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練習題(精選12篇)
《司馬光》練習題 篇1
一、看拼音寫詞語
bié rén dào chù nà lǐ
( ) ( ) ( )
dōu shì jīnɡ xià jiào shēnɡ
( ) ( ) ( )
二、把字換一個偏旁,成為本課的生字。
收——( ) 球——( ) 輕——( )
坡——( ) 快——( ) 謊——( )
三、想一想,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 )水缸 一( )石頭 一( )毛巾
一( )水 一( )孩子 一( )假山
四、寫出反義詞
里( ) 有( ) 假( )
大( ) 哭( ) 進( )
五、連一連
看 蟲子 使勁地 叫
捉 電視 高興地 跑
背 石頭 飛快地 笑
拿 書包 大聲地 砸
六、為字寶寶找家
快 塊
(1)今天我很( )樂。
(2)如果你再不( )一點,就要遲到了。
(3)媽媽給我一( )錢,去買早點。
(4)河邊有幾( )大石頭。
七、 照樣子找出有關系的詞語
例:假山 (花園) 馬路 車站 碼頭
(1)砸缸 黃沙 水泥 石頭 泥巴
(2)喝水 臉盆 毛巾 杯子 牙刷
(3)畫畫 小刀 水彩筆 書包 算盤
(4)雨衣 春天 晴天 雨天 夏天
八、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司馬光把缸砸破了。
缸是司馬光砸破的。
小羊把青草吃完了。
明明把地掃干凈了。
九、填空
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 ),有的( ),跑去找大人。
兒童公園里可真熱鬧,小朋友有的( ),有的( )。
菜場里的人真多,人們有的( ),有的( )。( ),有的( ),有的( )。
《司馬光》練習題 篇2
一、看拼音寫詞語
bié rén dào chù nà lǐ
( ) ( ) ( )
dōu shì jīnɡ xià jiào shēnɡ
( ) ( ) ( )
二、想一想,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 )水缸 一( )石頭
一( )毛巾 一( )水
三、連一連
看 蟲子 使勁地 叫
捉 電視 高興地 跑
背 石頭 飛快地 笑
拿 書包 大聲地 砸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1、司馬光救出掉進水缸的小朋友的方法是:舉起一塊( ),使勁砸缸,缸里的水流( ),掉進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
2、如果那口缸是鐵打的,你有什么好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實踐活動
一個皮球掉進樹洞里去了,想一想,給下面最好的辦法打個“√”。
(1)爬到樹洞里去拿。( )
(2)把樹連根拔掉。( )
(3)用樹枝伸進洞里挑。( )
(4)向樹洞里灌水。( )
《司馬光》練習題 篇3
作者:季俊楊 轉貼自:阜新市清河門區新北小學 點擊數:57
《司馬光》教學設計三
作者:季俊楊 文章出處:阜新市清河門區新北小學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借助課文插圖學習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會書寫要求寫的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司馬光嗎?誰知道?給大家講一講好嗎?
(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材料說一說)
2.(出示司馬光人物頭像)師介紹:司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姓司馬,名光,司馬是復姓。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板書課題:司馬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和課文朗讀的錄音,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
2.提問: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什么事?(學生概括故事)
3.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一讀。③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4.師檢查讀文情況。①出示詞語,指名認讀。②出示生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認讀。③分段讀課文,集體評議、訂正。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引讀第一小節。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3)“古時候”是什么時候?從圖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時候?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看圖回答)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讀,標一標有幾句話。
(2)指名讀,想一想:“他”指的是誰?
(3)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幾個小朋友玩。
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4)花園里有什么?(自由讀。)
(5)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看圖)缸里的水多不多?從課文中措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學習課文第三、四段。
(1)這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2)看見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了,別的小朋友怎么樣?(指導用著急的語氣讀第四段。)
(學生練讀、評讀)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讀,用“──”畫出小朋友表現的句子,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4.學習課文第五段。
(1)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讀)
(2)出示句子:哪句話好?為什么?(學生讀句子,比較異同)
他拿起一塊石頭,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標出△。
(4)把自己當成司馬光,邊讀邊做動作。
5.學習課文第六段。
(1)指名讀,想想結果怎樣?
