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和羊(通用13篇)
駱駝和羊 篇1
10 駱駝和羊
教學目標 1. 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本課9個生字:“做、證、園、伸、舉、肯、步、牛、各”;積累部分詞語,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描寫“園、證、牛、各”。
2. 朗讀課文,能在老師指導下讀出動物的不同語氣,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3. 學習認識“大口框”,在描寫過程中掌握全包圍結構漢字的筆順規則。
4. 培養學生靜心傾聽的習慣和用規范、完整的話表達意思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認識本課10個生字,并學習“月字旁”。正確描寫“認、評、證、說”。
2.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懂得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是不對的。
教具學具 生字卡片、駱駝和羊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出示圖片:駱駝和羊)它們是誰?
2. 揭示課題:12 駱駝和羊
3. 齊讀課題。
(二)讀課文,學習生字。
1. 看圖,聽錄音,想一想:駱駝和羊為了什么事爭論起來?
2. 學生交流,(出示第一節)學習生字:“矮、證”
(1) 矮:注意字形,尤其是左半部。
(2) 證:開火車讀,注意后鼻音。
3. 駱駝和羊是怎么爭論的呢?請你用“------”畫出駱駝說的話,用“~~”畫出羊說的話。
4. 四人一組,小聲讀讀駱駝和羊說的話,想想它們說話時會用什么語氣?
5. 每組推薦兩位同學分角色讀駱駝和羊的話,大家評議。
6. 學習第2、3節。
(1) 輕聲讀2、3節,邊讀邊想:駱駝和羊各做了一件什么事證明自己說的是對的?
(2) 交流。小組自主學習生字:園、伸、腿、肯、認、輸。
(3) 反饋:園、肯:注意讀準音。
腿:指指你的腿,書空這個字,認識“月字旁”說說還知道哪寫“月字旁”的字。師寫,了解“月字旁”的字大多與人體有關。
伸:讀準音,作動作。
輸:注意右半部分書寫。
(4) 從圖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駱駝很容易就吃到了樹葉?
(5) 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四句,邊讀邊做羊吃樹葉的動作。(如:抬、扒、伸)
(6) 誰能把駱駝和羊吃樹葉時的樣子有語氣地讀出來。
(7) 駱駝用這個辦法證明____ (高比矮好)
(8)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節。
(9) 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想:羊用什么辦法證明自己的看法對?駱駝在門前有什么表現呢,請你畫出表現駱駝動作的詞。(跪、低、鉆)
(10) 小組賽讀第3節。要求:比一比,哪組讀得最有感情。
7. 學習第4節。
(1) 駱駝和羊都不肯認輸,所以只能找老牛評理。讀讀第4節,看看老牛怎么說?
(2) 學習生字:評、理
評:讀準字音(后鼻音)
理:注意字形。
(3) 讀讀老牛的話,說說老牛的話是什么意思?理解:“長處”、“短處”。
(4)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說一說嗎?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
(5) (出示:___,這才是對的)補充完整,注意不要與別人說的一樣。
(6) 如果你就是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談話,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演一演)
(三) 復習鞏固 指導書寫
1.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 游戲:看誰眼睛亮。(讀字)
3. 游戲:羊兒吃青草。(讀詞)
4. 出示四個字:證、評、說、認。比較四個字的異同點。
5. 小組合作自學:(1)想筆畫、劃筆順 (2)看位置,認重點
6. 學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教學板書 10駱駝和羊
駱駝 長得高好 吃到了樹葉
羊 長得矮好 走進園子吃草 既要看到長處,又要看到短處
老牛 各有長處和短處
本課第2、3節的句式基本結構相同,因此這兩節內容就可有所側重地去學。我讓學生找出駱駝和羊不同的動作來體會它們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在這一過程中,朗讀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來體會羊吃樹葉的不易,進而感受到駱駝在這方面是占優勢的,因此駱駝是很得意的。反之,羊也有自己得意的時候,而那時又是駱駝沮喪的時候。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就體會到駱駝和羊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最后老牛的話也就容易理解了。
扮演角色表演故事情節,學生興趣較濃,讓學生從自主參與學習中主動感悟了文章蘊含的道理,“想——說——做”深化了學生對語文的理解,突出了教學重點。
駱駝和羊 篇2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5個生字。
2、看圖理解課文,懂得應當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別人。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懂得要正確對待自己和正確對待別人。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引言揭題:
同學們,你們見到過駱駝嗎?出示駱駝的圖片。駱駝有什么特點?(高大)那你們見過羊么?羊有什么特點?(矮小)高大的駱駝和矮小的羊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二、新授:
(一)圖文對照,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劃出不懂的生字詞。
2、教師范讀課文(或錄音),請同學讀準字音。
3、學生再讀課文,劃出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有幾幅圖,每幅圖分別和哪一段文字相對應。
4、檢查并讀生字新詞:駱駝 他們倆 圍墻 茂盛 搖頭 很窄 大模大樣 評理
5、分段讀課文。
(二)借助插圖,理解課文重點,懂得其中的道理。
1、出示幾幅插圖,指著圖,提問:之間發生了什么事?他們為什么爭論起來?
2、討論:到底高好呢還是矮好?
3、分段、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講讀二、三自然段。
1、看圖讀思:來到什么地方?它們在做什么?
2、讀第二段,思考:駱駝用什么方法證明高好?請你找出描寫駱駝動作的詞語。出示插圖幫助學生理解。
3、羊認輸了嗎?羊又用什么方法證明自己的看法對呢?
4、看圖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樣”等詞語和描寫駱駝動作的詞語。
5、齊讀課文,思考:到底誰對呢?它們各有什么長處?它們互相服輸嗎?不服輸怎么辦呢?
三、作業 :熟讀課文,熟讀本課生字詞。分角色朗讀二、三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都能通過一件事來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它們互不服輸,最后想出什么辦法呢?
二、新授:
(一)學習第四段
1、齊讀第四段思考:去找老牛評理,老牛怎么評的呢?老牛的話對不對?
2、“長處”指什么?“短處”指什么?錯在什么地方?
3、聽了老牛的話,會怎么想呢?它們會做些什么呢?
(二)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記憶字形。
2、同學們互相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3、對同學們認為有困難的字進行重點指導。比如:
茂:注意下邊不要多一點。
腿:要先寫兩邊,后寫中間。
4、讀讀生字新詞。
5、書寫指導。
三、練習:課后2題、3題。
板書設計 :
探究活動
1、分角色表演的故事。
2、聽了老牛的話,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駱駝和羊 篇3
一、教學目標 :
1、知識教學目標 :
(1)看懂圖意借助圖畫理解課文。
(2)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2、能力訓練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擴展思維,想象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寫下來。
(3)繼續提高觀察能力。
3、德育滲透目標:
懂得應當全面看待自己和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是不對的。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牛的話。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學生活動設計:
1.通過看圖,觀察想象來理解課文。
2.以自己為主,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句。
3.以討論、總結的方式來交流。
六、教學過程 :
(一)激發興趣,導入 新課。
1、猜謎語引出課題。
⑴出示關于兩條關于駱駝、羊的謎語。
⑵板書課題
2、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駱駝和羊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么樣呢?咱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請你一邊讀課文第1自然段,一邊思考,駱駝和羊為了什么事爭論起來?
生:駱駝和羊都認為自己長得最好,所以爭論起來。
2、指導朗讀。
⑴駱駝和羊是怎么爭論的呢?請你用“------”畫出駱駝說的話,用“~~”畫出羊說的話。
⑵小聲讀讀駱駝和羊說的話,想想它們說話時會用什么語氣?
⑶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把你的想法說給同學聽。
⑷每組推薦兩位同學分角色讀駱駝和羊的話,大家評議。
如:
“長得高好”讀出了肯定的語氣,還特別驕傲。
“不對,長得矮才好呢”讀出了不服氣地語氣。
“我可以……證明……”這句應讀出自信肯定、又有些瞧不起羊的語氣。
“我也可以……證明……”這一句應讀出不服氣,不認輸的語氣。
⑸男女生比賽朗讀。看誰讀得最有語氣。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圖文結合理解第二句。
⑴小聲讀讀第二句。然后從圖中找到“圍墻”,想想“圍墻”是什么意思?(如:圍墻是圍繞園子建起來的墻。)
⑵邊指圖邊提示第二句的內容。
師:園子里種了——
生:許多樹。(一起回答,以下同)
師:茂盛的枝葉____
生:伸出墻外來。
師:茂盛的枝葉——
生:長得特別好的枝葉。
(教師相機板書)
⑶指導朗讀。(誰能有語氣地讀一讀這一句?)
