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皮球浮上來了(精選12篇)

皮球浮上來了

發布時間:2023-09-19

皮球浮上來了(精選12篇)

皮球浮上來了 篇1

  高明市更樓鎮教研教改示范課教案

  課題:  丁氏教材第二冊第2課     

  (第二課時)

  授課者:更樓鎮中心小學  麥婉芬老師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

  2、鞏固四素句,能用“孩子”說一句四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鞏固掌握四素句。

  教學難點 :知道皮球浮上來的原因及用“孩子”說四素句。

  教    具:幻燈片、小黑板、量筒、玻璃杯、乒乓球、一盆水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學過的生字詞:

  1、用小黑板出示:皮球、浮上來、孩子、跳高、樹洞、很深、灌到、灌滿、

  盆子。

  2、說說你是用什么識字法來認識這些字:皮、球、盆、跳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

  問: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

  (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第一句寫了誰在干什么? (板書:拍皮球)

  (3)這句話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高興)師生齊讀這一句。

  (4)他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指名回答,教師并板書:

  一跳、樹洞)

  (5)做實驗,把乒乓球放在長筒瓶內。

  (6)齊讀第二句。 (指導用著急的語氣朗讀)

  (7)皮球為什么拿不出來? (指名回答,板書:很深)

  過渡:當皮球拿不出來時,這些孩子怎么樣做呢?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

  自然段。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導看圖。

  (2)朗讀第二自然段(分組讀),并理解其內容:

  A、把孩子想辦法拿球的動作“.”標出來。(“打”、“灌”)要求全體同學表

  演這兩個詞的動作。 (板書:打水、灌)

  B、孩子們用什么東西打來水?水灌到什么地方?水灌滿后皮球怎么啦?

  (指名回答,教師并用實驗模具來進行直觀演示)

  (3)請個別學生做實驗演示,并用自己的話說出拿皮球的過程。

  (4)指導學生用開心的心情朗讀這自然段。 (教師示范,學生跟讀。)

  (5)利用板書,背誦課文。

  4、小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后你們說這些孩子是些怎樣的孩子?(指名回

  答)隨后進行思想教育: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做個愛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過渡:現在,看看哪位同學是個愛動腦筋、愛想辦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問題。

  5、引伸課文:

  (1)用幻燈片出示故事: (教師朗讀)

  有一回,幾只猴子在大樹下做游戲,它們玩得很高興。一只猴子不小心,

  掉到樹洞里去了,樹洞很深,猴子爬不上來。

  一只猴子用盆子打來水,把水灌到樹洞里,水灌滿了,猴子浮上來了。

  (2)問題: (個別提問)

  A、同學們,你們說這些猴子聰明嗎?

  B、它們往樹洞里灌水對不對?結果會怎么樣?

  C、它們錯在什么地方?

  (3)應用什么辦法來救小猴子上來?

  (4)教師分析“救猴子”和“拿皮球”的不同原因。

  (5)因此,碰到難題要動一動腦筋,才能把事情辦好。

  (三)四素句鞏固訓練:

  1、判斷下面哪個是四素句?為什么? (幻燈片)

  樹洞很深,皮球拿不出來。

  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有一回,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2、鞏固“四素句”定義。

  3、用“四素句”卡片,開火車說出不同的“四要素”

  4、做游戲:詞語接龍組成四素句。

  5、用“孩子”這個詞語說出四素句。 (全體訓練,指名回答)

  板書設計    :

  (開心)

  (高興)拍皮球                      打水

  (著急)  跳                 灌

  樹洞

  (很深)

  更樓鎮中心小學:麥婉芬

皮球浮上來了 篇2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

  2、鞏固四素句,能用“孩子”說一句四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鞏固掌握四素句。

  教學難點 :知道皮球浮上來的原因及用“孩子”說四素句。

  教具:幻燈片、小黑板、量筒、玻璃杯、乒乓球、一盆水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學過的生字詞:

  1、用小黑板出示:皮球、浮上來、孩子、跳高、樹洞、很深、灌到、灌滿、盆子。

  2、說說你是用什么識字法來認識這些字:皮、球、盆、跳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

  問: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第一句寫了誰在干什么?(板書:拍皮球)

  (3)這句話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高興)師生齊讀這一句。

  (4)他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指名回答,教師并板書:一跳、樹洞)

  (5)做實驗,把乒乓球放在長筒瓶內。

  (6)齊讀第二句。(指導用著急的語氣朗讀)

  (7)皮球為什么拿不出來?(指名回答,板書:很深)

  過渡:當皮球拿不出來時,這些孩子怎么樣做呢?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導看圖。

  (2)朗讀第二自然段(分組讀),并理解其內容:

  A、把孩子想辦法拿球的動作“.”標出來。(“打”、“灌”)要求全體同學表演這兩個詞的動作。(板書:打水、灌)

  B、孩子們用什么東西打來水?水灌到什么地方?水灌滿后皮球怎么啦?

