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精選8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1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悟飲水思源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播放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5分鐘)
2、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嗎?(毛主席是我們國家的主席,就像我們現在的一樣,是他建立了我們的新中國,沒有他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這個故事的一篇文章。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圖片(板書課題)(這位就是我們故事里的毛主席。)(2分鐘)
二、新授: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學習新課《吃水不忘挖井人》。齊讀兩遍課題。誰知道“井”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2分鐘)
2、聽老師范讀:“挖井人”指誰?“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誰?“立碑”的人又是誰?(全班分成三組,一組回答一個問題)(3分鐘)
3、請一個小朋友讀第一段,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價并回答: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
4、請一個小朋友讀第二段,其他小朋友評價并回答:這個地方人們的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5、全班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這口井跟一般的井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6、自由朗讀第2、3段,回答人們為什么要給這口井立碑?(出示文中插圖)讀好碑上的話。(3分鐘)
6、配樂朗讀全文,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2分鐘)
7、 學生選讀課文中的自然段,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自然段(5分鐘)
8、全班帶感情朗讀“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板書設計: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挖井
毛主席 鄉親們
不忘
故事:1933年毛主席來到瑞金市沙洲壩后,他看到村子里的人總是挑著渾濁的水往家里去,就問:“老表,這水挑來作什么用?”老表回答說:“吃呀!”毛主席又問:“水這么臟,能吃嗎?”老表苦笑著說:“沒法子,再臟的水也得吃呀。”毛主席又問:“是從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來的。”毛主席要老表帶他去看看。走了一陣,只見一口不大的池塘,雜草叢生,水混濁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這里。毛主席皺了皺眉,關切地問:“能不能到別處去挑水吃?”老表搖搖頭說:“我們沙洲壩就是缺水呀!河又遠,挑擔水要走好幾里路。”毛主席又問:“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老表苦笑著搖了搖頭。
第二天,毛主席帶領戰士和村子里的人挖井,毛主席卷起衣袖、褲腿,帶頭挖了起來。大伙挖的挖,鏟的鏟,干得熱火朝天。經過十幾天的奮戰,水井終于挖成了。沙洲壩的人民終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群眾們激動地說:“我們從來沒有喝過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什么事情都為我們想到了!”后來,沙洲壩人民把這口井稱作“紅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塊木牌,又把木牌改為石碑,碑上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飲水思源
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珍惜美好的生活。記住所有愛我們和關心我們的人——
我們的先輩、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的恩情。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2
年 級 一年級 學 科 語文 主備教師 課 題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 學 目 標 1、學會“忘、主、席”等9個生字。會寫“洲、壩、挑”等十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毛主席關心愛護人民群眾為人民解決吃水困難的事跡。
3、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重 難 點 重點:1、認識生字新詞,朗讀課文。
2、了解毛主席關心愛護人民群眾為人民解決吃水困難的事跡。 難點: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教學 方法 朗讀感悟 教 學 設 計 過程內容 教學補充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題:板書課題,質疑問難。
預設:誰挖井?誰吃水?水是怎樣的?怎么挖井的?為什么不忘挖井人?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大體內容。
1、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讀課文,教師聽學生讀課文,并提示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充分地讀書。
2、生字糾錯。
(1)抽讀要認識的生字生詞:沙洲壩、挑水、渾濁、臟水、卵石、激動、恩人、石碑
抽讀要掌握的生字生詞:忘記、主席、領導、革命、方便、人民、旁邊、想念、雜草叢生
難讀的詞語:瑞金、疑惑、苦笑、熱火朝天、噴涌而出
(2)指名分段課文。
a 分段讀課文,指導學生通順、流利地讀書。
b 指名讀全文,正確、通順、流利的讀書。
c 自由讀書,思考提出的問題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d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說說文章寫的是誰干什么?
3、沒有弄明白的問題下節課繼續學習。
三、學習生字,書寫練習。
1、說說本課的生字哪些是可以自己學會的,你怎么記住它們?
2、在田字格中書寫這些生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自己挑選簡單的字書寫。
教師可提示學生保留“席”“革”“導”“雜”幾個學生容易書寫出錯的字。
4、學生練習書寫。
四、課后作業。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復習文章的大體內容。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分段指導朗讀。
1、繼續由“水”入手,討論提出的問題,沙洲壩人民吃的水是怎樣的?