(2)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讀一讀。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自己讀,指名讀)
四、總結全文
1.談收獲:你喜歡司馬光嗎?為什么?從這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么?
2.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什么辦法救人?
板書設計:
20.司馬光
小朋友 司馬光
慌了 沒有慌
哭 叫 喊 跑 舉 使勁砸
第二課時
一、鞏固識字
1.問答對唱:學生分兩小隊,老師進行指揮。先由師唱“什么字豎心旁?誰猜對了誰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學接著唱,對答老師“慌字是個豎心旁,我猜對了我就走”,回答完畢回到座位。
2.讀一讀數量詞: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塊石頭、一個小朋友。
二、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引導學生觀察,找出規律。(要寫的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橫排兩個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師范寫,學生觀察,練寫。重點指導寫好雙耳旁。
3.展示、評議。
三、背誦課文
1.指名看圖敘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誦。
3.自由背,喜歡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誦全文。
四、實踐活動
1.積累詞匯:
(1)找出課文表示數量的詞。誰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自由說。
(2)口頭擴展詞語,如:司—司機、公司……用“慌、假、別、嚇、塊、救”口頭組詞。分小組討論、積累,再大組比賽,指定時間內,看哪組組的詞最多。
2.創新故事會:學生交流有關司馬光的故事。【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編輯短評:這組教案中的許多教學方法符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便于教師借鑒和操作,有些教法和問題設計得巧妙,有利于拓展教師設計教學的思路。本組教案均可用,相比之下,《稱象》《語文園地五》兩份教案質量較好。(蔡玉琴)
《司馬光》練習題 篇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認識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看圖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一、 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司馬”是個復姓,“光”是名。
簡介司馬光。
二、 范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范讀課文。
2、思考討論:主要寫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 看圖回答,出示生字詞
1、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花園是個什么樣兒的?(出示:一口水缸)
3、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這時候發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 教學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要求:看出示的詞卡,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檢查乍學情況。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析:字音是否主導準,句子是否讀通。
五、指導寫字
1、鞏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記住了這些生字?
3、指導書寫。
4、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第一課時作業 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找候司園
劃后絲圓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看圖,學習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馬光和小朋友來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讀第1節。用自己的話說說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關鍵人物。
3、再指名說說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導朗讀。
二、學習2~3自然段
1、這時發生了什么事?自讀第2節。
2、出示句子。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
(1)這時情況怎么樣?誰來讀?
(2)語匯議:是否讀出了危險的語氣。
(3)指導詩詞:“一不小心”。
(4)指讀,個別讀,章讀。
3、在這危險緊急關頭,小朋友和司馬光他們的表現和做法一樣嗎?用“—”畫出有關句子。自讀2~3節。
4、反饋、交流、討論。
(1)出示句子: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導讀詞。
②引讀,別的小朋友都慌了,他們有的,有的還有的。
③誰來學他們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讀這句話。
⑤且擴“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說話嗎?
(2)誰畫了司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 指導讀詞:“沒有慌”、“使勁”。指導讀句子,表演朗讀。
② 司馬光為什么會這樣做?他當時是怎么想的?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③ 結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興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
④ 如果這時大人趕來了,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
5、小結。
6、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表演課文:
板書設計 : 21·司馬光
沒有慌 使勁砸缸
遇事沉著 有主張
第二課時作業 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i jian shi hou men kou shi jin
( ) ( ) ( ) ( )
hua yuan diao xia pa shan liu shui
( ) ( ) ( ) ( )
二、搭配詞語。
一座 水缸 找 石頭
一口 石頭 砸 大人
一塊 假山 搬 水缸
《司馬光》練習題 篇5
【教學目的】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運用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方法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 搜集有關司馬光的資料。
⑵ 認讀字卡片。
2、教師:
⑴ 吹塑紙剪成假山、水缸。
⑵ 課文插圖,第4、5自然段的文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司馬光的圖片)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位古時候的人,他的名字叫司馬光。他是一位有名的人。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就是他小時侯的事。
(板書課題 20、司馬光)
(從圖入手,引出課題,激起學生對司馬光了解的愿望。)
二、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讀通課文:
⑴ 借助拼音。
⑵ 問別人。
⑶ 聯系上下文猜字。
⑷ 聽別人讀。
2、同桌互讀正音:
3、指名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一評讀得怎么樣。
(學生評價訂正讀音,教師隨機利用卡片指導學生鞏固認讀字。)
4、運用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師:現在我們要把生字朋友從課文中請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大家還認不認識?