  (指名回答,教師并用實驗模具來進行直觀演示)

  (3)請個別學生做實驗演示,并用自己的話說出拿皮球的過程。

  (4)指導學生用開心的心情朗讀這自然段。(教師示范,學生跟讀。)

  (5)利用板書,背誦課文。

  4、小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后你們說這些孩子是些怎樣的孩子?(指名回答)隨后進行思想教育: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做個愛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過渡:現在,看看哪位同學是個愛動腦筋、愛想辦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問題。

  5、引伸課文:

  (1)用幻燈片出示故事:(教師朗讀)

  有一回,幾只猴子在大樹下做游戲,它們玩得很高興。一只猴子不小心,掉到樹洞里去了,樹洞很深,猴子爬不上來。一只猴子用盆子打來水,把水灌到樹洞里,水灌滿了,猴子浮上來了。

  (2)問題:(個別提問)

  A、同學們,你們說這些猴子聰明嗎?

  B、它們往樹洞里灌水對不對?結果會怎么樣?

  C、它們錯在什么地方?

  (3)應用什么辦法來救小猴子上來?

  (4)教師分析“救猴子”和“拿皮球”的不同原因。

  (5)因此,碰到難題要動一動腦筋,才能把事情辦好。

  (三)四素句鞏固訓練:

  1、判斷下面哪個是四素句?為什么?(幻燈片)樹洞很深,皮球拿不出來。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有一回,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2、鞏固“四素句”定義。

  3、用“四素句”卡片,開火車說出不同的“四要素”

  4、做游戲:詞語接龍組成四素句。

  5、用“孩子”這個詞語說出四素句。(全體訓練,指名回答)

  板書設計 :

  皮球浮上來了(開心)

  (高興)拍皮球 打水

  (著急)跳 灌

  樹洞 (很深)

皮球浮上來了 篇3

  授課者:更樓鎮中心小學  麥婉芬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

  2、 鞏固四素句,能用"孩子"說一句四素句。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鞏固掌握四素句。

  教學難點 :知道皮球浮上來的原因及用"孩子"說四素句。

  教    具:幻燈片、小黑板、量筒、玻璃杯、乒乓球、一盆水

  教學過程 :

  一、 復習學過的生字詞:

  1、 用小黑板出示:皮球、浮上來、孩子、跳高、樹洞、很深、灌到、灌滿、

  盆子。

  2、 說說你是用什么識字法來認識這些字:皮、球、盆、跳

  二、 理解課文內容:

  1、 教師示范朗讀課文。

  問: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 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

  (1)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 第一句寫了誰在干什么? (板書:拍皮球)

  (3) 這句話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高興)師生齊讀這一句。

  (4) 他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指名回答,教師并板書:

  一跳、樹洞)

  (5) 做實驗,把乒乓球放在長筒瓶內。

  (6) 齊讀第二句。 (指導用著急的語氣朗讀)

  (7) 皮球為什么拿不出來? (指名回答,板書:很深)

  過渡:當皮球拿不出來時,這些孩子怎么樣做呢?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

  自然段。

  3、 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導看圖。

  (2) 朗讀第二自然段(分組讀),并理解其內容:

  A、 把孩子想辦法拿球的動作"."標出來。("打"、"灌")要求全體同學表

  演這兩個詞的動作。 (板書:打水、灌)

  B、 孩子們用什么東西打來水?水灌到什么地方?水灌滿后皮球怎么啦?

  (指名回答,教師并用實驗模具來進行直觀演示)

  (3) 請個別學生做實驗演示,并用自己的話說出拿皮球的過程。

  (4) 指導學生用開心的心情朗讀這自然段。 (教師示范,學生跟讀。)

  (5) 利用板書,背誦課文。

  4、 小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后你們說這些孩子是些怎樣的孩子?(指名回

  答)隨后進行思想教育: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做個愛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過渡:現在,看看哪位同學是個愛動腦筋、愛想辦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問題。

  5、 引伸課文:

  (1) 用幻燈片出示故事: (教師朗讀)

  有一回,幾只猴子在大樹下做游戲,它們玩得很高興。一只猴子不小心,

  掉到樹洞里去了,樹洞很深,猴子爬不上來。

  一只猴子用盆子打來水,把水灌到樹洞里,水灌滿了,猴子浮上來了。

  (2) 問題: (個別提問)

  A、 同學們,你們說這些猴子聰明嗎?

  B、 它們往樹洞里灌水對不對?結果會怎么樣?

  C、 它們錯在什么地方?

  (3) 應用什么辦法來救小猴子上來?