提示:
第二自然段,寫的是沙洲壩人民喝的水很臟,抓住“渾濁、很臟、雜草叢生、苦笑”體會當地人的無可奈何,和吃水的困難。在此基礎上,朗讀課文。
第三自然段,抓住“涓涓的泉水、噴涌而出、清泉、激動”等詞,體會井水的清澈。這里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不同的水的樣子,突出了毛主席對鄉親們的關心。
2、他們是怎樣挖水的呢?
提示:
第三自然段中,“第二天 商量 帶頭 熱火朝天 親自(鋪、墊)”表現出毛主席對村民的關心。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請學生體會練讀。
3、朗讀背誦第三自然段。
4、村民為什么稱這口井是“紅井”?你讀懂井邊石碑上的字了嗎?
“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用一個成語概括沙洲壩人民的這種行為,理解“飲水思源”。
5、句式仿說:
四、整體感知,總結板書: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概內容。
2、小練習
(1)區別組詞。
望( )主( )席( )導( )便( )雜( )旁( )
忘( )住( )度( )異( )使( )柴( )傍( )
(2)寫出文中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時刻——( ) 想念——( ) 渾濁——( )
立刻——( ) 疑惑——( ) 激動——( )
(3)照樣子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例: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 )不忘( ),時刻想念( )。 板書 設計 7、吃水不忘挖井人
立刻拿 帶頭挖
渾濁——————————————→ 清泉
鋪卵石 墊木炭
大恩人 教學 反思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讀題質疑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課題。
2、指名讀課題----齊讀兩遍課題,并認識“井”、“挖”、“忘”三個字。
3、誰知道“井”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4、看著課題,你產生了什么問題?(“挖井人”是指誰?誰“不忘挖井人”?
二、初讀感知,合作學習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標好自然段序號,邊讀邊思考問題。
2、指名讀課文,相機教學生字新詞。
1)第1自然段:新詞:毛主席、領導、革命
2)第2自然段:新詞:戰士(戰:翹舌音;形聲字,與“站”區別。士:翹舌音;與“土”區別;擴詞。)、鄉親
3)第3自然段:新詞:解放、刻著、想念
3指導讀好難讀的句子:
1)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在那兒住過。
2)毛主席/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
4、再讀課文,相信一定能讀得更好。
1)說說挖井人是誰。
簡介毛主席。
2)不忘挖井人的又是誰呢?(鄉親們)
三、品讀感悟,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這是哪里的鄉親們呢?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課文第1自然段就告訴了我們。
1)自由朗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有幾句話。
2)男女生分讀,分組讀,齊讀。
3)“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在那兒住過。”“那兒”指哪里?
預設:沙洲壩。(能否說得具體一點?)
瑞金城外的沙洲壩。瑞金城外一個叫沙洲壩的小村子。
隨問題出示填空:
①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在(沙洲壩)住過。
②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在(瑞金城外的沙洲壩)住過。
③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在(瑞金城外一個叫沙洲壩的小村子)住過。
(師:小朋友真聰明,你們能把兩句話并為一句話!)
4)分組讀,1、2組讀課文里的兩句話,3、4兩組讀合并后最具體的一句話。
二、學習第2自然段
師:沙洲壩鄉親們為什么不忘毛主席呢?在那里發生了一件事,什么事呢?請大家認真讀第2自然段。
1、學習第一句話
1)出示句子,你讀懂了什么?畫出“沒有井”,“很遠”
2)用上“因為……所以……”說說。
3)師:假如你走很遠的地方,你有什么感覺?(預設:很累,腳很酸……)
師:鄉親們走很遠的路,還要挑著水,他們會怎樣呢?
4)師引導用上“如果……”說話:如果遇上雨天……如果遇上雪天……
5)有感情地讀第一句
師:毛主席看著眼里,疼在心里,為了方便大家,毛主席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井。
2、學習第二句,感悟思考:
1)有了井,鄉親們就不需要那么辛苦地挑水了,你能想象出毛主席帶領大家挖井的情景嗎?
