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古朗月行(精選12篇)

古朗月行

發布時間:2023-01-21

古朗月行(精選12篇)

古朗月行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月亮。

  2.本課生字卡片,月亮的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新課 

  1.背誦李白的詩《靜夜思》。(先指名背誦,再全班背誦。)

  2.揭示課題。板書:3 。認讀課題中的生字。注意讀準兩個后鼻韻母的字。

  3.介紹作者:這首詩也是李白寫的。

  二、觀察圖畫,范讀課文。

  1.出示掛圖。聯系課前觀察,說一說:圖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2.范讀課文。聽聽詩人是怎么說圓月的。

  三、自學課文(教師巡回并指導)

  要求:

  1.借助漢語拼音反復讀課文3遍。

  2.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詩中要掌握的6個生字和要認識的5個字,讀準字音。

  四、讀詩句,學生字

  1.檢查古詩朗讀情況。(指3-4名不同層次學生讀)

  2.認讀“時”、“識”這兩個讀音相同的生字,區別字義。

  齊讀第一行詩:小時/不識/月,

  3.詩人把月亮叫作什么?(齊讀第三行)

  教師解釋“白玉”(可制作裝飾品的礦石,或用實物舉例)。

  認讀“作”。(平舌音。作業 的“作”就是這個字。)

  指導讀:他以為月亮是白玉盤呢,多有趣啊!把兩行詩句連起來讀。……,呼作/白玉/盤。

  4.除此之外,他還把月亮看成什么了?(讀第三行)指導:又疑瑤臺鏡。認讀“臺” 5.這瑤臺鏡應該放在桌子上、梳妝臺上,詩中說它怎么了?(讀第四行。)指導:飛在/碧云/端。

  五、朗讀、背誦課文

  同學們雖然都認識月亮,但在觀月時也有許多想象,越看越覺得月亮美麗、可愛。能把你的心情在讀中表達出來嗎?請聽錄音朗讀。

  1.反復朗讀課文(先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

  2.背誦課文。(背誦時仍要注意節奏。)

  六、識字、寫字指導

  以學生識記為主,教師作適當的補充,重點指導“彳”的寫法。

  古:“枯”的右半部分。組詞鞏固:古詩、古代。

  行:左邊是雙人旁,上撇短,下撇長。右邊比左邊低一些。組詞鞏固:自行車、行人、行不行。

  時:日字旁加個“寸”。“時”與太陽有關。如:時間、時候、時光。

  識:言字旁加個“只”。組詞:認識、知識、識字。

  作:作業 、工作、作用的“作”都與“人”有關,所以這個字是單人旁。右邊是“竹”的左半邊再加兩短橫。

  臺:上半部分要寫得比“口”寬些。組詞:講臺、臺球、上臺。

  七、抄寫生字(課后練習2)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認讀生字。(開火車讀,反復兩遍。)

  2.比一比,讀一讀。(完成課后練習3)

  指名讀,說出每組字形上的聯系,讀音的差別,通過詞語區別字義。

  3.讀拼音寫漢字。(略)

  二、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

  1.讀古詩,畫出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

  2.讀一讀,記住它們的讀音。

  3.認讀:朗 呼 疑 鏡 碧

  4.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三、背誦課文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4。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兒的,然后要求學生如實畫下來。

  2.每評一幅畫得好的,貼到黑板上展覽。

  3.用“月亮”練習說話。

  聯系《小小的船》,把句子“月亮____。”補充完整。內容不加限制,可從形狀、顏色、位置、運動等多角度說,學生想說什么說就說什么,鼓勵學生要和別人說的不同。注意說話時語句完整、通順。

古朗月行 篇2

  教案示例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則謎語,看誰能最先猜出來。“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著,晚上才出來。”(月亮)

  2.出示朗月的畫面。我們知道,彎彎的月亮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呢?啟發想象。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詩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板:)

  二、揭題,范讀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初步讀通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詩句的大意是:小的時候不認識月亮,稱它為白色的玉盤。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鏡子,高高地懸掛在夜空云間。作者用神話般的想象,贊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

  2.范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3. 指名讀,教師隨機指導生字讀音。

  4.相機出示生字:古、行、時、識、作、臺、朗、呼、疑、鏡。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讀古詩,談認識。

  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從哪句詩句知道的?

  (1)古時候的小朋友把月亮當成“白玉盤”。又當作“瑤臺鏡”。

  (2)“呼”的意思是叫。

  (3)“識”的意思是認識。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云彩中間。)

  2.借圖想象,感情朗讀。

  (1)出示幻燈片:圖上畫的都有什么?誰能把圖意說一說?

  (2)聽描述,想象詩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藍,一輪圓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上面。月光如銀,灑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寧靜、美好的景象啊!