  (4) 教師分析"救猴子"和"拿皮球"的不同原因。

  (5) 因此,碰到難題要動一動腦筋,才能把事情辦好。

  (三)四素句鞏固訓練:

  1、判斷下面哪個是四素句?為什么? (幻燈片)

  樹洞很深,皮球拿不出來。

  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有一回,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2、鞏固"四素句"定義。

  3、用"四素句"卡片,開火車說出不同的"四要素"

  4、做游戲:詞語接龍組成四素句。

  5、用"孩子"這個詞語說出四素句。 (全體訓練,指名回答)

  板書設計    :

  皮球浮上來了(開心)

  (高興)拍皮球                      打水

  (著急)  跳                 灌

  樹洞

  (很深)

  更樓鎮中心小學:麥婉芬

皮球浮上來了 篇4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

  2、鞏固四素句,能用“孩子”說一句四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鞏固掌握四素句。

  教學難點:

  知道皮球浮上來的原因及用“孩子”說四素句。

  教具:

  幻燈片、小黑板、量筒、玻璃杯、乒乓球、一盆水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學過的生字詞:

  1、用小黑板出示:皮球、浮上來、孩子、跳高、樹洞、很深、灌到、灌滿、盆子。

  2、說說你是用什么識字法來認識這些字:皮、球、盆、跳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

  問: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第一句寫了誰在干什么?(板書:拍皮球)

  (3)這句話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高興)師生齊讀這一句。

  (4)他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指名回答,教師并板書:一跳、樹洞)

  (5)做實驗,把乒乓球放在長筒瓶內。

  (6)齊讀第二句。(指導用著急的語氣朗讀)

  (7)皮球為什么拿不出來?(指名回答,板書:很深)

  過渡:當皮球拿不出來時,這些孩子怎么樣做呢?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導看圖。

  (2)朗讀第二自然段(分組讀),并理解其內容:

  A、把孩子想辦法拿球的動作“.”標出來。(“打”、“灌”)要求全體同學表演這兩個詞的動作。(板書:打水、灌)

  B、孩子們用什么東西打來水?水灌到什么地方?水灌滿后皮球怎么啦?

  (指名回答,教師并用實驗模具來進行直觀演示)

  (3)請個別學生做實驗演示,并用自己的話說出拿皮球的過程。

  (4)指導學生用開心的心情朗讀這自然段。(教師示范,學生跟讀。)

  (5)利用板書,背誦課文。

  4、小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后你們說這些孩子是些怎樣的'孩子?(指名回答)隨后進行思想教育: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做個愛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過渡:現在,看看哪位同學是個愛動腦筋、愛想辦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問題。

  5、引伸課文:

  (1)用幻燈片出示故事:(教師朗讀)

  有一回,幾只猴子在大樹下做游戲,它們玩得很高興。一只猴子不小心,掉到樹洞里去了,樹洞很深,猴子爬不上來。一只猴子用盆子打來水,把水灌到樹洞里,水灌滿了,猴子浮上來了。

  (2)問題:(個別提問)

  A、同學們,你們說這些猴子聰明嗎?

  B、它們往樹洞里灌水對不對?結果會怎么樣?

  C、它們錯在什么地方?

  (3)應用什么辦法來救小猴子上來?

  (4)教師分析“救猴子”和“拿皮球”的不同原因。

  (5)因此,碰到難題要動一動腦筋,才能把事情辦好。

  (三)四素句鞏固訓練:

  1、判斷下面哪個是四素句?為什么?(幻燈片)樹洞很深,皮球拿不出來。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有一回,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2、鞏固“四素句”定義。

  3、用“四素句”卡片,開火車說出不同的“四要素”

  4、做游戲:詞語接龍組成四素句。

  5、用“孩子”這個詞語說出四素句。(全體訓練,指名回答)

  板書設計:

  皮球浮上來了(開心)

  (高興)拍皮球打水

  (著急)跳灌

  樹洞(很深)◆[20xx年5月10日]

皮球浮上來了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2、通過學習是幼兒了解水,知道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并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的團結協助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 故事《皮球浮上來了》的碟片。

  2、玻璃水槽、紙、木塊、鐵片、石子、海綿、塑料、乒乓球、樹葉、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3、記錄材料:標有上下標記的記錄卡、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看課件,自由模仿流水,用動作表現水流的速度。 談話導入:水的本領可大了,讓我們來看一下。

  2、了解水的浮與沉

  (1)、播放故事《皮球浮上來了》,提問:

  故事用什么辦法把球取出來的?樹洞里灌滿水之后,球會怎樣?為什么?(水有浮力)

  (2)、石頭掉進洞里,灌滿水,石頭會怎樣?(石頭沉下去了)

  3、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1)、提供事先準備好的操作材料,分記錄卡,教師通過講解、示范讓幼兒認識了記錄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標志。

  (2)、將自己的猜測填入記錄表中。

  4、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猜測的是否一樣?

  (1)、分組驗證剛才的猜測,看看哪些猜對了,哪些猜錯了。

  (2)、將自己的操作結果填入記錄表中。

  5、交流討論

  (1)、說說記錄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發現了什么。

  (2)、引導幼兒探討:為什么有的物體能浮在水面,而有的卻沉下去了?

