高抓重點詞句、前后聯系讀懂課文的能力,體會諸葛亮的杰出才干。3、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落花生(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樸實無華的品格。使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 落花生

    一、導入新課1.指名三位學生上臺寫下自己的姓名并說出名字的含義。2.教師板書作者筆名“落華生”并請學生猜想它的含義。3.教師把“落華生”改寫為并介紹作者許地山。設問:許地山為什么把自己的筆名叫作“落華生”呢?以此導入新課。...

  • 落花生

    教學內容7、總課時3課時教學目標1、初步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2、學會5個生學,正確選擇本課中多音字的讀音;理解19個新詞語。3、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 落花生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提高學生提問水平。2、運用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父親的兩段話,體會的品格。3、以“我想做蘋果(或)那樣的人”為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爭辯能力和創新意識。...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五级绝黄在线观看 | 久久99久久99久久 | 69人人| 成人免费视频www在线观看我 |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日本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 野花香影院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免费观看成人av | 久久青青操 |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老熟妇 | 精品无码aⅤ无码免费专区 93在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欧美黄色片在线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欧美黑人喷潮水 | 91免费福利在线 |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h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美国黄色一级视频 | 精品va天堂亚洲国产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视频 | 免费观看全黄做爰大片国产 | 毛片毛片大全AAAA | 欧美一级淫片aaaaaaa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色欲网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 |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 |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软件 | 99爱国产|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成年肉动漫在线观看无码 | 久草福利在线 | 久久久综合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 成人午夜做爰视频免费看 | 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 | 狠狠五月激情六月丁香 | 一女被两男桶进去A片免费 五月婷婷久久中文无码 | 91久久人人夜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