2)像毛主席這樣不但自己帶頭挖井,又領導、指揮著戰士們、鄉親們一起干,這就叫著--“帶領”。
3)讀第二句。
3、一起來把第2自然段讀一讀。齊讀第2自然段。
4、毛主席為沙洲壩的鄉親們挖了一口井,解決了這么大的困難,怪不得鄉親們——(再讀課題)。那么,沙洲壩的鄉親們又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再現生字,指導寫字
1、指導識字。
1)出示生字卡,生拼讀生字。(師及時提醒容易讀錯的字。)
2)師提示生主動介紹識記的方法。
2、指導寫字。
1)、師板書生字,生仔細觀察,注意每個字的特點。
重點指導:“忘”“想”“念”三字都是上下結構。比較難寫的是“心字底”,不把“臥勾”寫成“豎彎鉤”。第一點是左點,不是撇。
2)、生書寫生字。
3)展評書寫規范的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用上“因為……所以……”說說沙洲壩的鄉親們為什么不忘毛主席。
二、學習第3自然段
師:村里有了井,給老百姓生活帶來了方便,他們念念不忘毛主席的恩情,在井旁邊立了一塊碑。(出示課文插圖)
大家一起讀一讀碑上的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1、自由讀,指名讀。
2、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1)鄉親們什么時候會想起毛主席?(吃水、用水──理解“時刻”。)
2)鄉親們吃水時會想些什么呢?
3)課文中哪個詞寫出鄉親們的心情?(想念、不忘)
3、指導朗讀。
4、齊讀全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正確理解課文內容。
二.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 通過學習這個故事知道毛主席關心鄉親們的吃水問題,為鄉親們挖了一口井。鄉親們為了不忘毛主席的恩情,在井前立了石碑。要激發學生熱愛領袖的真摯情感。
四、通過學習課文,體會毛主席事事為百姓著想、和鄉親們同甘共苦、齊心協力的崇高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義。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毛主席的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1、揭題(一)板書課題《吃水不忘挖井人》
(二)提問:“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什么意思?
2、齊讀
3、這句話從哪兒得來的呢?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2、小組合作,組長組織學習生字和檢查小組成員掌握的情況。
3、匯報:
①(出示卡片)派代表讀,正音,說說記住字形的方法。
②指名讀,給生字找找朋友。
三、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指名讀第1段
1.提問: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在哪兒住過?“這兒”指哪兒?
2.要求:回答出在一個小村子住過,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壩。讓學生讀讀第一句,然后把兩句合起來讀讀。
(二)自由讀的形式讀第2段。
1.討論:鄉親們有什么困難?怎樣解決的?
2.板書:
3.朗讀這段,指名3~5人。
(三)齊讀第3段。
1.自己在書上劃出石碑上的話。
2.提問:鄉親們在石碑上刻著什么?為什么要立這塊石碑?
四、指名讀全文
五、小結:這課書告訴我們什么事?鄉親們為什么立這塊碑?
第二課時
六、品讀感悟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簡介當時毛主席是在農村生活,指揮八路軍作戰的。
2、自由讀第二段,想想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①匯報,師板書:挖井的原因
②出示句子:毛主席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
體會毛主席事事為百姓著想、和鄉親們同甘共苦、齊心協力的崇高思想。
3、齊讀第三段,理解最后一句話。
4、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七、指導書寫
1、觀察字寶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范寫“忘、想、念”三個心字底的字,講解要領
3、學生嘗試寫,師巡回指導
八、鞏固字詞
1、出示詞語,開火車讀,理解意思。
2、出示卡片,開火車讀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九、延伸
1、收集更多的關于毛主席的故事
2、開展講故事比賽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一、學習“忘、挖、井”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六個字。
二、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
三、通過學習課文,體會毛主席事事為百姓著想、和鄉親們同甘共苦、齊心協力的崇高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義。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毛主席的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1、揭題
2、齊讀
3、這句話從哪兒得來的呢?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2、小組合作,組長組織學習生字和檢查小組成員掌握的情況。
3、匯報:
①(出示卡片)派代表讀,正音,說說記住字形的方法。
②指名讀,給生字找找朋友。
4、說說這句話是怎么得來的?
