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神舟號”說課
[說教材]
本課是一篇科普童話,故事情節簡單有趣,很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給他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低年級的小朋友一般都會喜歡讀。只是這篇文章對于一年級小朋友來說有點長,要想讓他們自讀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是一件難事。其次,本課還是以對話的形式展開故事情節的。學生第一次接觸這樣的文章,會分不清哪句話是嫦娥姐姐說的,哪句話是飛船弟弟說的。這點很需要教師的指導。包括分角色朗讀、分角色表演,這都是孩子第一次接觸,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但是,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采用這些形式來朗讀課文,會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國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激勵學生從小刻苦學習,將來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4、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有關飛船的知識,初步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和課外閱讀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輕聲音節的朗讀和長句子的朗讀。
2、生字教學,“飛”和“么”這兩個字看似簡單,要孩子寫好卻不太容易。可以把它們作為生字教學的重點。
3、展開豐富的想象。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說教法、學法]
我從抓好聽、說、讀、寫這幾個訓練點來談對文本的理解及教學設想:
一、抓好聽的訓練。
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是低年級每一課都要堅持練習的,培養孩子專聽老師講的習慣,培養孩子認真聽其他同學發言的習慣,做到不重復別人的發言,發現有錯誤及時糾正。
二、抓好讀的訓練。
讀是低年級的重點,讓孩子們充分讀,把文本讀通讀順,才能理解文本。這一篇課文比較前面幾篇內容要長得多,所以就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輔導學生朗讀。要讀正確首先要讓學生注意漢字的音節,學生在自讀課文的時候,適當時間拼拼課文音節,一來復習復習漢語拼音字母,二來讓學生注意一些字音的變化。
這篇課文是以嫦娥姐姐和飛船弟弟相遇后的對話展開的,所以我認為引導學生讀好對話很重要,指導學生通過標點符號、提示語等來體會語氣和人物內心。“嫦娥姐姐”的話要讀得親切。“飛船”的話要讀出肯定、自豪的語氣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來演一演,那就更好了。這篇課文的教學還可以相機引導學生認識引號、問號等標點符號。
三、抓好說話訓練。
可以結合課后進行說話訓練,課后練習3:想一想,嫦娥姐姐回到家鄉看到了什么?這一練習旨在指導學生想象說話,激發孩子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如何達到練習目的是個難點。因為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問法,思路轉一個彎,不那么容易做到。教學中我們不妨可以這樣改一改:嫦娥姐姐回到了家鄉,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哪位小朋友來給嫦娥姐姐當導游,向她介紹家鄉?然后根據課文的插圖,以及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生活環境作一些簡單的描述。可設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