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學生自由讀文幾次。(充分讀)
2、出示課文六幅圖畫,引導學生簡述課文。
【目的:使學生對課文有更全面的了解,有整體印象,同時又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看、說、記的能力。】
三、“玩”中學字詞。
1、圈生字,讀生字詞。
(1)生用筆找生字,找到一個,叫三聲它的名字,別讓它跑了!
(2)利用課題資源平臺中的“我會讀”,進行“讀詞大賽”。
2、 “謎語大比拼”。
(1)學生給生字編字謎。
(2)個別競猜、分組打擂競猜。
3、“詞語接龍”。
規則:用生字組詞,分組在一定的時間內說得多而對的為勝。
4、“句子選美”。
老師出詞語,分組派代表說句子,評出“最美”句子。
5、進入資源平臺“識字通”,自由讀兒歌、故事等。
【目的:讓學生既在“玩”,又在自主、愉快地學。在“玩”中發展思維及聽說的能力,開發他們“創造記憶”字詞的綜合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
四、練習書寫。
1、請大家先認真觀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獨立寫一個。(書上田格中的字)
2、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教師電腦出示帶田格的生字,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并請同學說一說要注意的地方。
3、學生看電腦博士是怎樣寫的?(電腦演示加錄音)
4、請學生書寫田格中的第二個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5、鼓勵學生到黑板上書寫漢字,進行“小小書法家評選”。
6、學生評議:展示學生書寫情況,說說哪些字寫的好,哪些字寫的不夠理想。
【目的:通過新鮮、靈活的語言設計,把“死”的變“活”的,讓漢字更具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五、打寫練習。
形式:
1、用生字擴詞。
2、用一個生字組詞后,進行詞語接龍。
3、用生字組詞,再用生詞寫一句話。
【目的:通過打寫,培養學生擴詞、寫話的能力,同時積累更多的詞語。】
六、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 啟發談話,激趣促讀。
同學們,假如我們把《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拍成動畫片,你們愿意嗎?下面我宣布:《小蝌蚪找媽媽》演員選拔賽現在開始了!請各參加預選的同學先做好以下準備:
1、自己熟悉課文,故事情節和對話部分反復讀、揣摩、記憶。
2、自由結合對臺詞。
【目的:以“演員選拔”的形式激發學生“讀”欲望。】
二、 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1、學生按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分開坐。
2、評價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目的:對角色的理解就是對課文的理解,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理解。】
三、 讀中感悟,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播放課件,出示課文內容)。
(1)貼小蝌蚪圖片,你們看,池塘里蝌蚪多嗎?(板貼:沒腿蝌蚪)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小蝌蚪是什么樣子的?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描寫的呢?小蝌蚪現在在做什么呀?快活是什么意思?
(2)指導朗讀:誰能用快活的心情地來讀讀這一段?
2、在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有一句話出現了三次,你能找到嗎?(小蝌蚪游呀游……)哪個 “小蝌蚪”來說說這三處“游”得一樣嗎?(1、高興2、著急3、艱難)
3、 出示第二、三幅圖畫,試讀二三段。
(1) 一邊看分段動畫,一邊思考:小蝌蚪的的身體發生了什么變化?遇到了誰?找到媽媽了嗎?
(2) 小蝌蚪游啊游, 身體有什么變化? (先是長后腿,接著又長了前腿)(板貼:長了后、前腿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