  (3)、小結:重的物體容易沉下去,請的物體容易浮上來。

  6、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去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會沉下水底,哪些物體會浮上水面,并說說它們沉、浮的原因。

皮球浮上來了 篇6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

  2、 鞏固四素句,能用“孩子”說一句四素句。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鞏固掌握四素句。

  教學難點:

  知道皮球浮上來的原因及用“孩子”說四素句。

  教學準備:

  幻燈片、小黑板、量筒、玻璃杯、乒乓球、一盆水

  教學過程:

  一、 學生字詞

  1、 用小黑板出示:皮球、浮上來、孩子、跳高、樹洞、很深、灌到、灌滿、盆子。

  2、 說說你是用什么識字法來認識這些字:皮、球、盆、跳

  二、 理解課文內容

  1、 教師示范朗讀課文。

  問: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 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

  (1)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 第一句寫了誰在干什么? (板書:拍皮球)

  (3) 這句話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高興)師生齊讀這一句。

  (4) 他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指名回答,教師并板書一跳、樹洞)

  (5) 做實驗,把乒乓球放在長筒瓶內。

  (6) 齊讀第二句。 (指導用著急的語氣朗讀)

  (7) 皮球為什么拿不出來? (指名回答,板書:很深)

  過渡:當皮球拿不出來時,這些孩子怎么樣做呢?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3、 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導看圖。

  (2) 朗讀第二自然段(分組讀),并理解其內容

  ① 把孩子想辦法拿球的動作“.”標出來。(“打”、“灌”)要求全體同學表演這兩個詞的動作。 (板書:打水、灌)

  ②孩子們用什么東西打來水?水灌到什么地方?水灌滿后皮球怎么啦?(指名回答,教師并用實驗模具來進行直觀演示)

  (3) 請個別學生做實驗演示,并用自己的話說出拿皮球的過程。

  (4) 指導學生用開心的心情朗讀這自然段。 (教師示范,學生跟讀。)

  (5) 利用板書,背誦課文。

  4、小結課文:

  學習這篇課文后你們說這些孩子是些怎樣的孩子?(指名回答)隨后進行思想教育,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做個愛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過渡:現在,看看哪位同學是個愛動腦筋、愛想辦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問題。

  5、引伸課文

  (1) 用幻燈片出示故事: (教師朗讀)有一回,幾只猴子在大樹下做游戲,它們玩得很高興。一只猴子不小心,掉到樹洞里去了,樹洞很深,猴子爬不上來。一只猴子用盆子打來水,把水灌到樹洞里,水灌滿了,猴子浮上來了。

  (2) 問題: (個別提問)

  ①同學們,你們說這些猴子聰明嗎?

  ②它們往樹洞里灌水對不對?結果會怎么樣?

  ③它們錯在什么地方?

  (3) 應用什么辦法來救小猴子上來?

  (4) 教師分析“救猴子”和“拿皮球”的不同原因。

  (5) 因此,碰到難題要動一動腦筋,才能把事情辦好。

  三、四素句鞏固訓練

  1、判斷下面哪個是四素句?為什么? (幻燈片)

  樹洞很深,皮球拿不出來。

  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有一回,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2、鞏固“四素句”定義。

  3、用“四素句”卡片,開火車說出不同的“四要素”

  4、做游戲:詞語接龍組成四素句。

  5、用“孩子”這個詞語說出四素句。 (全體訓練,指名回答)

  板書設計 :

  皮球浮上來了(開心)

  (高興)拍皮球 打水

  (著急) 跳 灌

  樹洞(很深)

皮球浮上來了 篇7

  教學目標:

  1.知道皮球能在水中浮起來,懂得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2.學會“球,孩、洞、東、葉、根、打、文”8個生字。理解“皮球、樹洞、伸手、樹枝、鉤子”等詞語的意思。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會“球、孩、洞、東、葉、根、打、文”8個生字;理解“皮球、村洞、伸手、樹枝、鉤子”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①今天我們學習第34課《皮球浮上來了》,什么叫“浮”?(比水輕的東西,漂在水面上。)“浮”的反義詞是“沉”,什么叫“沉”?(比水重的東西,落在水底。)

  ②教師在大口瓶里放些水,然后再把鐵、石頭、紙、塑料、泡沫、皮球等放進去,讓學生說說哪些東西浮在水面上?哪些東西沉在水底?

  ③導人:課文中有一個聰明的孩子(教學“孩”)知道皮球是浮在水面上的,他動腦筋解決了一個問題,他遇到了個什么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呢?

  (二)范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①教師范讀課文。

  ②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課文中的孩子遇到了一個什么問題?他們是怎樣想辦法的?

  (三)看圖讀課文,教學生字

  ①請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們在于什么?發生一件什么事?

  ②課文哪一段是在寫這幅目的意思?(第1段)齊讀第1段。

  ③看圖讀對應課文。說說李龍有什么辦法?(學習生字“伸”,注意翹舌音。)

  ④看圖讀對應課文。說說葉青有什么辦法,(學習生字“根”、“枝”。)

  ⑤看圖讀對應課文。說說張遠有什么辦法?