園子∕四面∕有圍墻,∕∕里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墻外來。∕
3、圖文結合理解三、四句。
⑴從圖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駱駝很容易就吃到了樹葉?
⑵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四句,邊讀邊想邊畫出羊吃樹葉的動作。(如:抬、扒、伸)
⑶看圖說說“扒在墻上”的樣子?
(如:羊用前腳使勁摳著墻,生怕腳滑下來。它上半身的力氣都用在墻上了……可怎么也夠不到樹葉,真急人。能簡單說出所看到的就可以)
⑷誰能把駱駝和羊吃樹葉時的樣子有語氣地讀出來。
⑸駱駝用這個辦法證明____
生:高比矮好。
(教師相機板書)
4、指導朗讀第五句。
⑴想想駱駝現在是什么心情?(很得意)
⑵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駱駝的心情嗎?
“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高比矮好∕
5.“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不肯認輸”是什么意思?
如:不想承認自己失敗了。
6、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總結學法引導學生自學。
2、羊用什么辦法證明自己的看法對。根據學法小組自學。
思考提示
⑴駱駝和羊來到什么地方?
⑵羊怎樣走進園子吃青草?
⑶駱駝在門前有什么表現呢,請你畫出表現駱駝動作的詞。
3、小組自由學習討論,教師隨機指導。
4、學生匯報。
(1)生:駱駝和羊來到又窄又矮的園門前。
師:看圖把又窄又矮的門和駱駝的身子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這個門還沒有駱駝的身子寬,駱駝前后腿之間形成的半圓都比門寬。)
(這個又窄又矮的門還沒有駱駝腿高呢!)
(2)生:羊大模大樣走進園子。
師:結合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怎么理解“大模大樣”這個詞?
(羊走進園子時一點也不費勁,它很得意,因為它知道駱駝進不去。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把大模大樣的意思說出來就可以。)
師:有語氣地讀一讀第二句。
“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里的草。∕”
(3)生:駱駝跪下前腿,低下頭往門里鉆怎么也鉆不進去。
表示駱駝動作的詞有“跪、低、鉆”。
師:有語氣地讀讀第三句話。
(4)小組比賽朗讀第3自然段,看誰讀得最好。
[四]學生討論:
1、自由討論到底高好還是矮好呢?說說你的理由。
2、可能有以下4種觀點:
⑴高好。因為長得高才能吃到從圍墻里伸出來的樹葉。
⑵矮好。因為個子矮才能走進又窄又矮的園門。
⑶都好。理由同⑴、⑵。
⑷都不好。長得太高鉆不進園門,太矮也吃不到樹葉。
3、同學們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第4自然段中老牛把你們的看法做了總結。
[五]學習第4自然段。
1、老牛是怎樣評理的呢?(生讀課文有關句子)
2、老牛的話是什么意思?理解:“長處”、“短處”
3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說一說嗎?
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學生能談出1、2點就可以)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缺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優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看到不到自己的短處(缺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缺點)。
4、你認為怎樣做才對?(出示:___,這才是對的)補充完整,注意不要與別人說的一樣。
5、如果你就是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談話,你會說些什么呢?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6、如果駱駝和羊再次相遇會怎樣?
生:它們會互相幫助,用我的長處彌補你的短處,用你的優勢彌補我的劣勢。
7、你能續編一段故事嗎?
學生自由發言
[六]拓展思維
1、大家想一想,在你所認識的動物中,它們行為往往都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你能用兩個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來說明只要互相幫助,就能把事情辦好嗎?
如:雞和鴨可以互相幫助。
2、平時生活中同學之間有哪些事可以互相幫助?
學生自由發言
(三)小結
(四)作業 設計:
續寫故事: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
板書設計
高(長處) (短處)矮
駱駝和羊
高(短處) (長處)矮
駱駝和羊 篇4
一、教學目標 :
1、知識教學目標 :
(1)看懂圖意借助圖畫理解課文。
(2)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2、能力訓練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擴展思維,想象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寫下來。
(3)繼續提高觀察能力。
3、德育滲透目標:
懂得應當全面看待自己和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是不對的。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牛的話。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學生活動設計:
1.通過看圖,觀察想象來理解課文。
2.以自己為主,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句。
3.以討論、總結的方式來交流。
六、教學過程 :
(一)激發興趣,導入 新課。
1、猜謎語引出課題。
⑴出示關于兩條關于駱駝、羊的謎語。
⑵板書課題《駱駝和羊》
2、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駱駝和羊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么樣呢?咱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請你一邊讀課文第1自然段,一邊思考,駱駝和羊為了什么事爭論起來?
生:駱駝和羊都認為自己長得最好,所以爭論起來。
2、指導朗讀。
⑴駱駝和羊是怎么爭論的呢?請你用“------”畫出駱駝說的話,用“~~”畫出羊說的話。
⑵小聲讀讀駱駝和羊說的話,想想它們說話時會用什么語氣?
⑶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把你的想法說給同學聽。
⑷每組推薦兩位同學分角色讀駱駝和羊的話,大家評議。
如:
“長得高好”讀出了肯定的語氣,還特別驕傲。
“不對,長得矮才好呢”讀出了不服氣地語氣。
“我可以……證明……”這句應讀出自信肯定、又有些瞧不起羊的語氣。
“我也可以……證明……”這一句應讀出不服氣,不認輸的語氣。
⑸男女生比賽朗讀。看誰讀得最有語氣。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圖文結合理解第二句。
⑴小聲讀讀第二句。然后從圖中找到“圍墻”,想想“圍墻”是什么意思?(如:圍墻是圍繞園子建起來的墻。)
⑵邊指圖邊提示第二句的內容。
師:園子里種了——
生:許多樹。(一起回答,以下同)
師:茂盛的枝葉____
生:伸出墻外來。
師:茂盛的枝葉——
生:長得特別好的枝葉。
(教師相機板書)
⑶指導朗讀。(誰能有語氣地讀一讀這一句?)
園子∕四面∕有圍墻,∕∕里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墻外來。∕
3、圖文結合理解三、四句。
⑴從圖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駱駝很容易就吃到了樹葉?
⑵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四句,邊讀邊想邊畫出羊吃樹葉的動作。(如:抬、扒、伸)
⑶看圖說說“扒在墻上”的樣子?
(如:羊用前腳使勁摳著墻,生怕腳滑下來。它上半身的力氣都用在墻上了……可怎么也夠不到樹葉,真急人。能簡單說出所看到的就可以)
⑷誰能把駱駝和羊吃樹葉時的樣子有語氣地讀出來。
⑸駱駝用這個辦法證明____
生:高比矮好。
(教師相機板書)
4、指導朗讀第五句。
⑴想想駱駝現在是什么心情?(很得意)
⑵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駱駝的心情嗎?
“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高比矮好∕
5.“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不肯認輸”是什么意思?
如:不想承認自己失敗了。
6、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總結學法引導學生自學。
2、羊用什么辦法證明自己的看法對。根據學法小組自學。
思考提示
⑴駱駝和羊來到什么地方?
⑵羊怎樣走進園子吃青草?
⑶駱駝在門前有什么表現呢,請你畫出表現駱駝動作的詞。
3、小組自由學習討論,教師隨機指導。
4、學生匯報。
(1)生:駱駝和羊來到又窄又矮的園門前。
師:看圖把又窄又矮的門和駱駝的身子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這個門還沒有駱駝的身子寬,駱駝前后腿之間形成的半圓都比門寬。)
(這個又窄又矮的門還沒有駱駝腿高呢!)
(2)生:羊大模大樣走進園子。
師:結合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怎么理解“大模大樣”這個詞?
(羊走進園子時一點也不費勁,它很得意,因為它知道駱駝進不去。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把大模大樣的意思說出來就可以。)
師:有語氣地讀一讀第二句。
“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里的草。∕”
(3)生:駱駝跪下前腿,低下頭往門里鉆怎么也鉆不進去。
表示駱駝動作的詞有“跪、低、鉆”。
師:有語氣地讀讀第三句話。
(4)小組比賽朗讀第3自然段,看誰讀得最好。
[四]學生討論:
1、自由討論到底高好還是矮好呢?說說你的理由。
2、可能有以下4種觀點:
⑴高好。因為長得高才能吃到從圍墻里伸出來的樹葉。
⑵矮好。因為個子矮才能走進又窄又矮的園門。
⑶都好。理由同⑴、⑵。
⑷都不好。長得太高鉆不進園門,太矮也吃不到樹葉。
3、同學們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第4自然段中老牛把你們的看法做了總結。
[五]學習第4自然段。
1、老牛是怎樣評理的呢?(生讀課文有關句子)
2、老牛的話是什么意思?理解:“長處”、“短處”
3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說一說嗎?