  (3)邊想象邊誦讀詩句。

  (4)指名讀詩文,大家評議。

  3.背誦古詩。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誦,齊背。

  四、識記生字字形。

  1.自學生字。

  2.小組內交流。

  3.班內交流,指導“作、臺”。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擴展:畫一幅有關月亮的圖畫。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古詩是以神話般的想象,贊美月亮的美妙、神奇。教案中以謎語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逐步理解詩句,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第 1 2 頁  

  教案示例二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會認5個新字。 

  2.理解詞意,能說出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6個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CAI課件(界面一:月亮和白玉盤鏡子的對比圖片。界面二:月亮在夜空中移動的情景)。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掛月亮圖,激發興趣(板書課題)

  【作者簡介】李白(公元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創作了許多杰作,現存詩近千首,有《李太白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解題。古:古體詩。朗月:晴朗的月夜。行:歌行,古詩的一種體裁。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3.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認清字形。

  三、指導看圖,理解句意

  1.學習第一句(一、二行):

  ①小時:小時候。識:認識。月:月亮。第一句的意思是說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②呼作:把它叫作,稱作。(出示CAI課件)思考:為什么會把月亮當作白玉盤呢?(白玉盤:白玉做成的盤子。)

  2.學習第二句(三、四行):

  ①疑:以為,認為。瑤臺:神話中西王母所用的梳妝臺。鏡:鏡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又以為月亮是西王母梳妝用的鏡子。

  ②飛:飛快地移動。碧云:淺藍色的云朵。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月亮在淺藍色的云間飛快地移動。

  3.(演示CAI課件)你覺得夜空的景色怎么樣?

  4.說說句子的意思。

  5.齊讀全詩。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指導朗讀

  1.教師示范。

  2.指導讀出停頓和重音。

  小時 / 不識月,呼作 / 白玉盤。

  又疑 / 瑤臺鏡,飛在 / 碧云端。

  二、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古:gǔ,上邊是“十”,下邊是“口”。組詞練習;古代、古詩。行:xíng,左邊是“彳”(雙人旁),右邊是“ ”。組詞練習:行走、行人。時:shí,日字旁,寸字邊,左右結構,組詞練習:時間、時候。

  識:shí,左邊是“讠”(言字旁),右邊是“只”,組詞練習:識記、識字。作:zuò,平舌音,單人旁,右邊的筆順是: 。組詞練習:當作、作業 。臺:tái,上下結構,上邊是“ ”,下邊是“口”,組詞練習:上臺、講臺。

  三、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生詞。填空:

  2.背誦全詩,并說說句子的意思。

  四、課外練習

  觀察夜晚天空中的月亮,畫一幅畫。

  板書參考

  探究活動

  1.收集李白的有關資料。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月亮的不同形狀及自己的想法。

  3.讀(寫)一首描寫月亮的兒歌、謎語、詩歌。

  第 1 2 頁  

古朗月行 篇3

  教案示例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則謎語,看誰能最先猜出來。“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著,晚上才出來。”(月亮)

  2.出示朗月的畫面。我們知道,彎彎的月亮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呢?啟發想象。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詩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板:)

  二、揭題,范讀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初步讀通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詩句的大意是:小的時候不認識月亮,稱它為白色的玉盤。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鏡子,高高地懸掛在夜空云間。作者用神話般的想象,贊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

  2.范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3. 指名讀,教師隨機指導生字讀音。

  4.相機出示生字:古、行、時、識、作、臺、朗、呼、疑、鏡。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讀古詩,談認識。

  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從哪句詩句知道的?

  (1)古時候的小朋友把月亮當成“白玉盤”。又當作“瑤臺鏡”。

  (2)“呼”的意思是叫。

  (3)“識”的意思是認識。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云彩中間。)

  2.借圖想象,感情朗讀。

  (1)出示幻燈片:圖上畫的都有什么?誰能把圖意說一說?

  (2)聽描述,想象詩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藍,一輪圓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上面。月光如銀,灑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寧靜、美好的景象啊!

  (3)邊想象邊誦讀詩句。

  (4)指名讀詩文,大家評議。

  3.背誦古詩。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誦,齊背。

  四、識記生字字形。

  1.自學生字。

  2.小組內交流。

  3.班內交流,指導“作、臺”。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擴展:畫一幅有關月亮的圖畫。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古詩是以神話般的想象,贊美月亮的美妙、神奇。教案中以謎語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逐步理解詩句,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教案示例二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會認5個新字。 

  2.理解詞意,能說出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6個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CAI課件(界面一:月亮和白玉盤鏡子的對比圖片。界面二:月亮在夜空中移動的情景)。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掛月亮圖,激發興趣(板書課題)

  【作者簡介】李白(公元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創作了許多杰作,現存詩近千首,有《李太白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解題。古:古體詩。朗月:晴朗的月夜。行:歌行,古詩的一種體裁。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3.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認清字形。

  三、指導看圖,理解句意

  1.學習第一句(一、二行):

  ①小時:小時候。識:認識。月:月亮。第一句的意思是說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②呼作:把它叫作,稱作。(出示CAI課件)思考:為什么會把月亮當作白玉盤呢?(白玉盤:白玉做成的盤子。)

  2.學習第二句(三、四行):

  ①疑:以為,認為。瑤臺:神話中西王母所用的梳妝臺。鏡:鏡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又以為月亮是西王母梳妝用的鏡子。

  ②飛:飛快地移動。碧云:淺藍色的云朵。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月亮在淺藍色的云間飛快地移動。

  3.(演示CAI課件)你覺得夜空的景色怎么樣?

