ɑn en in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材料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第一冊的拼音12課 ɑn en ,學好漢語拼音是學習漢字和普通話的重要保證,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語言實踐中來,又回到語言實踐中去的過程。是一個將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學習對象建立起的新的聯系過程,漢語拼音字母標識的語音,其實是在兒童語音中經常出現,因此教學中只要善于借助兒童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學的字母接通,匹配,化難為易,這樣大大提高漢語拼音的學習效率。下面我把它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材料。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第12課有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三個前鼻韻母ɑn en in 和三個整體認讀音節yin,配有圖畫。第二部分是拼音學習。包括兩項內容,(1)聲母與ɑn en in 的拼讀,鞏固新學的韻母,(2)看圖讀音節詞語。培養學生認識事物,準確拼音的能力。第三部分是看圖借助漢語拼音認字讀韻文。
1、知識目標:學會前鼻韻母ɑn en in 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學習聲母與前鼻韻母組成的音節能正確拼讀。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拼讀音節的能力。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學好漢語拼音,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
前鼻韻母的發音,聲母和前鼻韻母組成音節的拼讀。
三、教學難點
an en in的發音
四、教學設計:
本課按照常規應是第一課時認識an en in以及它的寫法,讀法。第二課時教學和聲母的拼讀,拼音詞,拼音句。考慮到兩課時的不均衡和第一課時的單調,我大膽的把它改為第一課時學習an en的讀寫以及她與聲母的拼讀,拼音詞。第二課時學習in的讀寫,整體人讀音節yin以及in和聲母的拼讀,拼音詞,拼音句。
五、教學思路
(一)創新情境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所以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以到小朋友小安家為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看電視引出an en 兩個讀音天安門的安,摁電視的摁。并編兒歌讓學生在生活語言中熟悉這兩個音。
(二)聯系語境,教學發音,指導書寫。
在學習兩個前韻母時,我先和學生一起回憶復韻母的發音方法再示范發音,讓學生模仿、交流。從而使學生產生對學習拼音的興趣。在指導它們的四個聲調時,我不是直接寫出,讓學生去讀,而是讓學生幫助我給他們帶帽子,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復習了加調的方法。然后做開火車的游戲逐個檢查糾正。
(三)練習拼讀
在這個環節,因為學生已初步掌握了拼讀方法,所以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拼讀。我特意設計了組詞游戲和參觀小安家。
這一拓展性地練讀,讓學生由我想讀,到我樂意讀。意在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拼讀音節的能力。而且通過組詞游大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實現在課堂上開辟學生展示自己的天地。
六、 小結
上述三個環節,循序漸進,層層展開。通過學生的參與和體驗,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改變了“空洞說教”和“概念灌輸”的局面,漢語拼音課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