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學詞學句(二)2》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天文學家、醫生、海軍、戰士、眼睛、可以、海面”等詞語。認識“顯、微、潛、遙、極、艇”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3.知道短文中的“眼睛”分別指什么,它們各有什么用處。
4.認識引號。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誰來說說我們的眼睛有什么作用?
今天我們要通過學習,認識三種特殊的眼睛。
二、指導看圖
1.出示課件1:圖上有許多什么?科學家要觀察它們,用什么呢?
再看左圖:科學家用的這架儀器叫什么?它是什么樣的?與我們看見過的普通望遠鏡有什么不同?
2.出示課件2: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他用的儀器是什么?(顯微鏡)在哪兒見過?
3.出示課件3:圖上畫的是什么?潛水艇在哪航行?(潛水艇是能在水面和水下航行的一種軍艦。)海軍叔叔在潛水艇里隱蔽在水下,他通過什么觀察海面的情況呢?你能找到潛望鏡嗎?
三、自讀短文
1.自由讀,做到讀音正確,語句連貫。
2.標出自然段。
3.檢查自讀情況。
四、學習短文
1.學習第一段。
(1)讀第一段,看看有幾句話,每句說了什么?
(2)議答。
①看圖說說望遠鏡是誰的“眼睛”?
理解“天文學家”:專門研究太陽、月亮、星星等天體在宇宙間分布、運行等現象的科學家。
②望遠鏡能幫助天文學家看到什么?
用“可以”說一句話。
③這里的眼睛為什么帶引號?認識引號。
(用上引號,表明這不是真的眼睛,在句子中指望遠鏡。)
(3)練習朗讀。
2.學習第二、三段。
(1)自讀二、三段,想想醫生、海軍戰士的“眼睛”指的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用處?
(2)小組討論。
(3)班內交流。
(4)練習朗讀第二、三段。
五、總結全文
六、指導朗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出示卡片,認讀生字詞。
二、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讀課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記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2)交流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
醫:
戰:右邊筆順是:
(4)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書寫。
(5)擴詞。
附:板書設計
- 《識字學詞學句(二)3》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掌握“牛奶、面包、鉛筆、尺子、飛機、汽車、果樹”等詞語。認識“架、輛、輪、匹、詞”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3.認識量詞,知道正確使用量詞非常重要。...
- 有益動物是人類的“功臣”
佚名 鳥類和一些有益的動物,是自然生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他們對維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促進農、林、牧、副業的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燕子被稱為“空中滅蟲大師”。它主要捕食蚊、蠅、螟蛾等害蟲。...
- 獻出了“幸福鳥”
佚名 天津郊區的一個村莊里,傳出一個動人的消息:12歲的少先隊員劉福,捉到一只珍貴的白天鵝,精心飼養一個多月后,獻給了國家。 一天下午,劉福和小伙伴正在村外的蒲溝上滑冰。...
- 貓頭鷹的話
佚名 我是貓頭鷹。對于我,人們迷信的說法可多啦。有人罵我是“不吉祥的鳥”,說什么“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認為只要一“笑”,準是死人的先兆。其實,我不會笑,只會叫。...
- 春天來啦
佚名 春天,來啦, 冰雪,化啦, 雷聲,響啦, 小河,流啦, 桃花,開啦, 柳樹,青啦, 小草,綠啦, 小山雀,叫啦, 春天,來啦, 小弟弟去春游啦!...
- 《識字學詞學句(二)1》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 李錫芳 教材說明 識字(1)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里的一課,是由六個詞和一篇短文組成。...
- 《識字學詞學句(二)1》綜合資料之一
佚名 教材分析 本課由6個詞和一篇短文組成。 6個詞都是動物名稱,分類別排列。第一行,“獅子、狐貍、大熊貓”屬于獸類;第二行,“錦雞、野鴨、天鵝”屬于鳥類。 短文有3句話。...
- 換角度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
江西省余江縣第一小學 吳懷林 創造想象是不依靠現成描述而獨立地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它不但具有新穎性,還具有首創性和獨特性。在教學《司馬光》時,我使用變換角度、啟發想象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
- 夏縣:司馬光故里位
佚名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三座都城都在山西境內。堯都平陽、舜都蒲板、禹都安邑。其中禹都安邑,西環涑水、東踞中條、南臨鹽海、北依鳴條。在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以后安邑改名為夏縣。...
- 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