出示生字卡片,用“摘字”的游戲識字。
(方法:把字貼在黑板上認識哪個字就摘哪個字來讀,其他學生跟讀。)
讓學生在小組里摘字,說說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字的。
師:誰來說一說哪幾個生字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記住的?
叫──收 球──救
師用“開火車”的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5、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的家中,全班齊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司馬光干什么?用簡短的話說一說。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出示了四種識字方法,這樣既復習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的能力。同時為了讓學生識起字來饒有興趣,在教學中引入游戲。這樣能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鞏固識字效果。)
6、四人一小組讀課文,可以齊讀、分段讀、表演讀。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
(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以自主閱讀為主,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7、小組匯報交流。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學習“到、別”兩個生字:
1、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找一找兩個字的相同點。
(學生知道這兩個字是同部首的字 ,學習立刀旁)
2、教師范寫,生描寫
3、請寫的好的學生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
4、生練寫,同桌互評。寫的滿意的畫一個。
《司馬光》練習題 篇6
孫劍蓉
小學語文新大綱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強調學生進行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教學中要充滿著有個性和積極思維的語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i吾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長才干、學做人。
小學語文新教材第二冊<司馬光》是一篇傳統教材,教學時怎樣才能體現新大綱的精神呢?重點部分的教學我做了如下的思考:
一、讀讀、看看、議議。
讓我們來看看司馬光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
1.自由讀讀課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樣的水缸?用“——”畫出有關句子。(第二自然段)
2.認真讀第二自然段,觀察插圖。(有條件的學校可用投影儀將課本中的插圖放大,集體現察。) 小組討論:一個小朋友掉進那口水缸里,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破”缸救那個小朋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認真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和圖上的孩子相比,文中寫的“大水缸”是相比孩子們的個子還高。而且體積大,能裝許多水。”1上學生在讀讀、看看、議議中弄明白,那樣“大”的水缸,又是牥裝滿”了水,說明小朋友掉進缸以后,整個兒會被淹沒,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司馬光要“砸破”那口缸,讓水流出來,才能救小朋友。)
二、讀讀、演演、問問。
司馬光是怎樣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的呢?
1.找出有關“怎樣救”的段落。(第五自然段)讀讀,畫出”怎樣救”的句子,點出重點詞語。(“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2.表演體會司馬光“怎樣救”小朋友,看誰把司馬光的表情、動作演得像。(表演、評議)
3.再讀第5自然段,對司馬光“怎樣救”小朋友的表現提出問題,想想、議議。(教師可從學生實際出發,啟發引導學生通過再讀第5自然段后提出:司馬光為什么“沒有慌”?當時他會怎么想?他怎么會知道“舉起一決石頭,使勁砸那口缸”?石頭是哪里來的?為什么要“幾下子”把缸砸破?——使學生在讀的基礎—亡,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培養學生逐漸養成會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對司馬光在小朋友遇到生命危險時“沒有慌”,沉著冷靜,急中生智,動腦筋、想辦法,化險為夷會有更進一歲的理解。)
4.引讀第5自然段,說說你從司馬光的表現中明白了什么?你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讓學生從事情本身以及事情所說明的道理等等角度各抒己見。)
5.引讀第4自然段:當看到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里。別的小朋友是怎么辦的?
