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教案西師版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風來時萬物的變化。教學重點難點:1、認識、會寫生字。2、理解課文內容。教學準備:教師:生字卡片。學生:預習課文,自制生字卡片。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 謎語激趣,談話引入。1、孩子們,今天天氣不錯,咱們來猜個謎語吧。ǔ鍪荆涸苾阂娝屄罚鐑阂娝鼜澭。樹兒點它點頭,花兒見它微笑。)(生猜)2、你們真棒,一下就能猜出這謎底是“風”,板書:風3、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你們都是從哪些地方看見過風呀?(孩子們自己說)4、是呀,我們生活中,風無處不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葉圣陶老爺爺的《風》,去看看風到底在哪里?(補全課題:14、風)生讀課題。二、 初步感知,認讀生字。1、教師范讀,生輕聲跟讀。2、生自讀,對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借助拼音,多讀幾次。3、生再讀,勾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4、同桌借助自制卡片,玩找字游戲。(如:問:用用用,你在哪里?答:用用用,我在這里。)5、檢查生字學習。a、 將生字板書黑板,讓生上來問,其余生作答。b、 讓全班生找字卡,師說問句,生答,并讀。c、 開火車讀生字。d、 齊讀。三、 再讀課文,理解內容。1、將生字送進課文,再次讀文,邊讀邊思考:風都到過哪里?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2、生自讀。3、交流:風到過“樹葉、林木、河水” 但是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理解:顫動) 但是林木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正走過。 但是河水起波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4、討論:為什么樹葉顫動、林木點頭、河水起波時我們知道風在哪了?5、交流6、指導生讀。四、 課堂小結。風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可以從風使周圍事物發生的變化中感覺到風的存在。
第二課時一、 鞏固生字,導入新課。1、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2、為生字找朋友組詞。3、在上節課,咱們知道了風在樹葉、在林木、在河水,還有哪些呢,讓我們從生活中來看看吧!二、 畫風延伸,背誦全文。1、讓生討論:生活中我們在哪些地方看見過風?2、交流。3、用畫將你所看到的風畫下來。4、介紹自己畫的風。要求:說出風在哪兒?你憑什么說風在這兒呢?(生介紹時補全板書)5、帶領生將補充的內容送入課文中,再讀課文。6、借助板書,背誦全文。三、 識記生字,指導書寫。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2、讓生認讀,并說出各個字的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