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讀課文》教學設計之一(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
教學目標: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12個(包括多音字“教”),會寫4個,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友誼的美好與可貴,培養尊重朋友、愛朋友的美德。
3.發展與人合作的參與意識和組織語言及動手的能力;在表演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求異思維及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冬冬讀課文時同學們為什么都笑起來?”懂得怎樣才是真正的朋友,培養尊重朋友、愛朋友的美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想聽嗎?(想)仔細聽,歌中唱的什么?(放mtv《找朋友》,師生拍手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講朋友的課文《冬冬讀課文》。
[由于本篇課文較平實,沒有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畫、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所以學生可能對它不太感興趣。于是我從學生熟悉、喜愛的歌曲《找朋友》入手,使學生在聽歌、唱歌的同時,不知不覺地進入到本課的學習中,并結合課題,認識“讀課文”三個生字。]
二、初讀課文,探究識字。
(一)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學生嘗試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子,圈出不認識的字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解決。
2.同桌互讀。一個讀一個聽,遇到問題相互交流、解決。
3.小組間合作讀。(學生根據自己意愿讀給本組同學聽,也可以讀給其他組的同學聽。)
4.匯報交流讀。(誰讀得最棒?你能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嗎?這位同學讀的時候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評一評。)
[在這一環節中,我把學生的主要活動放在“讀”上,指導學生試讀、同桌讀、小組讀、指名讀等,給每個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在反復讀的活動中,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的感知,同時從中感受到讀書的樂趣。此外,我還利用學生互評、自評手段,指導學生養成認真傾聽、善于發現別人優點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他們也會不由自主的將自己與他人作比較,進行隱性的自我評價。]
(二)識字教學。
(課件出示生動的水果卡通圖)每個水果后面都藏著一個詞娃娃你能又快又準地讀出來嗎?
1.摘卡識字中貫穿自讀、領讀、“開火車”讀、“找朋友”(用喜歡的字組詞或說話)。
2.集體交流識字好辦法。
①你都記住了哪些字?把你的好辦法說給同學聽聽。
②“讀、課、請”這三個字與什么有關?你還知道哪些帶有言字旁的字?
③你能用什么好辦法記住“站”、“這”兩字?④這些字中你認為哪個最難記,你是怎樣記住它的?(同學間匯報、交流識字方法)
3.出示句子:“教室里沒有人再笑了”,“哥哥教妹妹寫字”,讀中體會多音字“教”的不同用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體現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4.小組合作“疊高樓”,鞏固生字的掌握情況。
[生字教學對一年級兒童來說往往很枯燥,為達到識字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我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采用了摘卡識字、“開火車”認讀、“疊高樓”等游戲識字法,學生以極大的興趣參與識字游戲,個個迫不及待、躍躍欲試,培養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達到了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