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教學反思
三、本案例有機地進行了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的整合。
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了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畫面中優美的自然風光,小伙伴美好的心靈,激活了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他們對課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產生了深刻的感受,喚起了他們對高尚情操及高尚行為的追求。
文中人物瑪莎在多媒體畫面中多次出現,讓她帶學生一起去春游,并讓她和學生直接對話,把他們帶入情境中,這樣的設計使學生感到了“瑪莎”就是自己的小伙伴,就是小朋友的當中的一員,讓學生從內心認可這一角色,從而產生了較佳的學習心態,輕松愉快地參與學習。教師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有機地將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進行了整合,優化了語文課堂教學。
當然,在教學中還有一些不夠完善之處,如,在朗讀中,學生對課文的體驗和感受是存在著差異的。因此,在朗讀時,不應該要求一致,應該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語氣、語調和情感處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