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教學反思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
今天早晨晨讀的時候,帶領學生預習了課文《自己去吧》,上午第一節課就是語文課,我們學習了這一課課文。
我在學生讀熟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表演。我先找一名同學當小鴨,我當鴨媽媽,來進行模擬表演。哲哲同學自愿上來。他很有感情地說:“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我拍拍他的肩膀,說:“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哲哲就自己向前走了幾步,開始自己學習游泳(做游泳的動作)。過了一會兒,他說:“媽媽,我學會游泳了!” 我說:“孩子,你真棒!夸夸自己吧!” 他高興地跳了起來。他剛下去,就有很多同學舉手也想表演。我提示同學們說:“小鴨學游泳,剛下水的時候他心里怎么想的?他在學游泳的時候會遇到什么困難?它是怎樣克服的?它學會了游泳后心情會怎樣?”大家都說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于是我讓同學們一起當小鴨,我當媽媽,大家一塊表演。同學們都很投入,演的像模像樣的。我又讓同桌互相合作表演,同學們興致都很高。
對于小鷹學飛翔的第二段,我讓同學們自學,然后分角色朗讀、表演。效果也很好。
學習了課文,我問同學們:“小鴨、小鷹棒不棒?為什么?”引出學做事情不能事事依賴父母。要自己學著做的道理。然后我問同學們:“仔細想一想,最近你都自己學會了什么?是怎么學會的?”同學們積極發言。鄭思存同學說:“我看有的小朋友學滑冰很好,我就讓媽媽給我買了旱冰鞋,我自己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終于自己學會了!”陳治國說:“我爸爸給我買了自行車,我自己學會的。”邵圣業說:“我喜歡打籃球,我媽媽給我買了一個籃球,我自己在小區的操場上練會投籃的。”魏玉萍說:“老師布置了每天要跳繩20個的作業后,媽媽給我買了跳繩,我自己練會了跳繩。”劉明昊也說:“我看有的小朋友買了滑板車,很好玩,我讓媽媽給我買了滑板車,我很快就自己學會了。”……
看到同學們這樣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我想他們對這篇課文理解的也比較到位了。孩子們以后還會自己做更多的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課堂的學習,擴展,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孩子們自己學、自己做事情的愿望。把語文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去,我想這是最好的!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課標教材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鴨和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課文內容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能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本課的教學以拓寬語文學習內容為主要設計理念,可把語文課堂變成編演童話劇的舞臺。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創新體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與編演童話劇的實踐中學習課文。感悟課文、拓展課文。在教學小鴨游泳這一部分的時候,我是這樣進行的。
孩子在那里?快來
一上課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1 小河邊的早晨美麗而又寧靜。河水醒來了,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邊的小草醒來了,伸伸懶腰,對著河水照鏡子;鴨媽媽和小鴨也醒來了,一起來到小河邊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鴨看見了清清的河水,喜歡極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還不會游泳,該怎么辦呢?小鴨會怎樣對媽媽說?媽媽會幫助它嗎?接著出示課文第一段中小鴨和媽媽的對話。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提示學生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讀讀拼音,問問同學或老師。請人讀同學們評議,啟發學生讀出恰如其分的語氣,在分角色練讀中熟練課文對話,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從而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來,我現在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分角色朗讀課文。2啟發想像,嘗試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