  4.說說句子的意思。

  5.齊讀全詩。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指導朗讀

  1.教師示范。

  2.指導讀出停頓和重音。

  小時 / 不識月,呼作 / 白玉盤。

  又疑 / 瑤臺鏡,飛在 / 碧云端。

  二、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古:gǔ,上邊是“十”,下邊是“口”。組詞練習;古代、古詩。行:xíng,左邊是“彳”(雙人旁),右邊是“ ”。組詞練習:行走、行人。時:shí,日字旁,寸字邊,左右結構,組詞練習:時間、時候。

  識:shí,左邊是“讠”(言字旁),右邊是“只”,組詞練習:識記、識字。作:zuò,平舌音,單人旁,右邊的筆順是: 。組詞練習:當作、作業 。臺:tái,上下結構,上邊是“ ”,下邊是“口”,組詞練習:上臺、講臺。

  三、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生詞。填空:

  2.背誦全詩,并說說句子的意思。

  四、課外練習

  觀察夜晚天空中的月亮,畫一幅畫。

  板書參考

  探究活動

  1.收集李白的有關資料。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月亮的不同形狀及自己的想法。

  3.讀(寫)一首描寫月亮的兒歌、謎語、詩歌。

古朗月行 篇4

  教案示例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則謎語,看誰能最先猜出來。“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著,晚上才出來。”(月亮)

  2.出示朗月的畫面。我們知道,彎彎的月亮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呢?啟發想象。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詩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板:)

  二、揭題,范讀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初步讀通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詩句的大意是:小的時候不認識月亮,稱它為白色的玉盤。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鏡子,高高地懸掛在夜空云間。作者用神話般的想象,贊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

  2.范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3. 指名讀,教師隨機指導生字讀音。

  4.相機出示生字:古、行、時、識、作、臺、朗、呼、疑、鏡。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讀古詩,談認識。

  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從哪句詩句知道的?

  (1)古時候的小朋友把月亮當成“白玉盤”。又當作“瑤臺鏡”。

  (2)“呼”的意思是叫。

  (3)“識”的意思是認識。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云彩中間。)

  2.借圖想象,感情朗讀。

  (1)出示幻燈片:圖上畫的都有什么?誰能把圖意說一說?

  (2)聽描述,想象詩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藍,一輪圓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上面。月光如銀,灑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寧靜、美好的景象啊!

  (3)邊想象邊誦讀詩句。

  (4)指名讀詩文,大家評議。

  3.背誦古詩。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誦,齊背。

  四、識記生字字形。

  1.自學生字。

  2.小組內交流。

  3.班內交流,指導“作、臺”。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擴展:畫一幅有關月亮的圖畫。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古詩是以神話般的想象,贊美月亮的美妙、神奇。教案中以謎語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逐步理解詩句,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教案示例二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會認5個新字。 

  2.理解詞意,能說出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6個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CAI課件(界面一:月亮和白玉盤鏡子的對比圖片。界面二:月亮在夜空中移動的情景)。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掛月亮圖,激發興趣(板書課題)

  【作者簡介】李白(公元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創作了許多杰作,現存詩近千首,有《李太白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解題。古:古體詩。朗月:晴朗的月夜。行:歌行,古詩的一種體裁。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3.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認清字形。

  三、指導看圖,理解句意

  1.學習第一句(一、二行):

  ①小時:小時候。識:認識。月:月亮。第一句的意思是說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②呼作:把它叫作,稱作。(出示CAI課件)思考:為什么會把月亮當作白玉盤呢?(白玉盤:白玉做成的盤子。)

  2.學習第二句(三、四行):

  ①疑:以為,認為。瑤臺:神話中西王母所用的梳妝臺。鏡:鏡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又以為月亮是西王母梳妝用的鏡子。

  ②飛:飛快地移動。碧云:淺藍色的云朵。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月亮在淺藍色的云間飛快地移動。

  3.(演示CAI課件)你覺得夜空的景色怎么樣?

  4.說說句子的意思。

  5.齊讀全詩。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指導朗讀

  1.教師示范。

  2.指導讀出停頓和重音。

  小時 / 不識月,呼作 / 白玉盤。

  又疑 / 瑤臺鏡,飛在 / 碧云端。

  二、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古:gǔ,上邊是“十”,下邊是“口”。組詞練習;古代、古詩。行:xíng,左邊是“彳”(雙人旁),右邊是“ ”。組詞練習:行走、行人。時:shí,日字旁,寸字邊,左右結構,組詞練習:時間、時候。

  識:shí,左邊是“讠”(言字旁),右邊是“只”,組詞練習:識記、識字。作:zuò,平舌音,單人旁,右邊的筆順是: 。組詞練習:當作、作業 。臺:tái,上下結構,上邊是“ ”,下邊是“口”,組詞練習:上臺、講臺。

  三、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生詞。填空:

  2.背誦全詩,并說說句子的意思。

  四、課外練習

  觀察夜晚天空中的月亮,畫一幅畫。

  板書參考

  探究活動

  1.收集李白的有關資料。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月亮的不同形狀及自己的想法。

  3.讀(寫)一首描寫月亮的兒歌、謎語、詩歌。

古朗月行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月亮。

  2.本課生字卡片,月亮的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新課

  1.背誦李白的詩《靜夜思》。(先指名背誦,再全班背誦。)