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學生能談出1、2點就可以)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缺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優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看到不到自己的短處(缺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缺點)。
4、你認為怎樣做才對?(出示:___,這才是對的)補充完整,注意不要與別人說的一樣。
5、如果你就是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談話,你會說些什么呢?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6、如果駱駝和羊再次相遇會怎樣?
生:它們會互相幫助,用我的長處彌補你的短處,用你的優勢彌補我的劣勢。
7、你能續編一段故事嗎?
學生自由發言
[六]拓展思維
1、大家想一想,在你所認識的動物中,它們行為往往都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你能用兩個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來說明只要互相幫助,就能把事情辦好嗎?
如:雞和鴨可以互相幫助。
2、平時生活中同學之間有哪些事可以互相幫助?
學生自由發言
(三)小結
(四)作業 設計:
續寫故事: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
板書設計
高(長處) (短處)矮
駱駝和羊
高(短處) (長處)矮
駱駝和羊 篇5
16.
遠望小學 蔣曉燕
一、 教學目標 :
1、知識教學目標 :
(1)看懂圖意借助圖畫理解課文。
(2)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
2、能力訓練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擴展思維,想象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寫下來。
(3)繼續提高觀察能力。
3、德育滲透目標:
懂得應當全面看待自己和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是不對的。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牛的話。
三、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 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 學生活動設計:
1. 通過看圖,觀察想象來理解課文。
2. 以自己為主,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句。
3. 以討論、總結的方式來交流。
六、 教學過程 :
(一)激發興趣,導入 新課。
1、猜謎語引出課題。
⑴出示關于兩條關于駱駝、羊的謎語。
⑵板書課題
2、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么樣呢?咱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請你一邊讀課文第1自然段,一邊思考,為了什么事爭論起來?
生:都認為自己長得最好,所以爭論起來。
2、 指導朗讀。
⑴是怎么爭論的呢?請你用“------”畫出駱駝說的話,用“~~”畫出羊說的話。
⑵小聲讀讀說的話,想想它們說話時會用什么語氣?
⑶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把你的想法說給同學聽。
⑷每組推薦兩位同學分角色讀的話,大家評議。
如:
“長得高好”讀出了肯定的語氣,還特別驕傲。
“不對,長得矮才好呢”讀出了不服氣地語氣。
“我可以……證明……”這句應讀出自信肯定、又有些瞧不起羊的語氣。
“我也可以……證明……”這一句應讀出不服氣,不認輸的語氣。
⑸男女生比賽朗讀。看誰讀得最有語氣。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 圖文結合理解第二句。
⑴小聲讀讀第二句。然后從圖中找到“圍墻”,想想“圍墻”是什么意思?(如:圍墻是圍繞園子建起來的墻。)
⑵邊指圖邊提示第二句的內容。
師:園子里種了——
生:許多樹。(一起回答,以下同)
師:茂盛的枝葉____
生:伸出墻外來。
師:茂盛的枝葉——
生:長得特別好的枝葉。
(教師相機板書)
⑶指導朗讀。(誰能有語氣地讀一讀這一句?)
園子∕四面∕有圍墻,∕∕里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墻外來。∕
3、圖文結合理解三、四句。
⑴從圖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駱駝很容易就吃到了樹葉?
⑵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四句,邊讀邊想邊畫出羊吃樹葉的動作。(如:抬、扒、伸)
⑶看圖說說“扒在墻上”的樣子?
(如:羊用前腳使勁摳著墻,生怕腳滑下來。它上半身的力氣都用在墻上了……可怎么也夠不到樹葉,真急人。能簡單說出所看到的就可以)
⑷誰能把吃樹葉時的樣子有語氣地讀出來。
⑸駱駝用這個辦法證明____
生:高比矮好。
(教師相機板書)
4、指導朗讀第五句。
⑴想想駱駝現在是什么心情?(很得意)
⑵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駱駝的心情嗎?
“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高比矮好∕
5.“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不肯認輸”是什么意思?
如:不想承認自己失敗了。
6、 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總結學法引導學生自學。
2、羊用什么辦法證明自己的看法對。根據學法小組自學。
思考提示
⑴來到什么地方?
⑵羊怎樣走進園子吃青草?
⑶駱駝在門前有什么表現呢,請你畫出表現駱駝動作的詞。
3、小組自由學習討論,教師隨機指導。
4、學生匯報。
(1)生:來到又窄又矮的園門前。
師:看圖把又窄又矮的門和駱駝的身子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這個門還沒有駱駝的身子寬,駱駝前后腿之間形成的半圓都比門寬。)
(這個又窄又矮的門還沒有駱駝腿高呢!)
(2)生:羊大模大樣走進園子。
師:結合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怎么理解“大模大樣”這個詞?
(羊走進園子時一點也不費勁,它很得意,因為它知道駱駝進不去。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把大模大樣的意思說出來就可以。)
師:有語氣地讀一讀第二句。
“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里的草。∕”
(3)生:駱駝跪下前腿,低下頭往門里鉆怎么也鉆不進去。
表示駱駝動作的詞有“跪、低、鉆”。
師:有語氣地讀讀第三句話。
(4)小組比賽朗讀第3自然段,看誰讀得最好。
[四]學生討論:
1、 自由討論到底高好還是矮好呢?說說你的理由。
2、 可能有以下4種觀點:
⑴高好。因為長得高才能吃到從圍墻里伸出來的樹葉。
⑵矮好。因為個子矮才能走進又窄又矮的園門。
⑶都好。理由同⑴、⑵。
⑷都不好。長得太高鉆不進園門,太矮也吃不到樹葉。
3、 同學們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第4自然段中老牛把你們的看法做了總結。
[五]學習第4自然段。
1、老牛是怎樣評理的呢?(生讀課文有關句子)
2、老牛的話是什么意思?理解:“長處”、“短處”
3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說一說嗎?
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 (學生能談出1、2點就可以)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缺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優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看到不到自己的短處(缺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缺點)。
4、你認為怎樣做才對?(出示:___,這才是對的)補充完整,注意不要與別人說的一樣。
5、如果你就是,聽了老牛的談話,你會說些什么呢?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6、如果再次相遇會怎樣?
生:它們會互相幫助,用我的長處彌補你的短處,用你的優勢彌補我的劣勢。
7、你能續編一段故事嗎?
學生自由發言
[六]拓展思維
1、大家想一想,在你所認識的動物中,它們行為往往都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你能用兩個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來說明只要互相幫助,就能把事情辦好嗎?
如:雞和鴨可以互相幫助。
2、平時生活中同學之間有哪些事可以互相幫助?
學生自由發言
(三)小結
(四)作業 設計:
續寫故事: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
駱駝和羊 篇6
7 駱駝和羊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 個生字及其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應當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別人。只看到自己的
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是不對的。繼續提高觀察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最后一段。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老牛說的話。
教學準備 生字卡 、課文錄象。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 新課。
出示駱駝和羊的剪畫
1、這是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
2、板書課題:7 駱駝和羊 齊讀
二、看課文錄象。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自由朗讀。
2、圈出課文中生字。多讀兩遍。
3、抽讀生字卡。正音。
四。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1、自由朗讀,標出自然段。
2、指導朗讀文中長句子。
3、分段指讀。師生評議。
五、閱讀理解第一段。
1、指讀,評議。你覺得他讀的怎么樣?
2、同桌分角色讀。讀出互不服氣的語氣。
3、男女生分角色讀。
六、作業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一、談話導入 。
駱駝和羊為了“高好,還是矮好”爭論了起來,結果怎樣?今天我們
繼續學習課文。出示課題。
二、閱讀理解第二段。
1、看圖說說駱駝和羊來到了哪里?它們在干什么?
2、自由朗讀。想一想:駱駝做了一件什么事證明高比矮好?