三、品讀感悟
1、指名讀第一段,簡介當時毛主席是在農村生活,指揮八路軍作戰的。
2、自由讀第二段,想想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①匯報,師板書:挖井的原因
②出示句子:毛主席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
體會毛主席事事為百姓著想、和鄉親們同甘共苦、齊心協力的崇高思想。
3、齊讀第三段,理解最后一句話。
4、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指導書寫
1、觀察字寶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范寫“忘、想、念”三個心字底的字,講解要領
3、學生嘗試寫,師巡回指導
五、鞏固字詞
1、出示詞語,開火車讀,理解意思。
2、出示卡片,開火車讀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延伸
1、收集更多的關于毛主席的故事
2、開展講故事比賽
教學反思:
“人文內涵”的處理,一向是此類課文“度”的問題較為難把握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成為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并非專指吃水這件事情,它有了更廣泛的意義,比喻不忘記當初創造成果的人,一句話,不忘記根本。在怎樣滲透人文精神的問題上,根據本文特點我設計了讓學生聯系生活,談談“我們在感受幸福生活的時候,又應該不忘哪些人”。本環節的設計,主要目的在于讓孩子由文本走入生活,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愛意,從生活中平常的吃、穿、住、玩等方面,啟發學生感受到別人愛的同時,學會感恩,懂得回報,教學效果較好。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朗讀中表達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德育目標:1.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教學重點:1.識字
教學難點:1.使學生有興趣地識字。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生字,學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老師今天要表現一下,看老師表現什么?(畫挖井示意圖)
提問:
1.老師畫的是什么?
2.挖井是干什么的?
3.挖口井是件容易的事嗎?
4.板書課題。學習課題中的“挖”“井”兩個生字。請小老師教讀,全班跟讀三遍。
5.齊讀課題。
二、讀課文,理解毛主席的生平事跡。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課文,認識生字。
師:你們想到瑞金沙洲壩去嗎?但有幾個生字淘氣寶寶擋住了我們的去路,有誰認識它們?
多媒體出示:席 導 革 命
師:生字寶寶認識了,我們就可以進入課文中學習。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學生認真聽,要求給予評價。
師:在這個小村子會發生什么事呢?
師:淘氣生字寶寶又出現了。
多媒體出示:戰 士
師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士”與“土”相近,但又區別。
(2)學習第二自然段。
生先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師:村子里的人發生了什么困難?
多媒體出示:
“村子里沒有井,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
師采取指名讀、自愿讀、男女比賽讀的形式指導朗讀。
師:這口井是誰挖的?
毛主席是個怎樣的人?
多媒體出示毛主席畫像。
齊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毛主席是怎樣帶領戰士挖井的?調皮的生字寶寶又擋住我們的去路,但沒關系,是難不倒我們聰明的同學的!請同學們自己到課文97頁中第三自然段找。
多媒體出示:解 刻 念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分組朗讀。
師:為什么人們不會忘記毛主席毛主席?
多媒體出示井的圖片及毛主席畫像。
師配樂復述課文內容后,說:“為了贊揚毛澤東,鄉親們在井邊的石碑上刻了什么字?”
板書:時刻想念毛主席
播放《東方紅》的歌曲。師朗讀《東方紅》的歌詞。
三 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知道克拉瑪依的水是從哪來的嗎?
生答,師小結。
師:你們想對引水工程的叔叔說些什么?我們有了水應該怎樣做?
四 鞏固生字。
多媒體出示:忘 挖 井 席 導 革
命 戰 士 解 刻 念
做“對對歌”游戲
師:這是誰?生:這是忘。
師:什么忘?生:忘記的忘。
五 通讀課文,整體感悟。
六 作業:(三選二)
(1)收集有關毛主席的故事。
(2)收集有關引水工程的資料。
(3)怎樣節約用水,寫上一兩句話。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我國第一代國家領袖人毛主席的事跡嗎?今天我們要學習和毛主席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介紹人物,了解時代背景。
師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毛主席的資料(圖片、文字等),在班內交流,了解時代背景。使學生養成搜集資料的習慣和能力。(課件出示毛主席的相片,介紹毛主席革命歷程。)
三、朗讀課文,認識生字。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飲水思源道理。
1、把課文讀正確,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詞,多讀幾遍。
3、檢查讀生詞。(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
4、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5、分自然段檢查讀課文,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
6、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的“挖井人”指的是誰?“ 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誰?說說你從課文的那些地方讀懂的?