  2.揭示課題。板書:3 古朗月行。認讀課題中的生字。注意讀準兩個后鼻韻母的字。

  3.介紹作者:這首詩也是李白寫的。

  二、觀察圖畫,范讀課文。

  1.出示掛圖。聯系課前觀察,說一說:圖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2.范讀課文。聽聽詩人是怎么說圓月的。

  三、自學課文(教師巡回并指導)

  要求:

  1.借助漢語拼音反復讀課文3遍。

  2.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詩中要掌握的6個生字和要認識的5個字,讀準字音。

  四、讀詩句,學生字

  1.檢查古詩朗讀情況。(指3-4名不同層次學生讀)

  2.認讀“時”、“識”這兩個讀音相同的生字,區別字義。

  齊讀第一行詩:小時/不識/月,

  3.詩人把月亮叫作什么?(齊讀第三行)

  教師解釋“白玉”(可制作裝飾品的礦石,或用實物舉例)。

  認讀“作”。(平舌音。作業 的“作”就是這個字。)

  指導讀:他以為月亮是白玉盤呢,多有趣啊!把兩行詩句連起來讀。……,呼作/白玉/盤。

  4.除此之外,他還把月亮看成什么了?(讀第三行)指導:又疑瑤臺鏡。認讀“臺” 5.這瑤臺鏡應該放在桌子上、梳妝臺上,詩中說它怎么了?(讀第四行。)指導:飛在/碧云/端。

  五、朗讀、背誦課文

  同學們雖然都認識月亮,但在觀月時也有許多想象,越看越覺得月亮美麗、可愛。能把你的心情在讀中表達出來嗎?請聽錄音朗讀。

  1.反復朗讀課文(先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

  2.背誦課文。(背誦時仍要注意節奏。)

  六、識字、寫字指導

  以學生識記為主,教師作適當的補充,重點指導“彳”的寫法。

  古:“枯”的右半部分。組詞鞏固:古詩、古代。

  行:左邊是雙人旁,上撇短,下撇長。右邊比左邊低一些。組詞鞏固:自行車、行人、行不行。

  時:日字旁加個“寸”。“時”與太陽有關。如:時間、時候、時光。

  識:言字旁加個“只”。組詞:認識、知識、識字。

  作:作業 、工作、作用的“作”都與“人”有關,所以這個字是單人旁。右邊是“竹”的左半邊再加兩短橫。

  臺:上半部分要寫得比“口”寬些。組詞:講臺、臺球、上臺。

  七、抄寫生字(課后練習2)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認讀生字。(開火車讀,反復兩遍。)

  2.比一比,讀一讀。(完成課后練習3)

  指名讀,說出每組字形上的聯系,讀音的差別,通過詞語區別字義。

  3.讀拼音寫漢字。(略)

  二、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

  1.讀古詩,畫出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

  2.讀一讀,記住它們的讀音。

  3.認讀:朗 呼 疑 鏡 碧

  4.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三、背誦課文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4。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兒的,然后要求學生如實畫下來。

  2.每評一幅畫得好的,貼到黑板上展覽。

  3.用“月亮”練習說話。

  聯系《小小的船》,把句子“月亮___________。”補充完整。內容不加限制,可從形狀、顏色、位置、運動等多角度說,學生想說什么說就說什么,鼓勵學生要和別人說的不同。注意說話時語句完整、通順。

古朗月行 篇6

  教案示例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則謎語,看誰能最先猜出來。“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著,晚上才出來。”(月亮)

  2.出示朗月的畫面。我們知道,彎彎的月亮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呢?啟發想象。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詩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板:)

  二、揭題,范讀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初步讀通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詩句的大意是:小的時候不認識月亮,稱它為白色的玉盤。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鏡子,高高地懸掛在夜空云間。作者用神話般的想象,贊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

  2.范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3. 指名讀,教師隨機指導生字讀音。

  4.相機出示生字:古、行、時、識、作、臺、朗、呼、疑、鏡。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讀古詩,談認識。

  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從哪句詩句知道的?

  (1)古時候的小朋友把月亮當成“白玉盤”。又當作“瑤臺鏡”。

  (2)“呼”的意思是叫。

  (3)“識”的意思是認識。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云彩中間。)

  2.借圖想象,感情朗讀。

  (1)出示幻燈片:圖上畫的都有什么?誰能把圖意說一說?

  (2)聽描述,想象詩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藍,一輪圓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上面。月光如銀,灑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寧靜、美好的景象啊!