3、讀后指答。相機理解:一抬頭 抬起 扒在 伸得老長
4、指導朗讀。讀出駱駝得意,羊不服輸的語氣。
5、小結。駱駝一抬頭就吃到了樹葉。
三、閱讀理解第三段。
1、自學。先看圖說說,再讀讀課文,想一想:羊做了一件什么事證明
矮比高好?
2、在自學得基礎上指導學生閱讀理解
①、從哪兒看出羊很神氣?(又窄又矮 大模大樣)
②、駱駝又是怎么做的?它認輸了嗎?
3、指導朗讀。
四、閱讀理解第三段。
1、談話:駱駝和羊都不肯認輸,它們怎么辦的呢?理解“評理”。
2、自由朗讀老牛的話,想想這句話的意思。
3、討論:
①、什么是“長處”?什么是“短處”?
②、駱駝只看到自己什么長處?看不到自己什么短處?
③、羊只看到自己什么長處?看不到自己什么短處?
④、聯系課文內容說說為什么說“只看到自己長處,看不 到
自己短處”是不對的?
4、范讀老牛的話。
5、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老牛的話。
五、質疑。
六、作業 :
1、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2、思考: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么想?
第 三 課 時
一、檢查背誦。
二、討論: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么想?
1、分組討論。
2、分組匯報。
3、小結。既要看到自己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虛心向別人學習。
三、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出示生字詞:
駱駝 事情 它們倆 圍墻 茂盛 枝葉 前腿 搖頭
1、開火車領讀。
2、分析字形,說說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字的?重點指導 :
墻:右上部分筆順:
茂:里面不要加點。
腿:由“月”和“退”組成。
3、鞏固。
①、送卡片游戲。
②、朗讀課后第二題詞語。
4、指導練習書寫。
五、作業 :
1、讀一讀,寫一寫。
圍墻 駱駝 枝葉 事情 只看到
茂盛 評理 證明 搖頭 看不到
2、默寫課文最后一段。
板書設計 :
7 駱駝和羊
駱駝: 高好 一抬頭就吃到圍墻上枝葉
羊 : 矮好 大模大樣走進又窄又矮的門
老牛:只看自己的長處不看短處是不對的
基礎訓練4
教學目標
1、復習字母表,按順序寫出小寫字母。
2、學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點。
3、練習準確使用字典。
4、練習把句子補充完整。
5、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培養思維能力。
6、掌握左右結構左寬右窄的規律。
7、學寫留言條,注意留言條的格式和要求。
教學重點
學習用音序查字典,把句子補充完整,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 學寫留言條。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第一、二題)
一、按字母表的順序,寫出小寫字母。
出示字母表。
1、指讀、齊讀、背誦。
2、指導書寫小寫字母。
二、學習用音序法查字典。
1、介紹什么是音序查字法及其用途。
2、學前練習。
練習翻字典,看誰翻的又準又快。
3、教查法。
先指導學生認識“索引”和“正文”兩部分,再指導具體查字的方法。
(以“媽”[ma ]為例示字)
①、第一個字母“m",(想想大寫字母是什么?)在“漢語拼音音節索
引”中找到“m "欄(“M").
②、在“M"欄中找到音節“ma ”和對應的頁碼。
③、鞏固練習。(本題第二部分)
④、查字典。(仍以“媽”為例)
在字典正文部分找到“ma ”這個音節。
按音節聲調順序及排列查到“ma ”就可以查到‘媽”這個字了。
4、指導查“情”字并填空。
5、同桌一起商量查出“烈”字并填空。
6、自己獨立的查另外的字并填空。(教師巡視)
小結:
第 二 課 時
(第三、四、五題)
三、填上合適的詞。
1、過渡。(以數學應用題的數量單位導入 )
我們在表示事物的多少時,除了數量以外,還要注意使用數量單位。
2、指導練習。①、想想該怎樣填。(指名說)
②、練習填寫。(教師巡視)
3、想一想:一( )車票中除了填“張”以外,還可以填什么?
(議一議,說一說)(有些事物由于表示的形式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單
位,有些就不形了。)
4、鞏固練習。(出示卡片并口答)
如:一( )圍巾; 一( )事情; 一( )葫蘆......
四、把句子補充完整。
1、復習“怎樣的句子才是完整的句子”。
2、指名讀題,明確本題要求。
3、思考:這些句子缺少哪一部分?
4、以第一為例指導。(“在地里割草”,只說了“干什么”,意思
不完整。如果在前面加上“誰”意思就完整了)想想加誰呢?(指名回答)
5、逐題討論回答,并填空。
6、讀一讀,并想一想還有別的填法嗎?(提示)
小結:
五、看圖讀拼音猜謎語。
1、出示謎語中音節卡片,復習拼讀方法。
如:you zhen guai ba ......
2、出示謎語中音節詞卡片,練習 讀音節詞。
如:dongxi qiguai huichen qingchu ......
3、自己練習讀謎語。(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讀謎語。說說這個“東西”會干什么?
5、看圖,想想這個“東西”是什么?(吸塵器)
6、說說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①、先說說這個“東西”有什么特點?
②、再想想什么“東西”有這個特點?
7、指名讀謎語;然后全班齊讀兩遍。
小結:
第 三 課 時
六、寫字練習。
1、輕讀這行字,說說結構特點。(左右)
2、觀察這行字在筆畫上的特點。(左多右少)
3、想想寫字時要注意什么?(左寬右窄)
4、指導寫字。
①、范寫。(出示事先畫好田字格的小黑板)
我們先來看“別”字。(邊講解邊示范)
左邊“另”是上下結構,上小下大。“口”寫的上寬下窄,“力”字
的“橫折鉤”的“橫”寫在橫中線上,折后向左下斜去,向左上寫
“鉤”。立刀旁的“豎鉤”,約在右半格的中間,比“另”稍長。
②、學生書寫。(教師指范字,邊講邊指導)
③、在生字本上寫字頭。
④、再以“都”字為例指導。
4、指導學生分析其他字,并寫字頭。(注意起筆、收筆的位置及筆畫
順序。)
5、同桌互相評議。
6、按老師的要求和同桌的意見每個字再寫兩個。
小結;
第 四 課 時
七、學寫留言條。
1、輕聲讀留言條例文。
①、誰給誰寫的留言條?(指出所在位置)
②、爸爸為什么要給小潔寫留言條?(讀句)
③、爸爸還講了什么?(讀句)
2、在什么情況下要寫留言條?(結合例文歸納什么叫留言條)
3、想想:我們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寫留言條?(教師引導,提示)
4、留言條的內容。
留言條要寫明留給誰,什么情況,留言人的姓名和寫條的日期。(根據
自己需要留言的情況分別說一說)
5、留言條的格式。
①、先寫條子留給誰,稱呼要頂格寫。
②、再寫具體內容,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③、最后寫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寫在靠右邊。再另起一行靠右寫日期。
(根據自己留言的內容同桌互說,并糾正。注意禮貌用語)
6、打開作業 本,試寫留言條。(注意格式)
7、讀對話,根據對話內容寫一留言條。
①、輕聲讀對話。
誰要給誰寫留言條?
為什么要寫留言條?(理解內容)
②、分教角色朗讀對話。9注意語氣)
看圖,想想這位阿姨在這件事中起什么作用?
③、寫留言條的時間知道嗎?想一想可能會是什么時間?
④、說一說這個留言條該怎么寫?
先指名口述內容,再同桌互相口述。(注意禮貌用語)
⑤、打開作業 本,寫留言條。(巡視、指導)
小結。
駱駝和羊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5個生字。
2、看圖理解課文,懂得應當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別人。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懂得要正確對待自己和正確對待別人。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言揭題:
同學們,你們見到過駱駝嗎?出示駱駝的圖片。駱駝有什么特點?(高大)那你們見過羊么?羊有什么特點?(矮小)高大的駱駝和矮小的羊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二、新授:
(一)圖文對照,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劃出不懂的生字詞。
2、教師范讀課文(或錄音),請同學讀準字音。
3、學生再讀課文,劃出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有幾幅圖,每幅圖分別和哪一段文字相對應。
4、檢查并讀生字新詞:駱駝 他們倆 圍墻 茂盛 搖頭 很窄 大模大樣 評理
5、分段讀課文。
(二)借助插圖,理解課文重點,懂得其中的道理。
1、出示幾幅插圖,指著圖,提問:之間發生了什么事?他們為什么爭論起來?
2、討論:到底高好呢還是矮好?
