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秋姑娘的信》教學設計
一、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1、(出示實物楓葉圖)秋天到了,楓樹上的葉子都紅了,美嗎?閉上眼睛(師拿走葉子,剩下光禿禿的樹干),睜開眼睛,你發現了什么?你會怎么問呢?
出示第六自然段: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
2、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讀,相機指導朗讀。“咦”要讀出好奇、驚異的語氣和問句的讀法。
4、范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是呀,葉子都到哪兒去了呢?我們來讀讀這段話。
【課伊始,就有意識地造成懸念,激起遐想,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行閱讀。】
二、自我質疑,揭示課題
1、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楓葉,給她的好朋友們寫信。
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的不連貫的地方多讀幾遍。
2、指名讀,進行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
3、再自由讀這段話,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4、反饋交流:“片片楓葉”說明秋姑娘寫的信很多:“好朋友們”是告訴我們秋姑娘把信寫給了誰。
5、指導朗讀:讀出語氣的輕緩。指名讀——同桌互讀,相互評價。
6、讀了這句話,你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的自我質疑是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良策。】
過渡揭題: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秋姑娘的信》。板書課題:秋姑娘的信
三、品讀結合,積累語言
1、(播放第二至五自然段的錄音)想:秋姑娘給哪些好朋友寫信呢?
2、學生回答問題,師相機貼大雁、松鼠、青蛙、山村孩子圖(提示學生把話說完整)
3、師:秋姑娘在信上寫了什么呢?請小朋友打開書大聲朗讀,你最喜歡的信可以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課文)
4、出示詞語,檢查學生讀的情況。
大雁小心青蛙被子著涼生病
松鼠準備充足食品山村裹
5、小朋友讀得很認真,你愿意為大家讀秋姑娘寫給哪位好朋友的信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教學第二至五自然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要(),秋姑娘讓它們()。
2、還有哪兒不懂的可以問一問。相機板書:南去
3、師: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遙遠的南方去過冬,一路上一定會遇到很多危險與困難,所以秋姑娘讓它們——多加小心。
4、你覺得秋姑娘怎么樣?
5、指導朗讀:指導體會讀出關心、體貼的語氣。指名讀——范讀——指名讀——齊讀。
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讀得怎么樣。
【“評價”不再是老師的專利,學生在自評與互評中明白了自己的優缺點,發展了語言能力。】
2、交流讀懂的與不懂的地方。
理解:冬眠
(出示圖)瞧,冬天到了,青蛙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個冬天呢!還有哪些動物也和青蛙一樣過冬的?(刺猬、蛇、癩蛤蟆、蚯蚓……)
師:小朋友知道的課外知識可真多呀!這些動物都要“冬眠”。齊讀:冬眠
【概念是思維的基礎,教給學生正確的概念是雙學的基礎要求。結合學生的課外知識和生活經驗來理解詞語,較直觀形象,學生易懂。】
3、師:你能用這樣的話說說嗎?出示句式:秋天到了,青蛙要(),秋姑娘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