  (3)邊想象邊誦讀詩句。

  (4)指名讀詩文,大家評議。

  3.背誦古詩。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誦,齊背。

  四、識記生字字形。

  1.自學生字。

  2.小組內交流。

  3.班內交流,指導“作、臺”。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擴展:畫一幅有關月亮的圖畫。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古詩是以神話般的想象,贊美月亮的美妙、神奇。教案中以謎語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逐步理解詩句,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教案示例二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會認5個新字。 

  2.理解詞意,能說出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6個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CAI課件(界面一:月亮和白玉盤鏡子的對比圖片。界面二:月亮在夜空中移動的情景)。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掛月亮圖,激發興趣(板書課題)

  【作者簡介】李白(公元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創作了許多杰作,現存詩近千首,有《李太白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解題。古:古體詩。朗月:晴朗的月夜。行:歌行,古詩的一種體裁。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3.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認清字形。

  三、指導看圖,理解句意

  1.學習第一句(一、二行):

  ①小時:小時候。識:認識。月:月亮。第一句的意思是說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②呼作:把它叫作,稱作。(出示CAI課件)思考:為什么會把月亮當作白玉盤呢?(白玉盤:白玉做成的盤子。)

  2.學習第二句(三、四行):

  ①疑:以為,認為。瑤臺:神話中西王母所用的梳妝臺。鏡:鏡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又以為月亮是西王母梳妝用的鏡子。

  ②飛:飛快地移動。碧云:淺藍色的云朵。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月亮在淺藍色的云間飛快地移動。

  3.(演示CAI課件)你覺得夜空的景色怎么樣?

  4.說說句子的意思。

  5.齊讀全詩。

  四、小結

古朗月行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月亮。

  2.本課生字卡片,月亮的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背誦李白的詩《靜夜思》。(先指名背誦,再全班背誦。)

  2.揭示課題。板書:3 古朗月行。認讀課題中的生字。注意讀準兩個后鼻韻母的字。

  3.介紹作者:這首詩也是李白寫的。

  二、觀察圖畫,范讀課文。

  1.出示掛圖。聯系課前觀察,說一說:圖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2.范讀課文。聽聽詩人是怎么說圓月的。

  三、自學課文(教師巡回并指導)

  要求:

  1.借助漢語拼音反復讀課文3遍。

  2.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詩中要掌握的6個生字和要認識的5個字,讀準字音。 

  四、讀詩句,學生字

  1.檢查古詩朗讀情況。(指3-4名不同層次學生讀)

  2.認讀“時”、“識”這兩個讀音相同的生字,區別字義。

  齊讀第一行詩:小時/不識/月,

  3.詩人把月亮叫作什么?(齊讀第三行)

  教師解釋“白玉”(可制作裝飾品的礦石,或用實物舉例)。

  認讀“作”。(平舌音。作業的“作”就是這個字。)

  指導讀:他以為月亮是白玉盤呢,多有趣啊!把兩行詩句連起來讀。……,呼作/白玉/盤。

  4.除此之外,他還把月亮看成什么了?(讀第三行)指導:又疑瑤臺鏡。認讀“臺”  5.這瑤臺鏡應該放在桌子上、梳妝臺上,詩中說它怎么了?(讀第四行。)指導:飛在/碧云/端。

  五、朗讀、背誦課文

  同學們雖然都認識月亮,但在觀月時也有許多想象,越看越覺得月亮美麗、可愛。能把你的心情在讀中表達出來嗎?請聽錄音朗讀。

  1.反復朗讀課文(先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

  2.背誦課文。(背誦時仍要注意節奏。)

  六、識字、寫字指導

  以學生識記為主,教師作適當的補充,重點指導“彳”的寫法。

  古:“枯”的右半部分。組詞鞏固:古詩、古代。

  行:左邊是雙人旁,上撇短,下撇長。右邊比左邊低一些。組詞鞏固:自行車、行人、行不行。

  時:日字旁加個“寸”。“時”與太陽有關。如:時間、時候、時光。

  識:言字旁加個“只”。組詞:認識、知識、識字。

  作:作業、工作、作用的“作”都與“人”有關,所以這個字是單人旁。右邊是“竹”的左半邊再加兩短橫。

  臺:上半部分要寫得比“口”寬些。組詞:講臺、臺球、上臺。

  七、抄寫生字(課后練習2)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認讀生字。(開火車讀,反復兩遍。)

  2.比一比,讀一讀。(完成課后練習3)

  指名讀,說出每組字形上的聯系,讀音的差別,通過詞語區別字義。

  3.讀拼音寫漢字。(略)

  二、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

  1.讀古詩,畫出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

  2.讀一讀,記住它們的讀音。

  3.認讀:朗  呼  疑  鏡  碧

  4.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三、背誦課文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4。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兒的,然后要求學生如實畫下來。

  2.每評一幅畫得好的,貼到黑板上展覽。

  3.用“月亮”練習說話。

  聯系《小小的船》,把句子“月亮___________。”補充完整。內容不加限制,可從形狀、顏色、位置、運動等多角度說,學生想說什么說就說什么,鼓勵學生要和別人說的不同。注意說話時語句完整、通順。

古朗月行 篇8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

  一、謎語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則謎語,看誰能最先猜出來。“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著,晚上才出來。”(月亮)

  2.出示朗月的畫面。我們知道,彎彎的月亮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呢?啟發想象。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詩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板:)

  二、揭題,范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初步讀通課文。

  2.范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3.指名讀,教師隨機指導生字讀音。

  4.相機出示生字:古、行、時、識、作、臺、朗、呼、疑、鏡。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讀古詩,談認識。

  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從哪句詩句知道的?

  (1)古時候的小朋友把月亮當成“白玉盤”。又當作“瑤臺鏡”。

  (2)“呼”的意思是叫。

  (3)“識”的意思是認識。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云彩中間。)

  2.借圖想象,感情朗讀。

  (1)出示幻燈片:圖上畫的都有什么?誰能把圖意說一說?

