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教學反思
一堂課下來,有不錯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的不足。在分析人物的語句時,對于句字中的“字”挖掘得不夠深,課件的制作也有所欠缺,沒能讓圖文有機結合在一張上,從而造成了設一個問題,解答之后,又請了學生多說了一次,比較羅嗦,不夠簡潔,這說明:要上好一堂課必須多多磨課,一次不成,第二次改進,第三次再努力,一點點進步,就會“取眾人之長,不己之短,”以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只要用心教,就會有更精彩的表現!
《小伙伴》教學反思
一年級學生年齡尚小,而且基本上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不懂如何去關心、幫助別人。《小伙伴》小中見大,描繪的是三個小伙伴對待瑪莎丟了書包后的不同表現,旨在說明一個道理: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整篇課文充滿人文情感,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故而學習本文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對于這樣一篇生活情趣盎然的短文,通過討論、反復朗讀、聯系生活談感受等手段,引導學生在讀著自己喜愛的故事中產生了與幫助他人的愿望,成了本課力求突破的關鍵。
1.在活動中展開教學,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綜觀全課的設計,主要通過“猜謎拓手印”、“小組表演朗讀”、“圖配文藝術畫展示”三大活動鋪展開教學,這些活動使學生感覺不像是在上課,更像是在游戲,因而激起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興高采烈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新課程改革呼吁“以學生為主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喚起學生積極參與正是自主學習的前提。
2.小組表演朗讀,發揮合作學習優勢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我們尤其應當重視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精講多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由于本課主要是對話,而且表現的是生活場景,故而可以借助表演的方式使學生在演中讀,邊演邊讀,既注意不同角色的語氣變化,更重要的是深入角色的內心,充分體會到晚輩的孝順和長輩的慈愛。同時,小組合作表演朗讀調動了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在切磋中提高有感情朗讀的水平,深化了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
3.激活體驗,彰顯人文,多元發展
小讀者多數是獨生子女,與安東相比,在幫助別人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請學生展示個人圖配文的藝術拓印畫,說說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我們的小伙伴是怎么對待我們的,這一設計的意圖在于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深刻感悟教材的思想情感,使平面的文本閱讀成為一次個性化的生命體驗。另外,圖配文的藝術拓印畫與“愛心服務卡”的實施活動,綜合了美術、語文等學科的學習,有助于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滲透了可貴的情感教育,猶如火花點燃了學生心靈世界的關心,幫助別人之情。
4.識字方式多樣,巧借板書強化
字詞的學習是低年級語文閱讀課的重點之一,通過動作演示識記“掰”,再巧妙地借助板書,加強“伙”、“伴”等字的記憶,以及借助讀長句鞏固其他字的識記,等等。形式多樣的識字增添了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散發出活潑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