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學詞學句(二)1》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掌握“獅子、狐貍、大熊貓、天鵝、美麗”等詞語。認識“威、武、兇、猛、頑”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3.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保護動物。
4.認識頓號。了解“有……有……還有……”的用法。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去看一看,看看這個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可以播放錄像帶)
二、初讀課文
1.自讀。
(1)看看圖上的動物,讀出每個動物的名字。
(2)借助拼音讀詞語和短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短文。
(2)看圖說說短文中講了哪些動物?
(3)出示卡片,認讀生字詞。
三、學習短文
1.讀第一段,說說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質疑解疑。
重點理解“威武”、“兇猛”、“頑皮”(可讓學生看圖,通過說說獅子、老虎、猴子等這些動物的習性來理解詞語。)
3.再讀第一段,說說這段是怎么用一句話表達的。
用“有……有……還有……”練習說話。
4.認識“、”。
5.讀第二段,討論:為什么說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動物?
四、指導朗讀。
帶著喜愛的語氣讀,注意頓號、逗號停頓時間的差別,讀出句子的層次。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認讀生詞卡片。
二、分析字形。
1.讀課后方格中的生字,找出偏旁相同的字。
2.同桌互相說說怎樣記住這些字。
3.重點指導:
獅、狐、貍、貓:部首是“犭”(反犬旁)與野獸有關。
雞、鴨、鵝:鳥字旁,與鳥類有關。
4.指導書寫。
附:板書設計
- 《識字學詞學句(二)3》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掌握“牛奶、面包、鉛筆、尺子、飛機、汽車、果樹”等詞語。認識“架、輛、輪、匹、詞”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3.認識量詞,知道正確使用量詞非常重要。...
- 換角度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
江西省余江縣第一小學 吳懷林 創造想象是不依靠現成描述而獨立地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它不但具有新穎性,還具有首創性和獨特性。在教學《司馬光》時,我使用變換角度、啟發想象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
- 夏縣:司馬光故里位
佚名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三座都城都在山西境內。堯都平陽、舜都蒲板、禹都安邑。其中禹都安邑,西環涑水、東踞中條、南臨鹽海、北依鳴條。在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以后安邑改名為夏縣。...
- 司馬光墓簡介
佚名 司馬光墓位于夏縣水頭鎮小晁村,墳塋占地3公頃余。司馬光是宋代著名歷史學家,宋哲宗時為相。墓葬公塋地、碑樓、碑亭、碑碣、余慶禪院等幾部分。塋地于右,禪院于左,碑樓在前。碑樓高大壯觀,內有“司馬溫公神道碑”一通。...
- 司馬光姓什么?
佚名 提起東郭先生、西門豹、司馬光、諸葛亮,同學們并不陌生,大家在課文里已經和他們“認識”了。東郭先生是西漢的隱士;西門豹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大夫,因治鄴有方而聞名于世;司馬光是宋代著名的史學家,他少年“破缸救人”的故事家喻戶...
- 《司馬光》板書設計 之一
江蘇 柏正蘭 《司馬光》主要講司馬光急中生智砸缸救小朋友的事。板書設計如下: 標點符號、幾何圖形、簡筆畫等在板書中的運用,改變了過去板書設計刻板的模式,拓寬了學生想象的空間。...
- 《司馬光》教學設計之十
佚名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救人的品質。...
- 《司馬光》教學設計之九
佚名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11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想辦解決問題。...
- 《司馬光》教學設計之八
康康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 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