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學案例與評析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詩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覺。
【案例】
師:你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他們分別是什么?
生:一年有四個季節,它們分別是春、夏、秋、冬。
師:(點擊課件:出現春夏秋冬四個字。)你在哪個季節做過哪些有趣的事?
生1:我夏天游過泳,捉過知了。
生2:冬天我堆過雪人。
生3:我喜歡秋天,秋天可以吃到好多水果。
生4:我喜歡春天,春天有好多花草,又好看又香,而且陽光也很暖和。
……
(學習生字夏秋冬)
師:(點擊課件:出現草芽圖、谷穗圖、荷葉圖、雪人圖。)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嗎?它們應該來到春、夏、秋、冬哪個字的身邊呢?誰上來操作?
生操作鼠標:將草芽圖移至春字的旁邊,谷穗圖移至秋字的旁邊。將荷葉圖移至夏字的旁邊,將雪人圖移至冬字的旁邊。
師:(點擊課件:草尖上出現了一張娃娃臉,他說:“我是春天。”荷葉一邊搖晃一邊說:“我是夏天。”谷穗一邊彎腰一邊說:“我是秋天。”雪人一邊蹦跳一邊大肚子一挺,頑皮的說:“我是冬天。”)這位同學真棒,將圖全部移正確了,這說明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請同學們打開書讀讀課文,看這首兒歌是如何寫四季的?讀之前可要想一想,我們怎樣才能讀好課文呢?
生1:要讀準字音,停頓適當,不錯不漏不添字。
生2:要注意語氣連貫,不能一字一頓的讀。
生3:要讀得有感情。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并在朗讀中學習生字說、對、是、葉、圓、雪、肚、就。(“草芽尖尖”可讀得輕細些,表現出草芽的柔嫩;“荷葉圓圓”可讀得飽滿些;谷穗“鞠著躬說”,可讀出謙虛的感覺;“雪人大肚子一挺”,可讀得頑皮些。)
生以個別讀、小組讀、輪流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
師: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幾段,請你多讀幾遍,還可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教師指導學生表演讀。
師:四季是如此美麗、可愛,同學們想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它的喜愛之情呢?
生:我想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加上動作來表達我對它的喜愛之情。
生:我想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四季的美麗。
生:我想用歌唱的形式來表達四季的美好。
【案例反思】
綜觀本課教學,我主要立足于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基點,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作為個性發展的心理因素之一,是我們必須十分注意的一個方面。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能否在開課前幾分鐘就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對上好一堂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春、夏、秋、冬四季在學生心目中是比較抽象的概念,為貼近學生生活,我讓他們回憶在哪個季節做過哪些有趣的事情,通過學生描述,四季似乎一下子回到了課堂,可讓學生摸之即觸。這樣學生對四季的變化有了一個潛意識的認識,同時對春、夏、秋、冬特有的景物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課文中出現的小草、荷葉、谷穗、雪人更是不在話下地就找出了與之對應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