3、分段、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講讀二、三自然段。
1、看圖讀思:來到什么地方?它們在做什么?
2、讀第二段,思考:駱駝用什么方法證明高好?請你找出描寫駱駝動作的詞語。出示插圖幫助學生理解。
3、羊認輸了嗎?羊又用什么方法證明自己的看法對呢?
4、看圖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樣”等詞語和描寫駱駝動作的詞語。
5、齊讀課文,思考:到底誰對呢?它們各有什么長處?它們互相服輸嗎?不服輸怎么辦呢?
三、作業 :熟讀課文,熟讀本課生字詞。分角色朗讀二、三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都能通過一件事來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它們互不服輸,最后想出什么辦法呢?
二、新授:
(一)學習第四段
1、齊讀第四段思考:去找老牛評理,老牛怎么評的呢?老牛的話對不對?
2、“長處”指什么?“短處”指什么?錯在什么地方?
3、聽了老牛的話,會怎么想呢?它們會做些什么呢?
(二)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記憶字形。
2、同學們互相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3、對同學們認為有困難的字進行重點指導。比如:
茂:注意下邊不要多一點。
腿:要先寫兩邊,后寫中間。
4、讀讀生字新詞。
5、書寫指導。
三、練習:課后2題、3題。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分角色表演的故事。
2、聽了老牛的話,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駱駝和羊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
(1)看懂圖意借助圖畫理解課文。
(2)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2、能力訓練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擴展思維,想象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寫下來。
(3)繼續提高觀察能力。
3、德育滲透目標
懂得應當全面看待自己和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是不對的。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牛的話。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通過看圖,觀察想象來理解課文。
2.以自己為主,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句。
3.以討論、總結的方式來交流。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引出課題。
⑴出示關于兩條關于駱駝、羊的謎語。
⑵板書課題《駱駝和羊》
2、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駱駝和羊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么樣呢?咱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學習新課
學習第1自然段
1、請你一邊讀課文第1自然段,一邊思考,駱駝和羊為了什么事爭論起來?
生:駱駝和羊都認為自己長得,所以爭論起來。
2、指導朗讀。
⑴駱駝和羊是怎么爭論的呢?請你用“------”畫出駱駝說的話,用“~~”畫出羊說的話。
⑵小聲讀讀駱駝和羊說的話,想想它們說話時會用什么語氣?
⑶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把你的想法說給同學聽。
⑷每組推薦兩位同學分角色讀駱駝和羊的話,大家評議。
如:
“長得高好”讀出了肯定的語氣,還特別驕傲。
“不對,長得矮才好呢”讀出了不服氣地語氣。
“我可以……證明……”這句應讀出自信肯定、又有些瞧不起羊的語氣。
“我也可以……證明……”這一句應讀出不服氣,不認輸的語氣。
⑸男女生比賽朗讀。看誰讀得最有語氣。
學習第2自然段。
1、圖文結合理解第二句。
⑴小聲讀讀第二句。然后從圖中找到“圍墻”,想想“圍墻”是什么意思?(如:圍墻是圍繞園子建起來的墻。)
⑵邊指圖邊提示第二句的內容。
師:園子里種了——
生:許多樹。(一起回答,以下同)
師:茂盛的枝葉____
生:伸出墻外來。
師:茂盛的枝葉——
生:長得特別好的枝葉。
(教師相機板書)
⑶指導朗讀。(誰能有語氣地讀一讀這一句?)
園子∕四面∕有圍墻,∕∕里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墻外來。∕
3、圖文結合理解三、四句。
⑴從圖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駱駝很容易就吃到了樹葉?
⑵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四句,邊讀邊想邊畫出羊吃樹葉的動作。(如:抬、扒、伸)
⑶看圖說說“扒在墻上”的樣子?
(如:羊用前腳使勁摳著墻,生怕腳滑下來。它上半身的力氣都用在墻上了……可怎么也夠不到樹葉,真急人。能簡單說出所看到的就可以)
⑷誰能把駱駝和羊吃樹葉時的樣子有語氣地讀出來。
⑸駱駝用這個辦法證明____
生:高比矮好。
(教師相機板書)
4、指導朗讀第五句。
⑴想想駱駝現在是什么心情?(很得意)
⑵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駱駝的心情嗎?
“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高比矮好∕
5.“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不肯認輸”是什么意思?
如:不想承認自己失敗了。
6、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第3自然段。
1總結學法引導學生自學。
2、羊用什么辦法證明自己的看法對。根據學法小組自學。
思考提示
⑴駱駝和羊來到什么地方?
⑵羊怎樣走進園子吃青草?
⑶駱駝在門前有什么表現呢,請你畫出表現駱駝動作的詞。
3、小組自由學習討論,教師隨機指導。
4、學生匯報。
(1)生:駱駝和羊來到又窄又矮的園門前。
師:看圖把又窄又矮的門和駱駝的身子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這個門還沒有駱駝的身子寬,駱駝前后腿之間形成的半圓都比門寬。)
(這個又窄又矮的門還沒有駱駝腿高呢!)
(2)生:羊大模大樣走進園子。
師:結合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怎么理解“大模大樣”這個詞?
(羊走進園子時一點也不費勁,它很得意,因為它知道駱駝進不去。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把大模大樣的意思說出來就可以。)
師:有語氣地讀一讀第二句。
“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里的草。∕”
(3)生:駱駝跪下前腿,低下頭往門里鉆怎么也鉆不進去。
表示駱駝動作的詞有“跪、低、鉆”。
師:有語氣地讀讀第三句話。
(4)小組比賽朗讀第3自然段,看誰讀得。
學生討論:
1、自由討論到底高好還是矮好呢?說說你的理由。
2、可能有以下4種觀點
⑴高好。因為長得高才能吃到從圍墻里伸出來的樹葉。
⑵矮好。因為個子矮才能走進又窄又矮的園門。
⑶都好。理由同⑴、⑵。
⑷都不好。長得太高鉆不進園門,太矮也吃不到樹葉。
3、同學們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第4自然段中老牛把你們的看法做了總結。
學習第4自然段。
1、老牛是怎樣評理的呢?(生讀課文有關句子)
2、老牛的話是什么意思?理解:“長處”、“短處”
3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說一說嗎?
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學生能談出1、2點就可以)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缺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優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看到不到自己的短處(缺點)。
生:老牛是在批評它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缺點)。
4、你認為怎樣做才對?(出示:___,這才是對的)補充完整,注意不要與別人說的一樣。
5、如果你就是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談話,你會說些什么呢?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不對的。
生:我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6、如果駱駝和羊再次相遇會怎樣?
生:它們會互相幫助,用我的長處彌補你的短處,用你的優勢彌補我的劣勢。
7、你能續編一段故事嗎?
學生自由發言
拓展思維:
1、大家想一想,在你所認識的動物中,它們行為往往都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你能用兩個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來說明只要互相幫助,就能把事情辦好嗎?
如:雞和鴨可以互相幫助。
2、平時生活中同學之間有哪些事可以互相幫助?
學生自由發言
小結:
作業:
續寫故事: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
板書設計:
高(長處) (短處)矮
駱駝和羊
高(短處) (長處)矮
駱駝和羊 篇9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5個生字。
2、看圖理解課文,懂得應當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別人。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懂得要正確對待自己和正確對待別人。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引言揭題:
同學們,你們見到過駱駝嗎?出示駱駝的圖片。駱駝有什么特點?(高大)那你們見過羊么?羊有什么特點?(矮小)高大的駱駝和矮小的羊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二、新授:
(一)圖文對照,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劃出不懂的生字詞。
2、教師范讀課文(或錄音),請同學讀準字音。
3、學生再讀課文,劃出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有幾幅圖,每幅圖分別和哪一段文字相對應。
4、檢查并讀生字新詞:駱駝 他們倆 圍墻 茂盛 搖頭 很窄 大模大樣 評理
5、分段讀課文。
(二)借助插圖,理解課文重點,懂得其中的道理。
1、出示幾幅插圖,指著圖,提問:駱駝和羊之間發生了什么事?他們為什么爭論起來?
2、討論:到底高好呢還是矮好?
3、分段、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講讀二、三自然段。
1、看圖讀思:駱駝和羊來到什么地方?它們在做什么?
2、讀第二段,思考:駱駝用什么方法證明高好?請你找出描寫駱駝動作的詞語。出示插圖幫助學生理解。
3、羊認輸了嗎?羊又用什么方法證明自己的看法對呢?
