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自選商場》教學反思
《識字二·自選商場》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有了興趣,就會讓智力開足馬力,閃出光輝,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
在上《自選商場》這一課之前,我讓學生搜集食品、鞋子、飲料和各種各樣的商品包裝盒、包裝紙,專門利用一節課,用它們在教室里像模像樣的擺起了超市,我當起了店老板,請學生到我的超市“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在“購買”時,必須把物品上面的字認識,才可把東西帶走,還要跟同學互相交流,讓學生在情境活動中進行識字教學。識字教學方法有很多,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課堂上不斷給學生展示在生活中識字的機會,學生識字的興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實物、圖片等識字。教室里有很多現成的實物,如門、窗、課桌、椅子、講臺、黑板、錄音機,我都在上面貼上詞語卡片,讓學生看到什么就認表示該實物的字。還分類進行識字比賽,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如學習用品類、水果類、蔬菜類、植物類、動物類、體育用品類等。
小學生識字的主渠道是“基于教材識字”,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教材,切實提高課堂識字教學效率,學生能夠認識所有教材中的認讀字,就已經很好地完成了新課程在識字教學方面所設定的戰略性目標——大量識字。但往往學生忘得也很快,這就有必要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鞏固”字,在大量閱讀中去“熟悉”字。
《自選商場》教學反思
聽了沈娟芳老師的課,感覺沈老師在這幾方面做得很有特色:
1、在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方面做得很好,開頭通過帶學生逛商店,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景中,因為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識字的興趣非常濃厚。
2、開放識字的課堂,聯系生活識字,讓學生說說你在生活中哪里看到是這個字。激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這里,設計了讓學生悟到識字的課堂就是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鼓勵他們隨時隨地主動識字。
3、在識字教學方面方法多樣。
首先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小朋友通過互相幫助、全體參與學習過程,再小組匯報讓學生自己讀出字音、分析字形。學生學得主動,從反饋情況看,學生掌握得很好,教師也發揮了引領作用,用積極評價方式激勵識字興趣。
《自選商場》教學反思
本節課繼續對識字方法進行訓練,比較前一節課,學生比較放開了,有的馬上能想出一些好方法。現在我把學生和我在課堂上所說的識字方法記錄如下:
奶:奶奶是女人。
巾:“|”是一根棒子,豎、橫折鉤是一塊毛巾,毛巾掛在棒子上。
筆:毛筆上面是用竹子做的,下面是用動物的毛做的。
業:兩豎一橫是兩把椅子,撇、點是兩個人,兩個人坐在兩把椅子上。
本:一把刀正在砍木頭。
一根木頭。
在一棵樹旁,有一條長長的小河。
毛:三根彎彎的毛。
另外要值得反思的是,現在的學生一般都去過超市,不像我們以前,還記得第一次去麥德隆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是多么的新鮮,東看看西摸摸。可是現在我讓他們說說去過哪些超市時,很少人能說出名字。請學生說說除了書里寫的面包、火腿腸、牙膏外,超市里還有什么東西呢?學生說上來的實在太少了,我計算了一下,全班合起來也不過10幾樣。有可能父母帶孩子見識的還比較少,以肯德基、新華書店居多。第二有可能是在逛超市時沒有有意地告訴孩子這是什么,那是什么,所以孩子只留下一個“多”的印象,具體有哪些東西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