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課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象鼻橋
師:是啊,老師也喜歡大象,因為他們熱心助人。我們生活在集體中,就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生:我也喜歡小動物們,它們走在“象鼻橋”上時,把腳步放得輕輕的,它們心中就有大象嘛。
師:說得好,只要心中有愛心,也會得到別人的關愛。
師:大象的舉動深深地感動了小動物們,于是它們湊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準備共同修建一座新橋,再也不能讓大象累著了。
(觀察是學生認識生活獲取感性認識的途徑,也是學生思考分析的前提,更是學生想象的基礎。本環節教師從細微處入手,抓住圖中動物的一舉一動、文中的一詞一句,圖文結合,再加上學生的想象,使他們深刻地體會到了愛心的重要性。)
活動二:小組合作,體會小動物們的齊心合力
小動物們很感謝大象,它們把共同修建的新橋取名為“象鼻橋”,那么這座新橋是怎樣修建起來的呢?
1 、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把自己想象成小動物,共同修建新橋(搭積木)。并比一比,看哪一個組的小朋友完成的又快又好?
2 、教師提出要求:在搭新橋(積木)時,要注意觀察,大家是怎么合作的,在搭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
3 、小組匯報
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把自己小組的搭橋經過說一說,并用一兩句話對自己小組的成員作個評價。
一小組:我們組的小朋友最能干。我們分工明確,一個負責搭橋,一個負責遞積木,另外兩個幫忙固定橋身,這樣,我們很快就把橋搭好了,而且既美觀又牢固。(教師帶頭鼓起了掌)
二小組:一開始我們都搶著去搭橋,結果還沒搭到一半就倒塌了,于是我們重新進行了分工,終于把橋搭成功了。我們也很不錯啊。(教師贊許地點點頭)
三小組:我們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沒能把橋搭成,主要是大家心不齊,力沒往一處使,都自個管自個的。要是還有機會,我們相信不會輸的。(教師用鼓勵的目光看著他們)
4 、教師小結:完成每件工作都需要每個人的合作,只要大家學會合作,團結起來,就能很容易克服困難,就能完美地把工作做好。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我們都學會合作吧!
(教師的小結既為本次活動起到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又為學生提供一個反饋和鞏固的機會,指出了活動的深層意義。)
延伸
誰能來贊一贊這座新橋?(引導學生從橋的作用、橋的外觀、橋的修建者等多方面來稱贊)
(巧妙地選取了恰當的活動方式,借助搭積木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小組活動后的集體匯報使得學生的視野更開闊,拓展了活動的影響面和影響深度。)
五、教學反思:
在這篇童話教學中,以獨生子女任性、自私、依賴性強、不懂得去關心別人等普遍現象作為心理輔導的切入口,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觀察、評論、實踐、感悟等一系列方法,不僅讓他們學會合作,也讓他們初步懂得了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不能自私的道理。本教學活動,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1 、重視學生的行為實踐
課堂學習不僅要使學生獲得知識,還應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方式。杜威的“做中學、學中做”,陶行知的“教與做合一”都十分重視學生對知識、道理的行為實踐。本堂課就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結合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由學生自己來實踐,來發現,有助于兒童感悟其中的道理。活動結果不僅使學生認識了自己,也使學生全面正視和認識與同伴合作的重要性,為增進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同伴關系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謂收到了一石二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