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旁 認一認》教學設計之二
佚名
教學目標 :
使學生掌握形聲字的發音規律,知道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之間的關系。
(1)利用已學習過的聲旁,能識讀晴、清、飽、抱、洋、樣、城、誠八個漢字及其相關的詞組。
(2)過分析字形了解字義,能辨別具有相同聲旁的漢字,并能對其進行簡單的組詞。
教學重點:
(1)重點是利用字形、字義、字音,進行集中識字教學
(2)難點是辨別具有相同聲旁的漢字。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1)寫有偏旁、筆畫、相關熟字的卡片
(2)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學習具有相同聲旁的生字,引導學生對生字進行簡單的組詞造句,并區別、辨認具有相同聲旁的漢字。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導入 新課。
a、用卡片指名認讀熟字:青、包、羊、成、清、跑。
b、學生集體認讀偏旁:日、扌、土、氵、讠
c、使用導語 進入新課;小朋友,大家一起看圖中的小猴和山羊在玩什么游戲呀?對,他們在玩猜字游戲,今天我要教小朋友們玩一個找朋友的猜字游戲,小朋友們可要聽好了。
(2)拼讀生字
a、先讓學生觀察每一組中兩個生字的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試著讓學生由熟字及注音來拼讀生字.
b、教師指名試讀,正音,尤其是韻母ing、ang、eng 的發音以及聲調的變化
c、教師示讀,告訴學生每一組的漢字都有一個共同的聲旁
(3)字詞教學
師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義
第一組:青、清、請
啟發學生說說“晴、請”左邊分別是什么偏旁,與該字的字義有什么關系,再由教師歸納:晴天的晴,與太陽有關所以要以“日”字為偏旁,而請客的請與語言有關所以要以“言”字為偏旁。同時可進行一些簡單的組詞造句,如“太陽出來了,天晴了”、“請問”等
第二組:包、飽、抱
由學生來分析字形、字義,教師歸納:吃飽的飽,左邊是“食”字旁,跟食物有關,而抱娃娃的抱左邊是“扌”旁,因為要用手來抱。同時教師在寫出一個熟字“跑”,鞏固以字形來辨別同聲旁漢字的觀念。
第三組相同的方法
第四組:成、城、誠
分析字義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告訴學生要做一個講真話,做真人的好孩子,養成誠實的美德,以及使學生明白長城使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的象征,從小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4)書寫指導
指導學生注意由獨體字變為偏旁時的筆畫的變化,例“土”的最后一橫改為提,“日”要寫得瘦長一點等。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熟讀課文中的生字,詞組及課后句子,在實際語言環境中運用生字組,檢查學生對具有相同聲旁的漢字的辨別。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a、用卡片“開火車”認讀新學的生字,詞組。
b、進行同聲旁漢字的辨別游戲。教師可請12名小朋友到教室的前面,每人發給一張卡片(上面印有課文生字的12個偏旁),然后讓他們各自找“朋友”,組成一個漢字,然后請下面的同學認讀合成的生字。
(2)進行說話訓練。
朗讀讀讀寫寫中的兩句話“太陽出來了,暖洋洋”、“雨過天晴,山清水秀”注意朗讀時的詞兒連續以及詞與詞之間的停頓,請學生利用課文中的生字試著造一些簡單的句子例“我愛長城”、“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等,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作業 指導
第一題,抽個別生字,請學生回答生字結構,例“晴”的左邊是日,右邊是青;
第二題,請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書寫生字,教師給予個別指導;
第三題,先讓學生自己做,再同桌互改,最后教師糾正練習。
(4)布置作業 :
a、抄寫生字詞
b、背誦“太陽出來暖洋洋”、“雨過天晴,山清水秀”。
- 《小燕在家里》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向小燕學習,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初步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學會用“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說話以及“誰在哪里會……,會……,會……,還會干什么”的句式說...
- 《誰洗的》教學設計之二
教育學院 刁晨艷 教學目標 (1)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己洗手帕,洗襪子) (2)學會本課的17個生字及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3)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在”與“再”的區別;語氣詞的讀法。...
- 《誰洗的》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愛勞動的習慣,自己的事自己做,并要體諒長輩。 (2)學會本課7個教學生字:誰、午、連、忙、再、就、也,讀懂10個帶讀字:帕、襪、想、您、睡、醒、咦、啊、院、晾。...
- 《白米飯和花衣裳》教學設計之二
佚名 教學目標: 1. 學會“真、漂、布”3個生字,能理解“真漂亮、織布”等詞語。 2. 能用“漂亮”說寫一句話,基礎好的學生能按一定的提示仿照課文創編兒歌。 3. 懂得衣裳來之不易。 4. 能背誦這首兒歌。...
- 《白米飯和花衣裳》教學設計之一
教育學院 沈玲玲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錄音機、錄音帶、掛圖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之二
教育學院 李 燕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不讓隨地亂扔紙屑、果殼的好習慣。...
- 《課桌下的紙團》教學設計之一
教育學院 周 賢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
- 愛爸爸媽媽
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同時,受到爸爸、媽媽、尊敬長輩的教育。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2.朗讀課文,受到的教育。...
- 爺爺和小樹
2.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認識9個字。 2.認真觀察兩幅圖,理解課文內容,初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真看圖,理解課文內容,發揮學生合理想象,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 一年級語文教案