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學設計(高鼎)
【教學目的】1、讀順古詩文字,讀懂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蘊涵的情感,進行有感情地誦讀訓練。
2、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感悟語言文字的優美。
3、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置疑解疑能力、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畫意入題,激發興趣
1、談話:
同學們喜歡春天嗎?回憶一下自己在春天里都有哪些活動?你當時的心情怎樣?能說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2、學生交談。
3、談話:
老師這里有一幅關于春天的畫,請大家按一定順序看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并說說看了畫面之后你有什么感覺?
(投影出示插圖)
4、學生交流。
5、談話:
清朝詩人高鼎在有一年的春天親眼目睹了這一畫面,并且有感而發作了一首詩,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習的《村居》。
(板書課題)
6、齊讀課題,解題。
二、初讀古詩,感知文字
1、請同學們看著畫面,聽老師范讀古詩,注意邊聽邊想,談談自己聽后的感受。
2、學生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確,并畫出生字多讀幾遍,然后在小組內檢查生字和古詩朗讀。
3、小組選派代表全班檢查古詩朗讀情況并正音。
三、嘗試釋疑,讀懂內容
1、這首古詩的內容比較淺顯,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自己理解詩句的意思?
2、學生回答。
3、下面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自學古詩,充分利用手上的資料,看看弄懂了哪些詞句的意思,并把小組同學學習中共同的難點找出來,全班共同解決。
4、學生小組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5、交流學習結果:
⑴ 拂:做動作幫助理解。
醉:聯系生活經驗(喝醉酒的樣子)幫助理解。
⑵ 結合插圖及生活經驗理解句意。
6、讓學生結合插圖說說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談聽后感受。
(鼓勵學生結合畫面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描述)
四、品味詩句,朗讀悟情
1、朗讀前兩句。
抓住“醉”字,對照圖畫,聯系往年見過的春日美景體會那種陶醉的感覺,然后將這種感覺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指名讀。
3、朗讀后兩句:
談談自己放風箏的情景和當時的的心情,帶著這種愉快的心情去讀這兩句詩。
自由練讀。
指名讀。
4、反復練習朗讀:
指名讀。
生生、師生比賽讀。
五、合理想象,還原意境
1、播放音樂,教師根據詩意進行語言描述,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展開想象。
2、說說剛才你在自己的腦海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何感受?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有創新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3、面對著這迷人的景色,如果你是一位詩人,你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學生回答)
4、那就讓我們和詩人一起面對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來吟詩一首吧。
學生起立,倒背雙手,面對畫面吟誦古詩。
六、課外延伸,深化拓展
1、如果你是一位畫家,學完這首古詩后,你最想干什么?
(鼓勵學生畫出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和感受,并融入自己獨特的想象)
2、古人特別喜歡贊美春天,流傳下來許多描寫春天的優美詩歌。請同學們課下每人搜集兩首,練習朗讀,準備舉行“春天,我愛你”古詩朗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