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珠》說課
教材分析《東方明珠》是小學語文國標本第一冊第六篇課文,課文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和精彩的圖片向人們介紹了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展示了她的雄偉壯觀,歌頌了我國建設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的輝煌成就。全文共三個自然段,分別講述了東方明珠的位置,名字,外觀,夜景。文章結(jié)構緊湊,層次清晰,短小精悍,圓活自如。
本課的學習,在鞏固漢語拼音的同時,重點推進學生的朗讀水平,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對于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要求及本課教材的文本特點,我確定以下——
教學目標:
雙基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8個生字,其中兩條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情意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上海廣播電視塔雄偉壯麗的形象,了解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本課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初讀感知,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學會生字“東”“方”“有”“廣”“電”。
第二課時,精讀課文,有感悟的朗讀品味,在熟讀的基礎上嘗試背誦課文,學會生字“頭”“了”“是”。
教學重點是讀背課文和識字寫字。
難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朗讀,做到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小語大綱》中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
教具準備: 圖片 卡片 錄音材料
說教法學法
教法:本課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同時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品悟,緊抓朗讀訓練,在師生及生生互動中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 .情境創(chuàng)設:李吉林老師大力提倡情境教學,即是以生動形象的場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把教師的語言和情感,教學內(nèi)容及課堂氣氛作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于學生的意識,達到學生主動學習和整體、和諧發(fā)展的目的,其特點是形真、情深、意遠。本課中,我搜集并展示許多精彩的圖片資料,使小朋友能很快的把握東方明珠塔的整體形狀,對文章的內(nèi)容就有了一個整體的理解。尤其是文中對“巨人”和“五光十色”這兩個詞語的理解,借助了音像資料,學生一下子就在腦中建立好了形象。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視覺享受下更深、更好地體味了文本的語言。
2.自主品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給予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讀體會,利用多種朗讀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興趣。一年級的課文簡單淺顯,在每次讀書之前我都精心設置了一個導入過程,力求通過一些粗略、寬松問題創(chuàng)設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讀中品味。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語文課堂應是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是一個寬松而又和諧的課堂,在本節(jié)課中,師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進行了互動,當孩子們看見我把自己在東方明珠前的照片帶給他們看時,他們一定無比興奮,他們一定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當我把小朋友畫得“東方明珠”給她們欣賞時,他們都忍不住贊嘆,并且躍躍欲試,再如教師的多次引導,學生的合作交流等,都使課堂明快、活潑。
學法: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學生學習主要以讀為主,以互動交流學習為輔。重點抓朗讀訓練,安排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具體的感受韻文中的激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