  (2)聽描述,想象詩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藍,一輪圓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上面。月光如銀,灑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寧靜、美好的景象啊!

  (3)邊想象邊誦讀詩句。

  (4)指名讀詩文,大家評議。

  3.背誦古詩。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誦,齊背。

  四、識記生字字形。

  1.自學生字。

  2.小組內交流。

  3.班內交流,指導“作、臺”。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擴展:畫一幅有關月亮的圖畫。

  板書設計 

古朗月行 篇9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古、行、白、玉、臺、飛、”6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十”。

  2、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3、在朗讀中體會月亮的神奇美麗,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變化和詩人奇特的想象并激發學生觀察月亮的欲望及探索夜空的好奇心。

  二、教學重點:隨文識字

  三、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一、板畫激趣,初讀古詩。

  (一)板畫激趣,認識生字。

  1、板畫○并涂色:猜猜看老師要畫什么?(學生用手指在桌子上畫)

  2、什么天氣情況下才會出現月亮呢?認識“朗”字。

  1)生拼讀。

  2)師講解結構并組詞。

  3)能把晴朗和月亮連起來,帶上你的想象說句話嗎?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晴朗的夜空里,掛著圓圓的月亮,多美的夜晚啊!

  現在老師就給大家朗誦一首詩,就是描寫這幅美景的,想聽嗎?

  2、有誰以前就會背這首詩或聽過這首詩。(學生發言)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3、簡單介紹李白。

  4、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詩的名字就叫——古朗月行。(學生齊讀)認識“古”和“行”(學生拼讀)能給“古”組個詞嗎?

  教師指導學生先觀察“古”字的結構,然后指導書寫。

  猜猜看與“古”意思相反的詞語是什么?

  出示“行”的字理講解。出示不同讀音的詞,領

  我們的漢字多有趣呀!行有兩個音,這叫多音字。(學生拼讀)

  二、啟發想象,誦讀古詩,識生字。

  (一)以讀促想,認識生字

  1、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古代人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樣的?

  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讀準每個字音。

  (學生練讀)

  教師檢查,看誰讀得準?

  2、古代的孩子把月亮叫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讀前兩句)

  學習“白玉”兩個字。

  出示玉的字理圖。

  課件出示圖并配字。(玉飾品)

  如果讓你畫一塊白玉,你會用什么顏色、怎么畫?與“白”意思相反的詞語是什么呢?

  3、多美的想象啊!讓我們帶上動作和想象讀一下這句話,注意停頓。

  4、認識“時”、“識”、“作”、“呼”。

  出示“時”和“識”,學生拼讀

  讀讀這個兩個字,你發現什么?(讓學生感覺到漢字豐富多彩,音同字不同,意思也不同)

  生活中,我們怎么區分這兩個字呢?(學生討論后,并匯報)

  (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字)

  師出示有關的格言

  出示“呼”“作”:呼作白玉盤,“呼”換個詞,該怎么說?

  生活中,這兩個字常用,考考大家,看誰認真聽講了。

  教師出圖片,學生猜詞理解字的意思:呼吸、呼救、呼喊

  出示有關“作”的詞,學生自主選擇說一句話。

  5、現在能不能有感情地讀一下這句詩?

  (引導學生帶動作,帶想象去讀、去背)

  (二)以想促情,認識生字

  1、出示圖:猜猜看這幾個小孩還看到了什么?還會說什么呢?

  能不能亂猜?應該怎么做呢?

  教師放錄音,學生閉眼想象,看誰能把詩人想到的也想到了,把你想到的和同桌說說。

  誰愿意說說你的想象。

  帶上你的想象,再去讀一讀。

  2、認識“臺、在、飛”

  出示“臺”字:你在哪里看過這個字?與“古”比較識字。

  3、再讀最后一句,發現什么問題了嗎?(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用“飛”字)教師板畫云:你覺得怎么畫才合適嗎?

  (學生討論,自己畫月亮和云)

  4、看著你的畫,再讀最后一句,能試著背一背嗎?

  5、你覺得李白這首詩寫的好嗎?表揚表揚他吧

  教師扮演李白與學生對話,并鼓勵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詩中描寫精妙的詩句

  三、同學們表現真不錯,讓我們一起輕松輕松,做課間操;

  四、游戲鞏固,背誦古詩,記生字。

  1、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

  出示:無拼音的詩:比比誰讀得準。

  出示:無生字的詩:找出生字帖一帖,看誰帖得準。

  2、比一比,看誰背得美,背得對。

  五、示范指導,寫生字

  1、下面我們來練習寫兩個字:飛、在。

  請同學們觀察字的形態與占格,并描一描。

  2、教師板演

  3、學生仿寫

  4、比一比,看誰寫得好。

  六、學生看圖齊背古詩

古朗月行 篇10

  古朗月行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月亮。

  2.本課生字卡片,月亮的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新課

  1.背誦李白的詩《靜夜思》。(先指名背誦,再全班背誦。)