6.大組對比讀第4、5自然段。分角色表演(司馬光、掉進缸的小朋友、眾小朋友)看誰演得最像。再說說“都慌了’和“沒有慌”的不同結果。
三、思考、想象、設計。
你認為還有什么辦法能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可讓學生充分地想象,允許學生設計出不同的辦法如——大家都伸手去拉;找樹枝伸下去讓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拉住樹枝眾小朋友再一起拖;甚至說一齊把缸推倒等等。只要理內充分,想象合理,就要給予充分肯定,也鼓勵有爭論。) 四、擴展活動。在學生已充分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安排一些“難題”讓學生想一想,如:家里炒菜時油鍋突然燃起來了怎么辦?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凹了怎么辦?熱鬧的大街上和父母走散了怎么辦…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遇事不慌張,要積極動腦筋自己想辦法解決的道理。在說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句子說通順,把意思表達得更清楚一些。
《司馬光》練習題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齊讀、賽讀等形式,能夠正確讀出“司、假”等14個生字,并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通過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觀察練習,能夠正確書寫“別、導”等6個生字。
2、通過教師范讀、小組合作讀、表演讀等形式,能夠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理解課文內容,能夠在課文中劃出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遇到緊急情況的不同表現。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
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說出司馬光與其他小朋友的的不同表現。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識字。
1、借助注音讀通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2、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讀準字音。
3、在小組內讀生字并交流識字方法。
4、自學檢測,我會正確讀出下面的詞語。
司馬光 假山 水缸 別人 慌忙 嚇人 使勁 砸破 救出 一塊石頭
二、快樂書寫。
1、認真觀察田字格內的生字,用紅筆標出易出錯的地方,并在小組內交流。
2、自我檢測,我會書寫得很漂亮。
三、合作探究
1、觀察文中插圖,并和課文結合,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什么?
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你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嗎?
2、再讀課文,劃出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后,司馬光與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現。
拓展延伸
司馬光用砸缸的辦法救出了小朋友,你還有別的好方法能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嗎?快和小伙伴說一說吧!
課堂檢測
1、我會正確書寫下面詞語。
fēn bié dào chù nà lǐ xià rén
2、選字填空。
快 塊
太陽公公( )要下山了。
老松樹下有一( )大青石。
我比小光跑的( )。
《司馬光》練習題 篇8
(第一課時)
(課前師生問候)
一、引課題,交流已知,認識生字
師:通過昨天和今天的接觸,我們已經認識了,現在呀,老師再帶領同學們去認識一位古時候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司馬光──板書課題,哪位小朋友知道司馬光?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嗎?
生:他寫了一本書,名字我忘記了。
師:這本書是《資治通鑒》。
生:我知道他姓司馬,名字是光。
師:是的,司馬是復姓。
生:他的枕頭是木頭的,叫警枕。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看書知道的。
師:看來你和司馬光一樣,是一個愛看書的孩子。誰接著說?
生:我知道他砸缸救人的故事。
師:對,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了解了司馬光這么多的情況,誰能夠想出辦法來記住司馬光的“司”字呢?
生:這個字比“同“字少了一豎;
生:這個字是司機的司;
二、初讀文,練習合作,粗知大意
師:認識了這個字,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首先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課文,把不熟練的地方多讀幾遍。
師:現在請同座之間互讀帶有生字的句子和詞語。然后請小組長組織組內同學輪流讀課文,每人一個自然段,組長檢查初讀情況。
師:現在,老師想請5個學習小組來朗讀課文。
(5個學習小組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聽讀。)
三、再讀文,朗讀感悟、隨機識字
師:看來,我們已經能夠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了,現在,老師還想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1-3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口大水缸。缸里還裝滿了水。
師:你能夠用這個“假”字組個詞語嗎?
生:假山。
生:真假
……
師:會組詞語,還要記住這個字;那誰能夠想出辦法來記住這個“缸”字呢?
生:左邊那個字加上一個“工”字,就是“缸”了。
師:這是加一加的辦法,左邊的這個字讀作“fǒu”,是古代的一種瓦器。
生:我看到了書上的那口大水缸,就能夠記住這個缸字。
師:那我們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吧!比一比誰的水缸大,哪口缸里的水更滿。──眾生練讀。
生:我還知道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
師:這是你的收獲。我們來讀一讀(指導學生讀出緊張與擔心。)
師:就在這個小朋友掉到水缸里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請同學們看一看課文的插圖,來說一說吧!
