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周末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8~99頁的內容。
[教材簡析]
愉快的周末是一堂實踐活動課。安排這堂實踐活動課,目的是讓學生綜合運用前面所學的統計知識,20以內加減法的知識,幾、第幾的知識解決問題。教材安排了學生所熟悉的周末活動中的五個場景:“歌舞組”活動、“美術組”活動、“套圈游戲”活動、“過獨木橋”、“ 接力賽”的活動場面,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進行綜合練習。另外,教材還讓學生根據活動內容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這樣的內容,有利于學生形成數學的意識,在現實生活里捕捉數學問題。同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復習鞏固、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觀察、自主探究,解決數學問題。教學難點是讓學生通過討論、自主探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小組合作學習,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2在觀察、討論中逐步發展自主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3能綜合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發展初步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誰來說說一星期有幾天?(如學生回答聲音響亮又完整,就獎他一顆“說話響亮星”。)
2是呀!一星期有7天,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星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幾?(當有學生回答出“一星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六”時,教師可再提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有可能會說:“老師在數的時候,是從星期日開始往后數的,數到最后是星期六,所以一星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六。”教師可作出適當地評價,獎他一顆“認真聽講星”。)
3講述:按照歷法,星期日是一星期的第一天,安排第一天讓小朋友在家休息,是為了小朋友一星期能更好地學習,星期六是一星期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星期六”,也就是“周末”。(教師板書:周末)
4想一想:你在周末時參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呢?
5小朋友的周末生活真是豐富多彩。今天,我們在數學王國里也來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補充板書課題:愉快的周末)
二、師生合作,獲得新知
1我們來玩擲套圈的游戲。講述游戲規則:從前往后套中第1個圈得1分,套中第2個圈得2分,套中第3個圈得3分,套中第4個圈得4分,套中第5個圈得5分。
2請一位小朋友上前套3個圈。
3指名說說:這位小朋友一共得了幾分?你是怎么知道的?
4如果讓你來套3個圈,最多能得幾分?你的3個圈套在哪里?(先跟好朋友說,再匯報)
5有一位小朋友一共得了9分,他的3個圈套在哪里?(同桌討論,再交流)
6講述: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答案。下面,還有4個有趣的活動等著我們呢!請“小狗”隊先去1號場地(“歌舞組”活動場面)、“小猴”隊去2號場地(“美術組”活動場面)、“小豬”隊去3號場地(“過獨木橋”活動場面)、“小兔”隊去4號場地(“接力賽”活動場面),然后依次輪流交換,先請解說員(由班中的優秀生擔任,課前已培訓)上場,現在就請小組長帶著組員出發吧!
三、組內合作,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