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設計方案
方法如下:
(1)“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的最后排
看畫中的“山”有沒有顏色?要求學生把看到的告訴同學。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
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板書:遠看有色。)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2)“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
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板 書:近聽無聲。)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行該怎么讀呢?
(3)“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
去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板書:春去還在。)(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4)“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板書:人來不驚。)這是怎么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3、指導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好。(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
4、對照圖畫,同桌互相說說詩句意思。
5、讓學生猜出謎底:畫。)(展示掛圖)
6、引導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多媒體課件展示整幅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還可請學生上臺來當小詩人表演這首詩。
7、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結合畫面并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四、自主學習,拓展閱讀。
1、進入資料城,選擇自己喜歡的“謎語”或“猜一猜”大聲讀一讀。同時,看看自己認識哪些字?不會讀的可以找伙伴一起讀。讀完后,把剛認識的字告訴旁邊的同學。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能把喜歡的“謎語”或“猜一猜”記下來,看誰記得又多又好。(旨在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增大識字量。)
2、學生自主閱讀,老師巡視、指導。
3、檢查閱讀效果。
五、熟悉鍵盤,練習打寫。
1、 教師在資料城中挑一首謎語詩說說寫得怎樣好,然后讓學生仿寫謎語。
2、 學生練習打寫,師巡視。
(旨在提高學生的打寫能力,培養打寫興趣,養成網絡環境下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作品展示,評價交流。
抽個別同學的作品全體轉播,評點、表揚。
(旨在激勵學生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