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6》說課設計和教學反思
2、探究發現法
根據老師的引導,運用所學的知識,訓練學生發現詞串在組成形式上的共同點,以及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如在教學時,出示"爺爺、奶奶、小丁丁"問:"你發現這幾個詞有什么秘密嗎?"[每個詞的最后一個字是輕聲]。學生在探究中發現了詞串組成的規律后,朗讀起來就更真切、自然。
3、披文入境,再造想象
在反復誦讀中配合插圖展開合理的再造想象,使學生披文入境,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具體,更形象。
通過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始終保持思維活躍,探究意識強烈的最佳狀態。
四、優化組合,合理安排,說程序
1、情感熏染,導入新課
語文是一門情感性很強的學科,課文積極的思想情感熏陶,對育人作用是誰也不會否認的。
這節課的導入,以情感熏染的藝術手段,讓學生齊唱《閃爍的小星》這首歌曲,然后問:"這首歌里講到了什么?"導入。這樣通過音樂渲染,即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使整堂課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2、創設情境,感知全文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播放夜晚滿天繁星的景象,引導學生識字說話,依據課文的內容,相機出現"爺爺、奶奶、小丁丁"引導觀察這三個詞的特點(最后一個字都是輕聲)接著想象祖孫三個在院子里,爺爺手拿蒲扇,指著滿天繁星會說什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然后講述"牽牛、織女"的故事,擴展課文內容,把大語文觀引進課堂。
3、練讀,積累詞語
通過學生的多種形式的讀,來積累語言,在本節課有小組讀,小老師領讀,男女生讀,老師范讀,想象讀等,在這當中加入學生的評價,這樣既能加深對本課意境的理解,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進一步增強語感,積累語言。
4、鞏固練習,擴展游戲
借助課件,采用"找朋友"的形式,使學生把識字與觀察認識事物相結合。
5、自主寫字
教學3個生字,由學生當小老師指導寫字,強調新筆畫"橫折折折鉤" ,然后進行評議,由學生自己為自己評分,整堂課力求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變"我學會"為"我會學",努力創造一個讓學生學得有興趣,學得有收獲的課堂景觀。
6、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
反思
我上的課文是《識字6》第一課時,這是一篇以"詞串"形式識字的課文。在教學中我能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教學我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達到了課程目標的要求,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㈠激趣導入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很大程序上不是由于內在的學習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的肯定、課堂氣氛、情境創設等外在因素,因此,其學習過程往往伴隨著濃厚的個人情緒,他們覺得有趣,就學得積極、主動;反之,就學得消極,被動。在本節課中,我能努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變抽象為形象,變無趣為有趣。
在課的導入上,我與小朋友們一起唱《閃爍的小星》這首歌,直接告訴小朋友天上很多很多的星星就叫"繁星",課文導入直觀、自然。做到課伊始,趣即生。學生一開始上課,就充滿了好奇心,馬上就被老師給吸引過來。通過這樣新穎的教學方法,使整堂課對學生有吸引力,讓學生有滋有味地學,興趣盎然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