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鵲樓》插圖研究四題
佚名
● 圖中的山是中條山嗎?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教學參考書》中說:“中條山,在山西省(永濟縣)東南部,位于鸛鵲樓的東面。”資料記載:鸛鵲樓位于山西省永濟縣西南古蒲州城上,面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后被大水沖垮;蒲州位于晉陜交界、黃河東岸,永濟境內,黃河從其西側自北往南流。總之,鸛鵲樓所在的古蒲州城位于黃河東岸,中條山又位于鸛鵲樓的東面。從插圖上看,近處是鸛鵲樓,圖中的山地位于黃河對岸,與鸛鵲隔黃河遙遙相對。所以,插圖中的山是鸛鵲樓西面亦即黃河西岸遠方的山地,而非位于鸛鵲樓東面的中條山。
● 圖中的太陽是朝陽還是夕陽?
如前所述鸛鵲樓位于黃河東岸。從插圖上看,太陽位于黃河對岸亦即黃河西岸或鸛鵲樓西面遠方的群山叢中,所以插圖中的太陽是夕陽而不是朝陽。
但請注意,解釋“白日依山盡”寫的是夕陽還朝陽是不能用插圖作為依據的。因為插圖是后人根據王之渙的《登鸛鵲樓》原詩意境配加的,它是否準確表達了王之渙的意思,誰也不能肯定,但起碼能說明插圖作者的觀點:《登鸛鵲樓》詩中的山不是中條山而黃河西岸的山地,“白日依山盡”寫的是夕陽。
● 怎樣在這幅插圖上確定方向?
不少小學語文教師套用平面地圖上確定方向的一般法則,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定方向,并得結論:圖中黃河的流向是自西向東流,即從插圖的左側流向右側。
這樣做是很不科學的。大家知道,這是一幅景觀圖,在這種圖上只能根據圖中所繪各種地理事物之間的實際方位(如此就需要對圖中反映的地物進行實地考察),或根據插圖中提示的規律(如太陽升落方位等)來定向,而不能用平面地圖上確定方向的一般法則來定向。否則就會出現與實際不符的后果。例如,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定向,鸛鵲樓豈不跑到黃河南岸了嗎?還有,在鸛鵲樓上看,太陽又怎么能在北方升起或落下呢?如此等等。
● 圖中黃河是什么流向?
綜合各種資料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鸛鵲樓位于古蒲州城上,而蒲州位于晉陜交界,黃河東岸,永濟縣境內,這里的黃河是南北流向,即從北向南流。反映在插圖中,流向應該是自右下向左上或大致從右側流向左側,而不是自左側流向右側。為什么會出現這種錯誤?調查發現,除教師采用的定向方法錯誤以外,還與插圖本身采用的透視角度有關,建議教材再版時對插圖略作修正。
- 《我會畫》綜合資料之一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能憑借三種圖形想象,畫出新的圖畫,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2.能向別人說明自己拼畫的內容和解答別人的詢問,培養學生口語表述和互相交流的能力。...
- 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悟課文內容
作者:華明艷 《我選我》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而且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開課時學生就根據課題提出了“我”指的是誰?他選自己干什么?為什么選自己?結果怎么樣?這樣一系列的問題,思路非常清晰,理解起來也并不是很困難。...
- “我選我”靠的不僅是自信
作者:張芳 《我選我》這一課中,“我選我”,是三個多么簡單的三個字。但是,說出這句話,是需要勇氣的。特別是小學生。“我選我”的意義,遠遠超過了選勞動委員這件事本身。...
- 《我選我》教學設計之二
作者:杜麗敏 教材簡析: “我選我“這是多么簡單的三個字。但是,說出這句話,是需要勇氣的。特別是小學生。“我選我”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選出勞動委員這件事本身。 對這件事,同學們有個認識過程。“大家都愣住了”,就說明這一點。...
- 《我選我》教學設計之一
顧汾水 【設計理念】 注重教師“導”的過程和方法:以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為目標,注重為學生的理解、感悟、積累搭好“腳手架”,拓展、延伸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體會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學會正確、大膽地表達自...
- 《我選我》綜合資料之一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學校、上學、今天、為什么、一樣、關心”等詞語。認識“班、靜、悄、親、切、集、體”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愛爸爸媽媽
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同時,受到爸爸、媽媽、尊敬長輩的教育。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2.朗讀課文,受到的教育。...
- 爺爺和小樹
2.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認識9個字。 2.認真觀察兩幅圖,理解課文內容,初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真看圖,理解課文內容,發揮學生合理想象,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 比尾巴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和9個認讀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3.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小動物,并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教學重點: 1.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 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