7、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8、讀課文,讀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各種形式讀,如:評讀指導、比賽讀)
9、讀石碑上的話,熟讀成誦。
四、配樂讀全文,體會飲水思源的道理。(課件可配置一首輕音樂)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題。
上節課我們把課文讀好了,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生字。(課件出示學字方法)
拼拼音節,讀準音,
看看結構,認清形,
連成詞語,理解意,
自己學習,記得清。
二、記憶字形。
1、學生自學生字。
2、老師檢查學習效果。
3、識記生字,看誰記字的方法多。(課件出示全部生字,學生說到那個,教師點那個,出現此字的結構分析圖)
忘:上下結構,上邊“亡”下邊心字底。忘不了,忘記。
挖:提手旁,右上邊是穴寶蓋,下面是“乙”。用手拿工具挖,所以是提手旁。挖井,挖洞,挖坑。
井:筆順:二 井,兩橫一豎撇一豎。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磚石。農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來的。一口井,水井,井水。
外:左右結構,左邊半個多,右邊熟字“卜”,可與處區別記憶。外和里是反義詞。外邊,外村,外單位。
主:利用熟字“王”上邊加一點來記憶。主席,主人。
席:半包圍結構。廣字頭,里邊上是“甘” 下面是“巾”。
鄉:三筆寫成,撇折,撇折,撇。鄉親,鄉村,家鄉。
立:獨體字,筆順:
刻:熟字換偏旁。孩去掉女旁換上立刀旁。立刻:表示趕快,馬上。
念:熟字“今”加心字底。想念,懷念,都是心里在想,所以用心字底。
4.鞏固生字組成的詞。(利用卡片)讀一讀下面的詞:
不忘 挖井人 外村 毛主席 鄉親 立刻 想念
三、指導書寫。
1、老師板書生字,學生仔細觀察,看看能發現每個字的什么特點?
2、學生發現字的特點,上臺試寫。
教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忘、想、念”。聯系第十課“意、總”兩個字的寫法。
特別指導心字底的寫法。
3、翻到98頁,在“我會寫”中,描紅、臨寫。養成邊寫邊記的好習慣。
四、實踐活動。
課外讀有關毛主席的故事,或作品,利用活動課交流。
板書設計:
22 吃水不忘挖井人
1、沙洲壩,毛主席,住過
2、沒有井 很遠 帶領 挖 關心
吃水不忘挖井人,
3、石碑 懷念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篇8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2.理解每句話、每段話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樣關心人民疾苦,為人民解決困難,造福人民的。教育學生,要熱愛共產黨和毛主席,不要忘記那些教育、幫助、關懷過自己,對自己有恩德的人。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學習第三自然段,認識毛主席關心人民群眾疾苦的高貴品質。
教學思路:巧設導語;揭示課題;初讀課文;掌握字音;細讀課文;理解內容;做好總結;延伸理解;記憶字形;指導書寫;綜合練習;鞏固運用。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巧設導語,揭示課題。
1.同學們,當你得到親人的關懷,朋友的幫助時,你該怎樣?即使過了很長時間也應該怎樣?
2.今天我們就學習32課《吃水不忘挖井人》,學習了這篇課文,相信你一定會受到啟發的。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檢查朗讀情況。(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壩”等)
3.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自由讀課文,畫出要掌握的生字,并且掌握生字的讀音。
三、解題引入,整體把握。
1.自己讀課題,講講題目的意思。
2.細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寫誰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個挖井人是誰?
(2)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為什么帶領戰士和鄉親挖井,鄉親們又是怎樣表達對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帶著這個問題,深入學習課文。
四、讀聽結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有幾句話?
(1)讀講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學聽辨他說得對不對。把表示地點的詞(“瑞金”“沙洲壩”)畫下來。
(2)讀講第二句,其他同學聽辨。畫出表示地點的詞(“江西”)。
(3)練習說話:說說“瑞金、沙洲壩、江西”三個地點有什么關系。
2.老師講背景,學生細聽。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發動和依靠群眾,建立紅色根據地,領導人民鬧翻身,求解放,為勞苦大眾謀幸福,在這期間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講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候發生的事。
五、讀想結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動筆畫幾句話。
2.毛主席在那兒住的時候看到什么?哪句寫著呢?再細讀這兩句話思考這個問題。
(1)從“很遠”這個詞看出什么?(畫出這個詞)
(2)想象,沒有水吃,會有哪些困難?結合這兩句話來想象。
(3)毛主席會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讀第三句講一講。
(1)“帶領”是怎么做?畫上這個詞。
(2)想象挖井時會受哪些累?