生:有個小朋友嚇哭了。
師:那我們來記住這個“嚇”字吧!讀一讀,再認一認。
生:是口字旁加上一個“上下”的“下”。
生:有的小朋友嚇得跑了,可能去找大人了。
生:有的在那里大喊大叫呢呢!
師:我們來認識這個字──叫,我們來組個詞語可以嗎?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在這里大喊大叫的孩子,可能在喊什么呢?你能來喊一喊嗎?
生:快來人呀,有人掉到缸里了。
生:救命呀!
生:媽媽呀!快來呀!
生:不好了,小明掉到缸里了!
生:司馬光,快出來吧!有人掉到缸里了!
師:就在小朋友緊張、著急的時候,司馬光在做什么呢?我們來讀一讀書中的句子──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師:我們再來認識這個三個字“使勁砸”。和同桌說說你準備怎么記住這三個字。
師:司馬光使勁砸大水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一下子就出來了,我們齊讀最后一段,認識“救”字。
四、練說話,感悟道理,書寫生字
師:掉到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這時候,這個孩子的家長趕來了,跑去找人的小朋友也回來了,還有好多大人也來了,看到眼前的這一切,你知道這些小朋友、這些大人可能說了什么呢?
生:那個家長可能會說,你們慌什么,看人家司馬光,你們得多和人家學習。
生:家長可能會說,你們平時得多和司馬光學習,別只知道玩。
生:你們看人家司馬光想出的辦法多好!
生:人家司馬光平時就愛看書,看看現在,想出好辦法了吧!
生:你看你,就知道哭,哭能救人嗎?
師:是呀,遇到困難上時,不要慌張,沉著機智就會想出好辦法──那我們來認識生字“別、慌”。
師:認識了這個字,我們再來寫一寫這個“別”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你能告訴大家,在寫這個字的時候,都應該注意寫什么嗎?
生:這個字是左右結構的。
生:這個字的“口”字一定要寫在左上格的。
生:這個字的“力”字一定要寫在左下格的。
師:那請同學們伸出食指,老師寫這個字,請同學們書空。
師:現在請同學們來寫這個字吧,寫完一個之后,同桌之間要互相看一看,評一評吧!
師:司馬光砸缸救人這個故事,不但被寫進了我們的課本里,還被畫成了連環畫,繡在了絲綢上,還被郵政局畫在了郵票上。課下同學們也可以看一看,講一講這個故事,學一學司馬光遇到事情不慌亂,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品質。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生:老師,再見!
《司馬光》練習題 篇9
師: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請同學們看一個動畫片,名字叫《司馬光》
(播放動畫片,由于出現故障,教師改為口述故事)
師:剛才老師講述的是什么內容?
生: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生:小朋友掉進大水缸里了。
生:古時候,有一個孩子叫司馬光。
師:小朋友,掉進大水缸后,發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
生:讀。
師:指名讀。
生:讀。
師:發生了什么事?
生:把小朋友們嚇哭了。
生:有的去找大人了。
師:當時,是一個怎樣的場面?
生:大家慌了。
師:作者用什么詞來描寫的?
生:有的……有的……
師:能否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生:下課了,我們有的打口袋,有的跳皮筋。
生:上課了,同學們有的看書,有的寫字。
師:讓我們坐上時代的列車,穿過時光,回到哪個時代的花園去看看。
生:(全體學生拿著小旗搖動做開火車狀)
師:你們來到花園了嗎?看到了什么?
生:來到了,看到司馬光掉進水缸里了。
師:你們的心情怎么樣?誰能表演一下?
生:(三名同學到前面表演——害怕、哭泣。)
師:誰還能表演?
生:(表演)
師:表演得怎么樣?
生:好。
師:我們應該怎么讀呢?
生:用著急的語氣讀。
師:誰能讀?
生:讀。
師:讀得怎么樣?
生:沒有讀出著急的語氣。
師:你能讀嗎?
生:能讀(讀)。
師:讀得怎么樣?
生:不流利,磕巴。
師:那你讀讀。
生:讀。
師:怎么樣?