4、看圖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樣”等詞語和描寫駱駝動作的詞語。
5、齊讀課文,思考:駱駝和羊到底誰對呢?它們各有什么長處?它們互相服輸嗎?不服輸怎么辦呢?
三、作業 :熟讀課文,熟讀本課生字詞。分角色朗讀二、三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駱駝和羊都能通過一件事來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它們互不服輸,最后想出什么辦法呢?
二、新授:
(一)學習第四段
1、齊讀第四段思考:駱駝和羊去找老牛評理,老牛怎么評的呢?老牛的話對不對?
2、“長處”指什么?“短處”指什么?駱駝和羊錯在什么地方?
3、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么想呢?它們會做些什么呢?
(二)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記憶字形。
2、同學們互相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3、對同學們認為有困難的字進行重點指導。比如:
茂:注意下邊不要多一點。
腿:要先寫兩邊,后寫中間。
4、讀讀生字新詞。
5、書寫指導。
三、練習:課后2題、3題。
板書設計 :
探究活動
1、分角色表演《駱駝和羊》的故事。
2、聽了老牛的話,駱駝和羊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駱駝和羊 篇10
《駱駝和羊》是一篇寓言故事。課文運用擬人手法,寫了駱駝和羊各自夸耀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最后通過老牛指出要辯證看問題的道理。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和對教材的理解,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應當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是不對的。
整堂課,我非常注重訓練學生的朗讀,采用示范讀、引讀、個別讀、齊讀、表演讀等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產生新的思想。通過朗讀,學生弄清了課文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是不對的”。而此時,我并沒有就此打住,而是又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在現實生活中,你有沒有碰到這種情況?這能說明什么呢?”學生在課堂上都能積極發言,課堂氣氛很好。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有了自己的發現,朗讀的熱情更高。可以這樣說,是發現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所以,給學生一個方向,他會自己走路。
同時,在教學時,我還非常注重圖文結合,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理解,降低了難度,符合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駱駝和羊原文欣賞
駱駝長得高,羊長得矮。駱駝說:“長得高好。”羊說:“不對,長得矮才好呢。”駱駝說:“我可以做一件事,證明高比矮好。羊說:“我也可以做一件事,證明矮比高好。”
他們走到一個園子旁邊。園子四面有圍墻,里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墻外來。駱駝一抬頭就吃到了樹葉。羊抬起前腿,扒在墻上,脖子伸得老長,還是吃不著。駱駝說:“你看,這可以證明后了吧,高比矮好。”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
他們倆又走了幾步,看見圍墻有個又窄又矮的門。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里的草。駱駝跪下前腿,低下頭,往門里鉆,怎么也鉆不進去。羊說:“你看,這可以證明后了吧,矮比高好。”駱駝搖了搖頭,也不肯認輸。
他們去找老牛評理。老牛說:“你們倆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駱駝和羊 篇11
一、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應當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是不對的。
2、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老牛的話。
三、教具準備:
課件、動物頭飾。
四、教學設計:
(一)謎語揭題
師:同學們,動物王國今天出大事兒了!你看,動物法官牛伯伯家門口圍著一大群動物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來是牛伯伯在給兩只發生爭論的動物評理呢!
生:老師,到底是誰在爭論呢?
師:這個呀,老師也不知道啊!不過,牛伯伯給大家出了兩則謎語,大家猜一猜就知道了!
課件:謎面1——?年紀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管見到誰,開口叫媽媽。
謎底——(圖片)山羊
謎面2——?沙漠一只船,船上兩座山,個子高又大,耐暑頂呱呱。
謎底——(圖片)駱駝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兩只發生爭論的動物就是:(板書)
駱駝和羊
(二)整體感知課文。
課件: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他倆到底為了什么事情而爭論呢?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件:兩種動物的對比圖。(讓學生感受駱駝的“高”和羊的“矮”。)
聽兩種動物的對話。回答:駱駝和羊到底為了什么事情而爭論起來了?
2、指導學生朗讀第一段。
師:兩只動物都想要用一件事情來證明自己所說的是對的,他們分別會怎樣去做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駱駝心里想,山羊啊山羊,你等著瞧吧,我會讓你相信個子高才好的!于是它做了這樣一件事——
請看屏幕:
課件(課文圖一)
2、仔細觀察,回答:駱駝把羊帶到哪里?駱駝想要干什么?此時此刻它們分別會想些什么呢?
(駱駝得意洋洋地想:看,我比你強吧!這樣的美味你吃得著嗎?還跟我比,哼!你比得過嗎?認輸吧!)
(羊很不以為然地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服氣呢!我會讓你明白自己說的是錯的!走著瞧!)
3、指導朗讀。
4、課件出示——討論:駱駝為什么要把羊帶到這里來?羊為什么不服輸?
(駱駝想借自己個兒高的優勢來貶低羊。而羊認為個子矮才是優勢,所以不服輸。)
5、再齊讀課文。
小結:盡管羊不肯認輸,在這一件事情上,駱駝還是證明了“高比矮好”。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山羊雖說是比輸了,可它不肯認輸。心里想:矮就是要比高好,我總會證明給你看的,等著瞧!
2、出示課件(課文圖二)
3、仔細觀察,回答: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什么?(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樣)此時此刻,它們又會怎么想呢?
(羊得意地想:進來呀!你那么大個子能進來嗎?哈哈……認輸吧你!)
(哼!得意什么!你剛才還不是輸了嗎?)
4、指導朗讀。讀出怎樣的語氣?(羊——得意的語氣;駱駝——很費勁,也很不服氣)
5、討論:這次,羊為什么要把駱駝帶到這里來呢?為什么駱駝也不服氣呢?
小結:盡管駱駝也不肯認輸,在這一件事情上,羊還是證明了“矮比高好”。
四、小結第二、三自然段
1、這兩段的敘述順序是相同的,都是先寫來到什么地方,再寫看到什么、分別怎么做的,怎么說的,最后寫對方的態度。
2、出示課件——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
駱駝搖了搖頭,也不肯認輸。
3、都不肯認輸怎么辦呢?總得有個結果啊!哎——!沒辦法,他們只好去森林法庭找牛伯伯評理。
想不想去看看結果如何呢?(想!)森林法庭往哪里走啊?你知道嗎?(不知道!)
4、課件:小鳥:“我知道,我知道!小朋友們,跟我來。咱們出發!”
音樂起。課間活動。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仔細觀察圖畫,理解老牛說的話。
1、師:森林法庭到了,來聽聽牛伯伯是怎么說的吧!
課件——(課文圖三)聽錄音。(理解:長處、短處)
2、看圖觀察羊和駱駝的神情,思考:
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以后,會怎么想?(學生回答)
3、指導朗讀牛伯伯的話。
說一說牛伯伯的話對你有什么啟發?
六、朗讀全文。
(四)表演課本劇。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可真算沒有白來這動物法庭,通過羊和駱駝比高矮這件事情,讓大家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短處,更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多向別人學習,這樣你才會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六)布置作業
回家把《駱駝和羊》這個故事以及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的道理說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一聽。
板書:
7.駱駝(圖) 和 羊(圖)
高 矮
伸出圍墻的樹葉一抬頭就吃到 吃不著
(長處) (短處)
又窄又矮的門鉆不進去 大模大樣
(短處) (長處)
駱駝和羊 篇12
一、課前準備:古詩接龍。
二、導入。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最后一篇獨立閱讀課文,也是選讀課文中的最后一篇。按照我們學習獨立閱讀課文的三個步驟,第一步是——
生:讀文!
師:第二步——
生:賞文!
師:第三步——
生:品文!
師:好!按照這三個步驟,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駱駝和羊》。
三、讀文。
師:打開書,翻到最后一課。(表揚動作迅速的同學)首先我們讀文,第一個步驟是大家自由讀。在自由讀之前,龐老師有個提示,你在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每一個角色的聲音的處理。一會兒看誰把聲音處理得最恰當。開始自由讀。
(生興致勃勃地讀了起來,師下臺仔細聽學生朗讀。)
師:現在你們聽我讀一句,來看看我讀的這句話是課文里的哪個主人公?(模仿駱駝粗粗的語氣)“長得高好!”
生(異口同聲):駱駝!
師:再聽!(模仿小羊細細的聲音)“不對!長得矮才好呢!”
生(搶著說):羊!
師:兩種聲音有什么區別嗎?
生:有!