  ⑥讀吳文想出好辦法這一段。(學習“文”。)

  ⑦讀全文。

  ⑧連一連,讀一讀。

  李龍用手掏鈞不起

  葉青用樹枝夾浮上來

  張遠用鉤子鉤掏不著

  吳文用水灌夾不住

  (四)鞏固練習

  ①讀生字卡片。(開火車形式)

  ③做“摘果子”識字游戲。

  (五)作業

  抄寫生字8個。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孩、洞、文、球、根“5個生字,其余3個生字自己臨寫。

皮球浮上來了 篇8

  教學內容:

  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

  2、進行發散思維練習,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說句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知道皮球浮上來的原因

  教具準備:

  詞卡、放大課文、插圖、乒乓球、杯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詞語。

  馬龍掏不著石宏夾不住葉莉鉤子樹洞

  二、新授。

  1、學習第一自然段,理解句子意思。

  (1)齊讀第一自然段,想想第一自然段有幾句話?

  (2)第一自然段有幾句話呢?

  (2)幾個孩子在大樹旁拍皮球,皮球一跳怎么了?

  皮球掉進一個樹洞里

  (3)我們在一起讀第一自然段。想想第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指名生回答

  (4)總結:第一段主要講了幾個孩子拍皮球,皮球掉進樹洞里。

  (5)朗讀第一自然段。

  3、學習第二自然段,理解句子意思。

  (1)導入:皮球掉進了樹洞里,怎么辦呢?我們來想想辦法,怎么樣把皮球拿出來?(讓生分別說說自己想到的辦法)

  好,現在我們來看課文中的幾個孩子他們想到了什么辦法拿皮球的?

  (2)你們自己把第二自然段讀一讀,看看共有幾句話?

  指名回答

  好,我們來看第一句話。(齊讀第一句話)

  馬龍想出了什么辦法呢?齊讀第二句話

  板書:馬龍伸手到樹洞去掏。

  那結果馬龍掏到皮球了嗎?掏不著怎么會拿不到皮球的呢?你們誰知道?能告訴朱老師嗎?洞很深

  (3)課文用了兩句話寫了馬龍的辦法。我們繼續看,石宏說:“我有辦法。”

  石宏想出的辦法是什么呢?我們把書打開,自己看書,想一想。

  請生回答。誰來告訴朱老師石宏想出了什么辦法?

  板書:石宏用兩根樹枝去夾。

  石宏夾住皮球了嗎?夾不住

  齊讀第三、四句話。

  (4)石宏的辦法也不行,我們再來看葉莉她想出了什么辦法呢?誰來告訴朱老師?

  請生回答。

  板書:葉莉拿一把鉤子去鉤。

  結果怎樣?鉤不起來

  (5)我們一起朗讀第二自然段。

  (6)師讀板書,那第二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呢?誰來講講?看老師歸納的。

  4、學習第三自然段,理解句子意思。(三句話)

  (1)馬龍、石宏、和葉莉想出的'辦法都沒能把皮球拿出來。最后是誰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朱文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來看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2)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朱文用什么辦法拿皮球?

  指名回答:朱文叫大家都打一盆水來,把水灌到樹洞里。樹洞里灌滿了水,皮球浮上來了。演示

  朱文想出的這個辦法好嗎?(好)讀句子:朱文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馬龍、石宏、葉莉的辦法都不能拿到皮球,朱文想出的辦法能拿到皮球,所以朱文想出的是好辦法?師在“好”字下加著重號

  (3)我們一起來朗讀第三自然段。

  (4)總結:第三段主要講了寫朱文想出一個好辦法,叫大家打水來,把水灌到樹洞里,樹洞里灌滿了水,皮球浮上來了。

  三、復習鞏固。

  1、朗讀課文。

  2、填空:

  (1)幾個孩子在大樹旁( ),皮球( ),掉進( )。

  (2)大家把水( )樹洞里,皮球就( )了。

  小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后你們說這些孩子是些怎樣的孩子?(指名回

  答)隨后進行思想教育: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做個愛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過渡:現在,看看哪位同學是個愛動腦筋、愛想辦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問題。

  四、引伸課文。

  (1)用幻燈片出示故事:(教師朗讀)

  有一回,幾只猴子在大樹下做游戲,它們玩得很高興。一只猴子不小心,

  掉到樹洞里去了,樹洞很深,猴子爬不上來。

  一只猴子用盆子打來水,把水灌到樹洞里,水灌滿了,猴子浮上來了。(2)問題:(個別提問)

  a、同學們,你們說這些猴子聰明嗎?

  b、它們往樹洞里灌水對不對?結果會怎么樣?

  c、它們錯在什么地方?

  (3)應用什么辦法來救小猴子上來?

