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創造“激情、對話、展示”的空間——《自己去吧》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分小組討論、表演)
指名學生表演。(進行評比,予以鼓勵)
[根據文本展開合理想象,促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解,我覺得,這樣做是符合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創造性閱讀”的思想的。]
4.齊讀第一自然段。
5.分角色背誦第一自然段。
三、自主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剛才大家的表演真是精彩極了,非常有趣。課文后半部分小鷹學會飛翔的故事也很有趣,想學嗎?有一個小朋友也很想學,他這樣對我說
課件出示:老師,您能帶我們學習小鷹學飛翔的故事嗎?
指名生讀。
2.師:你覺得我會怎么說?
生1:你去學吧。
生2:你自己去學吧。
生3:這個故事不難學,自己去學吧。
師:這正是老師想說的。那我們就自己學一學小鷹學飛翔的故事吧。
[仿照課文對話設計這樣一個過渡環節,讓學生自己能學的自己去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意識。]
3.請各小組帶著問題表演讀或者合作讀。
4.生以各種形式匯報學習結果,如:朗讀,表演。
四、總結延伸,指導書寫
1.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師小結:學本領要自己學,從小培養獨立生活能力,不依賴父母生活。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怎么樣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誰說一說你自己學會了什么呢?
2.生拿著自己的照片上臺來說,說的好的同學把照片貼在黑板上。
3.師:大家說得真好,我發現大家在生活中都是勇敢的小鴨和小鷹。真是太了不起了!
能干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寫這兩個字。(課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生字:東 西)
(1)師范寫,生觀察并說說要提醒大家寫時注意什么。
(2)生描一描,寫一寫。
五、作業
1.朗讀和背誦課文。
2.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表演給父母看。
3.回家后自己去學會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回來介紹給大家聽。
板書設計:
14、自己去吧
小鴨圖 小鷹圖 貼學生的照片
自己去游 自己去看 自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