師:駱駝的聲音——
生:粗!
師:為什么呢?
生(異口同聲):因為駱駝高大!
師:羊的聲音呢?
生:小!細!
師:又是為什么呢?
生(異口同聲):因為羊很矮小。
師:而且你想羊的叫聲是怎么樣的呢?
生(開心地):咩—咩—
師:這就是它們不同聲音的處理。自由讀時,我看見有些同學也在這么做,但做得不夠理想,一會兒我們還有機會,你要練得更好些。(稍頓了頓)課文的第一主人公是——(生:駱駝),第二主人公是——(生:羊)。我請兩個同學寫在黑板上。
(兩生上臺寫粉筆字,老師引導學生觀察怎樣用筆,娟秀的字跡贏得同學老師的熱烈掌聲。)
師:美滿是第一次寫“駱駝”兩個字,這也是今天我們要認識的兩個字,“羊”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兩個同學寫得都很好。剛才他們寫字的時候,我們的教室里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
生:鴉雀無聲!寧靜!
師(指板書):齊讀。“駱駝、羊”它們為了什么事爭論起來呢?
生:駱駝長得高,羊長得矮。駱駝說“長得高好”,羊說“長得矮好”,它們就這樣爭論起來了。
師:為了什么爭論起來?
生1:為了高矮爭論起來了!
生2:為了爭論高矮哪個好爭論。
師:駱駝認為——(生:高好!)請同學寫上去。羊認為——(生:矮好!)再請一位。
(兩生上臺板書)
師(指著板書):那到底怎么好呢?我們讀好課文再研究。
四、賞文。
師:讀的第二個步驟,小組合作讀,選擇你們組認為最合適,最好的方法來讀。四人小組合作,我有兩個條件:小組中必須有男生和女生,必須有高個和矮個的同學。看哪組合作最快最好!
(學生興致勃勃地一起合作讀,老師深入到小組觀察引導。)
師:我們請小組上來讀,下面的同學要仔細聽,還要有個準確的評價。第二組我請聽得認真的同學。
(第一組爭先恐后地上臺展示讀,讀得十分投入。)
師(引導學生評價):整體的感覺是什么?
生:津津有味、興高采烈、滔滔不絕、精神飽滿
興高采烈——師:你的意思是指他們精神很飽滿是嗎?
師:哪一個給你印象最深?
(生爭著報同學的名字。)
師:哪一個人,哪個地方,哪一句給你印象最深?
生:我覺得應書潔讀羊的聲音時很細。
生2:我覺得應書潔羊的聲音讀得好,鐘艷泓旁白讀得很清楚,姚稼昊的老牛聲音很粗,駱駝的聲音也很像。
師(鼓掌):你看我們周婧多厲害,誰都不得罪,給每個人找了個優點。那你能不能說得具體點,比如鐘艷泓旁白讀得好,我覺得她有一句話讀得最好。你能找到嗎?
生1:“駱駝搖了搖頭……”
(生搖頭“不對!”)
生2:“羊把脖子伸得老長……”
師:好點,還有比這句讀得更好的。表情也好,讀得也好。
生3:“駱駝低下頭……”
生4(站起來):我覺得她找的是對的。
師:恩,我的想法也跟你一樣。看來我們這幾個同學最會聽。(師范讀句子)那這四個人中,哪一個人分角色朗讀讀得最好?(何子安)
有什么問題嗎?
(學生回答,老師表揚會傾聽的同學,強調“扒”字讀音,做動作。)
師:請第二組同學。這次看誰找的問題最準確?
(第二組學生展示讀。)
師:這組給你的感覺是什么?
生(部分):有氣無力。
師:不是有氣無力,好象是——
生:好象能看見一幅畫。
師:你說能看見一幅畫,你真厲害,龐老師就沒看出來。
(生笑。)
師:別人的感受呢?說出你心里真實的感受。
生:不舒服。
師:是有點兒不舒服,怎么不舒服呀?
生:他們讀得疙疙瘩瘩的。
師(緊接):恩,疙疙瘩瘩的,讓你們聽得(作著急樣)——
生:很著急。
師:我也有和你一樣的感覺,著急得都恨不得自己上來讀了。所以他們出現的最嚴重的問題是什么?
生:疙疙瘩瘩,不流利。
師:具體的問題是什么?
生:讓人很著急。
師:那是感覺。問題是什么?他們有沒有把整篇課文讀得一字不差?
生:沒有。他們一會兒多字,一會兒丟字。
師:對了,這是讀課文最嚴重的問題。但是他們中間有一個同學我們要好好表揚的。
生(異口同聲):林智!
師:你們說說,為什么要表揚林智呢?
生:因為她讀課文時有表情。
師:好!還有沒有?
生:還有她是聲音比較像羊。
師:恩,也就是說今天林智讀得很認真很投入。我們給她鼓鼓掌。
(全班熱烈鼓掌,林智也開心地笑了。)
師:要努力的是誰?
生:王景琳!
(師指出她讀音不準的字“園子”,“院子”比較讀音,全班讀,王景琳讀。)
師:最后一組自由組合,怎么樣?
生(興奮地歡呼):好!
(學生自由組合讀課文。)
師:我要表揚這些同學-----,他們聽得很認真。尤其是---,從他的眼神里我看得出,他聽得也很投入。剛才廖敏健讀旁白的時候,大家都在笑,龐老師想送給他兩個詞。
生(爭著答):認真、投入-----
師:對了,我送他第一個詞——投入。(師板書)雖然他讀得有點疙疙瘩瘩,但他讀得很認真很投入。我再送給他第二個詞,因為他讀得那么投入,所以這是表達我現在對他感覺的詞。
生:自信!
師:那是對他的評價,我對他感覺的詞是什么?
生:知音!
師(微笑):談不上知音,我覺得他讀的樣子太——
生:聰明。
師:我看誰是我的知音。廖敏健讀得這么好,我覺得他怎么這么——
(邊說邊板書“可愛”,學生齊讀)
師:對啊,我覺得他太可愛了。但他也有個明顯的問題,是什么?
生(異口同聲):大模大樣!
(師生一起耐心指導他讀,直至學生完全讀準為止。)
師:四個人中有一個讀得特別好的,讓人聽了特別“解渴”的。(陳偉鑫)他讀的是一只怎么樣的駱駝?
生:驕傲!
師:是啊,這只驕傲的駱駝就認為——
生:高好!
師:羊就認為——
生:矮好!
師:倪裳云最厲害了。她是個女孩子,把老牛的話讀得特別好。我們給他們再鼓鼓掌。(生鼓掌)
五、品文。
師:大家如果都能夠拿出廖敏健那個認真勁來讀這篇課文,我相信你們會比他讀得更好!剛才我們欣賞了同學們美妙的朗讀,下個環節我們進入——
生:品文!
師:課文讀到這兒,我們要思考的是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
師:我們應該——
生:取長補短。
師(板書):才能——
生:相得益彰!
師(引導學生一起說):我們要在看到自己的長處的同時,還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
師:剛才大家說的“取長補短”,包括——(引導學生一起說)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也包括取己之長,補人之短。(師板書。)這個道理,還能用個什么成語來表示?
