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語》教學設(shè)計之二
②這里有兩個謎語,大家猜猜看答案是什么呢?
③好,同學們回去想一想,為什么答案會是眼睛和耳朵而不是其他的呢?
⑷作業(yè)
把生字每一個寫三遍,每一個生字組一個詞,每個詞也同樣寫三遍。
第2課時
⑴導(dǎo)語
上節(jié)課老師問了個問題,請同學們回去思考的“為什么答案是眼睛和耳朵呢?”同學們怎么看出來的呢?
⑵分析課文
①我們先來觀察一下同桌同學的眼睛,你都能發(fā)現(xiàn)什么?“上邊毛,下邊毛”指的是我們的睫毛,中間是我們的眼珠,是什么顏色的呢?再看看是什么形狀的呢?那么它和我們遇到的葡萄像不像啊?
前面的幾句話,“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把我們眼睛的最基本的特征都講出來了,所以我們同學能很快猜出他說的是眼睛。
②“中間一顆黑葡萄”這句話,用了一個修辭方法,它叫做“比喻”。就是把一樣東西比做另一樣東西,把眼睛比做葡萄。當然兩者必須有相似之處,就像眼睛和葡萄他們的形狀是一樣的,而眼睛是黑的,黑葡萄的顏色也是黑的。下面我們請同學也模仿它的樣子來造句子,運用一下比喻手法。
③“猜不著,請你對我瞧一瞧”同學們是用什么瞧的呢?對了,是用眼睛,所以這句話給同學們一個小小的提示,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
④我們再來看下面這個謎語。這個謎語和上面那個很像,誰能做做小老師來分析一下?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同學們把小提示找出來了嗎?大家再來互相觀察一下。
⑶課后練習
①(板書“棵”、“顆”)這兩個字的發(fā)音是一樣的,而且也很像,那么他們有什么區(qū)別呢?第一個是“木”字旁,第二個是“頁”字旁。這我們在上節(jié)課已經(jīng)學過了。
第一個“木”字旁是用來修飾樹木的,我們可以說“一棵樹”。誰來用它造句子?
第二個“顆”我們上節(jié)課舉過例子,“一顆糖、一顆星星”,這個顆一般是用來修飾圓形形小顆粒的東西。如:“一顆珍珠、一顆牙齒”等,誰能用它來造句子呢?
下面我們來做題目。
②(板書“坐”、“座”)這兩個字的發(fā)音也是一樣的,而且也是很像,那么我們該怎么區(qū)別他們呢?
“坐”是個動詞,“座”是名詞。所以我們說“請坐”(板書)時要用“坐”,“座位”(板書)時用“座”。我們請兩位同學來造句。
好下面我們來做課本中的題目。
③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很多的量詞,如:一位學生,一把椅子,一塊黑板。下面我們就來做題,這些我們平時遇到的詞的搭配是需要我們用新去記憶的,我們要用得合適。
⑷試背誦課文
⑸作業(yè)
背誦課文,復(fù)習新詞,預(yù)習下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