生:好。
師:此時你們會想什么辦法來救司馬光呢?相互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生:給水加鹽,人就漂上來了。
生:當時,沒有鹽,找到鹽也來不及了。
生:用繩子拉。
生:小朋友拉不動的。
生:沒有繩子。
生:往缸里放石頭。
生:不行,用把人砸壞的。
生:把木板放在水缸里,司馬光夠著木板就得救了。
生:沒有木板。
生:用石頭砸缸。
師:這個辦法好,用石頭砸缸最好了。你真聰明,老師獎勵你一個智慧星。
師:你帶領大家唱支歌吧!
(課中了律動)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司馬光是怎樣救小朋友呢?請向下讀。
生:齊讀。
師:用筆畫出描寫司馬光動作的詞語。
生:讀“司馬光……一下砸破了”
師:誰能到前面表演?
生:表演。
師:哪個詞表演出來了?
生:“舉”、“使勁”、“砸”。
師:這幾個詞怎么讀?
生:讀。
師:誰還能表演?
(一生讀,一生表演)
師:表演得怎么樣?
生:他的表演,沒有把缸砸破?
師:誰還能表演?
生:表演。
師:小朋友獲救了,高興嗎?那么誰用高興的語氣讀一讀?
生:練習讀。
師:我的故事還沒講完,那么你們想不想把故事表演出來呢?
生:(齊)想。
師:你們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演一演。
生:(合作練習)
師:(指名學生表演。)
(教師讀課文,學生表演)
師:你們認為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司馬光是一個機靈的人。
生:司馬光是一個聰明的人。
生:司馬光是一個勇敢的人。
師:你能說一句贊美司馬光的話嗎?
生:司馬光可真勇敢!
司馬光真偉大!
司馬光真聰明!
師: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危險應該怎么做?
(學生討論)
生:我們家來了壞蛋,我裝作順從的樣子,然后,找機會報警。
發生戰爭,我會報效祖國,不怕犧牲。
師:我們應向司馬光學習,遇事要冷靜,不驚慌。做一個機智勇敢的人。
這是一個參加了幾年工作教師的課,應該說有一定的教學經驗。然而,在新的理念沖擊下,卻出現了語文教學的“浮躁”。要么是一種“新鞋老路”,要么是一種“生搬硬套”。閱讀教學無論怎么改革,也不能偏離“以讀為本”“以人為本”的原則。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是生命歷程的自我體驗,它建構于學生的自我需要、自我促進、自我發展。以教師的理解牽動學生的理解,表面上看是教師在啟發、引導,實質是讓學生“掉進設計好的圈套”。這種變相的主宰,沒有生成真正意義的主體性教學。
教師走進了課程意識的誤區。認為閱讀教學的創新就可以不遵循語文的規律,語言訓練內容與語言訓練的形式就可以機械的割裂開來,用“花樣翻新”的形式,替代閱讀教學的實質,例如:
師:讓我們坐上時代的列車,穿過時光,回到哪個時代的花園去看看。
生:(全體學生拿著小旗搖動做開火車狀)
師:你們來到花園了嗎?看到了什么?
生:來到了,看到司馬光掉進水缸里了。
師:你們的心情怎么樣?誰能表演一下?
生:(三名同學到前面表演——害怕、哭泣。)
師:誰還能表演?
生:(表演)
師:表演得怎么樣?
生:好。
……
生:讀“司馬光……一下砸破了”
師:誰能到前面表演?
生:表演。
師:哪個詞表演出來了?
生:“舉”、“使勁”、“砸”。
師:這幾個詞怎么讀?
生:讀。
師:誰還能表演?
(一生讀,一生表演)
師:表演得怎么樣?
生:他的表演,沒有把缸砸破?
師:誰還能表演?
