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春天的手》教案
課件:兒歌第5、6節內容和小朋友戶外活動的圖片
(在黑板上貼出“拍著、肩膀、活潑、健壯、拉住”幾個新詞。)
四、展示春景,陶冶情操
1、看一看:同學們真的了不起,現在居然把所有的新詞都給找出來了,我們帶他們一起去看看美麗的春天,好嗎?
課件:春天的視頻資料
2、說一說:你們能說說看后的感覺嗎?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歌呢?
3、讀一讀:有感情地自讀課文。
五、游戲開首,鞏固識字
1、搶認新詞
課件:新詞在蝴蝶的翅膀上,帶上拼音,一個一個地出現
2、游戲:對口令奪紅旗
3、啟發用多種方法記字,學習提手旁
課件:生字寶寶
4、游戲:開火車
5、給生字組詞
課件:生字開花
6、送生字寶寶回家
(一邊讀課文,一邊做動作)
結束語:同學們,你們了想自己的手像春天的手那么神奇嗎?怎么樣,回家畫一幅春的美景圖吧,我想春天在你們手里一定會更加美麗。
教學反思: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但是識字本身去是枯燥的,對于枯燥的東西人們接受往往是被動和消極的,雖然學生記憶力相當強,但仍然存在著記得快,忘得快的現狀,仔細思考不難發現,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教師沒能采用多種浮現方式及時鞏固,學生掌握得不牢固造成的,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是這樣體現的:開課伊始,我就啟發學生用編故事的方法來認識“春”字,學生不僅利用拆分部件的方法來編故事記住了這個字,還利用了顏色這種更為形象的方式記住了它,這樣不僅為后面用多種方法識字埋下了伏筆,更消除了他們學習生字的恐懼心理,在本課的生字被突顯出來的時候,我采用了隨文識字,這種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的方式,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比單個字記起來要容易得多,并且出現生詞的時候,我是隨機出現的,在讀文、游戲的過程中找生詞,理解詞意,鞏固識字是一個難點,更是識字的重點,為了達到學生自主識字的目的,我啟發學生采用了多種方法:一是游戲鞏固,搶讀生詞、對口令奪紅旗的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玩中學,學中玩;二是拆分部件法;三是聯想法,在學習“潑”字時,學生聯想到三點水是小河,發是出發的意思,這說明小河出發的時候是很活潑的;四是歸類識字法,如在學習“拉、拍、撫、摸”四個字的時候,學生通過觀察,就看出了四個字都有一個提手旁,從而知道了這四個字都與手有關;五是形象記憶法,在學習幾個表現動作的字時,他們通過各種不同的動作來記住了字形;六是拼音識字法。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感自己的不足,理論的貧乏導致了實踐的失敗,如在開火車的時候,許多學生還要在課文中找到,才能讀出來,因此我既欣喜又緊張,喜的是學生掌握了定位聯想法這種識字的方法,今后通過不斷地浮現,用更新穎的方法鞏固,我想是能夠達到識字的目的的,緊張的是他們提醒了我,學生對今后的識字活動興趣不濃,也掌握得并不牢,我還得多想招,激發他們的興趣,讓生字寶寶真正成為他們的朋友。經驗的缺乏使得我不能收入自如,如在學生看完視頻后的談感受,其實第一個學生就已經說明了意思,而我卻還在不斷地指名學生說,這樣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再讀課文效果也會不及直接讀來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