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個學生都樂學──聽洪慧琴老師執教《識字二·自選商場》有感
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為語文教學實踐打開了一扇新的視窗。在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等新課程理念正成為教師們努力實踐與探索的熱門話題。今天,我們教研組認真聽了洪老師執教的《自選商場》一課,真是受益非淺。她在教學過程,尊重學生差異性、多樣性、獨特性的基礎上,針對學生體驗、理解的正確與否,區別對待,積極回應,讓我們聽課教師不住點頭。例如:你們去商場有什么感受?孩子們紛紛暢所欲言,有的說:“很舒服”。有的說:“能看到許多的商品。”有的說:“想迫不及待地去買物品。”洪老師都給予不同地肯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其次,洪老師善于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想象。上課不久,洪老師就帶學生在想象中進入商場。隨著學生地述說,老師一一出示物品,在學生欣喜的雙眼注視中,一個個生字也在興趣昂然中認識了。然后,洪老師請學生大聲讀一讀,比一比,看誰找得快,讀得準,聲音響亮,在學生中比一比誰認識的生字多,并讓學生在一定的愉悅情境中,給幾個組詞,并說說句子。拿出毛筆,讓學生說,毛筆的桿子是用什么做的?學生回答“竹”,從而引出了“竹字頭”的偏旁。這一系列的情景創設,把學生的心全牽住了,他們也不由自主地進入了想象的天地,思維也呈現了多元化,興趣被激發了,識字也輕松了,整堂課中教師把生字稱為“寶寶”,讓識字過程成為一個教師、學生與“寶寶”共處的過程,處處洋溢著濃濃的“愛”意,識字充滿了人文關愛。而且在識字中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在說話中鞏固識字,運用字詞。課中安排充分的時間,讓學生交流在商場中看到的商品,然后讓學生到假想的商店賣貨物,使識字、說話、交際有效地結合起來,既豐富了低年級學生的語言,又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的確,對于進入一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是一件既新鮮又陌生的事情,而今天洪老師執教的語文課卻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真可謂,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新理念、課改中成了潤滑劑,拉近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教材的距離,增進了彼此的親切感,從而使一年級的小朋友樂學、愛學、善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