生:表演。
課堂中幾次出現讓學生表演,然而,這樣的表演是不是真正的訓練了思維,獲得了體驗。學生是不是通過表演就生成了情感?如果認為表演是必要的,那么語言規律的感悟、積累、訓練又在什么時候實踐呢!是的,語文主張多元的感受,多種形式的體驗,但感受與體驗建立的基礎是什么呢!我們不能因為了課堂教學的“熱鬧”“活躍”,而不顧語文教學的實質去建構“浮躁”的教學形式。
《司馬光》練習題 篇10
佚名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認識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看圖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一、 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司馬”是個復姓,“光”是名。
簡介司馬光。
二、 范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范讀課文。
2、思考討論:主要寫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 看圖回答,出示生字詞
1、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花園是個什么樣兒的?(出示:一口水缸)
3、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這時候發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 教學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要求:看出示的詞卡,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檢查乍學情況。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析:字音是否主導準,句子是否讀通。
五、指導寫字
1、鞏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記住了這些生字?
3、指導書寫。
4、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第一課時作業 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找候司園
劃后絲圓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看圖,學習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馬光和小朋友來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讀第1節。用自己的話說說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關鍵人物。
3、再指名說說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導朗讀。
二、學習2~3自然段
1、這時發生了什么事?自讀第2節。
2、出示句子。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
(1)這時情況怎么樣?誰來讀?
(2)語匯議:是否讀出了危險的語氣。
(3)指導詩詞:“一不小心”。
(4)指讀,個別讀,章讀。
3、在這危險緊急關頭,小朋友和司馬光他們的表現和做法一樣嗎?用“—”畫出有關句子。自讀2~3節。
4、反饋、交流、討論。
(1)出示句子: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導讀詞。
②引讀,別的小朋友都慌了,他們有的,有的還有的。
③誰來學他們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讀這句話。
⑤且擴“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說話嗎?
(2)誰畫了司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 指導讀詞:“沒有慌”、“使勁”。指導讀句子,表演朗讀。
② 司馬光為什么會這樣做?他當時是怎么想的?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③ 結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興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
④ 如果這時大人趕來了,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
5、小結。
6、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表演課文:
板書設計 : 21·司馬光
沒有慌 使勁砸缸
遇事沉著 有主張
第二課時作業 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i jian shi hou men kou shi jin
( ) ( ) ( ) ( )
hua yuan diao xia pa shan liu shui
( ) ( ) ( ) ( )
二、搭配詞語。
一座 水缸 找 石頭
一口 石頭 砸 大人
一塊 假山 搬 水缸
《司馬光》練習題 篇11
【教學要求】
1、認讀生字、詞語,讀懂課文。
2、教育學生在緊急情況下要沉著、冷靜,只有動腦筋,才能想出好辦法。
【教學重點】讓學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
2、認讀、拼讀詞語。
【教學過程】
1、定向
⑴ 讀通課文,提出要求。
⑵ 思考:誰砸缸救人,請介紹一下這位名人。
2、自學課文
要求劃下新詞,思考問題。
(老師來回巡視,指導困難生發現問題,幫助解決)
3、練習
(說話練習)
⑴ 讀通長句。
只聽撲通一聲,一個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腳下一滑,掉進了旁邊一個盛滿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沒了頭頂。
⑵ 給課文標段號。
⑶ 理解誰砸缸救人?介紹司馬光。
(清楚“復姓”兩個字)
⑷ 說話練習:“司馬光是……”。
4、詞語認讀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撲通 急中生智 嘩夸 機智 勇敢
5、作業
⑴ 讀課文1遍。
⑵ 認讀詞語,完成練習1。
⑶ 抄寫詞語1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新詞,訓練朗讀。
2、分析課文,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紹司馬光。
3、復習生字、新詞。
二、讀講1~2段:
1、讀讀劃劃: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砸缸?為什么會來不及?
4、讀1、2段。
三、讀講3~4段:
1、自讀第三段,圈詞:體現別的孩子驚慌的詞。(驚叫,高聲喊道,嚇傻了,趕緊)
2、朗讀訓練,讀出孩子們的驚慌。
3、思維訓練,理解“沒有慌神”和“急中生智”這兩個詞。
⑴ 師:沒有慌神,說明他怎么樣?(很鎮定)
⑵ 急中生智。“急”,司馬光遇到什么緊急情況。(第二段最后一句話)“智”,哪個詞突出了智?(砸)
4、說話訓練,說清楚司馬光救人的原因。
5、讀讀演演第四段。
6、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使勁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氣小)
四、詞語訓練:
1、師:水多嗎?哪個詞說明水多?(嘩嘩)
2、師:大家都夸司馬光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機智體現在(想出辦法),勇敢體現在(沒有慌神)。
五、說話訓練:
夸夸司馬光。(你真是個好孩子!)