  (4)教師分析“救猴子”和“拿皮球”的不同原因。

  (5)因此,碰到難題要動一動腦筋,才能把事情辦好。

  五、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板書:

  大課文掛圖馬龍伸手去掏掏不著。

  石宏用樹枝夾夾不住。

  葉莉用鉤子鉤鉤不起來

皮球浮上來了 篇9

  授課者:更樓鎮中心小學 麥婉芬老師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

  2、鞏固四素句,能用“孩子”說一句四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鞏固掌握四素句。

  教學難點 :知道皮球浮上來的原因及用“孩子”說四素句。

  教具:幻燈片、小黑板、量筒、玻璃杯、乒乓球、一盆水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學過的生字詞:

  1、用小黑板出示:皮球、浮上來、孩子、跳高、樹洞、很深、灌到、灌滿、盆子。

  2、說說你是用什么識字法來認識這些字:皮、球、盆、跳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

  問: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第一句寫了誰在干什么?(板書:拍皮球)

  (3)這句話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高興)師生齊讀這一句。

  (4)他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指名回答,教師并板書:一跳、樹洞)

  (5)做實驗,把乒乓球放在長筒瓶內。

  (6)齊讀第二句。(指導用著急的語氣朗讀)

  (7)皮球為什么拿不出來?(指名回答,板書:很深)

  過渡:當皮球拿不出來時,這些孩子怎么樣做呢?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導看圖。

  (2)朗讀第二自然段(分組讀),并理解其內容:

  A、把孩子想辦法拿球的動作“.”標出來。(“打”、“灌”)要求全體同學表演這兩個詞的動作。(板書:打水、灌)

  B、孩子們用什么東西打來水?水灌到什么地方?水灌滿后皮球怎么啦?

  (指名回答,教師并用實驗模具來進行直觀演示)

  (3)請個別學生做實驗演示,并用自己的話說出拿皮球的過程。

  (4)指導學生用開心的心情朗讀這自然段。(教師示范,學生跟讀。)

  (5)利用板書,背誦課文。

  4、小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后你們說這些孩子是些怎樣的孩子?(指名回答)隨后進行思想教育: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做個愛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過渡:現在,看看哪位同學是個愛動腦筋、愛想辦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問題。

  5、引伸課文:

  (1)用幻燈片出示故事:(教師朗讀)

  有一回,幾只猴子在大樹下做游戲,它們玩得很高興。一只猴子不小心,掉到樹洞里去了,樹洞很深,猴子爬不上來。一只猴子用盆子打來水,把水灌到樹洞里,水灌滿了,猴子浮上來了。

  (2)問題:(個別提問)

  A、同學們,你們說這些猴子聰明嗎?

  B、它們往樹洞里灌水對不對?結果會怎么樣?

  C、它們錯在什么地方?

  (3)應用什么辦法來救小猴子上來?

  (4)教師分析“救猴子”和“拿皮球”的不同原因。

  (5)因此,碰到難題要動一動腦筋,才能把事情辦好。

  (三)四素句鞏固訓練:

  1、判斷下面哪個是四素句?為什么?(幻燈片)樹洞很深,皮球拿不出來。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有一回,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2、鞏固“四素句”定義。

  3、用“四素句”卡片,開火車說出不同的“四要素”

  4、做游戲:詞語接龍組成四素句。

  5、用“孩子”這個詞語說出四素句。(全體訓練,指名回答)

  板書設計 :

  皮球浮上來了(開心)

  (高興)拍皮球 打水

  (著急)跳 灌

  樹洞 (很深)

皮球浮上來了 篇10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

  2、鞏固四素句,能用“孩子”說一句四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鞏固掌握四素句。

  教學難點 :知道皮球浮上來的原因及用“孩子”說四素句。

  教具:幻燈片、小黑板、量筒、玻璃杯、乒乓球、一盆水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學過的生字詞:

  1、用小黑板出示:皮球、浮上來、孩子、跳高、樹洞、很深、灌到、灌滿、盆子。

  2、說說你是用什么識字法來認識這些字:皮、球、盆、跳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

  問: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第一句寫了誰在干什么?(板書:拍皮球)

  (3)這句話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高興)師生齊讀這一句。

  (4)他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指名回答,教師并板書:一跳、樹洞)

  (5)做實驗,把乒乓球放在長筒瓶內。

  (6)齊讀第二句。(指導用著急的語氣朗讀)

  (7)皮球為什么拿不出來?(指名回答,板書:很深)

  過渡:當皮球拿不出來時,這些孩子怎么樣做呢?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導看圖。

  (2)朗讀第二自然段(分組讀),并理解其內容:

  A、把孩子想辦法拿球的動作“.”標出來。(“打”、“灌”)要求全體同學表演這兩個詞的動作。(板書:打水、灌)

  B、孩子們用什么東西打來水?水灌到什么地方?水灌滿后皮球怎么啦?

