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教學設計
3.老師把生字卡片的拼音去掉還會讀嗎?(開火車讀所有生字卡片)隨機給生字“光”找朋友。
4.教學新偏旁“攵”。
5.游戲鞏固:看到小朋友學得這么認真,月亮姐姐帶著星星妹妹也趕來湊熱鬧了,月亮姐姐說:“星星妹妹后面藏著一個字,我來考考你們,誰能認識,我們就和她交朋友。”(課件出示月亮星星圖,指名一位學生上來點擊鼠標,大家一齊認讀),看到你們玩得這么開心,老師也想參加,行嗎?我來指,你來認,認的時候還可以站起來加上動作演一演這個字的意思。
(最后教師有意識地指向生字“靜”,讓學生靜下來,組織課堂常規。)
[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在充分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來選擇教學策略,真正體現以學定教,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部分學生對詩歌已耳熟能詳,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孩子自己識字,互幫互學。同時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讓生字多次復現,加以鞏固。在廣泛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孩子們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
四、誦讀表演,感悟詩韻
1.(課件出示插圖,配上古箏樂曲)小朋友,現在請你們靜靜地欣賞這幅圖,看看在這樣一個安靜的夜晚,月亮是怎么樣的?李白站在窗前干什么?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2.離開家鄉,離開親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說:難過、傷心、悲哀……)
3.讀全詩,感悟詩韻。
(1)教師范讀,再現意境。
(2)模仿練讀,想象意境。
(3)指名誦讀,以評促讀。
(4)角色表演: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一個靜靜的夜晚,站在窗前望著圓月……(生雙手合攏放在背后,深情吟誦)
(5)指名最佳表演者上臺表演,配以樂曲。
[古詩詞往往用字凝練,意境深遠,學生理解有一定困難,對于剛學古詩的一年級小朋友來說,學習古詩詞,重在讀,不在“懂”,對詩意的理解可以淡化模糊。]
五、寫字練習,學寫“頭”字
[寫字練習注意指導的細膩,書寫的規范和及時的反饋與矯正。]
六、課堂拓展,欣賞古詩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1.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范讀。
2.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3.這首詩中,你從哪兒感受到李白寫的是月亮?
4.寫月亮的詩很多,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別的人,看誰在課外還能背上一首寫月亮的詩。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們的語文教學應給學生搭建一個開放的、整體的、不斷建構的教學平臺,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知識背景下探索,獲得新知,體驗生活中的“大語文”。]
(作者單位:浙江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