六、小結:
學了司馬光救人,我們懂得了遇到緊急事件,要沉著冷靜、動腦筋、想辦法。
七、作業:
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復習詞語,朗讀課文,聽寫生詞。
【教學過程】
1、復習詞語:
強調:亭子、捉迷藏、嘩、夸,這四個詞的讀音。
2、朗讀課文。
3、聽寫詞語:
強調:稻的第十二筆、藏的第六筆、第十一筆、砸的第七筆、慌字中間沒有—點。
《司馬光》練習題 篇12
孫劍蓉
小學語文新大綱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強調學生進行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教學中要充滿著有個性和積極思維的語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i吾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長才干、學做人。
小學語文新教材第二冊<司馬光》是一篇傳統教材,教學時怎樣才能體現新大綱的精神呢?重點部分的教學我做了如下的思考:
一、讀讀、看看、議議。
讓我們來看看司馬光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
1.自由讀讀課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樣的水缸?用“——”畫出有關句子。(第二自然段)
2.認真讀第二自然段,觀察插圖。(有條件的學校可用投影儀將課本中的插圖放大,集體現察。) 小組討論:一個小朋友掉進那口水缸里,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破”缸救那個小朋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認真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和圖上的孩子相比,文中寫的“大水缸”是相比孩子們的個子還高。而且體積大,能裝許多水。”1上學生在讀讀、看看、議議中弄明白,那樣“大”的水缸,又是牥裝滿”了水,說明小朋友掉進缸以后,整個兒會被淹沒,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司馬光要“砸破”那口缸,讓水流出來,才能救小朋友。)
二、讀讀、演演、問問。
司馬光是怎樣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的呢?
1.找出有關“怎樣救”的段落。(第五自然段)讀讀,畫出”怎樣救”的句子,點出重點詞語。(“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2.表演體會司馬光“怎樣救”小朋友,看誰把司馬光的表情、動作演得像。(表演、評議)
3.再讀第5自然段,對司馬光“怎樣救”小朋友的表現提出問題,想想、議議。(教師可從學生實際出發,啟發引導學生通過再讀第5自然段后提出:司馬光為什么“沒有慌”?當時他會怎么想?他怎么會知道“舉起一決石頭,使勁砸那口缸”?石頭是哪里來的?為什么要“幾下子”把缸砸破?——使學生在讀的基礎—亡,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培養學生逐漸養成會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對司馬光在小朋友遇到生命危險時“沒有慌”,沉著冷靜,急中生智,動腦筋、想辦法,化險為夷會有更進一歲的理解。)
4.引讀第5自然段,說說你從司馬光的表現中明白了什么?你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讓學生從事情本身以及事情所說明的道理等等角度各抒己見。)
5.引讀第4自然段:當看到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里。別的小朋友是怎么辦的?
6.大組對比讀第4、5自然段。分角色表演(司馬光、掉進缸的小朋友、眾小朋友)看誰演得最像。再說說“都慌了’和“沒有慌”的不同結果。
三、思考、想象、設計。
你認為還有什么辦法能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可讓學生充分地想象,允許學生設計出不同的辦法如——大家都伸手去拉;找樹枝伸下去讓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拉住樹枝眾小朋友再一起拖;甚至說一齊把缸推倒等等。只要理內充分,想象合理,就要給予充分肯定,也鼓勵有爭論。) 四、擴展活動。在學生已充分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安排一些“難題”讓學生想一想,如:家里炒菜時油鍋突然燃起來了怎么辦?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凹了怎么辦?熱鬧的大街上和父母走散了怎么辦…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遇事不慌張,要積極動腦筋自己想辦法解決的道理。在說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句子說通順,把意思表達得更清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