  2.揭示課題。板書:3 古朗月行。認讀課題中的生字。注意讀準兩個后鼻韻母的字。

  3.介紹作者:這首詩也是李白寫的。

  二、觀察圖畫,范讀課文。

  1.出示掛圖。聯系課前觀察,說一說:圖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2.范讀課文。聽聽詩人是怎么說圓月的。

  三、自學課文(教師巡回并指導)

  要求:

  1.借助漢語拼音反復讀課文3遍。

  2.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詩中要掌握的6個生字和要認識的5個字,讀準字音。

  四、讀詩句,學生字

  1.檢查古詩朗讀情況。(指3-4名不同層次學生讀)

  2.認讀“時”、“識”這兩個讀音相同的生字,區別字義。

  齊讀第一行詩:小時/不識/月,

  3.詩人把月亮叫作什么?(齊讀第三行)

  教師解釋“白玉”(可制作裝飾品的礦石,或用實物舉例)。

  認讀“作”。(平舌音。作業 的“作”就是這個字。)

  指導讀:他以為月亮是白玉盤呢,多有趣啊!把兩行詩句連起來讀。……,呼作/白玉/盤。

  4.除此之外,他還把月亮看成什么了?(讀第三行)指導:又疑瑤臺鏡。認讀“臺” 5.這瑤臺鏡應該放在桌子上、梳妝臺上,詩中說它怎么了?(讀第四行。)指導:飛在/碧云/端。

  五、朗讀、背誦課文

  同學們雖然都認識月亮,但在觀月時也有許多想象,越看越覺得月亮美麗、可愛。能把你的心情在讀中表達出來嗎?請聽錄音朗讀。

  1.反復朗讀課文(先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

  2.背誦課文。(背誦時仍要注意節奏。)

  六、識字、寫字指導

  以學生識記為主,教師作適當的補充,重點指導“彳”的寫法。

  古:“枯”的右半部分。組詞鞏固:古詩、古代。

  行:左邊是雙人旁,上撇短,下撇長。右邊比左邊低一些。組詞鞏固:自行車、行人、行不行。

  時:日字旁加個“寸”。“時”與太陽有關。如:時間、時候、時光。

  識:言字旁加個“只”。組詞:認識、知識、識字。

  作:作業 、工作、作用的“作”都與“人”有關,所以這個字是單人旁。右邊是“竹”的左半邊再加兩短橫。

  臺:上半部分要寫得比“口”寬些。組詞:講臺、臺球、上臺。

  七、抄寫生字(課后練習2)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認讀生字。(開火車讀,反復兩遍。)

  2.比一比,讀一讀。(完成課后練習3)

  指名讀,說出每組字形上的聯系,讀音的差別,通過詞語區別字義。

  3.讀拼音寫漢字。(略)

  二、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

  1.讀古詩,畫出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

  2.讀一讀,記住它們的讀音。

  3.認讀:朗 呼 疑 鏡 碧

  4.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三、背誦課文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4。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兒的,然后要求學生如實畫下來。

  2.每評一幅畫得好的,貼到黑板上展覽。

  3.用“月亮”練習說話。

  聯系《小小的船》,把句子“月亮____。”補充完整。內容不加限制,可從形狀、顏色、位置、運動等多角度說,學生想說什么說就說什么,鼓勵學生要和別人說的不同。注意說話時語句完整、通順。

古朗月行 篇11

  一、活動目標:

  1、想象古時候兒童對月宮的憧憬和向往,感受月兒的美麗、神奇。

  2、能積極地參與古詩朗誦活動,初步理解古詩大意,并能有節奏地朗誦。

  3、學習古詩,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二、活動重難點:

  1、熟悉古詩內容,能準確、流利地朗誦。

  2、理解古詩大意,能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三、活動準備:

  1、 中華文化:古詩《古朗月行》。(幼兒用書)

  2、 月亮圖片、古詩視頻。

  四、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1、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著,晚上才出來。

  2、你喜歡月亮嗎?(出示月亮的畫面)彎彎的月亮像什么呢?圓圓的月亮又像什么呢?(啟發想象)

  3、圓圓的月亮我們還可以叫朗月,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回憶小時候看月亮的情景時,詩性大發,于是寫下了一首詩《古朗月行》,詩人把朗月想成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古詩《古朗月行》。

  (二)完整欣賞、學習古詩。

  1、老師示范朗誦古詩。你聽到了些什么?

  2、看古詩視頻,再次欣賞。

  ——提問:你聽到了些什么?

  3、跟老師學念古詩二遍。

  4、解釋詩句的意思。

  1)師: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小的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當作白玉盤。

  2)師:為什么會把月亮當作白玉盤呢?(視頻)

  3)我們一起來念念這一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4)有時又以為月亮是仙人梳妝用的鏡子,調皮地飛到了青云的上頭。(視頻)

  5)師:為什么月亮有時又像鏡子呢?

  6)師:說的真好!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感受一下: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7)師:小朋友猜猜看,月亮上面有些什么呢?