  (指名回答,教師并用實驗模具來進行直觀演示)

  (3)請個別學生做實驗演示,并用自己的話說出拿皮球的過程。

  (4)指導學生用開心的心情朗讀這自然段。(教師示范,學生跟讀。)

  (5)利用板書,背誦課文。

  4、小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后你們說這些孩子是些怎樣的孩子?(指名回答)隨后進行思想教育: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做個愛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過渡:現在,看看哪位同學是個愛動腦筋、愛想辦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問題。

  5、引伸課文:

  (1)用幻燈片出示故事:(教師朗讀)

  有一回,幾只猴子在大樹下做游戲,它們玩得很高興。一只猴子不小心,掉到樹洞里去了,樹洞很深,猴子爬不上來。一只猴子用盆子打來水,把水灌到樹洞里,水灌滿了,猴子浮上來了。

  (2)問題:(個別提問)

  A、同學們,你們說這些猴子聰明嗎?

  B、它們往樹洞里灌水對不對?結果會怎么樣?

  C、它們錯在什么地方?

  (3)應用什么辦法來救小猴子上來?

  (4)教師分析“救猴子”和“拿皮球”的不同原因。

  (5)因此,碰到難題要動一動腦筋,才能把事情辦好。

  (三)四素句鞏固訓練:

  1、判斷下面哪個是四素句?為什么?(幻燈片)樹洞很深,皮球拿不出來。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有一回,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2、鞏固“四素句”定義。

  3、用“四素句”卡片,開火車說出不同的“四要素”

  4、做游戲:詞語接龍組成四素句。

  5、用“孩子”這個詞語說出四素句。(全體訓練,指名回答)

  板書設計 :

  皮球浮上來了(開心)

  (高興)拍皮球 打水

  (著急)跳 灌

  樹洞 (很深)◆[2003年5月10日] 

皮球浮上來了 篇11

  教學目標:

  1.講讀課文,知道皮球能在水中浮起來,懂得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2.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做《課堂作業本)第4題:填一填。

  (3)齊讀第1段。

  (二)講讀第2-4段

  (1)皮球跳到樹恫里去了,怎么辦呢?(大家想辦法去撈)

  (2)李龍、葉青、張遠各想出了什么辦法?請小朋友自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第2、3、4段。

  (3)討論。

  李龍想了什么辦法?讀課文。準來做李龍,能不能用手把皮球掏出來?(掏不出。)

  葉青有什么好辦法?讀課文。誰來試試?(讓學生用兩根樹枝夾皮球,夾不上來。

  張遠的辦法是什么?誰來試試?(讓學生拿一個鉤子鉤皮球,鉤不上來。)

  李龍、葉青、張遠的辦法好嗎?為什么不好?(撈不出皮球)

  (三)講讀第5段

  (1)誰想出好辦法來了?吳文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學生輕聲讀第5段。

  (2)討論。

  a.吳文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b.看圖說說:什么叫”打水“?為什么要”你一盆,我一盆“?

  (3)誰能上來按吳文的辦法試一試。指名學生上來做實驗,看皮球怎樣往上浮。

  (4)想一想:“皮球浮上來了”大家怎么樣?用高興的語氣)讀最后一段。

  (5)吳文的辦法好嗎?用吳文的辦法為什么能拿到皮球?

  (6)你還有什么別的辦法也能把皮球撈上來?

  小結:吳文小朋友想出用灌水的辦法,撈到了皮球。課文告訴我們遇到困難要像吳文一樣積極動腦筋,想辦法,這樣,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四)齊讀課文

  (五)作業

  做《課堂作業本》第7題:抄寫句子;第6題讀一讀,連一連。

皮球浮上來了 篇12

  授課者:更樓鎮中心小學 麥婉芬老師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

  2、鞏固四素句,能用“孩子”說一句四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鞏固掌握四素句。

  教學難點 :知道皮球浮上來的原因及用“孩子”說四素句。

  教具:幻燈片、小黑板、量筒、玻璃杯、乒乓球、一盆水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學過的生字詞:

  1、用小黑板出示:皮球、浮上來、孩子、跳高、樹洞、很深、灌到、灌滿、盆子。

  2、說說你是用什么識字法來認識這些字:皮、球、盆、跳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

  問: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第一句寫了誰在干什么?(板書:拍皮球)

  (3)這句話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高興)師生齊讀這一句。

  (4)他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指名回答,教師并板書:一跳、樹洞)

  (5)做實驗,把乒乓球放在長筒瓶內。

  (6)齊讀第二句。(指導用著急的語氣朗讀)

  (7)皮球為什么拿不出來?(指名回答,板書:很深)

  過渡:當皮球拿不出來時,這些孩子怎么樣做呢?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導看圖。

  (2)朗讀第二自然段(分組讀),并理解其內容:

  A、把孩子想辦法拿球的動作“.”標出來。(“打”、“灌”)要求全體同學表演這兩個詞的動作。(板書:打水、灌)

  B、孩子們用什么東西打來水?水灌到什么地方?水灌滿后皮球怎么啦?

