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教學設計和教材解讀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我們輕松地學完了第一自然段,第二段一定也會學得很輕松。
誰來讀第二段?誰也想讀?想讀的一起讀。
春天的風和冬天的風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練讀“春風輕輕地吹”。
師引讀:吹綠了——,吹紅了——,吹來了——,吹醒了——。想象說話:假如你就是柳樹,你就是桃花,你想對春風說句什么話?(我想對春風說:春風,你多么溫柔啊!吹得我們真舒服。)
這一段還告訴我們大家,春天是個種植的好季節呢?趕快找一找是哪一句?
你們有沒有去種樹或種花?種了什么?除了種樹和種花,在春天里,還有好多小朋友喜歡的活動呢,你最喜歡什么活動呢?
背誦第二自然段。(準備一到兩分鐘再試背。)
(六)背誦全文。
分段背:男生背第一段,女生背第二段。交換背。
集體背全文。
(七)拓展題。
學了這首詩歌,你們有什么感受?(春天真是個美麗的世界。)
聰明題:填空
柳(綠)花(紅) 桃(紅)柳(綠) 鳥(語)花(香)
萬(紫)千(紅) (和)風(細)雨 (鶯)歌(燕)舞
小結:小朋友,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許多大人和孩子都寫了許許多多的文章來贊美春天。課后你們再去找一些文章來讀一讀吧。
《春風吹》教材解讀 右手年華
《春風吹》是一篇兒童詩,它是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后選讀課文。這篇課文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讀易背,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也深受我的喜愛。這是我選上這篇課文的第一個理由。
全文分兩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了春天里代表性植物桃花和柳樹的變化,以及代表性動物燕子和青蛙的生活變化。第二自然段寫了春風、春雨的特點以及人們在春天里喜歡的活動。
我選上這篇課文的第二個理由是:孩子們喜歡春天,喜歡春天里大自然美麗的景色;喜歡春天里春游、放風箏的活動。對于春天,我想他們一定有很多感受。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首先要讀準前鼻音跟后鼻音的字以及翹舌音的字,它們是:春、吹、樹、種(翹舌音) 風、醒、輕、青、種(后鼻音)。其次,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三、知道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感受春天的美好。四、能仿造課文寫幾句話。
學習詩的第一節,可先讓學生自己朗讀課文,再想一想這一節講了春天哪些景物,從哪些詞語中知道的,然后結合詩句和觀看投影片,指導學生理解“綠、紅、來、醒”的意思。“綠”是指柳樹發芽,長出了綠葉。“紅”是指桃樹上開滿了粉紅色的花朵。“來”是說燕子在南方度過了冬天,又飛回來了。“醒”是說青蛙經過冬眠又醒過來了。還可以啟發學生聯系實際看到的事物,說說在春天里還有哪些變化,以加深學生對春天的認識。并給學生設計了一道聰明題:根據這一段的內容,結合學過的知識來說幾個四字詞語,如:柳(綠)花(紅)、桃(紅)柳(綠)、鳥(語)花(香)。
第二節可以啟發學生比較“春風吹”和“春風輕輕地吹”有什么不同;“春雨下”和“春雨細細地下”有什么不同。還可以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春風、春雨都是什么樣的,并且和冬天的風,夏天的雨進行比較,使學生體會到春風輕柔,春雨細微的特點。這里也給學生設計了一道聰明題:說一個學過的四字詞語:(和)風(細)雨。第二節的第二句“大家快來種樹,大家快來種花”,其中的“快”,表明春天是種植的大好時機,時不待人,應當趕快行動起來,使他們認識到只有春天種得及時,秋天才能有收獲,教育學生珍惜春光。
最后,讓學生仿造課文說一句或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