  8)師:哦,有嫦娥、白兔、桂樹。原來小朋友都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啊!你們看月亮里是不是好像仙人嫦娥把雙腳垂下來坐在月宮里呢?看!月宮里的桂樹多茂盛呀!我們一起來念: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視頻)

  9)師:咦,白兔手里好像拿著什么?原來是藥呀!它在問誰和它一起吃。來一起跟老師來念念: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視頻)

  5、跟老師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注意停頓和重音。

  6、播放視頻,讓幼兒跟著念一念。

  (三)請幼兒閱讀《古朗月行》,仔細觀察畫面內容,并說一說、念一念。

  (四)結束:

  師:沒有想到月亮里面藏著這么多的秘密啊,你還知道別的關于月亮的古詩嗎?下課后念給小朋友聽聽,好嗎?

古朗月行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材說明:

  《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詩,全詩16行,課文節選其前4行。詩句的意思是:年幼時不認識月亮,稱它為白色的玉盤。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鏡子,高高地懸掛在夜空云間。作者以神話般的想象,贊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 掌握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是教學的重點。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在圓月的日子觀看月亮,想象一下,它像什么。收集描寫月亮的圖片、兒歌、謎語。 準備本課的生字卡片、月亮的放大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方法:

  1.識字教學。

  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勾畫出生字,反復讀生字,讀準字音,特別要注意“行”是后鼻音,“時”和“識”是同音字,“作”是平舌音。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抽生檢查,并隨時糾正錯誤讀音。

  根據字形結構特點,采用部件結合法或熟字加部件法記憶字形。 “時”由熟字“日”加部件“寸”構成; “識”由熟字“只”加部件“讠”構成; “臺”由熟字“口”加部件“厶”構成; “作”由部件“亻”和“乍”構成。 理解“臺”的字義時,教師可手指講臺,明白“臺”就是高平的建筑物,還可以讓學生組詞擴詞,如:戲臺、主席臺、柜臺等,積累詞匯。

  2.寫字教學。

  本課生字的間架結構有相似之處,可指導學生歸類觀察范字,練習寫字。如“臺、古”都是上下結構,這兩個字下面的“口”在下半格居中。其余四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兩邊不要分得太開。可重點指導“彳”的寫法:上撇較短,下撇稍長,豎對準上撇中部,從下撇起筆。

  3.朗讀指導。

  朗讀時可借助掛圖,想象自己在寧靜的夜晚面對圓月欣賞的情景,語速稍慢些。先聽聽老師或錄音的朗讀,再反復練習,注意讀出節奏與韻腳。

  4.練習提示。

  第三題是復習生字的練習。先要引導學生注意每組的兩個字讀音相同,比比它們字形的差別,再通過反復讀詞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第四題是為了培養學生觀察夜空的興趣,加深對古詩的感受。注意提醒學生仔細認真地看,邊看邊展開想象,然后畫一幅畫。觀察的日期可根據當地天氣情況靈活安排。

  5.擴展活動。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月亮的不同形狀及自己的感受。

  (2)讀一首描寫月亮的兒歌、謎語、詩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啟發想象。

  觀察畫面,聯系課前觀察,說說月亮像什么。

  (二)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讀生字“古、行”。認識“朗”。 注意讀準兩個后鼻音。

  (三)自讀課文,思考。

  詩人說的圓月和你想的哪兒一樣,哪兒不同?相機出示生字:時、識、作、臺,簡要說說第三、四行的意思。(只要學生大致了解,不要求解釋詩句。)

  (四)練習朗讀、背誦。

  (五)指導書寫。

  (六)展示、交流學生畫月亮的圖畫。

古朗月行(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古朗月行

    教案示例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 《古朗月行》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月亮。 2.本課生字卡片,月亮的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 古朗月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 《古朗月行》教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學會6個生字,會認5個新字。2、理解詞意,能說出句子的意思。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重難點學會6個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課前準備教學掛圖、CAI課件(界面一:月亮和白玉盤鏡子的對比圖片。...

  • 小一語文 古朗月行 教學設計

    古朗月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 語文教案-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月亮。 2.本課生字卡片,月亮的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 3《古朗月行》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 《古朗月行》教學設計之二

    佚名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 《古朗月行》教學設計之一

    南京 金德蓉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月亮。 2.本課生字卡片,月亮的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 古朗月行 一年級 教案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示例3.古朗月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 古詩兩首《古朗月行》《靜夜思》(通用12篇)

    教材簡析:《古朗月行》和《靜夜思》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兩首古詩,其中《古朗月行》寫出兒童眼中對月亮的認識,《靜夜思》則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語言簡練,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 | 久久999精品久久久有什么优势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78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 | 青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v | 99久久免费热在线精品 | aaaa视频|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 黄色a一级片 | 日本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澳门午夜影院 | 成年人免费看黄色片 | 被男人吃奶很爽的毛片 | 少妇的丰满人妻HD高清 | 性奴秘书裸侍跪趴等主人玩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一 |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首页狼 |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91 | 国产精品综合二区 | 婷婷五月综合国产激情 | 欧美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91美剧网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AV影片 | 成人在线视频播放 | 欧美国产精品三区一级一级 | 欧美一级欧美一级高清 |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 国色天香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 超碰香蕉 | 美女高潮无套内谢视频免费 | 打开腿让我添你下面小污文 | 国产免费极品av吧在线观看 | 真人作爱视频免费 |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 | 丰满少妇被猛烈高清播放 | 麻豆极品JK丝袜自慰喷水久久 | 美女18禁大胸裸身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