  (指名回答,教師并用實驗模具來進行直觀演示)

  (3)請個別學生做實驗演示,并用自己的話說出拿皮球的過程。

  (4)指導學生用開心的心情朗讀這自然段。(教師示范,學生跟讀。)

  (5)利用板書,背誦課文。

  4、小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后你們說這些孩子是些怎樣的孩子?(指名回答)隨后進行思想教育: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做個愛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過渡:現在,看看哪位同學是個愛動腦筋、愛想辦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問題。

  5、引伸課文:

  (1)用幻燈片出示故事:(教師朗讀)

  有一回,幾只猴子在大樹下做游戲,它們玩得很高興。一只猴子不小心,掉到樹洞里去了,樹洞很深,猴子爬不上來。一只猴子用盆子打來水,把水灌到樹洞里,水灌滿了,猴子浮上來了。

  (2)問題:(個別提問)

  A、同學們,你們說這些猴子聰明嗎?

  B、它們往樹洞里灌水對不對?結果會怎么樣?

  C、它們錯在什么地方?

  (3)應用什么辦法來救小猴子上來?

  (4)教師分析“救猴子”和“拿皮球”的不同原因。

  (5)因此,碰到難題要動一動腦筋,才能把事情辦好。

  (三)四素句鞏固訓練:

  1、判斷下面哪個是四素句?為什么?(幻燈片)樹洞很深,皮球拿不出來。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有一回,幾個孩子在大樹下拍皮球。

  2、鞏固“四素句”定義。

  3、用“四素句”卡片,開火車說出不同的“四要素”

  4、做游戲:詞語接龍組成四素句。

  5、用“孩子”這個詞語說出四素句。(全體訓練,指名回答)

  板書設計 :

  皮球浮上來了(開心)

  (高興)拍皮球 打水

  (著急)跳 灌

  樹洞 (很深)

皮球浮上來了(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一年級語文教案:下冊柳樹醒了(精選4篇)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八個生字,寫好“說、話”兩個漢字。2、正確朗讀課文,學習背誦。3、在朗讀背誦的過程中感悟春天的美麗。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教學難點:朗讀課文。...

  • 《美麗的小路》練習題(通用16篇)

    一、看拼音寫詞語qi xian ɡān jìnɡ ɡǎn kuài ɡuānɡ mínɡ( ) ( ) ( ) ( )二、書面或口頭填空。1、鴨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條長長的小路,這是一條_______的小路。...

  • 三只白鶴(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和由9個生字組成的詞語。2.聽寫字詞和用“午、空、明、記”口頭組詞。3.看懂圖意,理解句子,知道三只白鶴把吃剩的一條魚各埋在了什么地方?知道哪只白鶴能找到魚,另兩只白鶴為什么找不到魚。...

  • 《烏鴉喝水》教學案例(精選16篇)

    一、教學設計:《烏鴉喝水》是培智教材第五冊第二單元第7課,本單元教學主題圍繞了遇到困難不要怕,動動腦筋想辦法展開。本課講的是一只烏鴉口渴了,發現了一個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烏鴉喝不著,烏鴉通過仔細觀察和開動腦筋,想出了往...

  •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精選12篇)

    【學習目標】1、引導學生發現按偏旁歸類識字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來認識生字。2、啟發學生發現用一個部件和幾個部件組合,構成幾個新字的識字方法。通過讀,積累句子,鞏固生字。3、積累反義詞,鞏固學過的生字。...

  • 《棉花姑娘》教學案例與點評(通用12篇)

    【教學內容】在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的過程中滲透信息交流。【片段一】師:怎樣讀才能讓我們覺得蚜蟲很可惡啊?生:要把“可惡”讀得重一點,而且棉花姑娘很想人幫她,我們還要把“多么盼望”讀得比較重,讓人覺得棉花姑娘...

  • 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嗎”“吧”等6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初步了解動物活動與天氣的關系,特別是了解下雨前動物的活動。...

  • 《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祖國的感情。教學重點與難點:1.讀準兒話音(“魚兒”)和讀好輕聲(“種子”、“我們”、“的”)。...

  • 市公開課《放小鳥》(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5課(學生齊讀課題)今天有兩只可愛的小鳥來到教室,把一些生字寶寶帶到我們身邊,你能讀好它們嗎?...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毛片女人高潮叫声 | 篱笆女人狗电视连续剧第一部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宅男 | 免费一级高清毛片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字幕视频 | 性按摩无码中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 | 野花韩国高清免费神马 | 成人免费无码A毛片 | 亚洲日韩成人无码不卡 |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不 |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 一区二区视屏 |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 国产精品99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 999成人网|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 | 成人软件在线观看 | 四虎影视在线 | 国产免费av片在线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麻豆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伦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3|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播放 | 欧美制服在线 | 国产黄a三级一国产小仙女视频 | 成人午夜在线免费视频 |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四区18 |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韩国男男腐啪GV肉视频 |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 | 午夜免费在线 | 久久免费久久 |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 中国av大片 | 午夜成人性刺激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无线一线二线三线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