生:互相謙讓、各具特色。
師:各具特色是什么?大家到《識字四》里去找找。
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師(板書):就是課文的最后老牛的那句話。
(師生讀老牛的話。)
六、拓展。
師: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篇課文,龐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這是一則《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獅子和鹿》。
生:我聽過。
(老師請學生講,但講得不夠明白。)
(師先表揚他課外知識豐富,接著指出他的不足—未完全弄明白故事的意思。老師講故事《獅子和鹿》,學生聽得津津有味。)
師:這個故事同樣也告訴大家這個道理,美麗的鹿角和細長的鹿腿各有所長。鹿角漂亮是長處,但它卻差點使鹿送了命;細長的腿是短處,可是跑起來卻很快。所以我們既要看到長處,又要看到短處。要充分地利用和發揮你的長處去彌補你的短處。(以學習生活中出黑板報為例進一步論證這個道理。)
師: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希望它能引導你以后的生活。我再推薦大家一個故事《陶罐和鐵罐》,大家也可以和邵紀凱一樣,回去查一查,它和我們今天的課文,和《獅子和鹿》都有關。
簡評:
每次聽師傅的課總有一些新的收獲,她總會在深入鉆研教材中不斷創新。這堂課上無論是學生漂亮的粉筆字或是瑯瑯的吟詩聲,還是教師深厚的基本功,都令人眼前一亮。其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教師深入淺出、別具一格的問題引導方式,這同時也是其他老師爭議最大的地方。教師在引導學生正確評價中請學生猜老師的的想法,我覺得有以下好處:
1、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猜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的樂趣。低年級學生愛猜,把“猜”當做一種游戲,當教師在語文課堂上也給他們猜的機會時,他們猜得興致勃勃,全班學生發言積極踴躍。在他們迫不及待地說出答案時,我看到了學習興趣的火把被點燃,學生不但體驗到猜的樂趣,也體驗到猜對的成就感。
2、 “猜”得有目的性,有方向性。若是讓學生盡情猜,容易偏離學習主題,還有可能出現亂猜的現象。教師讓學生猜她心里的想法,目的不在于讓學生去揣摩老師的答案,而是引導學生認真聽他人朗讀,細細揣摩課文本身。通過他們自主體驗與學習,激勵學生深層次的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評價,有效地“猜”。實際上,學生“猜”的過程,是學生體驗理解課文的過程,是學生認真傾聽與思考的過程,不是束縛學生的思維與想象,而是激勵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去想,在反復引導與實踐中逐漸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3、 學生處于思維活躍,表達欲望強烈的學習狀態,在思考與交流合作中容易擦出智慧的火花,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課堂有生成。
4、 學生為了同一個目的而活躍著,課堂上有一種無形的合力將學生牢牢吸引住。
同樣的方法我也在自己班用過,只要教師自己心中有著明確的目的性,學生不會拋開課文去純粹地猜老師的答案,同時感覺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樂于參與這樣的課堂活動。我們常強調,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這只是這堂課中小小的一例。
駱駝和羊 篇13
【教學目的】
1、知識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2)背誦課文最后一段(課后作業)。
2、能力訓練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擴展思維,想象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寫下來(課后作業)。
(3)繼續提高觀察能力。
3、德育滲透目標:
懂得應當全面看待自己和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是不對的。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牛說的話。
一、準備教具
多媒體課件、角色頭飾
二、教學課時
1課時
三、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猜謎語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動物王國今天出大事兒了!你看,動物法官牛伯伯家門口圍著一大群動物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來是牛伯伯在給兩只發生爭論的動物評理呢!生:老師,到底是誰在爭論呢?
師:這個呀,老師也不知道啊!不過,牛伯伯給大家出了兩則謎語,大家猜一猜就知道了!
出示課件:
謎面1?年紀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管見到誰,開口叫媽媽。
謎底——(頭飾)山羊
謎面2?沙漠一只船,船上兩座山,個子高又大,耐暑頂呱呱。
謎底——(頭飾)駱駝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兩只發生爭論的動物就是:(板書)駱駝和羊 教師引導: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講的就是他們倆的故事。
2、整體感知課文
展示課件視頻,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帶上頭飾,分角色朗讀,其余同學一齊朗讀旁白。
駱駝和羊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么樣呢?咱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要求:(1)讀準字音,把句子讀得通順、流利。
(2)用序號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思考課文講了駱駝和羊的什么事。
老師根據學生朗讀時,讀音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和強調。
3、詳細講解各段落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己讀一讀,找一找,他們倆有幾次對話。
2.讀第一次對話,思考:為什么駱駝說高好,羊說矮好
板書:駱駝 高
羊 矮
3.讀第二次對話,說說第二次對話講的是什么。(他們都要做一證明自己好。)
4.分角色練習對話,指導讀出他們倆自信、互不服氣的語氣。
[這一環節以指導學生朗讀為主,引導學生弄清楚課文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的什么事,通過駱駝和羊說的話,初步理解他們想的是什么。]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駱駝心里想,山羊啊山羊,你等著瞧吧,我會讓你相信個子高才好的!于是它做了這樣一件事——
請看屏幕:
課件(課文圖一)
2、仔細觀察,回答:駱駝把羊帶到哪里?駱駝想要干什么?此時此刻它們分別會想些什么呢?
(駱駝得意洋洋地想:看,我比你強吧!這樣的美味你吃得著嗎?還跟我比,哼!你比得過嗎?認輸吧!)
(羊很不以為然地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服氣呢!我會讓你明白自己說的是錯的!走著瞧!)
3、指導朗讀(找出描述羊動作的詞語)。
4、課件出示——討論:駱駝為什么要把羊帶到這里來?羊為什么不服輸?
(駱駝想借自己個兒高的優勢來貶低羊。而羊認為個子矮才是優勢,所以不服輸。)
5、再齊讀課文。
小結:盡管羊不肯認輸,在這一件事情上,駱駝還是證明了“高比矮好”。
[圖文對照,再加演示,使學生對圖意和課文內容都有了較清楚的理解。在理解課文內容時主要方法是讓學生自己動腦,主動學習,同時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山羊雖說是比輸了,可它不肯認輸。心里想:矮就是要比高好,我總會證明給你看的,等著瞧!
2、出示課件(課文圖二)
3、仔細觀察,回答: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什么?(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樣)此時此刻,它們又會怎么想呢?
(羊得意地想:進來呀!你那么大個子能進來嗎?哈哈認輸吧你!)
(哼!得意什么!你剛才還不是輸了嗎?)
4、指導朗讀。讀出怎樣的語氣?(羊——得意的語氣;駱駝——很費勁,也很不服氣)
5、討論:這次,羊為什么要把駱駝帶到這里來呢?為什么駱駝也不服氣呢?小結:盡管駱駝也不肯認輸,在這一件事情上,羊還是證明了“矮比高好”。 問題:駱駝已經證明高好了,羊會怎么辦呢?
[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教師就有意識按一定順序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以在指導學生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就可以讓學生按上述方法學習,這樣,學生學得積極、主動。]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兩段的敘述順序是相同的,都是先寫來到什么地方,再寫看到什么、分別怎么做的,怎么說的,最后寫對方的態度。
2、出示課件——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
駱駝搖了搖頭,也不肯認輸。
3、都不肯認輸怎么辦呢?總得有個結果啊!哎——!
4、向同學們提問:
(1)提問:“長處”是什么?駱駝有什么長處?羊有什么長處?
(2)提問:“短處”是什么?駱駝和羊各有什么短處?
5、他們倆去找老牛評理去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老牛的怎么評理的。
[通過讀書和理解老牛說的話,很自然地引導學生聯系上文,并且此時的理解是圍繞“長處”“短處”等詞語展開的,使詞語、句子和課文內容緊密結合起來。]
【教學反思】
這次教學實踐活動,我們小組準備的是小學二年級語文課《駱駝和羊》。針對學習者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我們更多地采取寓教于學的策略,大部分內容都采取情境引入的方法,來幫助學習者更好地學習。
理論來源于實踐,高于實踐,然而僅僅有理論的指導并不意味著教學便會無往不利。實現教學目標的道路需要我們自己去探索,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才有可能達到好的教學。這次教學實踐活動便給了鍛煉我們的機會,只有面對學生和課堂,我們才有更深切的體會。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不充分,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課前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不僅要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還要充分考慮到課程內容與時代的聯系,與學生的聯系。備課要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充分結合學生的特點,做充分的.分析與準備。備課教案內容的任何環節任何內容都要考慮詳盡,想清楚,看明白。一堂準備充分的課,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就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針對小學二年級學生,我們小組采取謎語導入課程的方法。謎語導入簡單易行,并且能讓學生參與進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活動中,不能以教師為中心,而應該把學生作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學習,教學環節的設計就應該考慮怎樣能讓學生更大程度地參與進來。
課文的講解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與教學內容的要求,小學二年級學生,重點在在于朗讀課文,培養語感,讀準字音,訓練他們生詞的掌握。同時,應注意對學生書寫規范
的要求,而此次我們忽略了這一點,這是我們的不足之處。
此外,課文知識拓展是講課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要從學生的水平出發,以課文內容為基點,向外延伸拓展。比如,要求續寫《駱駝和羊》,可以讓學生得出他們自己的觀點,在原有的認知上獲得新的建構。
同時要注重對所學內容的鞏固與復習,及時強化。回顧原有知識,聯系新知識,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作為老師,上課要輕松自然,面部表情要放松,這是目前我們還欠缺的。上課過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與學生互動,對學生及時予以表揚,講解連貫,知識點的過渡要順暢。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學習,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課堂更活躍,學習更愉快,這樣的教學才能達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