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快樂的家園》說課稿
一、說教材“快樂的家園”是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的開端,學生將初步認識10以內的數,體會數的意義。 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數感;在數數、認數、讀數的過程中,要重視實物操作,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體會數的意義。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
2.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1~10的數,初步體會基數、序數的含義。
3.通過在具體情境中活動,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培養學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初步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知道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初步學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二、說教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注重通過多種情景來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認數過程。我在學生的知識、技能、心理特點等因素基礎上,營造情境氛圍,架起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之間,具體總是及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讓學生積極參與、體驗的含義……在已有知識經驗的支持下,自主能動的探索,實現教學的再創造。
三、說學法:
㈠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好學。
㈡運用多種手段,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學。
四、說教學流程。
(一)活動一:猜一猜
1.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有一位小動物要和我們一塊兒學習,你猜它是誰呢?它有:兩只長耳朵四條腿;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電腦出示:小白兔)
2.可愛的小白兔給我們帶來一幅美麗的圖畫:
這是它向往的快樂的家園。
(設計意圖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首先從創設“猜猜看它是什么動物”這一有趣的情境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他們以高昂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活動二:夸夸美麗的家園
1.(指著畫面)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家園,生活在這樣的家園里,小白兔一定會感到很快樂。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2.誰能說出圖上哪些東西的個數是“1”。(學生自由說)
3.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個數是“1”的事物,它們都可以用“1”來表示(電腦出示“1”)。“1”的威力可真大,它可以表示單個的一個蘿卜;也可以表示由許多個蘿卜組成的一筐蘿卜;還可以表示一座高山,一株小草等(電腦同時閃動一個蘿卜、一筐蘿卜、一座高山、一株小草)。
4.現在請你們看看自己的身體和周圍,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呢?(讓學生自由說,教師同時舉起實物或做手勢。)
5.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都說得很好(抓住現場:舉起一本書,說這是1本書,再拿來1本書,合起來就是2本書,可以用“2”來表示),誰來說2還能表示什么呢?
6.那3能表示什么呢?4能表示什么呢?(同桌互相說)昨天我們認識了1~10這幾個數,請你選1個數和小組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
(設計意圖沒有學生自己的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比較、概括,使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認數。這個過程使學生不但掌握知識,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對凌亂的認數順序進行整理,培養有序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