4.為什么毛主席要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井?(處處為人民著想,為人民群眾解除疾苦)
小結:這一自然段有三句話,前兩句寫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壩沒有井,吃水到很遠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寫毛主席帶領戰士和鄉親挖了一口井。朗讀這句時,要讀好剛才畫出的詞,體會這兩句的順序。
5.看圖,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們終于能喝著清涼甘甜的水后,那興奮激動的場面:
(1)毛主席和鄉親們在干什么?
(2)想象他們之間會說什么?(練習說話)
過渡:毛主席這樣關心人民,那么沙洲壩的鄉親又是怎么做的?
第二課時
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理解第三自然段。
1.看第二幅圖,講講圖上畫的是什么?
2.書上是怎么寫的?讀第三自然段,用幾句來寫的?
(1)“立”是怎么回事?“時刻”怎么講?
(2)講講“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著毛主席”這句話的意思。
(3)把這句話畫下來,想鄉親們為什么要立這塊碑?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師講解:因為鄉親們聽見的不僅僅是解決人民多年未解決的吃水問題,而是毛主席為普天下的勞苦大眾謀幸福,解放全中國讓人民當家做主人,面對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記這位新中國的諦造者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著毛主席”就有一語雙關的意思。也就更生動表達了人民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共和國的創始人和他從事的偉大事業,樹立為人民謀幸福的遠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還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輩也是這樣處處為人民服務,誰來講一例?
5.今天也有許多叔叔、阿姨為我們能過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寶貴的生命,我們應該怎樣做?
小結:永遠記住那些為了我們的幸福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也不要忘記對自己關心、幫助過的人。所以說課題的這句話,“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經被廣泛運用為不要忘記對自己關懷、幫助過的人。
6.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練習背誦。
1.讓我們帶著對毛主席無限崇敬的心情讀全文,并注意三個自然段的順序。
2.練習背誦。
(1)填空:
①( )城外有個村子叫( ),毛主席在( )領導革命的時候在( )。
②( )后,鄉親們在( )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
(2)自由背誦,指名背誦,齊背。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讀,齊讀,做到有感情地讀,然后思考,沙洲壩的鄉親們為什么要在井邊立塊石碑?碑上寫著的字是什么意思?
2.指名背誦課文。
二、分析、記憶字形。
1.出示以下生字,讓學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升 刻——該 外——處
比較每組生字有什么不同講給大家聽。(讓學生從字的音、形、義的不同講給大家聽,字義的區別讓學生組詞即可)
2.還剩幾個字沒記?你用什么方法記憶它呢?(用已有的數筆畫、結構分析、謎語、部件等記憶生字的方法去識記)強調:“念”上邊不是“令”。
三、觀察位置,指導書寫。
1.要求觀察字形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講一講,其他同學動筆描一描。
2.教師示范書寫,指導一個讓學生寫一個,要求一氣寫成。
四、鞏固練習。
1.填空:本課中四個獨體字是______表示動作的字有______。
2.給生字組詞:(落筆)
井( )刻( )外( )
開( )該( )處( )
挖( )念( )鄉( )
忘( )立( )主( )
3.聽寫下面詞語。
地方 很遠 上面 小村子
刻著 一口井 井旁邊
板書:
教學反思:這篇課文是一篇革命題材的文章,要讓學生明白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做出的重大努力和貢獻,所以在課文開始之前,我先向學生講述了關于毛澤東主席的一系列小故事,使學生對于這個偉人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在第一課時當中我先抽幾個比較難的字讓學生認讀,并將認讀的方式和其他同學分享,再用開火車、小組抽讀等方式鞏固。在第二課時時,我先復習第一課時所學,再讓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再結合課文插圖,讓學生根據圖來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想一想“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是什么意思,讓學生再讀課文,從中更深刻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